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我的那些|你也有「公園恐懼症」嗎?兩歲兒與他人的互動,會讓你怕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談公園恐懼症前,我想談談社會化,回顧以前自己的成長,似乎總在每一次的不可以中,才開始明白,原來很多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漸漸地,從他人的表情,以及口氣,開始慢慢地去把自己原始的野性,調成一個能在社會裡與他人共處的性格。

若非自己有了孩子,我並未如此覺察所謂社會化是這樣存在的,當孩子漸漸大了,因為家中只有一個孩子,於是為了讓他能多認識他人,開始會帶他去公園,或是去別人家作客,藉此去增加他與同齡小孩的認識,我們發現,因為他平常都是跟大人相處,因此與大人的距離,幾乎不太需要溝通就能快速拉近,但相反地,那些同齡孩子,對他來說就像是從未見過的野生動物,會讓他產生極大的好奇心,想要去靠近,於是,就開始有動手推人、拉人、甚至太激動就變成咬人的行為了。

這樣的行為,都是我們雙方家長不願意見到的,但當面對到其他家長的指責時,其實,最應該消化這些資訊的卻是自己,我曾經很受傷,坦白說,那些刺耳的話,就像不知從那掉下的隕石,絲毫無聲地在我心中撞出一個大洞,整個人空空地,難道我真的育兒是失敗的嗎?可是,我心裡深處是知道自己孩子的本質,他並不是一個蠻橫無理的流氓,只是一個太想靠近卻不知道怎麼與他人共處的孩子啊。

我想,自己是幸運的,在人生遇到這種強烈低潮時,總會有人出現,提醒著我,這些都是自然過程,而我們只要本於初心,去跟孩子好好溝通,那麼事情會自然而然地往大家都舒服的場面發生的。

願,我的孩子很快地就能溫柔地融入其他孩子的世界,開心地自在玩著。

願,我的孩子很快地就能溫柔地融入其他孩子的世界,開心地自在玩著。

其實,孩子到了兩歲,剛好處在一種看似了解卻又不太了解的模糊地帶,這個時候,無論如何,就是盡量地說,可是他們的理解,並不是真的能如預期地跟上我們的速度,所以被我號稱人生光明燈的好朋友L友人和我說:「把重點濃縮成兩個字,當你解釋完一長串後,就跟他說重點就是這兩個子,然後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去把這件事示範跟做提醒。」

就像他,想到的是與他人之間的距離,其實就是尊重兩個字,要懂得尊重他人身體,他人物件,更要同時懂得尊重自己,所以在每一次的相處之中,都可以用這兩個關鍵字去喚醒他的提醒,並在每一天試著跟他來回討論,如此久而久之,相信他自己就會越來越能理解。

我自己,還在這條路上,像是永無止盡的遊戲關卡似的,目前,我正在克服公園恐懼症,努力地透過關鍵字的引導,用生活,用自己,與孩子建立尊重的連結,並期許有一天,可以再發一篇文,跟大家說,我們真的成功了,我的孩子可以在任何場合,都和其他孩子輕鬆地完成一片,我不再需要小心翼翼,擔心孩子是否會莫名地去推別人,而是他們自然而然就會尊重彼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a Cha real talk 的沙龍
20會員
54內容數
與孩子之間的相處,不應用教育二字框架著,而是回到人與人之間,心的交流,放下原本思維,與孩子成為自然而然地相處,會發現,原來無形之中,問題不在只是問題,而是一份邀請,邀請你加入未知的領域,好好地探索,好好地玩。
2022/11/27
水裡的感覺,離我好遠了,想想似乎上了國中就再也沒有認真碰過水了,最近陪著孩子游泳,戴上泳鏡,滑到水裡時,那些遺忘的第一次,瞬間像是自動播放似的,滴滴答答,調出那年與爸爸一起游泳的經驗。 小學五年級的暑假,比以往都還要熱,唯獨清晨略帶點涼意,那時爸爸問我:「想不想涼一下?去玩水呢?」「當然好」小小年紀
Thumbnail
2022/11/27
水裡的感覺,離我好遠了,想想似乎上了國中就再也沒有認真碰過水了,最近陪著孩子游泳,戴上泳鏡,滑到水裡時,那些遺忘的第一次,瞬間像是自動播放似的,滴滴答答,調出那年與爸爸一起游泳的經驗。 小學五年級的暑假,比以往都還要熱,唯獨清晨略帶點涼意,那時爸爸問我:「想不想涼一下?去玩水呢?」「當然好」小小年紀
Thumbnail
2022/11/14
回頭想想,我幾乎不太會去插手指教別人的教育,站在孩子面前,我其實很自然就會回到孩子,就是盡情玩,跟翻轉很多奇怪的想法,想來想去,就算有不開心的時候,很快也就忘了,然後就繼續玩了。 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我明白許多人會很不解我的教育理念,他們或許會在我面前提出質疑,或是在背後議論,彷彿指教這件事情,似乎
Thumbnail
2022/11/14
回頭想想,我幾乎不太會去插手指教別人的教育,站在孩子面前,我其實很自然就會回到孩子,就是盡情玩,跟翻轉很多奇怪的想法,想來想去,就算有不開心的時候,很快也就忘了,然後就繼續玩了。 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我明白許多人會很不解我的教育理念,他們或許會在我面前提出質疑,或是在背後議論,彷彿指教這件事情,似乎
Thumbnail
2021/09/29
在還沒有孩子前,我看見別人的孩子,不太會主動伸手要抱抱,我多半會觀察,等待孩子願意靠近後,我才會開始互動,其實,原本我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直到有了自己的孩子後,我發現那是因為我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個體的尊重。
Thumbnail
2021/09/29
在還沒有孩子前,我看見別人的孩子,不太會主動伸手要抱抱,我多半會觀察,等待孩子願意靠近後,我才會開始互動,其實,原本我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直到有了自己的孩子後,我發現那是因為我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個體的尊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近的新聞: #台中某國小高年級學童將有毒的黃金葛汁灌入同學水壺 ,讓同學身體不適送醫治療。 當我看到這新聞的第一個反應是:😳 「國小」!? 「下毒」!? 「還能知道什麼植物有毒」!? 第二個念頭是: 孩子剛好是小五的年紀, 如果遇到了,該怎麼處理? 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 如何遠離類似的傷害事件或
Thumbnail
最近的新聞: #台中某國小高年級學童將有毒的黃金葛汁灌入同學水壺 ,讓同學身體不適送醫治療。 當我看到這新聞的第一個反應是:😳 「國小」!? 「下毒」!? 「還能知道什麼植物有毒」!? 第二個念頭是: 孩子剛好是小五的年紀, 如果遇到了,該怎麼處理? 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 如何遠離類似的傷害事件或
Thumbnail
有一種孩子很早熟、聽話、照顧家人,而這種人我覺得很危險,特別要請大家關心他... 為什麼他要跳出來,小朋友不是該打打鬧鬧、開心玩樂???
Thumbnail
有一種孩子很早熟、聽話、照顧家人,而這種人我覺得很危險,特別要請大家關心他... 為什麼他要跳出來,小朋友不是該打打鬧鬧、開心玩樂???
Thumbnail
陌生 讓孩子好奇 同樣的陌生 卻讓成人 保持距離 . . . . . . . . . . . 孩提時,我們對於陌生總是充滿好奇,在成長的過程,慢慢隨著我們依賴熟悉事物的穩定感,而漸漸地對許多陌生感到恐懼。 人累積一定的年歲,慢慢有更多經驗去幫助自己去判斷,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該思慮什麼、該放掉那些
Thumbnail
陌生 讓孩子好奇 同樣的陌生 卻讓成人 保持距離 . . . . . . . . . . . 孩提時,我們對於陌生總是充滿好奇,在成長的過程,慢慢隨著我們依賴熟悉事物的穩定感,而漸漸地對許多陌生感到恐懼。 人累積一定的年歲,慢慢有更多經驗去幫助自己去判斷,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該思慮什麼、該放掉那些
Thumbnail
我的孩子是一個做任何事,玩任何東西都很有主見,眉眉角角很多的人,他也總能發明出很多自己的玩法! 那天在大都會公園,旬旬玩跳跳床的方式也跟其他小孩不一樣,他會從很遠的地方助跑,擺一個帥姿,跳進跳跳床然後再彈跳出去! 問題來了! 這時候,身為孩子的媽,你會怎麼做? 問題是:你知道你的孩子很委屈嗎?
Thumbnail
我的孩子是一個做任何事,玩任何東西都很有主見,眉眉角角很多的人,他也總能發明出很多自己的玩法! 那天在大都會公園,旬旬玩跳跳床的方式也跟其他小孩不一樣,他會從很遠的地方助跑,擺一個帥姿,跳進跳跳床然後再彈跳出去! 問題來了! 這時候,身為孩子的媽,你會怎麼做? 問題是:你知道你的孩子很委屈嗎?
Thumbnail
在談公園恐懼症前,我想談談社會化,回顧以前自己的成長,似乎總在每一次的不可以中,才開始明白,原來很多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漸漸地,從他人的表情,以及口氣,開始慢慢地去把自己原始的野性,調成一個能在社會裡與他人共處的性格。
Thumbnail
在談公園恐懼症前,我想談談社會化,回顧以前自己的成長,似乎總在每一次的不可以中,才開始明白,原來很多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漸漸地,從他人的表情,以及口氣,開始慢慢地去把自己原始的野性,調成一個能在社會裡與他人共處的性格。
Thumbnail
我因此忍不住跟小男孩說話,我跟他說你們好可愛啊,小男孩大概重複回覆了我幾次:「我不乖。」「我很不乖。」
Thumbnail
我因此忍不住跟小男孩說話,我跟他說你們好可愛啊,小男孩大概重複回覆了我幾次:「我不乖。」「我很不乖。」
Thumbnail
  孩子們的情緒是很純粹、很直接的,開心就笑、難過就哭。或許某些時間是這樣的。但比起直接衝到滿的情緒,還有一些咬著唇、說不出來,或是曾經嘗試說了但卻被忽視、被反對的情緒。孩子們是會學習壓抑的,即使是一個3歲的孩子。所以我特別討厭『制約反應』這個詞。   我一直都在學習理解孩子的情緒,因為那些說不出口
Thumbnail
  孩子們的情緒是很純粹、很直接的,開心就笑、難過就哭。或許某些時間是這樣的。但比起直接衝到滿的情緒,還有一些咬著唇、說不出來,或是曾經嘗試說了但卻被忽視、被反對的情緒。孩子們是會學習壓抑的,即使是一個3歲的孩子。所以我特別討厭『制約反應』這個詞。   我一直都在學習理解孩子的情緒,因為那些說不出口
Thumbnail
當孩子表達抗拒時,礙於人情壓力,我不敢輕易請對方將孩子放下,平時尊重孩子的我成了最壞示範。事後,我向孩子道歉,並答應永遠將他的感受擺在第一位,同時思考父母的不作為,將對孩子造成長遠的影響。
Thumbnail
當孩子表達抗拒時,礙於人情壓力,我不敢輕易請對方將孩子放下,平時尊重孩子的我成了最壞示範。事後,我向孩子道歉,並答應永遠將他的感受擺在第一位,同時思考父母的不作為,將對孩子造成長遠的影響。
Thumbnail
我想談並不是如何鼓勵內向孩子接觸社交,或者不要隨便讓陌生人碰觸,而是走過看似無害的弱勢族群之前,父母的道德情感與價值觀探討。到底應該鼓勵小朋友勇於接觸、關懷及關懷各式各樣的人,又或者拒非我族人於門外不輕易靠近? 摘錄自潘紅花的《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標題《別用街友 當孩子的幸福參考指標》一文,
Thumbnail
我想談並不是如何鼓勵內向孩子接觸社交,或者不要隨便讓陌生人碰觸,而是走過看似無害的弱勢族群之前,父母的道德情感與價值觀探討。到底應該鼓勵小朋友勇於接觸、關懷及關懷各式各樣的人,又或者拒非我族人於門外不輕易靠近? 摘錄自潘紅花的《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標題《別用街友 當孩子的幸福參考指標》一文,
Thumbnail
最近跟一個朋友出去吃飯,他是個充滿創意且見多識廣的人,每次與他交談總是如沐春風,受益良多。 這次聚會也不例外,但是當他談到最近的公民投票的議題時,可以感受到他的緊張,也許是網路激進式的言論,讓他迫切地想要知道別人的想法,我當時沒有立即梳理好我的想法,但是現在我想談一談我所認為的平權是怎麼樣的。
Thumbnail
最近跟一個朋友出去吃飯,他是個充滿創意且見多識廣的人,每次與他交談總是如沐春風,受益良多。 這次聚會也不例外,但是當他談到最近的公民投票的議題時,可以感受到他的緊張,也許是網路激進式的言論,讓他迫切地想要知道別人的想法,我當時沒有立即梳理好我的想法,但是現在我想談一談我所認為的平權是怎麼樣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