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經驗談#1『成長』:偏鄉工程師分享海外的工業工程之路—臺資傳統製造業經驗

2020/10/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想要分享自己的經驗?

希望能協助新一代臺幹,進入傳產管理層核心,進而翻轉傳產未來
在海外工廠看到許多剛畢業的『儲備幹部』,這些新進臺幹已經在履歷面試階段贏過許多人,但進工廠後大多數亦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著手讓工廠看到自我價值。而工廠這邊能允許新人犯錯的次數少之又少,加上企業文化框架限制多,以及與校園有天壤之别的政治生態,最後這些新人往往只是變成兩封通知信件。
但請不要過度緊張,或許你會比我厲害
但若很不幸的跟我一樣,懵懵懂懂照指令摸索了近三個月,而且還擔心試用期不過,責任制自願加班到8點多,此時編制仍掛在HR部門全職培訓。直到一天加班的晚上,預計分派的部門主管走過來告訴我,寫給老闆與總經理的報告,不是只有報告工作內容,要去思考培訓學習到什麼,可以怎麼協助自己有價值…。
人生除了原生家庭與自組家庭外,花最多時間的就是學校與職場,而學校與職場最大的不同就是允許你犯錯的次數
在學校時(16–25歲)
可以選修自己喜歡的課程與老師,被當還可以補。選錯學校與科系雖然轉很難,但還是有機會,以前聽不懂”要好好珍惜大學與碩士期間,這是人生最好的時段”,現在自己已深深體會到。
在職場時(26–35歲)
選錯公司,不管你多合理多努力,下一間公司的人事主管已經扣你50分。
選錯部門與主管,不管是否你自願,你的履歷一樣被扣50分。
但以上兩者最大的相同就是要找到值得你信任,並且可以做為學習榜樣或借鏡的導師或前輩

如何吸收別人分享的經驗?

有錢不能買早知道,但有錢可以買早想到
為什麼從孔子到現在一直在闡述”孝道”,因為人類從古至今有一個永遠不變的真理,沒有摔過就不會知道什麼是痛。但是影響人生一輩子最深的20年(16–35),很多時候只有一次的單行道選擇,臺灣的社會體制對於犯錯又過度放大,因此找到能聽你講完故事的已經不多,更別說願意體諒以及再次給你舞台嘗試奢望。
自己因為不明白這個道理,摔了幾次才深深體會到一句電影台詞”人生不能後悔,只能減少遺憾”
幾千年來的歷史都一樣,人生一定要失敗才會成長,但是有些失敗是可以學習與評估的,不用每次都親身經歷。奉勸各位要好好珍惜最重要的20年:
第一個鑽石10年(16–25歲),多學習知識與技能,多認識朋友與老師。
第二個黃金10年(26–35歲),加快自己搞懂傳產與學校的關鍵差異:
1. 皇親國戚與開國元勋對於新進高知識的寒門子弟(正在看文章的你)充滿好奇,並想給予重重的測試,其中僅20%真正想協助你,70%已無感,10%會在你身上押注你撐不過7週、10週…。
2. 工廠每個部門都是必修課程,沒辦法把某個部門當成選修跳過。
3. 最後要有心理準備,未來10年(至2030)這些皇親國戚與開國元勋都沒打算退位,如何與這些在工廠打滾至少15年以上的核心團隊協作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如何判斷選到對的公司、對的部門、對的主管,使你在黃金10年能產生真正的熱情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經驗能給海外儲備幹部得到什麼?

面對問題的態度(attitude):練習主動解決問題,順利通過試用。
存在價值的積累(accumulation):加速尋找存在的價值,並累積戰功。
持續成長的資產(asset):系統化學廣度,打造整合所創造出來的價值。
Bin Chang
Bin Chang
希望能協助新一代臺幹,進入傳產管理層核心,進而翻轉傳產未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