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X》──從修理虛構故事,到修補真實世界

《FIX》──從修理虛構故事,到修補真實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FIX》

《FIX》

《FIX》一書中,有個自稱「阿鬼」的神秘人物貫穿全書七個短篇故事,他在閱讀過不同作者所寫的推理小說後,私下聯絡各個作者並一一點出他們筆下故事的漏洞。在阿鬼眼中,如果某個虛構角色最終被指為犯案者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他「能夠」犯下該罪,而角色的背景、犯案的動機、事件發生的大環境等卻缺乏有說服力的鋪陳,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所以即使可能令作者不快,也禁不住匿名聯絡他們提出意見。

基於這種「書中書」的結構,看《FIX》的時候不會有那種令人屏息的懸疑緊張感,但是仍然可以一邊讀一邊推測各個故事中不合情理的地方,頗有趣味。如果讀者本身就喜歡看小說,更可乘機一窺作者臥斧透過阿鬼傳授的說故事技巧,為什麼市面上有些小說前半部很精彩,結局卻「爛尾」?為什麼有些小說情節看起來總是怪怪的,有點違和感?一邊說故事一邊分析故事,也是此書特別之處。

一個推理故事的謎底寫得不好,以致好端端的一個虛構角色莫名其妙地成為殺人犯並鋃鐺入獄,也許大家會覺得反正是個故事,沒有什麼大不了。但當看過後記,得知書中七個「抓錯了人」的短篇推理故事,都是從台灣近數十年發生的真實冤案改編,相信大家的心情都會一下子沉重起來。難怪阿鬼會這麼著緊,原來他看待這些故事的嚴肅態度,暗示了那些冤案其實真的發生過在活生生的人身上。

就如書中引用日本前法官、現任律師森炎所言,冤案是最大的不正義。被害者死不瞑目、真兇逍遙法外不說,最可怕的是把無辜者的人生毀掉。即使部分人等得到翻案那一天,但他們坐冤獄期間失去的摯愛、時光和名譽,卻是永遠都無法彌補。

此書的紙本書已經絕版,電子書也快將下架,之後會推出的新版還未知道何時上市。我也是因為看到這則消息才趕快買來看,看了之後覺得這本書真的很有意義。一例《聖誕頌歌》,二例《湯姆叔叔的小屋》,世上千千萬萬個寫書人和愛書人都相信,好故事能夠改變世界。

世事也許永遠無法做到十全十美,但願我們總是努力不懈,往更光明的方向前行。

作者:臥斧
出版: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17年8月
電子書:讀墨KoboHyreadGoogleBookwalker

avatar-img
翼雙飛的沙龍
6會員
21內容數
專題名稱的靈感來自求學時期要寫的「閱讀報告」。有些人勉為其難地完成這類功課後,餘生便不再閱讀,非常可惜。 傳播思想的媒介百花齊放,但文字仍然是效率相對高、門檻相對低的媒介,很多思想仍然只能用文字讀到。不讀書,錯失的東西太多了。 本專題並不嚴謹,只是分享一下看書的感受,希望令多一個人多讀一本書,推廣閱讀順便留個記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翼雙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任何人在島上產生的視覺、聽覺、情緒及思考等腦電波,均會被一個名為記憶管理局的官方機構以腦波天線收集,在有需要時可以按程序調閱。由於每個人的雙眼都是監控攝錄機,尼歐市的犯罪率近乎零,而這個龐大的人類腦波資料庫也吸引了不少學者前來進行研究。
夜透紫因十分喜愛唐滌生原著的《再世紅梅記》,在多番觀賞之後,將她對一些情節的疑問以她筆下的這篇《再世紅梅之庵堂夜話》將解答「演」出來,而在短短萬多字裏,戲裏戲外皆是謎,令人目不暇給。至於冒業的《浮士德殺人事件》,則是今次我最喜歡的一篇......
人為的地界可以在頃刻之間就敲定,但一方水土就如同生於其中的一方人一樣,人不能一夜之間從嬰兒變成大人,香港社會的建立、權力的衝突、文化的形成、思想的傳承,過程就更漫長,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了解香港人的由來,我們就必須用自己的視角去看香港如何成為香港。
任何人在島上產生的視覺、聽覺、情緒及思考等腦電波,均會被一個名為記憶管理局的官方機構以腦波天線收集,在有需要時可以按程序調閱。由於每個人的雙眼都是監控攝錄機,尼歐市的犯罪率近乎零,而這個龐大的人類腦波資料庫也吸引了不少學者前來進行研究。
夜透紫因十分喜愛唐滌生原著的《再世紅梅記》,在多番觀賞之後,將她對一些情節的疑問以她筆下的這篇《再世紅梅之庵堂夜話》將解答「演」出來,而在短短萬多字裏,戲裏戲外皆是謎,令人目不暇給。至於冒業的《浮士德殺人事件》,則是今次我最喜歡的一篇......
人為的地界可以在頃刻之間就敲定,但一方水土就如同生於其中的一方人一樣,人不能一夜之間從嬰兒變成大人,香港社會的建立、權力的衝突、文化的形成、思想的傳承,過程就更漫長,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了解香港人的由來,我們就必須用自己的視角去看香港如何成為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