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慢之間~就有改變的空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自己經常在緊張跟興奮時說話語速會變得很快,有時還會刻意提醒自己要注意語速放慢。

雖然自己覺得有進步,但還是經常會不自覺地的快,最近有一堂線上課程的經驗就是如此,還好算是一個內部的訓練課程。

話說自己在準備時特別容易緊張,也就提醒自己要注意時間,放慢速度,在預備好課綱後就反覆練習並且計時,在練習計時中都提早約七到八分鐘結束,心想練習的語速也可以,實際進行時還會有開場、互動,還會用掉一點時間,所以應該差不多。

到了實際上場到結束後只多了五分鐘,而且我也覺得OK,由於太太也同時在線上參與,我就很期待聽到她給我的回饋,她開口就說,你怎麼講話速度那麼快...

我一直在回想,到底是哪裡出問題?如果按照練習時的認知,我的語速是慢的,時間是提早結束的,但實際上場時,據她說我的語速快到她會來不及思考,沒有停頓的空間,而我又超出了五分鐘的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雖然我們還有一些討論,她也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協助我,最後我們還一起找到我在其他單位上課的影片一起看,她又跟我反應,這些影片的語速就比較慢,也很舒服,不會覺得有壓力。經過這件事,我開始思考如何幫助自己練習慢下來。

星期一早上要出門,我想到要練習放慢不是只有在說話時,而是我可以怎樣幫助自己在整個生活中慢下來,由於這兩年練習書寫、訓練左手、運動都有成效也持續著,我就相信自己也有能力幫助自己可以慢下來,而既然要練習就從每一件事開始。

當我在開車,我就提醒自己慢,這時內在有些聲音說:如果沒有早點到,可能不容易停車,但我想,如果要練習慢,就是要在每一個想要快的時候覺察,於是我決定繼續慢下來,並且接受任何結果。

後來一路慢慢的開,到了教室,並沒有晚多久,停好車,我上樓慢,做動作速度放慢,我在整理教室讓自己放慢,中午吃東西放慢,雖然刻意的放慢(還是會常忘記又快起來),有一點不習慣,但我也熟悉練習改變時的不習慣。

下午上課時,在課程活動中,在小組的討論時,我跟小組成員提到,我在練習讓自己放慢,如果說話像電影的樹懶也請多包涵。

今天這堂課也跟改變有關,老師讓我們在教室自由走動時,邊思考一個影響自己改變的因素,我沒有太刻意,我只是在行進中持續的放慢自己的節奏,放鬆的感受自己慢下來的狀態。

思緒從為什麼自己無法慢下來,轉到自己平常為什麼很多事都需要那麼快?我給了自己一個提問,然後繼續走著。

在行進間,腦海中浮現了小時候在學校被高年級同學圍著霸凌的情景,我必須在每一個應對中快速的反應、防衛,如他們會在我臉上揍一拳,看著我痛苦的表情,問我是不是不爽?

我想信沒有人被揍時,是會有很爽的表情,面露不悅馬上迎來一拳,裝作不在乎,在接著一拳,都不知道如何回應時,有點無奈,卻被認爲是嘻皮笑臉,再來一拳。

有時的情境會是實境版的快打旋風,高年級會找你同班的友伴,來一場現場的搏鬥,並且表明打贏就沒事,打輸的人需要再被一頓痛扁,有時真是在自己來不及反應跟思考時,可能身體就出手,甚至朋友就一記拳頭過來。

看到這些歷歷在目的回憶跟畫面,我有點明白自己為什麼總是在快速反應,總是會反射性的防衛,這一切就是在如此短暫的片刻在我內在重現。

很快的我把自己帶回現場,繼續的還在教室走動,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此刻很安全,我從早上很慢的開車,很慢到來到這裡,很慢的經驗自己,我發現在慢裡,我的空間變大了,我的感受比較深入了,我聽別人說話更清晰了。

過去身處的環境很危險,我必須快速反應,那已經過去。此刻的我很安全,有更有能力照顧自己,經過這個剎那的看見,我覺得自己更穩定,更有能力專注在當下,在接下來的小組討論中,同學回饋我,覺得我能夠很專注地聆聽,這個慢跟穩定也讓他們感到滋養與安心。

改變一個習慣需要有機會看到對我們的影響,建立一個新的習慣跟練習,我們必須要經驗到對我們產生的好處跟力量,於是就會鼓舞著我們繼續有小小、小小的持續跟進步,我會持續陪伴自己練習慢下來。因為我感受到「慢」,可以幫助我經驗的片刻變得深刻且寬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19會員
395內容數
2025/05/01
在學習的場域中,時而會遇到一位「屁孩」。他經過我身邊時,會用「看什麼?」「干你屁事」「王八蛋」來跟我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只能裝作沒聽到,甚至刻意忽視他,避免與這位屁孩有直接接觸。 有時,我也會好奇:當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次,在他激烈
2025/05/01
在學習的場域中,時而會遇到一位「屁孩」。他經過我身邊時,會用「看什麼?」「干你屁事」「王八蛋」來跟我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只能裝作沒聽到,甚至刻意忽視他,避免與這位屁孩有直接接觸。 有時,我也會好奇:當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次,在他激烈
2025/03/22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Thumbnail
2025/03/22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Thumbnail
2025/03/21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Thumbnail
2025/03/21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忘不了的是他講話的特色———每個字、每個音都拖拉得很長~很長。有些人講話慢,但是會讓你覺得他思路有條理,說話有精神,用字還有啟發人心的能量。然而,第一次聽到這位老師講話,他的「慢」真的讓我嚇了一跳,心中的聲音是「有狀況!」如今回想,那種狀況應可說是「有氣無力」⋯⋯印象中很常強調動作要「拉長」。
Thumbnail
忘不了的是他講話的特色———每個字、每個音都拖拉得很長~很長。有些人講話慢,但是會讓你覺得他思路有條理,說話有精神,用字還有啟發人心的能量。然而,第一次聽到這位老師講話,他的「慢」真的讓我嚇了一跳,心中的聲音是「有狀況!」如今回想,那種狀況應可說是「有氣無力」⋯⋯印象中很常強調動作要「拉長」。
Thumbnail
作者用自身經驗帶出說話的速度如何影響溝通,並引述哈佛大學有關調節說話速度的資料,介紹甚麼情況會適合加快或減慢說話的速度。說得慢,在句與句之間停頓,是讓自己有時間思考,也給聽眾機會去消化和明白所聽到的內容。說得快和說話沒有留白空間,是不讓對方有時間想出反駁的理由,從而增加自己有說服力的感覺。
Thumbnail
作者用自身經驗帶出說話的速度如何影響溝通,並引述哈佛大學有關調節說話速度的資料,介紹甚麼情況會適合加快或減慢說話的速度。說得慢,在句與句之間停頓,是讓自己有時間思考,也給聽眾機會去消化和明白所聽到的內容。說得快和說話沒有留白空間,是不讓對方有時間想出反駁的理由,從而增加自己有說服力的感覺。
Thumbnail
逐步升高急躁情緒不自知,只會讓你在生活裡覺得心情更煩躁。學會放慢腳步,慢慢去做事,感受每一件事給予你的美好感受。
Thumbnail
逐步升高急躁情緒不自知,只會讓你在生活裡覺得心情更煩躁。學會放慢腳步,慢慢去做事,感受每一件事給予你的美好感受。
Thumbnail
我們經常被催促著要更快、更高效地完成每件事。然而,這種忙碌的生活節奏真的適合每個人嗎?對我來說,慢活才是找到內心平靜和持續成長的關鍵。 重新定義成功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要追求成功,要出人頭地。然而,當我開始放慢腳步,仔細思考什麼對我來說才是真正的重要時,我發現成功並不僅僅是職業上的成就或財務上
Thumbnail
我們經常被催促著要更快、更高效地完成每件事。然而,這種忙碌的生活節奏真的適合每個人嗎?對我來說,慢活才是找到內心平靜和持續成長的關鍵。 重新定義成功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要追求成功,要出人頭地。然而,當我開始放慢腳步,仔細思考什麼對我來說才是真正的重要時,我發現成功並不僅僅是職業上的成就或財務上
Thumbnail
收活為什麼要慢?因為只有在慢下來的時候,因為只有在慢下來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每一個瞬間,找到內心的平靜,與世界建立更深的聯繫。 By ChatGPT
Thumbnail
收活為什麼要慢?因為只有在慢下來的時候,因為只有在慢下來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每一個瞬間,找到內心的平靜,與世界建立更深的聯繫。 By ChatGPT
Thumbnail
最近忙碌到過度亢奮,感到疲憊。朋友建議她可以好好休息,不用強求自己繼續前進。作者感觸,就像騎腳踏車一樣,如果腳有點酸痠,就可以慢慢踩,或者干脆停下來休息一下,看看沿途的風景。 重要的是要保持隨時準備出發的狀態,不要強求自己非得一鼓作氣。有時候,放慢速度或者暫時原地不動,也沒什麼不好。
Thumbnail
最近忙碌到過度亢奮,感到疲憊。朋友建議她可以好好休息,不用強求自己繼續前進。作者感觸,就像騎腳踏車一樣,如果腳有點酸痠,就可以慢慢踩,或者干脆停下來休息一下,看看沿途的風景。 重要的是要保持隨時準備出發的狀態,不要強求自己非得一鼓作氣。有時候,放慢速度或者暫時原地不動,也沒什麼不好。
Thumbnail
多年來的生活經驗,告訴我一定要早到慢走。一般人的毛病是慢到快走,這會惹來不少麻煩。到任何地方,要早點到,免得遲到。走的時候,一定要慢,先仔細檢查,看看是否忘了東西,然後再走。 本來我也不知道這道理。讀高中時,有位代課老師談人生經驗,他說:「做事一定要提前到。」當時他舉了個例子。
Thumbnail
多年來的生活經驗,告訴我一定要早到慢走。一般人的毛病是慢到快走,這會惹來不少麻煩。到任何地方,要早點到,免得遲到。走的時候,一定要慢,先仔細檢查,看看是否忘了東西,然後再走。 本來我也不知道這道理。讀高中時,有位代課老師談人生經驗,他說:「做事一定要提前到。」當時他舉了個例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