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科學證實網軍手法有用,以及人類大腦的脆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社群網站上按讚與分享的數字越高,「農場文」與假資訊就越吸引網友,然後就越多人看。這是網路世界的現實,人類大腦面對海潮般湧來的資訊,根本沒有餘力分辨與查核,當「低品質言論」卻有很多按讚、分享時,我們會傾向相信。這些,就讓「網軍」有了操作空間。

我們都知道網路上有許多假帳號,可能是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可能沒有頭像或假頭像,點進去通常沒有像是真人的公開言論。經營假帳號當然要成本,這些假帳號也很容易被發現或封鎖,但為什麼還是許多人會這麼玩?因為帳號多可以撐起按讚、分享數字,讓來自內容農場的文章更容易被看見、被信任,這投資是值得的。

raw-image

二〇二〇年,有一篇來自哈佛大學媒體、政治與公共政策中心的研究,就精心設計了一個模擬社群網站介面的資訊平台,來驗證各種人類的網路行為。研究者創建了一個叫做Fakey的網站,招攬了8500人(多數是美國人)來玩,在上面放了120000篇文章,一半來自主流媒體,一半來自經由事實查核網站認證的「農場文」,然後用19個月的時間,來紀錄、觀察玩家的使用行為。

每一篇文章呈現時,就如同我們習慣的社群網站,會有一張照片,照片底下是標題,一小段文章摘要,然後顯示有多少人按讚、分享。為了方便統計與減輕玩家認知負擔,按讚、分享只顯示一個加總的數字。這數字其實是經由亂數產生。

然後在數字底下,是「分享」「讚」「事實查核」與「跳過」的按鈕。玩家被要求看文章時要選擇一個按鈕。

有點悲哀但也不令人意外的是,「農場文」出現時顯示的按讚與分享數越高,得到的按讚與分享就越多,會點下事實查核按鈕的比例就低。差距雖然不大,但一個真人的分享,就可能可以讓數百人瀏覽一篇農場文的標題,投資假帳號的成本就能更快回收。

raw-image

面對網路時代蜂擁而來的資訊,人類大腦難以負擔,現實上也無法一一查核,所以我們會傾向信任朋友的分享,第一時間相信「同溫層」的訊息。按讚分享數會讓農場文看起來比較值得信任,同樣的也會讓來自同溫層的訊息更容易被看到。PTT的帳號也因此值錢,有些人買來可以增加「推數」,對文章的擴散也會有幫助。

這類讓農場文流傳的機制,是臉書等平台的責任,還是說,說到底是人類大腦的問題?研究者建議網路平台要考慮不要顯示按讚、分享等數字,但不顯示數字網友就沒有動機按讚、分享,平台的演算法就少了重要依據。

耗費記者人力辛苦寫的調查報告,在人類大腦裡的重要性往往不如有強烈煽動性或娛樂性的農場文。這是網路時代的悲哀,但看來也無解。

本文主要資訊來源:

Exposure to social engagement metrics increases vulnerability to misinformatio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585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6
臉書前高管溫恩・威廉斯揭露,臉書高層對於臉書的演算法造成緬甸社會的撕裂與敵視漠不關心,最終造成族群間的暴力事件。
Thumbnail
2025/05/06
臉書前高管溫恩・威廉斯揭露,臉書高層對於臉書的演算法造成緬甸社會的撕裂與敵視漠不關心,最終造成族群間的暴力事件。
Thumbnail
2025/05/06
TikTok上的流行話題,有時起於胡搞,有時帶來災難。 譬如最近有個熱門話題「蝴蝶效應」,讓許多人開始回想,如果當年我沒有認識這個人、後來跟他(她)成為情侶,這個世界或許就會完全不一樣呢!
Thumbnail
2025/05/06
TikTok上的流行話題,有時起於胡搞,有時帶來災難。 譬如最近有個熱門話題「蝴蝶效應」,讓許多人開始回想,如果當年我沒有認識這個人、後來跟他(她)成為情侶,這個世界或許就會完全不一樣呢!
Thumbnail
2025/05/06
英國小孩10個有9個不知道香蕉長在樹上,也不知道草莓是怎麼長出來的...... 在現代都市,小孩們進入超市,就有吃不完的水果跟蔬菜,但對於食物的來源與生長過程,幾乎完全陌生。
Thumbnail
2025/05/06
英國小孩10個有9個不知道香蕉長在樹上,也不知道草莓是怎麼長出來的...... 在現代都市,小孩們進入超市,就有吃不完的水果跟蔬菜,但對於食物的來源與生長過程,幾乎完全陌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當智能技術用於水軍話題營銷炒作,虛假數據會驅逐真實輿論,以後話語權會掌握在大公司手中,給你看什麼,你只能看什麼,你說一句不喜歡,就會引起汪洋大海般的機器回復,根本說不過,更可怕的是,現在用粉圈、娛樂圈輿論作測試,未來可能會應用到社會輿論和政治輿論帶節奏顛倒黑白
Thumbnail
當智能技術用於水軍話題營銷炒作,虛假數據會驅逐真實輿論,以後話語權會掌握在大公司手中,給你看什麼,你只能看什麼,你說一句不喜歡,就會引起汪洋大海般的機器回復,根本說不過,更可怕的是,現在用粉圈、娛樂圈輿論作測試,未來可能會應用到社會輿論和政治輿論帶節奏顛倒黑白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有多少網路工作者被瀏覽數及追蹤數等數據所掌控? 又有多少人會以網路流量為評斷依據,判斷究竟一個人說出口的話「有沒有價值」? 在面對一項人事物時,不少人都容易簡單粗略地以「外在價值」來做評斷, 但價值其實不僅僅存在於外在、可量化的,更多的是隱藏在內、難以量化的深度價值。
Thumbnail
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有多少網路工作者被瀏覽數及追蹤數等數據所掌控? 又有多少人會以網路流量為評斷依據,判斷究竟一個人說出口的話「有沒有價值」? 在面對一項人事物時,不少人都容易簡單粗略地以「外在價值」來做評斷, 但價值其實不僅僅存在於外在、可量化的,更多的是隱藏在內、難以量化的深度價值。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content farm是沒有深度的工廠式生產質素低的文章,但事實上它的確是抓到一些讀者的弱點,才讓我們情不自禁的想按進去。 内容農場的三大賣點: 1.讀者思維(它會選一些大衆有興趣的話題,然後吸引他們點擊) 2.具吸引力的的標題(十三億人都在看的秘密) 3.定期且大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content farm是沒有深度的工廠式生產質素低的文章,但事實上它的確是抓到一些讀者的弱點,才讓我們情不自禁的想按進去。 内容農場的三大賣點: 1.讀者思維(它會選一些大衆有興趣的話題,然後吸引他們點擊) 2.具吸引力的的標題(十三億人都在看的秘密) 3.定期且大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會新聞上看到許多網紅自導自演的荒謬事件,一切都只為了「流量」,因為在社群軟體當道的現在,「流量」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因為不僅可以變現,還能獲得廣大網友的關注,讓成名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然而,我們若是覺得自導自演的手段已經很令人難以想像,在《底層網紅》這本書所描述的各種因應網路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會新聞上看到許多網紅自導自演的荒謬事件,一切都只為了「流量」,因為在社群軟體當道的現在,「流量」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因為不僅可以變現,還能獲得廣大網友的關注,讓成名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然而,我們若是覺得自導自演的手段已經很令人難以想像,在《底層網紅》這本書所描述的各種因應網路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首先說明了社群媒體正在改變的趨勢,特別是短影音平臺對於社群媒體生態的影響;接著,我從社群媒體演算法的調整延伸至內容平臺的經營重心調整,最後提出寫作者應該如何看待社群媒體的建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首先說明了社群媒體正在改變的趨勢,特別是短影音平臺對於社群媒體生態的影響;接著,我從社群媒體演算法的調整延伸至內容平臺的經營重心調整,最後提出寫作者應該如何看待社群媒體的建議。
Thumbnail
完美的溝通,是來自於雙方產生共鳴,尤其是網路圈粉的世代,有觀眾才是英雄~ 在這世代,網路分享成了讓別人認識自己最快速的工具,先不談是否對這世界有什麼影響力,圈粉很厲害的朋友,很多是因為分享的內容更符合了觀眾的需要,或是本身就是超強人緣吸引機,如果真的有心要在網路世界獲得一席之地,確實是該思考分
Thumbnail
完美的溝通,是來自於雙方產生共鳴,尤其是網路圈粉的世代,有觀眾才是英雄~ 在這世代,網路分享成了讓別人認識自己最快速的工具,先不談是否對這世界有什麼影響力,圈粉很厲害的朋友,很多是因為分享的內容更符合了觀眾的需要,或是本身就是超強人緣吸引機,如果真的有心要在網路世界獲得一席之地,確實是該思考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