朝井遼與高橋南,曾經共同主持週日晚間十點半塊狀廣播節目。
這樣說起來,朝井遼算是在螢光幕前曝光率算高的年輕作家──儘管他在節目番組每週工作照片總是玩笑性質般
遮住臉──但某方面也要歸功於,他有一個響噹噹的稱號:「五十年來直木賞最年輕得獎者」。
雖然朝井遼在早稻田畢業後,就進入職場成為上班族,忙碌的工作行程,抽空寫小說(直木賞得獎作《
何者》就是這樣寫成),年輕的朝井遼,隨著自己的小說改編成電影,身為原作作者的他也擁有曝光率之後,不排斥走在路上許多人都會認出你臉孔的緊迫目光,反倒利用這種「注視」,去觀察更多的人性切角。
朝井遼跟《何者》電影主演佐藤健在合作前就已是多年好友,佐藤健說自己揣摩這個角色的方式,就是模仿朝井遼
身為熱門作品的原著作者,他與演藝圈確實有些淵源──關於少女偶像,朝井遼寫過講述偶像生涯艱辛的小說《
武道館》(
連續劇版由早安家族團體Juice=Juice主演)。也難怪他與AKB48的代表人物之一高橋南,在廣播節目裡能各種談天說地,而且與他小說文字有些灰暗的調性不太相同:
語氣開朗,每週與高橋南聊演藝圈及藝文界聊各種軼事時會摻幾句玩笑;有時在餐廳一邊吃牛排一邊錄節目,閒聊自己家裡洗衣機怪怪的好像壞了(高橋南建議他去除靈以防萬一)(?);或是,看嵐的活動休止演唱會時自己有多感動。
若聽眾在不知道朝井遼是知名作家的情況下,大概都會認為這男主持人語速好快、MC&閒聊功力很有一套(可惜在今年三月結束節目了)。不過,相信有更多讀者對朝井遼的第一印象,是他的人生第一作,也是成名作:《
聽說桐島退社了》。朝井遼將高中校園生態,寫成一片森林,每個人都是一顆各有惆悵青春的樹木,並繞著「桐島」這顆巨樹打轉,朝井遼下筆若輕但實則重擊,將桐島這顆樹推倒,整片森林都震盪了。
當時是高中生的朝井遼,描述高中生態,是感同身受的傳神,而出道十年,執筆六篇短篇組成的《無論如何都要活著》,在社會上翻騰打滾過的青年作家,成長後的朝井遼是真狠,各自描述不同的男人女人,從刻畫一棵棵剛萌發的小樹,變成以細緻手法,堆出細節更豐富、一座座易碎易崩的沙堡──為了描述日常的「痛」。
為了描述痛,他像在砂坑裡仔細堆砂的孩子,細心堆出六棟建築後,不手軟的,一次次推倒它們。日常生活裡,沒有撕心裂肺,沒有用力疾呼,讀者與之同感,悶在胸口的那股氣,久了崩了,逐漸刺痛起來。
第一則〈健全理論〉說的是失婚女性,第二篇〈流轉〉是放棄夢想的漫畫家搭檔,第三篇〈前往七分二十四秒〉是職場上的派遣女員工,第四篇〈起風了〉是家庭主婦,第五篇〈痛是必然〉是偷情的男人,第六篇〈籤〉是不幸的劇場工作人員。朝井遼是勤快的作家,他可以在一個簡單場景,讓讀者看到角色「看到了什麼」。
朝井遼是真狠,如果說擅於描寫場景的向田邦子,寫短篇是將許多未能說明白的情緒通通埋進故事裡,那麼早早成名的朝井遼是野心十足,不斷擴大自己能看透的「範圍」,縝密地描寫再真實不過的角色的困局人生。在他們不發一語的痛苦裡,藏著這些情緒,緊緊地,牢牢地鎖在心裡,但朝井遼將這些情緒通通剝開,攤在讀者面前,宛如讓我們與他們共享秘密。
在最後一則短篇〈籤〉的最後,從事表演舞台幕後工作、總是抽到下下籤的不幸孕婦,在停電後燈亮的瞬間,將人生視作舞台,而現在就是「明亮的轉場」。我想,朝井遼想讓我們看到:即使痛苦,這些人,仍會信步往前走。而這本《無論如何都要活著》,也就成為了朝井遼書寫這些故事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