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大寒

《24節氣》大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是「大寒」(1月20日,有時會落在1月21日),「小雪而物咸成,大寒而物畢藏」,大寒被普遍認為是一年當中最冷的節氣,受到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影響,東亞地區會出現低溫、大風的情形,雖然就氣象觀測紀錄來看,部份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它們也沒在爭誰第一,還是依即時氣象為主吧!

在務農為主的年代裡,受老祖宗們教誨,「大寒」要吹北風、要大冷,這一年才會迎來豐收,否則將會歉收,若是下雨,代表天氣將會不正常,那時候只要會影響作物生長的事,都是大事,沒幾個人敢挑戰這些傳承下來的智慧。

對某些作物來說,在一定生育期內需要有適當的低溫。所以大寒要冷,的確有其道理在。

但從地球是平的,變成了地球是圓的,我們也慢慢明白「知識」不是亙久不變,想要跟時代一起進步,就必須接受新科技、新見解,學習不能停止。

我們位於東南亞,緯度較低,平地無雪,這時候還是有作物收成,柳丁、柑橘、草莓、蜜棗、高粱......等是不是眼睛發亮了呢?愛台灣的各項表現,以「吃」最容易達成,吃當季、吃當地,新鮮品嚐不過量,對我們自己的身體健康也很有幫助哦!

《好諺好語》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大寒不寒,人馬不安。
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
大寒日怕南風起,當天最忌下雨時。
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

raw-image

大寒好食「洋蔥」

一年當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冬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時候需要溫補,羅宋湯是不錯的選擇,而羅宋湯的主角,就是最適合大寒的好食材「洋蔥」。

準備好洋蔥1顆、牛番茄1顆、香菇2朵、高麗菜葉少許、紅蘿蔔1/3條、馬鈴薯 1/2 顆、番茄醬400ml、薑2片、月桂葉2片,先將洋蔥丁和紅蘿蔔丁稍微油炒,再將所有處理過的食材都放入電鍋,並加入800ml清水、鹽適量、胡椒粉少許,外鍋則是1.5杯水,就能輕鬆完成好喝的羅宋湯,無肉不歡的朋友可以加入牛肋條。

/挑選秘訣/
常見的洋蔥種類有:適合各種料理的黃洋蔥、甜度最高的白洋蔥、口感清脆的紫洋蔥。

洋蔥通常是從內部開始腐爛,所以挑選的時候可以稍微按壓頭尾,感覺結實就可以,外表看來光華、完整、沒有鬚根者為佳。

/保存方法/
洋蔥非常耐放,裝入網袋吊掛在通風陰涼處,就可以保存一個月,若是已經切過,就必須冷藏並盡快吃完。

怕被洋蔥「感動」哭的朋友,可以先冰過或是泡冰水,再來刀切處理。

raw-image

大寒之花「水仙」

石蒜科,主要分布於東亞及南歐,從鱗莖開始培養,到開花通常需要三年時間,花期會明顯受到溫度影響。

水仙會在農曆元月開放,正逢春節期間,普遍覺得能為新年帶來好運,是很受歡迎的年花。

多達五千多個品種的水仙,可以分別為「中國水仙」和「西洋水仙」,中國水仙是一莖多花,花比較小,西洋水仙一莖只有一朵花,花朵比較大。

有名家極愛水仙,覺得過年一定要買水仙,在沒錢的時候還說「寧可折壽不可無水仙」。

水仙的花語是「團圓」和「對家人的思念之情」。

raw-image

大寒品茶「康磚」

同是黑茶,比起普洱茶,我更喜歡藏茶,包括茶湯的顏色以及味道,感覺藏茶更為內斂,藏茶又被稱為「生命之茶」。

藏茶是夏秋茶所製,普洱茶是春茶為主,藏茶需要經過四至六個月的深度發酵,普洱茶則是不到兩個月可成。

藏茶可以分為「康磚」與「金尖」,康磚品質較高,金尖次之。康磚使用的原料來自四川,主銷青康藏,藏族的酥油茶便是以康磚烹煮而成。

一般來說,藏茶陳放三年以上才會出廠販售,黑茶的特色都是越陳越具風味,而且根據研究,藏茶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高達五百多種。不過,康磚的確顏值不高,很容易被嫌棄。

raw-image


筆耕硯田 https://www.facebook.com/fuyirita/

何小靖 https://www.facebook.com/iritaher

avatar-img
靖在不言中
9會員
62內容數
喜歡打字勝過說話,因為打錯的字可以刪除,說錯的話無法收回。 喜歡眼睛勝過嗓子,因為眼睛不會說謊,嗓子卻是魅惑人的工具。 喜歡思考和吸收知識,吸收知識主要還是幫助思考,所以最喜歡的還是思考。 只要是可以寫在紙上、放在電腦裡的,絕對不會記到腦子裡,所以請別在這裡考驗機智問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靖在不言中 的其他內容
到了「小寒」,國曆已經進入新的一年,而農曆才剛要進入十二月,民間俗稱「臘月」,古代歲終祭祀稱「臘」,人們忙著要新舊交接。 最後這兩個節氣「小寒」和「大寒」,是氣溫最低的節氣,但哪一個更冷呢?有一派支持小寒,有一派支持大寒,但以數據來看,的確也各有千秋,某些年小寒比較冷,某些年
「冬至」通常落在12月21日和22日,和夏至相反,這一天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所以被稱為「冬至」,並非是最冷的日子,這時的北極圈是永夜狀態,一整天看不到太陽。 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日照最短卻不是最冷的時候呢?這是因為土壤和海洋吸收了太陽熱量之後要釋放會延遲,因此最冷的時期通
「大雪」通常落在12月6日、12月7日,及12月8日,縱然「大雪」、「小雪」這樣的節氣名稱與台灣的實際狀況根本搭不上,但這時節經常來襲的「寒流」不容忽視,特別是對於小朋友和老人及一些抵抗力較弱的族群,若缺乏保暖,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傷害。 上一篇《小雪》中,我們有提到烏魚群已經
今天是「小雪」(11月22日,有時會落在11月23日),已經進入冬季的第二個節氣了,但可能有許多人還沒真正感受到冬之氣息,可別因此大意疏忽了保暖,「溫差」的傷害可是不亞於「冷」。 突如其來的冷可能會讓人忍不住緊閉門窗,這對健康可不太好,我們需要盡可能的保暖,但還是要注意通風
立冬代表「冬天的開始」,人們忙過春、夏、秋三季,非常辛勞,所以習俗上會在這時候進補,以恢復元氣,並且為了感謝神明的庇佑,會舉辦「謝平安」的宗教活動,稱「建醮」。 雖然整體氣溫逐漸下降,但在晴朗無風的時候,台灣還是常有溫暖和煦的天氣,大概要到十二月,才算正式進入冬季,此時此刻
「霜降」的霜其實並非從天上降下來的,而是地面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露珠,再遇到更冷的空氣才凝結成霜,這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北方將要降到零度了,但台灣不會這麼冷。 雖然這時候,台灣平地連霜都不太會有,但山上的溫度比較低,楓樹的葉子已經可以由綠轉紅,想看深秋美景,可以利用假日到海拔
到了「小寒」,國曆已經進入新的一年,而農曆才剛要進入十二月,民間俗稱「臘月」,古代歲終祭祀稱「臘」,人們忙著要新舊交接。 最後這兩個節氣「小寒」和「大寒」,是氣溫最低的節氣,但哪一個更冷呢?有一派支持小寒,有一派支持大寒,但以數據來看,的確也各有千秋,某些年小寒比較冷,某些年
「冬至」通常落在12月21日和22日,和夏至相反,這一天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所以被稱為「冬至」,並非是最冷的日子,這時的北極圈是永夜狀態,一整天看不到太陽。 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日照最短卻不是最冷的時候呢?這是因為土壤和海洋吸收了太陽熱量之後要釋放會延遲,因此最冷的時期通
「大雪」通常落在12月6日、12月7日,及12月8日,縱然「大雪」、「小雪」這樣的節氣名稱與台灣的實際狀況根本搭不上,但這時節經常來襲的「寒流」不容忽視,特別是對於小朋友和老人及一些抵抗力較弱的族群,若缺乏保暖,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傷害。 上一篇《小雪》中,我們有提到烏魚群已經
今天是「小雪」(11月22日,有時會落在11月23日),已經進入冬季的第二個節氣了,但可能有許多人還沒真正感受到冬之氣息,可別因此大意疏忽了保暖,「溫差」的傷害可是不亞於「冷」。 突如其來的冷可能會讓人忍不住緊閉門窗,這對健康可不太好,我們需要盡可能的保暖,但還是要注意通風
立冬代表「冬天的開始」,人們忙過春、夏、秋三季,非常辛勞,所以習俗上會在這時候進補,以恢復元氣,並且為了感謝神明的庇佑,會舉辦「謝平安」的宗教活動,稱「建醮」。 雖然整體氣溫逐漸下降,但在晴朗無風的時候,台灣還是常有溫暖和煦的天氣,大概要到十二月,才算正式進入冬季,此時此刻
「霜降」的霜其實並非從天上降下來的,而是地面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露珠,再遇到更冷的空氣才凝結成霜,這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北方將要降到零度了,但台灣不會這麼冷。 雖然這時候,台灣平地連霜都不太會有,但山上的溫度比較低,楓樹的葉子已經可以由綠轉紅,想看深秋美景,可以利用假日到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