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動物界的同性性行為比你想像的還普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大自然中,有1500多種的生物有同性性行為的表現,哺乳類跟鳥類是最常見的,蛇、兩棲類、昆蟲也時有所聞。 性行為在生物界中的定義是很廣義的, 每一個物種、每一種動物的表現方式並不相同,像是騎乘動作(mounting)、唱歌或跳舞的求偶(courting)、互相舔舐生殖器官(genital licking)、釋放精子(releasing sperm)或是育子(rearing young)都算是性行為的表現。 從生物的角度來說,科學家並不會用戀愛、同性戀、異性戀來形容,這些是人類用來表達情感的用語,在非人類的生物上身上並不適用,所以科學上會用同性性行為、異性性行為來形容。

raw-image
raw-image


倭黑猩猩 (Bonobo)
人類有同性戀、異性戀,那血緣上最接近人類的生物有嗎? 倭黑猩猩的DNA跟人類最接近,相似度高達98%,牠們也是少數會為了性快感而做出性行為的生物。 此外,無論是同性之間或是異性之間的性行為,都可以幫助牠們增進友情、提升地位或是降低緊張。 研究發現,母倭黑猩猩同性性行為的舉動比公的還多。


瓶鼻海豚
不論公母都有同性性行為,而且同性性行為佔所有性行為的一半。 研究顯示,公瓶鼻海豚普遍是同性、異性性行為都可以的。

信天翁
信天翁是終生伴侶制。 在夏威夷,有的族群有高達1/3是同性伴侶,兩隻母鳥為伴侶的比例高於兩隻公鳥。 其中一隻母鳥甚至會跟公鳥交配,完事之後就把公鳥趕走,然後回到原本的巢穴跟伴侶的母鳥一起孵卵、育子。

raw-image

天鵝
天鵝也是終生配偶,而兩隻公天鵝結成連理佔所有天鵝配對的1/5。 牠們會假裝跟母天鵝在一起、交配,生卵之後把母天鵝趕走,再一起孵卵、育子! 夫夫天鵝也曾有過偷卵的紀錄。

美洲野牛(Bison)
母野牛受精期一年只有一次,公野牛也只有短短的一小段時間可以跟母野牛交配。 受精成功之後母野牛就不再接受公野牛。 然而,繁殖期間公野牛會因為賀爾蒙的變化,持續呈現性慾高漲的狀況,但是又沒有母野牛可以交配了,所以就會出現公野牛彼此出現同性性行為的現象。 研究發現,野牛的同性性行為佔所有性行為的一半以上。

跟大家講一個美式冷笑話:
野牛兒子背起書包,準備出門上學,野牛爸爸就跟兒子說〝bye son!〞(音同Bison)

同性性行為並不符合達爾文的論點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是演化論的重點之一。 普遍認知上,性行為的目的就是為了傳宗接代,物種才能夠永續存在;個體之間也要用最少的資源跟體力,來達到最高的報酬。 所以一公一母的交配方式,才能用最低的成本,獲得最高的效益。 然而,同性性行為完全是反其道而行。 同性雙方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繁衍下一代,物種的繁殖率跟生存率,都會因為同性性行為而付出代價,因此長期以來同性性行為都被認為是違背達爾文的演化論的(Darwinian Paradox)。

但是,動物界中竟然有1500多種生物保有同性性行為,而且都沒有在演化的過程中被淘汰。 為什麼呢?

科學家漸漸開始轉變思考方向。 人類長久以來的假設「性行為是為了傳宗接代,所以只能一公一母」及「異性性行為才是正常的」,是人類以社會學的角度所訂定的,但是在生物界中可能不適用。 同性性行為可能在物種演化的初期就存在了,那時候的性行為也可能是以無差別的方式在進行,不用在乎彼此的性別。 現在還有很多物種是在交配的當下才決定性別的,像是蝸牛、海膽等。

如果同性性行為的代價很高,會減低繁殖率,也會造成物種的負面成長,那同性性行為就應當在演化的過程中漸漸被淘汰,但事實並非如此。 因此,同性性行為極有可能不會影響物種的存亡,而且有可能還會正面增加繁殖率、加強物種的成長。

raw-image

未來研究方向

科學家開始以新的假設為出發點。 「同性性行為有利於物種的生存跟演化」以及「同性性行為是物種原始的行為」是現在許多學者的研究重心。 他們認為性行為不單單只是為了繁衍後代,還可能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一組專門研究甲蟲的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他們觀察兩群同物種的甲蟲,一群讓他們自然繁殖生長,另外一群則是挑選有同性性行為的甲蟲來進行繁殖,所以每一代同性性行為的現象都有維持下去。 好幾代之後,科學家發現,雌蟲在有同性性行為的族群中會產較多數量的卵。

過往以來的研究、觀察都是以異性性行為為主,同性性行為都是不小心記錄到的,也都不是研究重心。 近十幾年開始才漸漸有以同性性行為為中心的研究。 有朝一日希望可以解開「為什麼這麼多物種都有同性性行為」、「同性性行為的意義」以及「為什麼同性性行為在演化過程中沒有消失」這幾個謎了!

人類以社會學的角度來看自然界的性行為其實是不正確的。 當人類給自己上了枷鎖之後,反而不能客觀地去看這件事。 一夫一妻制跟異性戀的思維,是因為人類的社會倫理道德,也因而才會有同性戀被歧視的狀況。 然而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最真實、最自然的,自然界中的同性性行為、借精生子、找代理孕母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當人類越了解自然界的同性性行為,就越可以減少誤解跟偏見。

資料來源:

  1. Bailey et al. Same-sex sexual behavior and evolution.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June 16, 2009
  2. Bawagan, J. Scientists explore the evolution of animal homosexuality: Imperial News: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Imperial News. May 2, 2019. Retrieved September 24, 2021, from https://www.imperial.ac.uk/news/190987/scientists-explore-evolution-animal-homosexuality/.
  3. Berger et al. Sexually antagonistic selection on genetic variation underlying both male and female same-sex sexual behavior.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6; 16 (1) DOI: 10.1186/s12862-016-0658-4
  4. Monk, J.D., Giglio, E., Kamath, A. et al. An alternative hypothesis for the evolution of same-sex sexual behaviour in animals. Nat Ecol Evol 3, 1622–1631 (2019). https://doi.org/10.1038/s41559-019-1019-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沒錯,動物界的同性行為其實也很多
Furtune毛知音-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1/02
嗯啊,人類被自己的枷鎖給侷限住了!!!
摳尼(Cony)-avatar-img
2021/10/09
太可愛了 ~~~
Furtune毛知音-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1/02
對阿 :)
Ni砸惑舖-avatar-img
2021/10/05
好萌:3333
Furtune毛知音-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1/02
真的!!!
avatar-img
Ni砸惑舖的沙龍
90會員
71內容數
Narrative Interview,簡稱Ni,是我在面對困惑時會使用的方法。 沒有辦法解答的時候,就自己說點面對時的感受,也許不好不壞,但希望可以記得什麼。
Ni砸惑舖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04
上個月參與了【彎的for land-聽Podcast挺同遊】的串聯活動,沒想到,答應後隨即陷入了一陣困頓。左思右想,我到底該以什麼主題切入,該分享什麼故事既能符合串聯主題,也能符合頻道風格呢?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1/11/04
上個月參與了【彎的for land-聽Podcast挺同遊】的串聯活動,沒想到,答應後隨即陷入了一陣困頓。左思右想,我到底該以什麼主題切入,該分享什麼故事既能符合串聯主題,也能符合頻道風格呢?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2021/10/24
嚴格來說「Muxe」不算是跨性別,他們有自己的認同、文化,但背後的故事總能在在勾起幾分共鳴。透過第三人稱的視角細說這個族群的美麗與哀愁,加上拉美電影色彩鮮明的魔幻寫實風格,清晰地勾勒出多元性別者的心情處境,無疑是近年跨性別題材作品中的佳作。
Thumbnail
2021/10/24
嚴格來說「Muxe」不算是跨性別,他們有自己的認同、文化,但背後的故事總能在在勾起幾分共鳴。透過第三人稱的視角細說這個族群的美麗與哀愁,加上拉美電影色彩鮮明的魔幻寫實風格,清晰地勾勒出多元性別者的心情處境,無疑是近年跨性別題材作品中的佳作。
Thumbnail
2021/10/15
腐腐不分國界ʕ•͡ᴥ•ʔ 好期待可以開個腐腐串聯(大誤!!!!!) 1095文史工作室是臺中在地NGO,其實很早以前就有關注,不過臉書觸及變爛以後,好像也很少被動看到資訊。可能因為這次串聯有互動,演算法特地跳了1095的訊息出來,沒想到已經很久沒徵實習生的1095竟然正好開了實習生缺,便默默的去投
Thumbnail
2021/10/15
腐腐不分國界ʕ•͡ᴥ•ʔ 好期待可以開個腐腐串聯(大誤!!!!!) 1095文史工作室是臺中在地NGO,其實很早以前就有關注,不過臉書觸及變爛以後,好像也很少被動看到資訊。可能因為這次串聯有互動,演算法特地跳了1095的訊息出來,沒想到已經很久沒徵實習生的1095竟然正好開了實習生缺,便默默的去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許多鳥類鮮豔誇張的外表對於生存並沒有多大的幫助,色彩鮮艷易於遭受天敵的發現,長贅的羽毛容易成為逃生的絆腳石。然而這些特徵在現生鳥類中屢見不鮮,你可能會認為這樣的狀態為何沒有從演化歷史中淘汰卻綿延不絕。原因在於這現象並非天擇所帶來的結果,而是性擇。性擇是在異性擇偶下,選擇了吸引自己目光的對象繁衍下一代
Thumbnail
許多鳥類鮮豔誇張的外表對於生存並沒有多大的幫助,色彩鮮艷易於遭受天敵的發現,長贅的羽毛容易成為逃生的絆腳石。然而這些特徵在現生鳥類中屢見不鮮,你可能會認為這樣的狀態為何沒有從演化歷史中淘汰卻綿延不絕。原因在於這現象並非天擇所帶來的結果,而是性擇。性擇是在異性擇偶下,選擇了吸引自己目光的對象繁衍下一代
Thumbnail
這幾天發現家中已經沒有空位放置新書了,趁著連假我便開始整理起我的書櫃。也許是假期的關係,我第一本拿起的書竟不是跟寫作、設計相關的書籍,而是這本《改變歷史的 50 種動物》,說實在這類型的書籍並不是我在書店裡會主動翻閱的書,畢竟我對於「人」的興趣還是大幅勝過其他生物,不過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卻主動拿起來翻
Thumbnail
這幾天發現家中已經沒有空位放置新書了,趁著連假我便開始整理起我的書櫃。也許是假期的關係,我第一本拿起的書竟不是跟寫作、設計相關的書籍,而是這本《改變歷史的 50 種動物》,說實在這類型的書籍並不是我在書店裡會主動翻閱的書,畢竟我對於「人」的興趣還是大幅勝過其他生物,不過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卻主動拿起來翻
Thumbnail
山姆.詹克斯(Sam Jinks)2008年創作的〈犬頭(Doghead)〉,是以狐狸結合男人的形象呈現的雕塑作品,狐狸眼睛微歛的模樣像是進入恍惚狀態,輕柔放在左胸的右手,以及柔軟半側躺的姿勢,呈現一種近似祭品般,柔美又脆弱的神態。
Thumbnail
山姆.詹克斯(Sam Jinks)2008年創作的〈犬頭(Doghead)〉,是以狐狸結合男人的形象呈現的雕塑作品,狐狸眼睛微歛的模樣像是進入恍惚狀態,輕柔放在左胸的右手,以及柔軟半側躺的姿勢,呈現一種近似祭品般,柔美又脆弱的神態。
Thumbnail
這是閩南語搖籃曲裡的一句 隱約透露幼兒成長的不易 動物頻道裡 有系統的介紹動植物繁殖下一代的策略 方法和威脅 今天先說動物吧 生物分類:介 門 綱 目 科 屬 種 人類是哺乳綱脊椎‘’動物‘’(說到底 人只是披上遮羞布的動物)
Thumbnail
這是閩南語搖籃曲裡的一句 隱約透露幼兒成長的不易 動物頻道裡 有系統的介紹動植物繁殖下一代的策略 方法和威脅 今天先說動物吧 生物分類:介 門 綱 目 科 屬 種 人類是哺乳綱脊椎‘’動物‘’(說到底 人只是披上遮羞布的動物)
Thumbnail
相信大家以前小學時候我們都讀過「樗樹無用」的課文,「樗樹無用」這個的典故象信大家也對他不陌生。但沒想到在生物演化中居然有應驗的例子。 1.大象 非洲南部莫三比克在內戰時,曾大量盜獵象牙換取現金,研究人員指出,這個行為導致了莫三比克的母象為生存著想,竟有約1/3不再長象牙。 綜合外媒報導,大象研究學者
Thumbnail
相信大家以前小學時候我們都讀過「樗樹無用」的課文,「樗樹無用」這個的典故象信大家也對他不陌生。但沒想到在生物演化中居然有應驗的例子。 1.大象 非洲南部莫三比克在內戰時,曾大量盜獵象牙換取現金,研究人員指出,這個行為導致了莫三比克的母象為生存著想,竟有約1/3不再長象牙。 綜合外媒報導,大象研究學者
Thumbnail
本書為黑猩猩研究的第三塊里程碑,黑猩猩不止會使用工具,還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概念,領導人會為因自己的階級改變而改變對其他人的態度,簡單說就是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
Thumbnail
本書為黑猩猩研究的第三塊里程碑,黑猩猩不止會使用工具,還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概念,領導人會為因自己的階級改變而改變對其他人的態度,簡單說就是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
Thumbnail
據說,早期 animal 這個單字是指任何ㄧ個「生命」(living being),也包括「人類生命」(human being),但後來在一般的習慣用語中 animal 愈趨接近 beast (邊野獸㺗;野獸;獸) 的性質。不過,在現代生物學的分類中,人類 (human) 還是屬於「動物界」……
Thumbnail
據說,早期 animal 這個單字是指任何ㄧ個「生命」(living being),也包括「人類生命」(human being),但後來在一般的習慣用語中 animal 愈趨接近 beast (邊野獸㺗;野獸;獸) 的性質。不過,在現代生物學的分類中,人類 (human) 還是屬於「動物界」……
Thumbnail
《孟子·離婁下》有「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句,指人跟動物的分別,是前者有道德自覺,而後者則無。孟子思想主張仁義,除惻隱之心,還要明辨是非。若甚麼都只訴諸道德情緒,不仔細思考是非對錯,其實又跟禽獸分別不大。
Thumbnail
《孟子·離婁下》有「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句,指人跟動物的分別,是前者有道德自覺,而後者則無。孟子思想主張仁義,除惻隱之心,還要明辨是非。若甚麼都只訴諸道德情緒,不仔細思考是非對錯,其實又跟禽獸分別不大。
Thumbnail
雞(壽命8年) 雞是全世界數量最多的鳥類,任何時候都有超過200億隻雞住在地球上,數量足足是人類的三倍。一般來說,雞的壽命有8年之久,但飼養的肉雞只有35天就會被銷售出去,成為市場上的商品或是人類桌上的菜餚,所以肉雞的壽命經常只有36天。
Thumbnail
雞(壽命8年) 雞是全世界數量最多的鳥類,任何時候都有超過200億隻雞住在地球上,數量足足是人類的三倍。一般來說,雞的壽命有8年之久,但飼養的肉雞只有35天就會被銷售出去,成為市場上的商品或是人類桌上的菜餚,所以肉雞的壽命經常只有36天。
Thumbnail
我們人類與大猩猩的基因差異只有2.3%,而跟兩種黑猩猩差異更只有1.6%。 換句話說,人類和黑猩猩這種和我們最接近的物種,有98.4%的DNA是相同的。 但是我們真的能因為這微小的差異,就扮演上帝嗎?
Thumbnail
我們人類與大猩猩的基因差異只有2.3%,而跟兩種黑猩猩差異更只有1.6%。 換句話說,人類和黑猩猩這種和我們最接近的物種,有98.4%的DNA是相同的。 但是我們真的能因為這微小的差異,就扮演上帝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