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立冬

《24節氣》立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立冬代表「冬天的開始」,人們忙過春、夏、秋三季,非常辛勞,所以習俗上會在這時候進補,以恢復元氣,並且為了感謝神明的庇佑,會舉辦「謝平安」的宗教活動,稱「建醮」。

雖然整體氣溫逐漸下降,但在晴朗無風的時候,台灣還是常有溫暖和煦的天氣,大概要到十二月,才算正式進入冬季,此時此刻應該還有些不畏寒的人,白天仍穿著短袖衣物。

有些人怕中藥,吃不了大補湯,但食補可不一定要用中藥材,有句話說「立冬蘿蔔賽參湯,不勞醫生開藥方」,這時節多吃點各種顏色的蘿蔔,其實就很不錯了,特別是冬天盛產的白蘿蔔,「生食升氣,熟食降氣」,還能增強免疫力。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古代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設壇祭祀,是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視的日子。北方有些地區在這一天必須吃餃子,因為餃子長得像耳朵,說是吃了餃子就能讓耳朵不受凍,頗有以形補形的寓意,十分有趣。

《好諺好語》
立冬過,稻仔一日黃三分,有青粟無青菜。
立冬收成期,雞鳥卡會啼。
補冬補嘴空。
稻成熟,入冬田頭空。
立冬青黃割到空。

raw-image

立冬好食「洛神葵」

臺灣於1910年代才引進栽植,又名「玫瑰茄」,洛神這個美麗的名字是「Roselle」音譯而得,花、根、種子皆可作為藥用,去子實後的果萼可以製成各種食品,如蜜餞、果醬、茶包等。

對多數人來說,最難的「去子」步驟,只需要多準備一支「原子筆管」。先將果萼底部切掉約0.5公分,再將筆管對著底部,一手握著果萼,一手把筆管往上搓,用點力就能去掉了。

/挑選秘訣/
要選擇外形完整、沒有缺損破碎、顏色鮮紅、香氣微酸的。

/保存方法/
鮮品冷藏大約可以放一個星期,色澤會慢慢轉暗紅,由於洛神的酸度太高不適合生食,通常是清洗處理之後曬乾或烘乾,再冷藏、冷凍保存,如此冷藏就能延到一年,若為冷凍就能更久了。

注意!!乾燥不完全,放久會發霉。

raw-image

立冬之花「大麗花」

又名大理花、大理菊、天竺牡丹等。

菊科,原產於墨西哥、瓜地馬拉。

若於八月、九月播種,十月、十一月就可以開花,品種相當多元,有好光性、花期長。

雖然是球根類,但以種子繁殖為主,優良品系可以用扦插繁殖,喜歡冷涼氣候,在平地不容易越夏,夏季可能休眠。

粉色大麗花的花語是「有豐富的生命力與幻想」。

raw-image

立冬品茶「武夷岩茶」

「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深。」

武夷山的茶樹長在岩石縫中故名岩茶,為半發酵茶。

雖然武夷岩茶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但在近代之所以聞名,靠的是大紅袍這個茶種,以及關於大紅袍的各個神奇傳說。

岩茶不只大紅袍,還有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等,大概上百個品種,豐富的香氣變化,被形容「非花也自馨,非蜜也甜潤,非泉露也甘爽」。

依產區可分正岩、半岩、洲茶,其中以生長在三坑、三岩、兩澗的正岩茶,被認為是岩茶中的最上品,其產量最少,也算是物以稀為貴吧!

raw-image


筆耕硯田 https://www.facebook.com/fuyirita/

何小靖 https://www.facebook.com/iritaher

avatar-img
靖在不言中
9會員
62內容數
喜歡打字勝過說話,因為打錯的字可以刪除,說錯的話無法收回。 喜歡眼睛勝過嗓子,因為眼睛不會說謊,嗓子卻是魅惑人的工具。 喜歡思考和吸收知識,吸收知識主要還是幫助思考,所以最喜歡的還是思考。 只要是可以寫在紙上、放在電腦裡的,絕對不會記到腦子裡,所以請別在這裡考驗機智問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靖在不言中 的其他內容
「霜降」的霜其實並非從天上降下來的,而是地面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露珠,再遇到更冷的空氣才凝結成霜,這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北方將要降到零度了,但台灣不會這麼冷。 雖然這時候,台灣平地連霜都不太會有,但山上的溫度比較低,楓樹的葉子已經可以由綠轉紅,想看深秋美景,可以利用假日到海拔
今天是「寒露」(10月8日,有時會落在10月9日),有句俗語說「露水先白而後寒」,就是因為「白露在先,寒露在後」,寒露的氣溫會比白露時更低、露水更多,甚至在北方,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結成霜,所以在西夏曆法,寒露稱「寒霜」。 東北風的呼呼聲不知道是否吵得你無法安眠呢?迎風面的宜蘭地區
「秋分」都是落在9月23日或9月24日,這時晝夜等長,過了秋分之後,夜晚加長,氣溫轉涼,在春分出土活動的蟲子們,也會陸續回到土裡過冬。古籍《春秋繁露》有云:「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即便已經是秋季第四個節氣了,秋天過了一半,
「白露」大多落於9月7日或9月8日,天氣漸漸轉涼,清晨會開始結露珠,古代人把秋季劃分到五行當中的「金」,而金的代表色是「白」,所以這個節氣稱「白露」,這時太陽照射地球的角度也南移了,白晝越來越短,晚歸的朋友要備薄外套防寒。 文旦是這個季節最重要的農產之一,過去認為文旦要到白露
「處暑」到,你可能會感覺困惑,不是過立秋了,怎麼又來一個暑?「處」字其實有「止」的意思,處暑代表暑氣到此為止了,雖然時序已進入秋季,但立秋到處暑之間,暑氣未減,還是挺熱的,過了今天,就會慢慢感受到秋天的腳步了。 諺語:「處暑十八盆」,意指還要十八天的流汗沐浴,怕熱的朋友再忍忍
「立秋」到,已經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了,代表這一年已經過了一半,夏天即將過去,秋天要來了。 以前有個說法「一場秋雨一場寒」,意思是立秋以後,每下一次雨,就會變得更涼快一點,但現在可說不準了,秋老虎發威也是能熱死人啊!台灣大概要十月過後才能感受到秋意。 農民一般都
「霜降」的霜其實並非從天上降下來的,而是地面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露珠,再遇到更冷的空氣才凝結成霜,這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北方將要降到零度了,但台灣不會這麼冷。 雖然這時候,台灣平地連霜都不太會有,但山上的溫度比較低,楓樹的葉子已經可以由綠轉紅,想看深秋美景,可以利用假日到海拔
今天是「寒露」(10月8日,有時會落在10月9日),有句俗語說「露水先白而後寒」,就是因為「白露在先,寒露在後」,寒露的氣溫會比白露時更低、露水更多,甚至在北方,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結成霜,所以在西夏曆法,寒露稱「寒霜」。 東北風的呼呼聲不知道是否吵得你無法安眠呢?迎風面的宜蘭地區
「秋分」都是落在9月23日或9月24日,這時晝夜等長,過了秋分之後,夜晚加長,氣溫轉涼,在春分出土活動的蟲子們,也會陸續回到土裡過冬。古籍《春秋繁露》有云:「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即便已經是秋季第四個節氣了,秋天過了一半,
「白露」大多落於9月7日或9月8日,天氣漸漸轉涼,清晨會開始結露珠,古代人把秋季劃分到五行當中的「金」,而金的代表色是「白」,所以這個節氣稱「白露」,這時太陽照射地球的角度也南移了,白晝越來越短,晚歸的朋友要備薄外套防寒。 文旦是這個季節最重要的農產之一,過去認為文旦要到白露
「處暑」到,你可能會感覺困惑,不是過立秋了,怎麼又來一個暑?「處」字其實有「止」的意思,處暑代表暑氣到此為止了,雖然時序已進入秋季,但立秋到處暑之間,暑氣未減,還是挺熱的,過了今天,就會慢慢感受到秋天的腳步了。 諺語:「處暑十八盆」,意指還要十八天的流汗沐浴,怕熱的朋友再忍忍
「立秋」到,已經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了,代表這一年已經過了一半,夏天即將過去,秋天要來了。 以前有個說法「一場秋雨一場寒」,意思是立秋以後,每下一次雨,就會變得更涼快一點,但現在可說不準了,秋老虎發威也是能熱死人啊!台灣大概要十月過後才能感受到秋意。 農民一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