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女神像,腳下的人們|隻身旅外人・散文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他比我⋯⋯」

「想像中還要小?」

嗯,我點點頭。


七月的時候,今年正式成為十年朋友的高中舊識從美國西岸飛來紐約邊旅行邊工作。已經不記得自己和他上次是何時見面,但也終於在這個疫情稍微緩和的夏天有了機會相聚。不想進到曼哈頓裡邊人擠人的我,提議去看看自由女神,畢竟紐約人總有個居民心態,平常沒事是不會想去的。第一次來紐約的朋友當然也沒有特別不想去的理由,也就一口答應了。

在船愈來愈靠近的時候,我對於不是很高大的自由女神發出了「咦」的一聲,朋友在一旁一邊對著女神像照相,一邊笑了出來。

「我有在網路上看到很多人都是這樣講。」
他說。

看來是我這個猶新的紐約市民,對於紐約旅遊已然感到麻木,完全沒有做出遊的事前準備。

因為遇到午後暴雨,我們先進到了禮品店躲雨兼閒晃,再趁雨勢小的時候奔跑到對邊,介紹並記載自由女神歷史的博物館。
從當年法國雕刻家 Frederic Auguste Bartholdi 的生平,到他如何帶領團隊一步一步設計、實驗、修改、組裝、完成自由女神像,最後如何被運過來、建置在島上成為美國自由的象徵,裡面展示著自由女神如何成為當時移民出入口的指標,帶給這裡人民以及移民意義的過程。


有那麼一瞬間,我想「噗哧」笑出來。


但我其實一點也笑不出來。

作為正在面臨簽證問題的「移民」,我看到的是沒有錢這個自由根本不屬於你。


強制性的雇用律師制度要錢、申請展覽或計劃提案要錢、找媒體資源要錢、在你推進所有進度又必須等待他人回覆的同時,你不吃不喝只是讓時間流逝,連躺在房間地板上呼吸都要付錢。

有人會說是做美國夢的外國人活該。
但什麼時候,連美國人自己都說這個自由已然變質?


在離開小島,坐船回到曼哈頓後,因為時間已近傍晚,我們去了朋友想嘗試的餐酒館登記候位。在閒晃的期間,我們找到一個小街中突兀的藝術空間,夾在兩側的普通公寓之中。這個空間外觀有著大面玻璃製成的落地窗,佇立在整面也都是透明玻璃的門兩邊。遠遠的,你便能看到粉紅光暈滿溢裡面的空間,裝不下的部分灑落在已經漠然昏暗的漆黑街道上,形成迷幻的角落。一個穿著鮮豔碎花長裙的人在外面抽著菸,在看見我們直盯著他的方向後,上前和我們搭話。

「這是我的沈浸式裝置藝術,歡迎你們進來看看。」

作為以「藝術家」為頭銜在這裡生活的我,對於紐約隨處可突然遇見的藝術空間不見怪,便拉著朋友一起進去坐坐。

這位藝術家用粉紅色的燈光罩滿整個空間,並在地面上鋪滿了與亮粉混合的細沙。其中,有著他用各種工作畫出來的紋路。牆上則投影著四隻成群奔跑的獨角獸,以慢速播放著。而從耳朵竄入大腦的刺激,是伴隨這個靜謐空間,助人冥想的高音頻音樂。
原本就在裡頭的三個人和我們打了招呼後,我們也拿了坐墊一起坐下。

也就簡簡單單的彼此介紹了一下,然後發現他們也都是藝術領域的相關工作者或藝術家。
其中一個畫家有氣無力地笑出來,對著我們說:「看吧,就只有我們這些同領域的人會進來這種地方!一般大眾根本就不會感興趣。」

接回方才的話題,其中一位畫家道:「作為畫家,我有算是同行裡不錯的成就。但是畫到後來,我一直在問自己為了賺錢畫出來的東西還是藝術品嗎?這些作品是藝術嗎?還是只是商品了?」
他一邊輕撫著地板上的散沙,形成新的紋路,一邊對著我們說,也同時像是在反問自己。

「我懂,有時候自己真正想畫的東西其實沒有市場。但為了生活⋯⋯」
另一個也同為畫家的人蜷曲著身子,用雙臂環抱著自己的膝蓋回覆著:「每個月都有房租、工作室、水電費⋯⋯」

也不是想博取什麼同情或關注,在他們問我是做什麼的之後,我僅是也向大家分享自己的身份和狀況,解釋自己現在處於什麼樣的困境因此會有一筆高額的花費同時又不能工作。

「你知道嗎?你讓我想到,我每次看到自由女神像都覺得很怪。」
離我稍微有些距離,從事電視台工作的人看著我,分享說:「大家都說美國是自由的國家。」



才不是。



當下我感受到了所有人心裡同一時刻這麼共鳴著。
無奈又好笑的共鳴。

這瞬間也讓稍早才去看自由女神的我內心震盪。


隨著時限逼近,我開始花更多時間整理申請簽證需要的文件。一邊把玩著過期的學生工作簽證卡,一邊把上面的資訊輸入到電腦裡,我突然定眼盯著卡背上的自由女神像圖案不放。
只要稍微將卡片左右轉動,就可以看見檯燈反射在上面的光在上邊晃動。

好不自由。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分享作為表演藝術家旅居美國,以紐約為據點到不同國家交流創作、體驗學習不同文化的即時筆記。有點人文、有點旅遊、有點厭世心理學生看世界的角度。目前從美國東岸、日本東京,到此時此刻2023年三月在冰島駐村一個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說明了用詞「藝術治療」與「藝術療癒」在不同職場中所使用的場合及其所給人的感受。 為自己從心理學跨入到藝術領域的過程做點記錄。希望這個尚未成功但也還沒失敗的經驗可以給想跨領域的人做參考,或是讓對心理學或藝術感興趣的人多了解一些。
本篇為正文第一篇,解釋臨床領域上的藝術治療。 為自己從心理學跨入到藝術領域的過程做點記錄。希望這個尚未成功但也還沒失敗的經驗可以給想跨領域的人做參考,或是讓對心理學或藝術感興趣的人多了解一些。
接續〈前言〉,本篇以設計工作經驗分享來揭開誇領域第一步,接著才走進藝術領與的大門。 為自己從心理學跨入到藝術領域的過程做點記錄。希望這個尚未成功但也還沒失敗的經驗可以給想跨領域的人做參考,或是讓對心理學或藝術感興趣的人多了解一些。
先從〈前言〉開始,介紹自己的背景與出發點。 為自己從心理學跨入到藝術領域的過程做點記錄。希望這個尚未成功但也還沒失敗的經驗可以給想跨領域的人做參考,或是讓對心理學或藝術感興趣的人多了解一些。
因為在國外唸書,想念台灣小吃而做起了蘿蔔絲餅。 結果想到了很多過去的小事⋯⋯
那天青色的鳥來訪了。是童話劇本裡的幸福?還是山海經裡的信使?然而對你,對我來說,青鳥到底是什麼?
本篇說明了用詞「藝術治療」與「藝術療癒」在不同職場中所使用的場合及其所給人的感受。 為自己從心理學跨入到藝術領域的過程做點記錄。希望這個尚未成功但也還沒失敗的經驗可以給想跨領域的人做參考,或是讓對心理學或藝術感興趣的人多了解一些。
本篇為正文第一篇,解釋臨床領域上的藝術治療。 為自己從心理學跨入到藝術領域的過程做點記錄。希望這個尚未成功但也還沒失敗的經驗可以給想跨領域的人做參考,或是讓對心理學或藝術感興趣的人多了解一些。
接續〈前言〉,本篇以設計工作經驗分享來揭開誇領域第一步,接著才走進藝術領與的大門。 為自己從心理學跨入到藝術領域的過程做點記錄。希望這個尚未成功但也還沒失敗的經驗可以給想跨領域的人做參考,或是讓對心理學或藝術感興趣的人多了解一些。
先從〈前言〉開始,介紹自己的背景與出發點。 為自己從心理學跨入到藝術領域的過程做點記錄。希望這個尚未成功但也還沒失敗的經驗可以給想跨領域的人做參考,或是讓對心理學或藝術感興趣的人多了解一些。
因為在國外唸書,想念台灣小吃而做起了蘿蔔絲餅。 結果想到了很多過去的小事⋯⋯
那天青色的鳥來訪了。是童話劇本裡的幸福?還是山海經裡的信使?然而對你,對我來說,青鳥到底是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三週在紐約,講述一位男子離職到美國紐約所經歷的一段旅程。在這座城市的喧囂與沉靜之間,他與陌生人擦肩,與舊人重逢,也在意外中找尋自己。每一天的風景與故事,不僅是城市的縮影,更是一場內心的探索旅程。 這是吳牧來到紐約的第十二天。今天的行程並不孤單,因為尤顧海與蔡大大早已邀他一起去看自由女神。對於吳
很多人都知道紐約市是一個移民城市,不少居民來自移民的家庭,問問這裏的居民都總能夠連繫上父母或祖父母在什麼時候移居到這裏,在我認識的華人社群中,很多都是第二代,想不到去到斐濟這個大洋洲的小國,也有一個華人圈子,除了有一些從中國移民到這裏經商的華裔居民外,在我們的教會中竟然也有幾位年輕的華裔斐濟人⋯⋯
Thumbnail
𝘿𝙖𝙮 𝟮𝟭 𝙅𝙪𝙡𝙮 𝟮𝟭
Thumbnail
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為期便長達兩周,基本上周間10天都待在華府,中間的周末快閃紐約2天,有充裕的時間在華府漫遊,悠閒晃過各大著名紀念碑、博物館及政府機關展覽館。本篇以紀念碑、紀念堂為主軸,跟大家開箱去華府必踩的幾個景點,也充當自己的旅遊紀錄。
Thumbnail
紐約住久了的驚奇之一就是可能會沒有預期的偶遇大明星。我的觀察是會選擇在紐約定居的好萊塢明星大都很處之淡然的溶入人群中。所以有機會到紐約玩的朋友,如果稍微注意一下,也許他們就會像是其中一位老紐約,輕輕的從你身邊走過~ 《電梯驚奇》 職業舞者的生涯中曾經當過中文家教。有一次我去家教一位學生中文。
Thumbnail
老紐約了。住在這個分秒競爭,喧嘩但充滿活力的城市已經超過二十年。當年因為想實現成為專業舞者夢想而隻身搬來這裡。現在回想,真的就是一種年輕熱血無畏舞懼的精神。 曾經非常不適應,非常寂寞,非常窮-沒有家人陪伴的窮,沒有家鄕食物的窮,沒有一種台灣空氣的窮。但因為太熱愛舞蹈也很堅持實現站在舞台的夢想,繼續
Thumbnail
紐約是一個令人眩惑的城市,各色人種從最富有到最貧窮在這裡都可以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可以說龍蛇雜處,高手在民間。
Thumbnail
「美國夢,是來自於 19 世紀一種相信只要努力奮鬥,便能在美國獲致更好生活的信仰。大蘋果紐約,尤其是美國夢的象徵。」 「只要你肯努力,人人都有機會」到現在,來自全球各地的移民只要相信搭船來到紐約,一看到港口的自由女神像時,就覺得自己的夢想,彷彿就要在這裡開始實現了。從小,美國文化一直影響與陪伴在我
11/23/2017 遇見米開朗基羅 威尼斯的靈魂   搭船時,他一臉疲憊的就坐我對面,目光呆滯的望著窗外。 他拿著畫板及畫紙。 我詢問他,你是來畫畫的嗎?   他說他就住在威尼斯,現在要回家的。 我明白了,如果我家附近,每天永遠都是觀光客。 我也會很無奈。   我回說,住這很
Thumbnail
美國國際藝術館是一非營利的永久藝術館,其目的是通過展覽傳承在人類文明史上達到最精美最珍貴的藝術作品,來推動整個人類的道德進步,精神健康,文化發展以及世界的和平。美國國際藝術館只陳列展覽名家的精品之作,不展覽普通藝術家的作品。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三週在紐約,講述一位男子離職到美國紐約所經歷的一段旅程。在這座城市的喧囂與沉靜之間,他與陌生人擦肩,與舊人重逢,也在意外中找尋自己。每一天的風景與故事,不僅是城市的縮影,更是一場內心的探索旅程。 這是吳牧來到紐約的第十二天。今天的行程並不孤單,因為尤顧海與蔡大大早已邀他一起去看自由女神。對於吳
很多人都知道紐約市是一個移民城市,不少居民來自移民的家庭,問問這裏的居民都總能夠連繫上父母或祖父母在什麼時候移居到這裏,在我認識的華人社群中,很多都是第二代,想不到去到斐濟這個大洋洲的小國,也有一個華人圈子,除了有一些從中國移民到這裏經商的華裔居民外,在我們的教會中竟然也有幾位年輕的華裔斐濟人⋯⋯
Thumbnail
𝘿𝙖𝙮 𝟮𝟭 𝙅𝙪𝙡𝙮 𝟮𝟭
Thumbnail
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為期便長達兩周,基本上周間10天都待在華府,中間的周末快閃紐約2天,有充裕的時間在華府漫遊,悠閒晃過各大著名紀念碑、博物館及政府機關展覽館。本篇以紀念碑、紀念堂為主軸,跟大家開箱去華府必踩的幾個景點,也充當自己的旅遊紀錄。
Thumbnail
紐約住久了的驚奇之一就是可能會沒有預期的偶遇大明星。我的觀察是會選擇在紐約定居的好萊塢明星大都很處之淡然的溶入人群中。所以有機會到紐約玩的朋友,如果稍微注意一下,也許他們就會像是其中一位老紐約,輕輕的從你身邊走過~ 《電梯驚奇》 職業舞者的生涯中曾經當過中文家教。有一次我去家教一位學生中文。
Thumbnail
老紐約了。住在這個分秒競爭,喧嘩但充滿活力的城市已經超過二十年。當年因為想實現成為專業舞者夢想而隻身搬來這裡。現在回想,真的就是一種年輕熱血無畏舞懼的精神。 曾經非常不適應,非常寂寞,非常窮-沒有家人陪伴的窮,沒有家鄕食物的窮,沒有一種台灣空氣的窮。但因為太熱愛舞蹈也很堅持實現站在舞台的夢想,繼續
Thumbnail
紐約是一個令人眩惑的城市,各色人種從最富有到最貧窮在這裡都可以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可以說龍蛇雜處,高手在民間。
Thumbnail
「美國夢,是來自於 19 世紀一種相信只要努力奮鬥,便能在美國獲致更好生活的信仰。大蘋果紐約,尤其是美國夢的象徵。」 「只要你肯努力,人人都有機會」到現在,來自全球各地的移民只要相信搭船來到紐約,一看到港口的自由女神像時,就覺得自己的夢想,彷彿就要在這裡開始實現了。從小,美國文化一直影響與陪伴在我
11/23/2017 遇見米開朗基羅 威尼斯的靈魂   搭船時,他一臉疲憊的就坐我對面,目光呆滯的望著窗外。 他拿著畫板及畫紙。 我詢問他,你是來畫畫的嗎?   他說他就住在威尼斯,現在要回家的。 我明白了,如果我家附近,每天永遠都是觀光客。 我也會很無奈。   我回說,住這很
Thumbnail
美國國際藝術館是一非營利的永久藝術館,其目的是通過展覽傳承在人類文明史上達到最精美最珍貴的藝術作品,來推動整個人類的道德進步,精神健康,文化發展以及世界的和平。美國國際藝術館只陳列展覽名家的精品之作,不展覽普通藝術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