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我的那些|來!給阿嬤抱一下?小孩一定要親人?讓人到處抱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還沒有孩子前,我看見別人的孩子,不太會主動伸手要抱抱,我多半會觀察,等待孩子願意靠近後,我才會開始互動,其實,原本我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直到有了自己的孩子後,我發現那是因為我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個體的尊重。

孩子不應該因為他還小,無法表達,就認為可以擅自把他抱給任何人,如果他出現任何反彈的舉止,那麼我想應該先選擇尊重他。之前,老公的家人來到家裡,看見孩子立刻就說:「來!給阿嬤抱一下!」結果看見孩子不願意的表情以及反抗的動作,稍微有點感覺這孩子怎麼這樣。

我和老公紛紛表示,得給孩子一點時間熟悉,於是,讓孩子的玩具位置離阿嬤近一點,再慢慢引導阿嬤去跟孩子互動,當這樣的行為拉近了距離後,最後,我問孩子可以給阿嬤抱一下嗎?他搖搖頭,然後我說:「那我們一起坐在阿嬤旁邊,然後你坐在阿嬤身上一下就好,可以嗎?我一樣會坐在旁邊!」他看著我,點點頭,於是就這樣坐在阿嬤身上一下,不到幾秒鐘,他就吵著要起來,雖然時間很短,可是阿嬤自己很開心,因為可以讓孩子坐在他身上,而且也讓他明白,原來孩子是完全聽得懂的,要親近他前,得先尊重他。我想,無論我們幾歲,都應該別忘了,每個人都有權利不去做任何事,先聆聽,先尊重,這樣之後,才能讓彼此都感到最舒服。

raw-image

當阿嬤離開後,我跟孩子說:「很謝謝你願意這樣坐在阿嬤身上一下,也很謝謝你願意跟媽媽說不喜歡什麼樣的行為,以及願意稍微做一點的可能。」他的神情,一直看著我,彷彿在跟我說:「謝謝媽媽也願意聽見我的心聲。」

如果你也願意開啟這扇門,以下有幾個步驟,可以試著去打開聆聽的可能性:
step 1. 觀察自己、孩子、以及所有人目前的狀態,是否有喜歡或不喜歡的氛圍
step 2. 試著去創造一個自己最舒服的氛圍與狀態
step 3. 大方分享出來,讓別人有機會聽見不同的角度,原來還有別的可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a Cha real talk 的沙龍
20會員
54內容數
與孩子之間的相處,不應用教育二字框架著,而是回到人與人之間,心的交流,放下原本思維,與孩子成為自然而然地相處,會發現,原來無形之中,問題不在只是問題,而是一份邀請,邀請你加入未知的領域,好好地探索,好好地玩。
2022/11/27
水裡的感覺,離我好遠了,想想似乎上了國中就再也沒有認真碰過水了,最近陪著孩子游泳,戴上泳鏡,滑到水裡時,那些遺忘的第一次,瞬間像是自動播放似的,滴滴答答,調出那年與爸爸一起游泳的經驗。 小學五年級的暑假,比以往都還要熱,唯獨清晨略帶點涼意,那時爸爸問我:「想不想涼一下?去玩水呢?」「當然好」小小年紀
Thumbnail
2022/11/27
水裡的感覺,離我好遠了,想想似乎上了國中就再也沒有認真碰過水了,最近陪著孩子游泳,戴上泳鏡,滑到水裡時,那些遺忘的第一次,瞬間像是自動播放似的,滴滴答答,調出那年與爸爸一起游泳的經驗。 小學五年級的暑假,比以往都還要熱,唯獨清晨略帶點涼意,那時爸爸問我:「想不想涼一下?去玩水呢?」「當然好」小小年紀
Thumbnail
2022/11/14
回頭想想,我幾乎不太會去插手指教別人的教育,站在孩子面前,我其實很自然就會回到孩子,就是盡情玩,跟翻轉很多奇怪的想法,想來想去,就算有不開心的時候,很快也就忘了,然後就繼續玩了。 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我明白許多人會很不解我的教育理念,他們或許會在我面前提出質疑,或是在背後議論,彷彿指教這件事情,似乎
Thumbnail
2022/11/14
回頭想想,我幾乎不太會去插手指教別人的教育,站在孩子面前,我其實很自然就會回到孩子,就是盡情玩,跟翻轉很多奇怪的想法,想來想去,就算有不開心的時候,很快也就忘了,然後就繼續玩了。 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我明白許多人會很不解我的教育理念,他們或許會在我面前提出質疑,或是在背後議論,彷彿指教這件事情,似乎
Thumbnail
2021/10/05
在談公園恐懼症前,我想談談社會化,回顧以前自己的成長,似乎總在每一次的不可以中,才開始明白,原來很多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漸漸地,從他人的表情,以及口氣,開始慢慢地去把自己原始的野性,調成一個能在社會裡與他人共處的性格。
Thumbnail
2021/10/05
在談公園恐懼症前,我想談談社會化,回顧以前自己的成長,似乎總在每一次的不可以中,才開始明白,原來很多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漸漸地,從他人的表情,以及口氣,開始慢慢地去把自己原始的野性,調成一個能在社會裡與他人共處的性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生活中常常遇到其他也在跑早療的家長們, 偶爾有幾位會跟我抱怨他們的孩子有多失控! 我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是....... 都想要一個「快速讓孩子變成他們想要的樣子的捷徑」。
Thumbnail
生活中常常遇到其他也在跑早療的家長們, 偶爾有幾位會跟我抱怨他們的孩子有多失控! 我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是....... 都想要一個「快速讓孩子變成他們想要的樣子的捷徑」。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很愛孩子,但是你真能用他們理解的方式來表達,使他們確實感受到你付出的愛嗎?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很愛孩子,但是你真能用他們理解的方式來表達,使他們確實感受到你付出的愛嗎?  
Thumbnail
人與人的關係要維持得好,「尊重」幾乎是不變的鐵則,這點在親子關係也適用。孩子會無理取鬧、不配合、甚至情緒爆炸,幾乎都是因為覺得「不受尊重」。要能用語言完美表達對孩子的尊重,必須練習在話語中融入認同、肯定、與溫情。
Thumbnail
人與人的關係要維持得好,「尊重」幾乎是不變的鐵則,這點在親子關係也適用。孩子會無理取鬧、不配合、甚至情緒爆炸,幾乎都是因為覺得「不受尊重」。要能用語言完美表達對孩子的尊重,必須練習在話語中融入認同、肯定、與溫情。
Thumbnail
原本應該要親近的關係 孩子卻離得很遙遠 也許我們可以找到靠近孩子的鑰史 - 尊重
Thumbnail
原本應該要親近的關係 孩子卻離得很遙遠 也許我們可以找到靠近孩子的鑰史 - 尊重
Thumbnail
一個人在「嬰幼兒」(0- 3)發展時期時,爸媽在教養上有什麼重要考量嗎?請讀。
Thumbnail
一個人在「嬰幼兒」(0- 3)發展時期時,爸媽在教養上有什麼重要考量嗎?請讀。
Thumbnail
曾經有個個案來諮商時告訴我,他的焦慮來源就是他家的小朋友,小朋友大約1-2歲,正值好動愛玩,一發生事情又會哭的呼天搶地的階段。 那發生什麼事呢?從沒有人陪著他玩,或他要的玩具不給他,或是不想要吃飯,剛睡起來等都會,好像任何點小事沒有順他的意,他就用哭來表達抗議。然後照顧的過程就是在抱起他、安撫、眼神
Thumbnail
曾經有個個案來諮商時告訴我,他的焦慮來源就是他家的小朋友,小朋友大約1-2歲,正值好動愛玩,一發生事情又會哭的呼天搶地的階段。 那發生什麼事呢?從沒有人陪著他玩,或他要的玩具不給他,或是不想要吃飯,剛睡起來等都會,好像任何點小事沒有順他的意,他就用哭來表達抗議。然後照顧的過程就是在抱起他、安撫、眼神
Thumbnail
兒子與女兒已經脫離了幼稚園階段,離開了我的專業範疇。對於他們的小學生新身份,無論在身心理的轉變,我都是一位邊學邊做的母親。
Thumbnail
兒子與女兒已經脫離了幼稚園階段,離開了我的專業範疇。對於他們的小學生新身份,無論在身心理的轉變,我都是一位邊學邊做的母親。
Thumbnail
小孩成長的過程,會觀察大人的互動模式發展出自己與其他人的相處模式,也會因為在與大人互動的過程中發展出一些行為。他們是很直觀的生物,沒辦法同時理解好幾種標準,所以從小建立規則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Thumbnail
小孩成長的過程,會觀察大人的互動模式發展出自己與其他人的相處模式,也會因為在與大人互動的過程中發展出一些行為。他們是很直觀的生物,沒辦法同時理解好幾種標準,所以從小建立規則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Thumbnail
擁抱大海與擁抱孩子,都是快樂愉悅的開心事! 愛的抱抱,有情人之間的愛情抱抱,有朋友之間的友情抱抱,還有親子之間的親情抱抱...無論是各種不一樣的抱抱,我想,應該都是很棒的情誼,雖然現在疫情之下,不鼓勵抱抱,還是想要分享我的幼教歷程中,所感受到的~愛的抱抱!
Thumbnail
擁抱大海與擁抱孩子,都是快樂愉悅的開心事! 愛的抱抱,有情人之間的愛情抱抱,有朋友之間的友情抱抱,還有親子之間的親情抱抱...無論是各種不一樣的抱抱,我想,應該都是很棒的情誼,雖然現在疫情之下,不鼓勵抱抱,還是想要分享我的幼教歷程中,所感受到的~愛的抱抱!
Thumbnail
女兒上學不跟我揮手再見,不給我抱;兒子忽然要理光頭,吃飯吃很慢,又不打招呼。怎麼「不生氣」的處理這些事和教他們尊重呢?聽聽看我的做法吧!
Thumbnail
女兒上學不跟我揮手再見,不給我抱;兒子忽然要理光頭,吃飯吃很慢,又不打招呼。怎麼「不生氣」的處理這些事和教他們尊重呢?聽聽看我的做法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