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往常地在標題公布結果😛
抱歉了教練和喜愛重訓的朋朋們,經過了快一年我還是領略不到重訓的樂趣,
在此宣布第二個嘗試的新事物殘念得斯!
上個農曆年後(2023一月底)我報名了教練課,開始重訓生活。
起初讓我走進健身房的主要動力是憂鬱症,當時有一陣子比較常發作,
因此想加入除了藥物以外的事物來改善生活狀態,而固定運動就是第一個想到的辦法。
但是大概從上研究所以後就再也沒運動的廢物如我,怎麼可能說運動就運動,
只好花錢讓教練給我人情壓力,事實證明非常有效!
因為當我星期一因為下班太累而拒絕教練以後,星期四就會說不出口我今天也很累🙃
然後只好逼自己換上衣服,拖著疲憊的身軀走進去。
不過很神奇地,每次做完以後,確實會很感謝自己做到了,
我覺得這是健身其中一個很大的好處,那就是讓我覺得堅持做完的自己他媽超強!
(即便其實根本沒加重量)(但不管,我下班沒去吃鍋還去健身欸😤)
另外一個讓我差點愛上健身的部分是,為了做到某一個動作,
我得全神貫注地想像並且試圖精準控制肌肉,
不知為何,我很喜歡這種嘗試跟自己的身體對話然後運用他們的感覺。
在短暫的一組八下的動作之間,真的會很感受到「我」的存在。
最後一個明確的好處是肩頸沒有那麼酸痛了,也不必花那麼多力氣挺胸,超酷!
想到這些好處,又有點想逼自己回去健身房了😬
不過就像理性和感性總是在拉扯,明明知道有這麼多好處,
可是感性上就是每次前往健身房的腳步都很沈重,而且完全無法真心地期待去重訓,
更別說會有「好煩喔,去重訓釋放壓力一下好了」這種想法。
我常常想,是不是只是因為我意志力不夠?毅力不夠?
或是因為我沒有明確目標?不過「想固定運動」不算是目標嗎?
一定要「我想要把體脂降到15!」「我想要屁股超翹!」「我想要再穿下S號」等等
才是可以讓人燃起來擠出意志力的目標嗎?
我也不知道,真心地直到打的這一刻都還沒有答案。
就像好味小姐Podcast某一集中阿斷說的:「我不相信那些健身的人每舉起一次啞鈴就在想:『我要有健康的胃、我不要膽固醇過高』」(我忘了確切是為了什麼,不過意思一樣)
對非運動員的一般民眾而言,是不是只有為了獲得好身材,才讓人撐得住健身的苦悶?
非引戰,只是真的很好奇啊啊啊🫨
Anyway,可能我就是沒有毅力的廢柴,恰巧我又很討厭臺灣社會瀰漫的瘦才是美🤦🏻♀️
不過經過這些日子,我再次發現固定運動的重要性,健身課剛結束兩週左右,
現在轉而固定跟朋友去打球,沒打球的日子就自己在家跳跳繩,開心又自在。
但運動強度不夠,我覺得有點可惜,再慢慢調整調整!
也許下一個新事物可以再挑一個新的運動試試,且走且看了😌
總而言之,尋找新興趣之二,健身,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