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兒童繪本 | 《批頭散髮的彼得》

2021/10/0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舊文搬家:撰於2021年1月22日探路客 】
大約一兩年前,某次在先生爸媽家的家庭聚會上,看到當時約三歲姪女在翻閱一本附有頗血腥插畫的兒童繪本,心裡大為震驚並同時在想,像這樣的繪本是否適合這年紀的小朋友翻閱。今年,礙於疫情在德國的爆發,這一兩個月只能老老實實地待在家裡等老闆通知回去上班。在閒暇之餘,也開始翻閱書櫃上已閒置已久的各類書籍。今天提到的這本書並不是那些陳舊在書架上的,而是那天和一位唸以前文學系的朋友聊到,我其實很喜歡看童書,而又想到一兩年前姪女翻閱這本《批頭散髮的彼得 (Der Struwwelpeter)》新購入的。而這本兒童繪本,據說對於德國人來講,沒讀過也知道的一本兒童讀物。
此作品是由十九世紀的一位住在法蘭克福的精神科醫師Heinrich Hoffmann (1809 ­– 1894)為他當時三歲的兒子作為聖誕節禮物攥寫以及加入色彩繪製完成的。它一共收錄了十則極短篇的小故事:“從虐待動物的弗里德希(Die Geschichte vom bösen Friedirch)”、”因玩火而變成灰的小寶莉娜 (Die gar traurige Geschichte mit dem Feuerzeug)“、”三個被泡在墨水裡的小男孩 (Die Geschichte von den schwarzen Buben)“、”吸允手指的康納德 (Die Geschichte vom Daumenlutscher)“、”不食湯的卡斯帕 (Die Geschichte vom Suppen-Kaspar)“ 等等故事。其創作手法以德文詩歌藝術加入大量的雙韻來增加朗讀時的節奏以及韻律感。這技巧似乎很常在德文兒歌出現;而在朗讀故事的過程中,也很容易就能朗朗上口。
說到這書名的原文„Struwwelpeter“ ,讓我想到以前學德文時有做過一個德文字彙拼湊測驗,裡頭就有出現過Struwwelpeter, Zappelphilipp和Suppenkasper這三個字(註:也是這本繪本裡的三個角色)。當時查了字典,單字的備註也曾經提及了這本繪本。而原文書名 „Struwwelpeter“ 一詞,在德國常用此詞來泛指蓬頭垢面及不整潔的人(小孩)。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這本兒童繪本的封面就已經很露骨地用繪畫的方式詮釋了這詞彙。就像繪本封面那頭髮長而散亂留著許久不剪極長指甲的小男孩:
此為版主Avocoriander本人翻譯 @ 請勿任意轉載
我買的這版本繪本的封面,除了插畫就是直接附上第一則有關批頭散髮的彼得的小故事。與其說是小故事,我覺得他可以算是一篇八行的短小的敘事詩。作者在這裡使用了兩次 “呸” 讓小朋友們對於“不該做什麼事”能更加強印象。而令我叫驚訝的是最後一句的形容詞,這裡的 “garst’g(er)“ 是 ”garstig“一詞的縮寫。而在Duden德德字典裡的註釋裡,這字彙背後有“沒有教養的” 以及“行為粗魯的”的含義。而我對這裡的理解是,如果小孩不這們做(梳理整齊以及保持整潔)就會被認為是“沒有教養的”。
此繪本原版的副標為《給三到六歲兒童有趣的故事以及滑稽的圖畫 ( Lustige Geschichten und drollige Bilder für Kinder von 3 bis 6 Jahren)》,顯然是給學齡兒童所定位的作品。故事內容簡明扼要能讓小朋友很快地抓住故事的核心。目的是透過故事以及圖畫張力來嚴厲警告小朋友哪些行為舉止是不當的,做了會受到懲罰。然而,網路上對於這本兒童繪本的評價是相當兩極的。許多父母認為它對於小孩來說可視為“恐怖兒童繪本”;他們拒絕讓孩子透過恐懼而學習順從,又或者這些故事情節很有爭議性。此外,這些對於小朋友們來說也很難被解釋。當然,也有持正面的聲音的父母認為這是他們童年的回憶,小孩子可以透過這些震攝的寓言故事來警惕自己的小孩。
而更有趣的是這本繪本的底面最後給小朋友的告誡:
此為版主Avocoriander本人翻譯 @ 請勿任意轉載
在十篇悲劇小故事的最後,作者直言不諱地說明紀律的重要性。 在其實不是只有在底面的告誡,其實連在裡面的一些故事裡也有一些宗教上的連結。我覺得這跟當時十九世紀初至中期的歷史背景有不可密切的關係。在普魯士王國期間,在宗教體系的老師們也因為教會學校對於學生的管教十分嚴守紀律。然而,這真的是用於現今的教育理念嗎?
另外,《批頭散髮的彼得》可以從很多角度去探討,例如值得一提的是,故事中提到的的角色:”不食湯的卡斯帕 (Suppenkasper)“ 被視為最早厭食症以及過動症在文學中的第一個已知的見證。另外,Streif醫師在德國ADHS協會的週年紀念報導中提到:“不看路的漢斯 (Hans Guck-in-die-Luft)“、“虐待動物的弗里德希 (Friedrich)”以及 “坐不住的菲利普 (Zappel-Philipp)“ 的行為可被視為最初「注意力缺陷過動障礙症 (ADHD) 」在文學上的症狀描寫。對此我可以理解為,由於當時這類的小孩子的心理疾病還沒有被發現,所以普遍社會會把這些單純地視為小朋友「行為不當」。然而,由於現今普遍資訊以及醫療發達,小朋友們若有這類的行為可以立即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我認為,此作品在每個年齡層又抑或是初次或再次的閱讀感受都是不同的。作為可以當媽年紀的我來說,首次看到次繪本是挺震驚的。雖然小朋也們在快樂自然的環境成長下是很重要的,但有些必要的紀律小朋友們還是有必要學會的。最後總結,當我去深入了解一個繪本背後的意義之後,我更覺得這是一本比較適合大人們看的讀物。
P.S. 後來有發現這本有中文譯本,點此可前往博客來網路書店購買試閱。 沒有打廣告,或是您可以尋求別的管道找到中譯本。

✰✰✰✰✰ 個人閱讀翻譯筆記分享 。 請勿任意轉載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ocoriander
Avocoriander
✈️ 異鄉遊子|📍座標德國 🇩🇪 |三十而已 👌🏻 | 一隻狗的媽 🐶 | 焦慮飯店業👩‍💼 | 紀錄生活、回憶、心情與知識 🖌| 歡迎來串門子 🤗 |聯繫 📧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