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腳步從最熱鬧的長濱大街,騎著10分鐘的車到了隔壁的永福社區,拜訪一位特別的農夫大哥,雖然他是台北人出生,但看著他砍草、劈柴、忙上忙下的模樣,完全沒有了那股都市氣息。他是李登墉,現年50歲,曾在臺北的電腦公司擔任部門主管,36歲的時候和太太一起移居臺東,為的是追求心中的理想生活。「當時每天加班,但感覺臺灣沒在改變,也擔心當世界經濟哪一天崩潰的時候,自己一點準備都沒有,所以我就全家搬來台東在土地尋找希望,不這麼做我會非常焦慮」登墉大哥一邊低頭除草,一邊這麼說。
去拜訪他的時候,我就站在登墉大哥的香草田旁,他就一邊農忙一邊和我聊天,他說他嘗試過很多種作物,種過野菜、種過洛神,也種過米。然而長濱這裡的好環境反而造成了困擾,「種菜的話,這裡生態太好了都被吃光;種米可行,但就是產量太少,沒辦法發展出有效的商業模式」,最後他選擇種植有機香草,除了長濱的氣候和土地很適合以外,香草也是最有希望能創造收益的農作。
小小的香草田,種滿了數十種香草,而登墉大哥對於他的有機香草,可是相當有野心。「談到香草和精油,大家第一個想到的都是歐洲,但歐洲主打的是單一氣味,而長濱豐富的微氣候,讓這裡的香草氣味很豐富,製成的精油一點都不輸歐洲大廠」。然而即使找到了適合種植的作物,要形成一個產業可不能只靠農夫,從生產、加工到銷售得要串在一起,才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這點登墉大哥非常明白:「只靠農夫是不行的,辛苦種植了好的作物,卻不知道要賣去哪裡的話,很難長久經營下去」。
所幸他目前和台灣本土的香草精油品牌「樸草園」契作,從他這裡採收的香草運到台東的工廠加工、販售,有了這條管道他才能安心種植,而根據計算,有機香草單位面積產值,很可能可以達到一般稻米的十倍,這對於耕地破碎、面積又少的長濱鄉來說,是一個很有前景的機會。而我上篇文章提到的凱耀,目前也租了一塊旱田和登墉大哥一起種植左手香,而登墉大哥目前的目標,就是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幫忙:「目前最缺的就是人力了,我們的目標就是進軍歐洲市場,因為我們的規格、觀念都很靠近歐洲的標準,所以要做的事情非常多」登墉大哥笑著說。
他認為自己是臺灣最好時代的末代受益者,當時只要努力就能賺到錢,但現在努力還不一定有用。看到年輕人沒有好的就業環境,他希望自己能為地方的農業找到一個新的典範,讓年輕人為生活努力奮鬥的同時,也能維繫家鄉的美好環境,讓土地、產業和人都能夠生生不息永續發展。
這十多年來,他堅持以生態友善的方式務農,但是夢想和理念必須仰賴穩定的收益,一家人的生活才得以無虞。而眼下這片香草田,或許就是那條通往他理想的直達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