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日記:人生際遇都是功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好一陣子沒有更新方格子,一方面是覺得自己有許多要消化吸收的,一方面則是發現,如果真想改變自己,歸根結柢還是要:
1.找到對的老師,一個你可以確認他是真材實料,而且打從心底跟隨的老師。
 (瑪赫西老師說,請找一位真正開悟且奉行獨身主義的老師。)
2.靜坐,找到適合自己的技術,並每天練習
 (最好是練習一段時間後,自我比照,可以看出練習效果的。)
3.讀經典,然後實踐經典的智慧
這時候再思考寫文章分享這回事,意義完全不同。
我不否認自己最初寫文章是希望可以帶來一些正向的影響力,想去幫助一些或許有需要的人。但是,其實寫文章分享,最大的受益者只是我自己(這一點之前的文章也曾提過),藉此記錄自己進步的過程,而讀者如果有所收穫,只是他們內在本來就有一些想法,剛好與這些文章提到的事情起共鳴。
再來就是,收穫新知,內在有所感悟,還要摸索整理出適合因時因地因勢因人的方向,最後付諸行動,這樣才是真正有效的學習。經典上的智慧,也才能融入成為自己的智慧。否則就像我的老師說的,「讀再多,經典依然是經典,你依然是你。兩者並無交集。」
就好比說,坊間現在有許多書在談療癒。這些分享雖然很有幫助,但如果學習到這些方法沒有付諸實踐,那就指是在自我安慰,或只清理了一些表層的灰塵。當然,要改變談何容易?所幸可以透過靜坐,輕鬆且清晰地去改變自己。
這樣下來,生活就變得很有滋味。雖然這個滋味不全然都是歡欣喜悅的,但都是值得品嘗的。有時候會覺得自己進步好多、很充實,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停滯不前,好像盡幾步又退幾步;但過了一陣子都會覺得,這都是人生的滋味啊。
談談自己,最近這幾週,因為家裡的一些事情,心情變得很浮躁。之前感覺就只有自己很在乎某件事情,一直努力想推進度;真正前期功課做完要協商時,每個人又都有自己的意見,疲憊不爽之下也認識到──該放下了。階段性任務就到這裡了。
當然還有意識到其他事情。首先,做事不可一意孤行,否則事情成了也是不成;其次,這不只是我的功課,甚至不是我的主要功課。我的功課可能就是要認知到,事情會發展到某一步,其實和長輩們的人生選擇有關,而這是他們自己要去面對的。
雖然還是不高興,雖然還是習慣生悶氣,雖然不知不覺好像又發起冷戰?,雖然意識到自己生起氣來就立刻產生邊界,但也不是全然沒收穫。這幾天平靜地想著自己的未來,還有觀察放手之後,長輩開始接手進行(沒有吵架,可是我不想和她說話後,對方感覺有意識到不對,所以相對而言變積極了),感覺一切又進入下一階段了。
不過,更重要的是,希望自己處理情緒的技巧可以再加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喜歡被冷戰,但生起氣又會冷戰......這是我的大功課啊。
avatar-img
9會員
19內容數
踏上修行這條路後,我們身心靈各層面都會獲得滋養與提升,同時也會更清楚看見:外在永遠是持續變動的,內在則有一部分永遠是寧定的。這份筆記想記錄個人漸漸從外在的紛擾走向內在寧靜,再將這份寧靜帶到外在的歷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eeni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次台灣的疫情發展到現在也已經兩個多月,居家工作也持續好一陣子,趁著疫情較先前趨緩之際,稍稍分享自己這一陣子的生活。 這段時間以來,最大的變化是,和家人相處時間變長。畢竟和手足們從早到晚一起在房間裡工作,感覺就像以前求學的時候那樣,好久沒有這種親近感。
好一陣子沒有發布新文章,這是因為我從上個月中開始進辦公室上班了,這顯然是一大挑戰,代表我每天又開始花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通勤。
這個問題好像有點尖銳,但也是我長久以來心中隱隱好奇的事情。 先簡單說明一下,我學習的是瑪赫西老師帶出來的「超覺靜坐」系統(TM),這套體系已傳有數千年歷史,以往都只在聖山中,由師父將一切知識與技術傳給弟子,目的是維持知識的完整與純淨性。
Ayurveda課程對我而言可以說是一個恰到好處的入門課程,因為你可以單純將它視為印度的生命與醫學保健知識,並藉由在生活中慢慢摸索,就能體驗更多。 在開始上這門課時,老師要我們在紙上回答兩個問題:生命是什麼?你想從這堂課中獲得什麼?
二、三月可能真的是個非常適合自我重整、清理的時機。這陣子我周遭發生的事其實不太複雜,但是產生的影響及內心的波浪起伏滿劇烈的,因此花了好一段時間沉澱和反思。 我前一陣子開始覺得自己應該多吸收並充實自己,而不是在還未打好基礎的情況下就不斷分享,所以無論是方格子上的書寫、與朋友交談分享,都有收斂的趨勢。
這幾天迎來了靜坐滿兩年的生活,前兩天發了篇隨筆日記,看來是累積好一陣子的壓力鬆脫開來,所以產生了大量的思潮,思潮帶動情緒起伏,過了也就過了。想想這也是需要練習的,學習讓那些思潮就這樣流散而去,別對腦海中浮現思潮下判斷與評論。
這次台灣的疫情發展到現在也已經兩個多月,居家工作也持續好一陣子,趁著疫情較先前趨緩之際,稍稍分享自己這一陣子的生活。 這段時間以來,最大的變化是,和家人相處時間變長。畢竟和手足們從早到晚一起在房間裡工作,感覺就像以前求學的時候那樣,好久沒有這種親近感。
好一陣子沒有發布新文章,這是因為我從上個月中開始進辦公室上班了,這顯然是一大挑戰,代表我每天又開始花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通勤。
這個問題好像有點尖銳,但也是我長久以來心中隱隱好奇的事情。 先簡單說明一下,我學習的是瑪赫西老師帶出來的「超覺靜坐」系統(TM),這套體系已傳有數千年歷史,以往都只在聖山中,由師父將一切知識與技術傳給弟子,目的是維持知識的完整與純淨性。
Ayurveda課程對我而言可以說是一個恰到好處的入門課程,因為你可以單純將它視為印度的生命與醫學保健知識,並藉由在生活中慢慢摸索,就能體驗更多。 在開始上這門課時,老師要我們在紙上回答兩個問題:生命是什麼?你想從這堂課中獲得什麼?
二、三月可能真的是個非常適合自我重整、清理的時機。這陣子我周遭發生的事其實不太複雜,但是產生的影響及內心的波浪起伏滿劇烈的,因此花了好一段時間沉澱和反思。 我前一陣子開始覺得自己應該多吸收並充實自己,而不是在還未打好基礎的情況下就不斷分享,所以無論是方格子上的書寫、與朋友交談分享,都有收斂的趨勢。
這幾天迎來了靜坐滿兩年的生活,前兩天發了篇隨筆日記,看來是累積好一陣子的壓力鬆脫開來,所以產生了大量的思潮,思潮帶動情緒起伏,過了也就過了。想想這也是需要練習的,學習讓那些思潮就這樣流散而去,別對腦海中浮現思潮下判斷與評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心靈和宗教的教導常常令人感到振奮,但如何將這些正面能量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卻是許多人忽略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何在教師面前能量滿滿,卻在生活中難以保持,以及如何突破舒適圈,將身心靈的理念實踐於生活。透過改變生活模式和心態,我們能夠更好地面對現實挑戰,成為自己人生的貴人,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透過自我進修的課程,對於自己與家人的看法產生了轉變,並意識到說服不同階段的人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瞭解到自己的學習與成長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並且深切感受到身處在進步的潮流中自己的不足與落後。
Thumbnail
一、為什麼上這堂課? 像是如何跟不滿足於現況的自己相處? 或是要怎麼樣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方向? 要如何自我成長,讓自己更喜歡自己的人生? 對於現在生活,整體而言是穩定的,但外在世界不停的更迭前進,似乎也不能忽視.如何能夠在紛擾的世界裡,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與方向,並朝目標前行.是我這幾年緩慢思考的
Thumbnail
寫這一篇文章,是想記錄輔導過程中的學習,好好梳理自己。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看見自己的兩個有毒信念,知道如何用更積極的方式,來面對這些有毒信念。每次與輔導老師約談時,我就會變成一朵「經歷風雨、滿面水珠」的花兒。這個過程是非常療癒的。
Thumbnail
「為什麼我決定要改變自己時,就會遇到考驗呢?」 「為什麼我想對對方好一點的時候,怎麼就會有考卷呢?」 在讀書會或個人諮詢時常會聽到學員這類的心情,而其實這也是好現象,是「好轉反應」喔。 因為相對以前的自己,常常是無意識地被眼前的情境帶走,而現在是因為「有更多反省」、「更有覺察」,甚至可以意識到
Thumbnail
此篇文章作者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學生,直到意外間聽到了另一位教授的話語。這段話提醒了作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將他人的建議誤解為批評或否定。但當我們重新調整心態看待事件時,會發現其中可能有著善良與好意。
Thumbnail
我覺得只要我們願意學習,學習什麼呢?學習靜心、釋放、家族能量,老師的教導是整體的學習,缺一不可,我自己跟著老師傳授的法練習多年,這樣完整的學習,是足以面對生活中的難題,提升就會自然發生,輕鬆自由就跟著出現。 再聊聊我要求完美的障礙,從我有自己的家開始,就生出了要維護一個完整乾淨的家的信念,有將近2
Thumbnail
真正的哲學是很少的理論,很多的實踐。自從接觸到哲學後,我一步步地對自己的生活做出改變,把各個觸動我的哲學思想灌輸在自己身上。 我發現只要掌握這些思想,就能從根本改變你的生活。哲學能訓練我們懷著正確的心態去面對生命中的所有障礙,讓生活保持平穩順利。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旅程中,常常會遇到疑惑和挑戰。這時,不用害怕尋求他人的意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蘊藏著自我提升的無限可能。 「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本活生生的書籍,每個人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智慧之源。」 當我們開放心胸,謙卑尋求他人的意見時,我們實際上是在擴展我們的視野。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經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心靈和宗教的教導常常令人感到振奮,但如何將這些正面能量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卻是許多人忽略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何在教師面前能量滿滿,卻在生活中難以保持,以及如何突破舒適圈,將身心靈的理念實踐於生活。透過改變生活模式和心態,我們能夠更好地面對現實挑戰,成為自己人生的貴人,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透過自我進修的課程,對於自己與家人的看法產生了轉變,並意識到說服不同階段的人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瞭解到自己的學習與成長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並且深切感受到身處在進步的潮流中自己的不足與落後。
Thumbnail
一、為什麼上這堂課? 像是如何跟不滿足於現況的自己相處? 或是要怎麼樣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方向? 要如何自我成長,讓自己更喜歡自己的人生? 對於現在生活,整體而言是穩定的,但外在世界不停的更迭前進,似乎也不能忽視.如何能夠在紛擾的世界裡,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與方向,並朝目標前行.是我這幾年緩慢思考的
Thumbnail
寫這一篇文章,是想記錄輔導過程中的學習,好好梳理自己。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看見自己的兩個有毒信念,知道如何用更積極的方式,來面對這些有毒信念。每次與輔導老師約談時,我就會變成一朵「經歷風雨、滿面水珠」的花兒。這個過程是非常療癒的。
Thumbnail
「為什麼我決定要改變自己時,就會遇到考驗呢?」 「為什麼我想對對方好一點的時候,怎麼就會有考卷呢?」 在讀書會或個人諮詢時常會聽到學員這類的心情,而其實這也是好現象,是「好轉反應」喔。 因為相對以前的自己,常常是無意識地被眼前的情境帶走,而現在是因為「有更多反省」、「更有覺察」,甚至可以意識到
Thumbnail
此篇文章作者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學生,直到意外間聽到了另一位教授的話語。這段話提醒了作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將他人的建議誤解為批評或否定。但當我們重新調整心態看待事件時,會發現其中可能有著善良與好意。
Thumbnail
我覺得只要我們願意學習,學習什麼呢?學習靜心、釋放、家族能量,老師的教導是整體的學習,缺一不可,我自己跟著老師傳授的法練習多年,這樣完整的學習,是足以面對生活中的難題,提升就會自然發生,輕鬆自由就跟著出現。 再聊聊我要求完美的障礙,從我有自己的家開始,就生出了要維護一個完整乾淨的家的信念,有將近2
Thumbnail
真正的哲學是很少的理論,很多的實踐。自從接觸到哲學後,我一步步地對自己的生活做出改變,把各個觸動我的哲學思想灌輸在自己身上。 我發現只要掌握這些思想,就能從根本改變你的生活。哲學能訓練我們懷著正確的心態去面對生命中的所有障礙,讓生活保持平穩順利。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旅程中,常常會遇到疑惑和挑戰。這時,不用害怕尋求他人的意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蘊藏著自我提升的無限可能。 「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本活生生的書籍,每個人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智慧之源。」 當我們開放心胸,謙卑尋求他人的意見時,我們實際上是在擴展我們的視野。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