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冬 | 聖露西亞的聖誕節洛神花飲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十一月時是洛神花收成的季節,從台東到台灣南部、山坡區,洛神花都因為耐旱、野性對土壤選擇不嚴,成為小農熱愛種植的粗放作物。這個宛如紅寶石般的錦葵科草本,有著roselle美麗的名字,萼片肥厚、種子飽滿,枝條上結蹦出成串耀眼的果實,叫人驚嘆她強大的生命力。

洛神花

洛神花

以前喝洛神花茶都是加烏梅、甘草、仙楂,洛神花在印象中就是個很傳統的飲料,今年來個穿越文化,在BBC卡通影片「JoJo與奶奶」裡看到一則聖露西亞食譜,卡通中住在倫敦的四歲半的小女孩JoJo有著聖露西亞(St. Lucia)裔背景,有天放學跟奶奶一起用家族的聖露西亞食譜作洛神花飲料,裡面加上柳丁汁、香料,因為位於英國,Jojo還加入了她最喜歡的當地食材覆盆子,變成是新創的食譜,加上糖熱熱的喝,他們叫這飲料Sorrel。

JoJo and Gran Gran煮洛神花飲料

JoJo and Gran Gran煮洛神花飲料

加入香料

加入香料

為什麼加勒比海也會喝洛神花茶呢?一查發現原來洛神這植物緣起於西非,在五百年前奴隸交易的歷史中隨著非洲人的流散被帶到加勒比海區域。洛神生長在溫暖的熱帶和亞熱帶氣候,一般是在十二月的聖誕節才會成熟,因此從牙買加、聖露西亞到千里達,洛神都成為最具代表性的聖誕節飲料,對移民來說,這種紅通通的"red drink"紅色飲料,在聖誕樹下,為自己倒一杯sorrel,享受家人的陪伴,是不可或缺的聖誕節溫暖畫面,是向先祖和土地致敬的一種方式。

到現在,從非洲、到墨西哥,各個區域都有不同的食譜,在牙買加,在近代有更多華人苦力移民的地方,會加上薑、五香,而在千里達,有更多來自東印度群島的移民,則會加入肉桂、豆蔻、丁香等香料。在這個飲料除了連結到非洲原鄉的文化傳統,也加入了新的地方風味。世界各地的人們也透過洛神找到彼此的共通之處。

相關文章:Sorrel: The Ruby-Red Caribbean Christmas Drink Flavored With Black History

The 500-year history of how sorrel migrated from West Africa to become the original 'Red Drink'

柳丁汁加洛神

柳丁汁加洛神

而至於聖露西亞的洛神汁怎麼做呢?

食譜:

  1. 鮮採的洛神花約四杯,清洗、去籽、川燙5秒鐘(除去蟲、灰塵)
  2. 在一鍋水內放入洛神,視個人喜愛放少許薑、丁香、肉桂、豆蔻、八角等香料,一起煮滾(約十分鐘),至洛神花的顏色釋放,水變紅色。(香料不用太多以免太嗆,可以試驗幾次調整,所追求的是一絲a hint of 聖誕氣息的香料味 )
  3. 冰起來存放兩天使充分入味調和(這個...可能等不及吧,我是當場喝了)
  4. 拿出飲料把洛神和香料過濾後,加入許多糖再煮熱(理論上它是個濃濃甜蜜蜜的飲料)
  5. 加入柳丁汁、或喜愛的莓果增加味道,有點像fruit punch一樣。
  6. 加入蘭姆酒或紅酒,也熱飲,也可冰鎮喝。
  7. 倒入杯裡乾杯!享受一杯跨文化洛神sorrel drink。
raw-image


我們的田裡也有幾棵從去年落子自己生長的洛神,又經過移植,本來今年我們將是洛神大戶,但經過小犬颱風侵襲後連莖梗粗壯的花叢都倒了好幾棵,田裡只剩下四、五株,但也因此鬆了一口氣,因為洛神的整理非常費工夫,從清洗、去籽、殺青,如果要做蜜餞、果醬、烘乾,一定會熬夜。所以今年除了作兩次蜜餞保存外,小顆的就是煮洛神花飲料現喝。

洛神花植株

洛神花植株


川燙殺青後

川燙殺青後


洛神川燙殺青時會有一股清新鮮明的味道,在夜裡撲面而來特別醒腦,精神都振作了。我是直接加南化的薑黑糖,放個肉桂棒、丁香,跟剛好朋友在佳里的柳丁也收成,擠了柳丁汁加上去,哇!原本熟悉而不以為意的洛神汁被改造成加勒比海版了!洛神加柑橘類的水果都會很搭,增加風味的豐富。

每年十一、二月,洛神成熟,地方的婦女們也都有一門洛神手藝活要忙,通常都是一個麻布袋裝來莖幹,用剪刀剪下,忙著用手或工具去籽,再加以保存,最適合一小群人聚集,喝喝聊聊,慶祝洛神成熟的時刻。下次一起來作聖露西亞口味的洛神飲料吧!

臉書跳出來7年前,有一次在社大大家一起處理洛神的畫面

臉書跳出來7年前,有一次在社大大家一起處理洛神的畫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own to Earth 親土生活
43會員
34內容數
"在土地上耕種、養育食物,堪稱是人與土地最親密的關係,雙腳紮根在泥土大地,透過四季變遷中一次一次與環境豐富的互動,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感覺會更堅定,並在能量滿溢的時刻獲得身心平衡。" 把雙手雙腳深入土地中,是一種嚮往,是一種療癒,也是現代生活迷茫、無根的解方。Go down to earth~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15年底,我們一家六口搬來台東。隔年四月,正逢洛神育苗的季節,有朋友送了幾棵洛神苗。當時不清楚洛神為何物,種到十一月開花結果了,才趕快去問人要怎麼處理。原來洛神花凋謝之後,留下的花萼會逐漸長大,成了我們所食用的洛神花,其實那個部位並不是花,也不是果實。
Thumbnail
2015年底,我們一家六口搬來台東。隔年四月,正逢洛神育苗的季節,有朋友送了幾棵洛神苗。當時不清楚洛神為何物,種到十一月開花結果了,才趕快去問人要怎麼處理。原來洛神花凋謝之後,留下的花萼會逐漸長大,成了我們所食用的洛神花,其實那個部位並不是花,也不是果實。
Thumbnail
月桃是台灣原生種的芳香植物,是端午的民俗植物、也是藥食同源的植物。在物質匱乏與醫療不開化時代,台灣先民,無論是漢人還是原住民,對月桃都有太多的索取,而月桃就像大地之母,以她強健的生命力、寬闊的胸襟、噴湧的奶水,慷慨地滋養這塊土地的子民。本文主要介紹月桃的鄉野傳奇與涵蓋從葉、花、根、心的月桃全料理。
Thumbnail
月桃是台灣原生種的芳香植物,是端午的民俗植物、也是藥食同源的植物。在物質匱乏與醫療不開化時代,台灣先民,無論是漢人還是原住民,對月桃都有太多的索取,而月桃就像大地之母,以她強健的生命力、寬闊的胸襟、噴湧的奶水,慷慨地滋養這塊土地的子民。本文主要介紹月桃的鄉野傳奇與涵蓋從葉、花、根、心的月桃全料理。
Thumbnail
「蘆莖樹蘭」原產於美洲大陸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適合亞熱帶的台灣生長,陽台這棵樹蘭二年前來自深坑老街,今年是它第一次開花,很紅、很美令人喜歡!
Thumbnail
「蘆莖樹蘭」原產於美洲大陸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適合亞熱帶的台灣生長,陽台這棵樹蘭二年前來自深坑老街,今年是它第一次開花,很紅、很美令人喜歡!
Thumbnail
「蘭嶼紅花石斛」又稱「蘭嶼石斛」或「紅玉石斛」,是台灣特有種蘭花,生長在台灣蘭嶼海拔約200-500公尺間熱帶海岸林中,是台灣「最紅」的原生蘭花,因生態過於狹小,致使數量稀少!
Thumbnail
「蘭嶼紅花石斛」又稱「蘭嶼石斛」或「紅玉石斛」,是台灣特有種蘭花,生長在台灣蘭嶼海拔約200-500公尺間熱帶海岸林中,是台灣「最紅」的原生蘭花,因生態過於狹小,致使數量稀少!
Thumbnail
苗栗雲也居一休閒農場的洛神花是台東2號,花萼外型向外長,有點像是小皇冠一樣;雲林 橙色農作休閒果園 的洛神花則是台東3號,老闆說這個品種是台灣本土種,果萼肥厚,最適合做蜜餞。
Thumbnail
苗栗雲也居一休閒農場的洛神花是台東2號,花萼外型向外長,有點像是小皇冠一樣;雲林 橙色農作休閒果園 的洛神花則是台東3號,老闆說這個品種是台灣本土種,果萼肥厚,最適合做蜜餞。
Thumbnail
洛神花因其耐旱特性,成為臺灣南部小農熱愛種植的作物之一。除了傳統的洛神花茶外,今年聖誕節從BBC卡通影片裡,學到了聖露西亞島的洛神花食譜,洛神花汁加上柳丁汁、香料,加上糖熱熱的喝,瑰麗如紅寶石,充滿一種聖誕紅酒的魅力,為什麼洛神花也會遍佈西非、加勒比海、南美洲,成為一種跨文化的飲料呢?
Thumbnail
洛神花因其耐旱特性,成為臺灣南部小農熱愛種植的作物之一。除了傳統的洛神花茶外,今年聖誕節從BBC卡通影片裡,學到了聖露西亞島的洛神花食譜,洛神花汁加上柳丁汁、香料,加上糖熱熱的喝,瑰麗如紅寶石,充滿一種聖誕紅酒的魅力,為什麼洛神花也會遍佈西非、加勒比海、南美洲,成為一種跨文化的飲料呢?
Thumbnail
去年十月,無意間發現公司後面有開心農場,種了好多正在盛開的洛神花,讓我有如發現寶藏欣喜萬分,問了同事確定可以採摘,於是下班前就帶著剪刀及袋子去採收。 連續好幾天都去採收,只有這時候是我最開心的,坐辦公室太久,偶爾當農婦採收也不錯。
Thumbnail
去年十月,無意間發現公司後面有開心農場,種了好多正在盛開的洛神花,讓我有如發現寶藏欣喜萬分,問了同事確定可以採摘,於是下班前就帶著剪刀及袋子去採收。 連續好幾天都去採收,只有這時候是我最開心的,坐辦公室太久,偶爾當農婦採收也不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