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胖胖的不用擔心肌少症?認識肌少性肥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肌少症是造成許多年長者身體機能退化的主因之一,很多人以為肌少症就是代表老人要瘦瘦乾乾的,但事實上有需多看起來樣貌似乎都還很健壯的年長者,其實他的肌肉組織比例已經開始下滑,但是他的脂肪組織比列卻是提高,造成這樣的年長者外表看起來胖胖、肉肉的,但卻有肌少症的情況。而這種與老化相關的身體組成改變所造成體重增加與肌肉質量減少的狀態,就是肌少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

老化與肌肉

老化對於身體肌肉組織的影響,包括質與量的減少,此一變化可能在30歲後就開始發生,肌肉質量以每10年3~8%速率減少,而到了60歲後退化速度更快。會有這樣的狀況,根據研究主要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會肌肉蛋白與肌肉粒線體的生成會慢慢減少,加上肌肉內的脂肪堆積增加,會使得肌力(strength)減少。除了上述原因,荷爾蒙分泌的降低也會有影響,像是睪丸酮、生長激素這二種激素與增加肌肉質量有關。胰島素可以引發肌肉粒線體ATP與蛋白生成,胰島素抗性隨年齡增加,也會對肌肉蛋白的生成與功能有影響。

當上述情況發生的時候,如果又因為老年人因為蛋白質與熱量的攝取不足,就進一步造成肌肉質量的減少。總而言之,長輩因為老化造成肌肉減少,進一步造成肥胖的狀況,可以歸納成以下三個階段:

(1)肌肉組織的減少造成行動能力與能量消耗降低;

(2)肌肉減少與能量消耗降低造成營島素阻抗發生;

(3)身體代謝出現狀況,造成脂肪累積,進一步造成心血管疾病。

raw-image


如何預防或改善肌少性肥胖

由於肥胖與肌少症除各自會造成健康的影響外,兩者間更會彼此交互作用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在介入時,就許要從兩方面同時進行改善。

改善肌少症

運動是改善肌少症最重要的解方,常見的適合增加肌肉的活動有阻力訓練與重量訓練。阻力訓練是一種對抗阻力的運動,主要訓練人體肌肉,常見的項目有伏地挺身、彈力帶。重量訓練是以負荷重物或特定器材的方式來訓練,常見的項目有啞鈴、槓鈴等。可以達到肌力與肌耐力訓練的運動類型有:
1.徒手:爬樓梯、走路、跳繩、伏地挺身、抬腿...等。
2.輔具:彈力帶、彈力繩、啞鈴、踝部加重器...等。
3.機械器材:腿部推舉機、胸大肌推舉機...等。

目前國民健康署製作約20分鐘「高齡者健康操」,不受場地限制,有坐姿及站姿2種動作,可以增加長者身體活動,還能強化肌力及平衡力,每天做2次,健康有活力!


改善肥胖

要改善肥胖最重要的就是飲食介入、運動與慢性病控制三管齊下才可以得到好的結果。飲食部分可以諮詢專業的銀養師,均衡攝取營養以及高纖低脂的食物。慢性病控制部分也非常重要,若是已經有糖尿病、高血脂與高血壓等症狀,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避免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心肌梗塞的發生,造成進一步的危害。運動部分,就遵循國民健康署的促進健康體能之運動建議表:

raw-image


營養補充不可少

在老年人肥胖減重時,要特別注意到老年人體重減輕後對身體的影響,包括體重減輕同時也有機會造成老年人肌肉組織減少,因此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包括瘦肉、禽肉與魚肉、去脂乳製品與蛋白等等。

減輕體重也可能會造成老年人骨質密度的下降,如節制飲食下容易導致鈣離子及維他命D攝取量不足,所以減重必須配合確保每日維持足夠鈣離子(1,500 mg/day)與維他命D(1,000 IU/day)攝取,此外,新鮮高纖維的蔬菜與水果富含維他命C可以提供抗氧化功能,可以減輕因肥胖所造成的身體氧化壓力。


出外散散步吧!

預防肌少性肥胖造成的危害要盡早開始,此外如何讓長輩願意持續運動也很重要,除了一般在家裡運動外,目前政府也於各縣市設置社區健走步道,讓長輩在運動之餘,也可以曬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喔!

>>>查詢各縣市社區健走步道


參考資料

1.國民健康署-促進健康體能的方法

2.國民健康署-運動類型三合一

3.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第二十五卷,第八期,老年人的肌萎性肥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家天使-與您一同關心照顧議題的沙龍
5會員
28內容數
目前失智症已然成為許多照顧家庭頭痛問題,照顧失智症患者最困難的點在於患者的行動能力依然保有一定程度,但是認知功能卻持續退化,造成會有走失、異常行為等等的情況,讓家屬疲於應付。家天使平台長期致力於提供專業照顧與相關的照顧知識,讓家天使與您一同面對失智照顧難題吧!
2021/11/12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 最近有照服員回報說,他照顧的長輩左側腋下到後背出現一顆顆的小水泡,而且長輩也在喊痛,問我們該怎麼辦,後來聯繫家屬,由照服員陪同長輩就醫後,確診是是帶狀疱疹。 什麼是帶狀疱疹? 帶狀皰疹,或是一般民眾說的「皮蛇」,其實就是造成水痘的病毒的再次發作。由於這種病毒很容易潛伏在體內
Thumbnail
2021/11/12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 最近有照服員回報說,他照顧的長輩左側腋下到後背出現一顆顆的小水泡,而且長輩也在喊痛,問我們該怎麼辦,後來聯繫家屬,由照服員陪同長輩就醫後,確診是是帶狀疱疹。 什麼是帶狀疱疹? 帶狀皰疹,或是一般民眾說的「皮蛇」,其實就是造成水痘的病毒的再次發作。由於這種病毒很容易潛伏在體內
Thumbnail
2021/11/10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長期臥床的病人由於長時間活動力降低,造成身體的機能退化,若是沒有好好的照顧,會使得病人的狀況進一步惡化。 一、皮膚: 長期臥床特別要留意褥瘡的發生,還有當天氣炎熱時,濕疹或汗皰疹也有可能發生。對於臥床在醫院或機構的長輩,要特別小心因感染造成疥瘡,尤其是疥瘡還會進一步去感染被照
Thumbnail
2021/11/10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長期臥床的病人由於長時間活動力降低,造成身體的機能退化,若是沒有好好的照顧,會使得病人的狀況進一步惡化。 一、皮膚: 長期臥床特別要留意褥瘡的發生,還有當天氣炎熱時,濕疹或汗皰疹也有可能發生。對於臥床在醫院或機構的長輩,要特別小心因感染造成疥瘡,尤其是疥瘡還會進一步去感染被照
Thumbnail
2021/11/06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攝護腺肥大(BPH,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影響許多男性老年時的生活品質,根據國內過去的研究,約有8成的年長男性身受攝護腺肥大之苦,有60.4%是輕度、13.5%中度,5.5%是重度。一般常見的症狀是排尿結束後仍排不乾淨、排尿次數變多、急尿、
Thumbnail
2021/11/06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攝護腺肥大(BPH,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影響許多男性老年時的生活品質,根據國內過去的研究,約有8成的年長男性身受攝護腺肥大之苦,有60.4%是輕度、13.5%中度,5.5%是重度。一般常見的症狀是排尿結束後仍排不乾淨、排尿次數變多、急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2025必讀】破解「肌少症型肥胖」:從運動科學看如何逆轉衰弱與肥胖危機 💪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型態的日益久坐,以及高齡化與肥胖率攀升,越來越多研究聚焦於「肌少症型肥胖(Sarcopenic Obesity, SO)」這個複雜且具挑戰性的健康議題。所謂肌少症型肥胖,簡單來說就是「肥胖與肌少症」
Thumbnail
🔥【2025必讀】破解「肌少症型肥胖」:從運動科學看如何逆轉衰弱與肥胖危機 💪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型態的日益久坐,以及高齡化與肥胖率攀升,越來越多研究聚焦於「肌少症型肥胖(Sarcopenic Obesity, SO)」這個複雜且具挑戰性的健康議題。所謂肌少症型肥胖,簡單來說就是「肥胖與肌少症」
Thumbnail
「肌少症」是肌肉量減少,且肌力或活動力下降的一種病症。人體骨骼肌肉在我們年過40以後,每10年會流失8%,70歲後甚至加速到以15%的速度流失。除了正常老化所導致,慢性疾病如心臟病、關節炎等等,也會導致肌少症的發生。
Thumbnail
「肌少症」是肌肉量減少,且肌力或活動力下降的一種病症。人體骨骼肌肉在我們年過40以後,每10年會流失8%,70歲後甚至加速到以15%的速度流失。除了正常老化所導致,慢性疾病如心臟病、關節炎等等,也會導致肌少症的發生。
Thumbnail
相信大多數人都聽過肌少症,但您真的夠瞭解它嗎 ?一般人所知的肌少症,不外乎就是肌肉流失,容易跌倒,但您知道嗎,肌少症不只會造成肌力下降,也會影響到活動力與生活品質,同時也會增加慢性疾病、認知功能礙、死亡等風險。
Thumbnail
相信大多數人都聽過肌少症,但您真的夠瞭解它嗎 ?一般人所知的肌少症,不外乎就是肌肉流失,容易跌倒,但您知道嗎,肌少症不只會造成肌力下降,也會影響到活動力與生活品質,同時也會增加慢性疾病、認知功能礙、死亡等風險。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看到長輩走路時搖搖晃晃、步履蹣跚,似乎隨時都會跌倒嗎?這可能是肌少症的表現之一。肌少症是一個高齡者常見的狀況,它會影響身體的多個器官和組織,並會降低長輩的生活質量。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看到長輩走路時搖搖晃晃、步履蹣跚,似乎隨時都會跌倒嗎?這可能是肌少症的表現之一。肌少症是一個高齡者常見的狀況,它會影響身體的多個器官和組織,並會降低長輩的生活質量。
Thumbnail
A.什麼是「肌少症」? 「肌少症」是老年失能的兇手,簡單說就是:肌肉量減少+肌力與活動力下降的一種病症,特徵是持續且全身普遍的骨骼肌重量及功能減少。 原因:人體骨骼肌肉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年過40,肌肉量會以每十年減少8%的速度流失;70歲後則以每十年減少15%的速度加速流失。
Thumbnail
A.什麼是「肌少症」? 「肌少症」是老年失能的兇手,簡單說就是:肌肉量減少+肌力與活動力下降的一種病症,特徵是持續且全身普遍的骨骼肌重量及功能減少。 原因:人體骨骼肌肉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年過40,肌肉量會以每十年減少8%的速度流失;70歲後則以每十年減少15%的速度加速流失。
Thumbnail
我們體內的肌肉質量是持續變動的,你可以想像有個天平,天平上的一邊是肌肉生長修復,一邊是肌肉受到破壞。在新陳代謝之間,我們身體會盡量給出訊號維持天平平衡,當肌肉流失的太多,這個天平就會失衡,往肌少症傾斜。究竟哪些原因會加速肌肉流失呢?
Thumbnail
我們體內的肌肉質量是持續變動的,你可以想像有個天平,天平上的一邊是肌肉生長修復,一邊是肌肉受到破壞。在新陳代謝之間,我們身體會盡量給出訊號維持天平平衡,當肌肉流失的太多,這個天平就會失衡,往肌少症傾斜。究竟哪些原因會加速肌肉流失呢?
Thumbnail
近幾年幾位資深老師大力推廣重量訓練的重要性,漸漸地在健身房裡慢慢看得到年長者在做訓練,就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的標準,老年人的定義,如下: 不管男女,年紀超過65歲以上,或 年齡介於50-64歲之間合併有慢性或功能性狀況,『限制』體適能或日常活動
Thumbnail
近幾年幾位資深老師大力推廣重量訓練的重要性,漸漸地在健身房裡慢慢看得到年長者在做訓練,就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的標準,老年人的定義,如下: 不管男女,年紀超過65歲以上,或 年齡介於50-64歲之間合併有慢性或功能性狀況,『限制』體適能或日常活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