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健身房惡性倒閉談民眾應有的健身知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Yahoo論壇】2020年12月3日
近日傳出多家健身房歇業,部分案例涉及消費者未獲退款,教練與員工也受害的惡性倒閉事件。我不是消費相關法令的專家,沒有必要自曝其短,但身為常青田徑會員,對民眾的健身消費卻很有意見…尤其是購買總價數萬的付費課程。
健身業者也是營利事業,基本目標當然是「賺錢」,但這個行業受制於場地,會員的月費大致只能抵銷營運支出,真正的財源在於付費課程。而付費課程通常都是預先全額繳納,不論業者是無奈或惡意,都有可能因為歇業而導致民眾權益受損。亞力山大殷鑑不遠,若民眾不改變健身消費習慣,未來仍無法根絕…正如同製造業無法根絕的破產發財術:買十賣七,賠三賺四。
我也是健身房會員,多位教練向我招攬加入其課程,其中兩位甚至精準的針對我的體能缺陷,但我都拒絕了。我入會的唯一目的是使用健身設施,教練所言都沒有超出我的運動知識記憶量,甚至有些主張明顯的違反運動常識。
傳統上,運動被視為無需智慧與知識的活動,從而衍生「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個運動員刻板印象,而師大體育系對學業的要求,也確實讓許多因為體育績優而獲得加分與保送的學生大喊吃不消。
然而,體育和運動科學系所的課程涵蓋運動生理、運動心理、和運動生物力學等等並非刻意刁難,而是確實有其必要。例如,若缺乏這些知識,短跑選手就只會在跑道上反覆衝刺練習,鉛球選手也只會反覆推擲練習,而跳高場上應該還是最古老而自然的跨欄式,不會出現可以大幅提高成績的腹滾式和背向式。
一般民眾當然不需要深入掌握這些知識,但基本常識還是有其必要,否則三言兩語就會被誆入會,花大把鈔票來進行不需要花錢就可以進行的運動。
以最常見的韻律舞蹈課程為例,教練或老師之間基本上並沒有好壞對錯之分,都是使用可以持續幾分鐘以上的全身性的活動,也就是運動專業術語當中的「有氧運動」。差別只在於,每位教練或老師都有其偏愛的動作,而且每位教練或老師的教學技巧和個人魅力差距甚遠。
飛輪和跑步機都是很無聊,而且偏重下肢的有氧運動,但想要藉由全身性有氧運動來健身或減脂,其實完全不必參加課程,在家進行全身性活動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到健身房自己做。以我為例,入會時體脂肪率23趴,兩個多月後降到18趴,退化性關節炎衍生的雙腿無力感也消失了,但我從頭到尾都是自主訓練,而且從肩膀到小腿都練到了,結實不少。
沒有秘訣,我只是用到重量訓練領域的「循環訓練法」:不同的動作穿插,並縮短兩個動作之間的休息時間,達到「兼顧有氧與無氧,練力又練氣」的效果。這是實驗研究證實有效並節省時間的運動方式,而且可以在網路或重訓書籍中輕易找到。
其他如瑜珈課程也是如此。上網看看常見的瑜珈動作有哪些,瞭解其功能與難度後,自己選擇幾種在家裡作就成了,花上幾萬塊跟著教練或老師作…嫌自己錢太多了嗎,即使偶爾能夠獲得面對面指導建議,也不值得花這麼多吧!
至於沒有人監督催促就不會自行運動的問題…你是花錢找人鞭策嗎?況且,這也代表課程結束後你很可能依然故我…幾周後健身或減脂效果消逝,結果只是花錢又受罪!
補充說明:
這篇投書刊出之後,受到幾位網友的嚴厲譴責,主要在於兩點:新型運動與運動傷害。對於運動知識與時俱進的譴責,我只補充兩點。其一,我提到的重訓、有氧、瑜珈過時落伍了嗎?其二,許多新型運動只是業者用新花樣吸引顧客,例如沒有證據顯示拳擊有氧比傳統有氧更好,也沒有理由認為懸吊訓練(TRX)比傳統重訓更優。
在運動傷害方面,直接反問一句:你覺得使用跑步機和飛輪,做不會太強迫自己的瑜珈動作,以及規規矩矩進行隨著肌力增強而漸進調整的重訓,會讓你發生嚴重的運動傷害嗎?如果你認為會,那麼最合理的抉擇是什麼都不做…即使當個死宅的鍵盤族,都有可能出現視力退化、手指關節炎、和腕隧道症候群等傷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會員
72內容數
針對國內相當普遍的學用落差批判,從不同的角度闡明其迷思本質,並以大量範例點出,至少以經常被視為雜而不精的企業管理領域而言,學術知識其實是非常實用的,問題在於大部分人每天都生活在管理知識當中,卻不知道自己所見到的許多事物都是管理知識的一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很開心 我終於把某健身房15堂個人教練課上完 終於不用跟這些教練有所接觸 雖然他們在上課的時候都對我非常的和善 在最後的兩堂課 他們都把我留下來一直要我繼續買課程 提醒著我的動作有多麼的錯誤 建議我要買放鬆筋骨的課程 然後再買健身的課程 跟我說要一堂課外面的價格1小
Thumbnail
第一次在愛沙尼亞上健身房教練課,主要是利用身體重量進行的訓練動作,包括深蹲、啞鈴畫圈、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主要目的是正確姿勢與呼吸。
Thumbnail
運動小白走了很多冤枉路,受傷花錢又浪費時間。最近才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組合。
Thumbnail
疫情前我努力維持了好多年在新北的一間小型的運動中心上團課,舉凡有氧及Zumba 、跟肌力、瑜珈及重訓核心都上,那時候的自己體力超好,活力滿滿。 而來到臺中住報名了World Gym上了一年多團課 後來疫情蔓延,團課不敢上了,變成在家自主運動,買了壺鈴在家與基本的居家運動。 但老實說那時真的會鬆散不
我的運動黑歷史 (二)迷思篇 ~真是這樣嗎? 身為一個職業的業餘運動者,當初如被召喚般走進簡易式的運動生活館,開始靜態動態的有氧課,可能也因為沒有被批評比較的壓力,(當然錯誤的動作還是會引來老師關注🤣,怕我走進去被抬出來),發現運動後分泌的多巴胺真的讓我不會後悔在一個小時前走進去上課
Thumbnail
有目標‧有規畫‧有紀律‧有方法,這些在健身房鍛鍊過程中的套路是否也能運用到樂器的練習? 通常大家針對「能對樂器練習帶來幫助的運動」這個問題,給出的答案幾乎都是類似跑步或游泳這類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氧運動,畢竟練習與表演都需要體力。但,兩者之間沒有其他更深刻的連結嗎?
Thumbnail
在健身房裡頭能夠發展成專項的競技運動常見的有三種:健美、健力、舉重 而當中真正與槓鈴有直接關連的其實只有健力與舉重,健美完全不碰槓鈴練起來的也大有人在 以上這些運動專項僅代表各自的愛好或優勢不同,就好像打籃球的不會跟打網球的人硬要比較孰優孰劣一樣 各自的遊戲規則都不同,這幾樣健
定期運動以保健康,這是老生常談人人皆知,我也不例外,深知養成運動習慣的重要性。無奈多次嘗試後,仍難以擺脫對於運動的厭惡,總聽說運動後雖疲憊卻有股難以言喻的暢快感,但我實在無法理解也未曾體會到,只有汗水的黏膩與味道、身體的疲憊與痠痛、喘不過氣的難受......這種種狼狽與不適,讓我難以勉
和朋友說了很久很久很久的健身總算邁出第一步,雖然連鎖健身房仍舊聞風不見影,但這幾年住家附近開設了不少私人健身房,看評價各有優劣,但身為未曾進入健身房的初心者,小規模的健身房比較容易沒有壓力的進去。
Thumbnail
健身「增肌減脂」觀念   釐清動機:很多人為了要減肥瘦身開始上健身房,但有動機卻沒有正確觀念。健身的增肌減脂是同步進行,可以降體脂卻無法指定部位,若沒搭配正確飲食更無法降體重 瘦身最有效:有氧+無氧+舒緩這幾個運動搭配缺一不可,每天運動累積至少一個半小時很快就可以看到成果;在運動前暖身和後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很開心 我終於把某健身房15堂個人教練課上完 終於不用跟這些教練有所接觸 雖然他們在上課的時候都對我非常的和善 在最後的兩堂課 他們都把我留下來一直要我繼續買課程 提醒著我的動作有多麼的錯誤 建議我要買放鬆筋骨的課程 然後再買健身的課程 跟我說要一堂課外面的價格1小
Thumbnail
第一次在愛沙尼亞上健身房教練課,主要是利用身體重量進行的訓練動作,包括深蹲、啞鈴畫圈、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主要目的是正確姿勢與呼吸。
Thumbnail
運動小白走了很多冤枉路,受傷花錢又浪費時間。最近才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組合。
Thumbnail
疫情前我努力維持了好多年在新北的一間小型的運動中心上團課,舉凡有氧及Zumba 、跟肌力、瑜珈及重訓核心都上,那時候的自己體力超好,活力滿滿。 而來到臺中住報名了World Gym上了一年多團課 後來疫情蔓延,團課不敢上了,變成在家自主運動,買了壺鈴在家與基本的居家運動。 但老實說那時真的會鬆散不
我的運動黑歷史 (二)迷思篇 ~真是這樣嗎? 身為一個職業的業餘運動者,當初如被召喚般走進簡易式的運動生活館,開始靜態動態的有氧課,可能也因為沒有被批評比較的壓力,(當然錯誤的動作還是會引來老師關注🤣,怕我走進去被抬出來),發現運動後分泌的多巴胺真的讓我不會後悔在一個小時前走進去上課
Thumbnail
有目標‧有規畫‧有紀律‧有方法,這些在健身房鍛鍊過程中的套路是否也能運用到樂器的練習? 通常大家針對「能對樂器練習帶來幫助的運動」這個問題,給出的答案幾乎都是類似跑步或游泳這類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氧運動,畢竟練習與表演都需要體力。但,兩者之間沒有其他更深刻的連結嗎?
Thumbnail
在健身房裡頭能夠發展成專項的競技運動常見的有三種:健美、健力、舉重 而當中真正與槓鈴有直接關連的其實只有健力與舉重,健美完全不碰槓鈴練起來的也大有人在 以上這些運動專項僅代表各自的愛好或優勢不同,就好像打籃球的不會跟打網球的人硬要比較孰優孰劣一樣 各自的遊戲規則都不同,這幾樣健
定期運動以保健康,這是老生常談人人皆知,我也不例外,深知養成運動習慣的重要性。無奈多次嘗試後,仍難以擺脫對於運動的厭惡,總聽說運動後雖疲憊卻有股難以言喻的暢快感,但我實在無法理解也未曾體會到,只有汗水的黏膩與味道、身體的疲憊與痠痛、喘不過氣的難受......這種種狼狽與不適,讓我難以勉
和朋友說了很久很久很久的健身總算邁出第一步,雖然連鎖健身房仍舊聞風不見影,但這幾年住家附近開設了不少私人健身房,看評價各有優劣,但身為未曾進入健身房的初心者,小規模的健身房比較容易沒有壓力的進去。
Thumbnail
健身「增肌減脂」觀念   釐清動機:很多人為了要減肥瘦身開始上健身房,但有動機卻沒有正確觀念。健身的增肌減脂是同步進行,可以降體脂卻無法指定部位,若沒搭配正確飲食更無法降體重 瘦身最有效:有氧+無氧+舒緩這幾個運動搭配缺一不可,每天運動累積至少一個半小時很快就可以看到成果;在運動前暖身和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