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安寧病房等同於放棄治療嗎?關於安寧病房您該知道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生最後一段路怎麼走?在病床上用盡最後力氣與生命拉扯;還是選擇珍惜自己身邊所擁有的一切?在我們的傳統教育中,往往缺少了一堂重要的課程是了解何謂死亡,對於長一輩的人來說,「死亡」是個敏感且忌諱的詞,彷彿提及,就會帶來厄運,甚至迎來更壞的後果,而這樣的傳統觀念往往在我們面對重要親人離世前,無意識的加重病患的心理負擔,而目前政府就有在推動「安寧緩和醫療」,又分成「安寧病房」與「居家安寧兩部分,幫助病人走最後一哩路。

何謂「安寧療護」?

安寧療護(Hospice Care)是指當目前醫療措施,無法抑制病情惡化,預期生命可能少於六個月時,為病患與其家屬提供的另外一種照護方式,讓病患本身能夠在症狀上得到緩解、同時支持病患、家屬本身的心靈照顧,同時改善雙方的生活品質;安寧療護不會加速死亡,也不延緩死亡,但協助與支持病患與家屬,直到生命自然結束。

住進安寧病房,就等於放棄治療了嗎?

相信大部分的人面對至親即將離世時,都想不計一切得延緩最後一刻的到來,深怕選擇了安寧療護,就等同於立即判了死刑,背上了「不孝」的道德罪名;其實安寧病房的宗旨在於,以最低限度的醫療行為下,配合能夠舒緩病患痛苦的方式,讓病患能夠自由地運用剩餘的時間與體力,與家人度過最後寶貴的時光。安寧所照護的是剩餘珍貴的生命,而不是推動死亡。
安寧療護包含了那些實際運用?
安寧療護包括了:
  • 全人照顧: 即包含身心靈的照顧,包括病人的身(症狀控制、疼痛護理)、心(情緒支持、心理輔導、社區資源簡介)、靈(信仰指引、生命意義的釐清、關係的修復)
  • 全隊照護: 包括醫師、護士、護佐、社工、神職人員、義工和其他專業(如:營養師..等)。
  • 居家照顧: 提供白天的家庭訪視、24小時電話諮詢,同時提供居家護理師一週,1-2次家訪,輔以醫師、社工、牧靈等醫療團隊人員家訪
  • 全家照顧: 病患死亡屬於家庭中的大事,家屬因照顧病人也會同時出現很多問題,所以除了病患外,也要顧及照護家屬解決身體、心理、悲傷等等問題。

入住安寧病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要入住安寧病房前當然得先掛醫院的安寧醫療門診(各醫院有不同的名稱),經過專業醫師診隊無任何治癒姓治療之疾病末期病人,須完成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或同意書」及「安寧病房入住同意書同意」,住院期間不在進行治癒性之化學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者(緩和性放射治療除外)。
台灣目前收案對象:
▍癌症末期病患
▍末期運動神經元病患
▍八大非癌末病患:
1.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
2.其他大腦變質
3.心臟衰竭
4.慢性氣道阻塞,他處為歸類者
5.肺部其他疾病
6.慢性肝病及硬化
7.急性腎衰竭,未明示者
8.慢性腎衰竭及腎衰竭,未明示者
※若入住病患病況穩定後可轉為「安寧居家照護」,並非入住後非得入住直至善終。

入住安寧病房的花費?

安寧病房實際上是有健保給付的健保床,大部分為三人房,少數醫院的兩人房也是屬於健保床,而單人房必須支付差額,費用數千元不等。若醫院的兩人房非健保床時也要支付差額,另外,伙食費及部分健保不給付的部分也要自行支付;健保署分析使用安寧療護對於醫療費用的差異,發現死亡前一個月內接受安寧療護,每人減少約32,000元的醫療支出;若死亡前六個月接受安寧照護,每個人則減少約10萬7,000元醫療支出,顯示出安寧療護卻可減少無效醫療、同時緩解經濟上的負擔

安寧病房醫院名單

維持癌末病患的治療行為。是為了填滿內心的不捨?還是站在過於理想的同理心為病患著想?

您曾經想過自己人生的最後一段路怎麼走嗎?選擇與生命搏鬥到最後一刻,還是選擇在自己有意識的情況下,用僅存的時間,享受生命的美好、完成那些自己還剩下沒完成的事?其實很多人在面對傷病之前,都沒意識到何謂「死亡」,常常使得病患、家屬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時,在慌亂地心境與悲傷中不知所措,往往選擇了容易徒增病患痛苦的急救措施。而「預立醫療自主」的重要性,除了能落實每個人掌握生命自主權外,同時引領病患與親屬、朋友間對於生命的定義,能夠達到更理想的共識,透過病患的自由意志,掌握生命的主導權,共同珍惜剩餘的寶貴時光,切莫因個人情感的不捨,而罔顧了親人對於自我生命的詮釋與選擇。

現代倫理不斷提倡的醫療自主計畫,使得人們漸漸得轉為更加認同安寧帶來的實際幫助。

推廣醫療自主計畫,不單只是讓末期病人與其家屬能夠得到完善的安寧療護,落實自主權的「安寧善終」更是一個社會、城市的進步指標,當多數人能夠認知到生命的意義並且落實安寧療護,除了隱性解決了許多社會問題外,實質上更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支出。根據監察院報告,末期病人若死亡前一個月接受安寧療護,每人的醫療費用可以減少約20萬元、一年可省下20億元的健保支出。讓人民共同理解善終的意義,不但可以幫助家庭關係、重視倫理,更能夠讓全家人一起和諧的陪伴親人走完生命當中最後的一段路,並同時將所有事物安排清楚,讓不論是活著的人或是即將逝去的人,心靈上都能夠得到解放及舒緩,減少雙方的痛苦以及遺憾。
目前台灣約2千3百多萬人口,一年大約有15萬非意外死亡人數,卻只有一萬多人在末期時選擇接受安寧療護,比率只有約一成左右;主要都是大家沒有及早做好準備,而全台灣人口中,只有17萬人預立安寧緩和意願書,疾病進入末期時,許多人往往沒辦法好好表達自己的治療意願,反而轉由家屬替代病患作出抉擇,同樣十分困難。
醫療自主規劃,讓每位病患、家屬能珍惜往後生命中的各種美好,重視人生每個節點的抉擇,不讓「死亡」單單成為生命中的禁忌,相反的更需要以自我為中心,同理地去思考生命的終點,更能夠在生者與逝者間,達到更和諧的平衡;安寧療護讓每個人能更有尊嚴地做出「善終」的選擇,尊重生命,落實安寧即善終。
圖片來源:PhotoAC,圖表製作:家天使編輯團隊
目前失智症已然成為許多照顧家庭頭痛問題,照顧失智症患者最困難的點在於患者的行動能力依然保有一定程度,但是認知功能卻持續退化,造成會有走失、異常行為等等的情況,讓家屬疲於應付。家天使平台長期致力於提供專業照顧與相關的照顧知識,讓家天使與您一同面對失智照顧難題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姿勢性低血壓(Orthostatic hypotension)絕對是照顧場域中要特別留意的狀況,長輩往往前一秒在床上人好好的,一起身,整個人就暈倒或軟下去,造成跌倒、外傷,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暫時性缺血性腦中風或心肌梗塞,因此需要照顧者特別留意。   姿勢性低血壓的定義 姿勢性低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聽到紅屁股,一般大家都會想到小嬰兒,然而事實上同樣的狀況也會發生在使用尿布的年長者,這種狀況就稱為『失禁性皮膚炎』也就俗稱的『紅臀』,除了嬰兒外,也好發在使用尿布、慢性腹瀉、長期臥床的病人或年長者身上。   造成紅臀的原因 皮膚表面長期接觸大小便排泄物、汗液、傷口分泌物等刺激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 在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後,台灣老人雖然長壽,卻也伴隨多種慢性疾病,「衰弱」就是一種常見的症候群,對老人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到底什麼是衰弱?有哪些常見症狀,又該怎麼照顧衰弱的長輩呢? 什麼是衰弱? 圖片來源:國民健康署   衰弱(frailty)不是特定的疾病,而是在邁向老化過程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肌少症是造成許多年長者身體機能退化的主因之一,很多人以為肌少症就是代表老人要瘦瘦乾乾的,但事實上有需多看起來樣貌似乎都還很健壯的年長者,其實他的肌肉組織比例已經開始下滑,但是他的脂肪組織比列卻是提高,造成這樣的年長者外表看起來胖胖、肉肉的,但卻有肌少症的情況。而這種與老化相關
(文:家天使編輯團隊) 最近在臉書的中風社團,有人在詢問銀杏的療效。銀杏在網路上流傳號稱可以預防失智症,改善認知狀況,也是很多藥品的主成分。但,這是真的嗎? 答案是:沒有科學根據!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銀杏可以改善失智症及急性缺血性中風 其實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失智症預防指南中,很早就提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台灣老人家平均會住院12天,復原期間要有人細心照護。但醫院看護不好找。家天使整理客戶與看護的醫院照顧經驗談,列出醫院看護5大地雷,輕鬆找照顧,讓長輩快快復原! 一、服務費用要留意 醫院看護費用差距很大,但不是所有公司都會在名片上列出費用,可能只有印著電話,讓民眾打去詢問。這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姿勢性低血壓(Orthostatic hypotension)絕對是照顧場域中要特別留意的狀況,長輩往往前一秒在床上人好好的,一起身,整個人就暈倒或軟下去,造成跌倒、外傷,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暫時性缺血性腦中風或心肌梗塞,因此需要照顧者特別留意。   姿勢性低血壓的定義 姿勢性低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聽到紅屁股,一般大家都會想到小嬰兒,然而事實上同樣的狀況也會發生在使用尿布的年長者,這種狀況就稱為『失禁性皮膚炎』也就俗稱的『紅臀』,除了嬰兒外,也好發在使用尿布、慢性腹瀉、長期臥床的病人或年長者身上。   造成紅臀的原因 皮膚表面長期接觸大小便排泄物、汗液、傷口分泌物等刺激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 在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後,台灣老人雖然長壽,卻也伴隨多種慢性疾病,「衰弱」就是一種常見的症候群,對老人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到底什麼是衰弱?有哪些常見症狀,又該怎麼照顧衰弱的長輩呢? 什麼是衰弱? 圖片來源:國民健康署   衰弱(frailty)不是特定的疾病,而是在邁向老化過程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肌少症是造成許多年長者身體機能退化的主因之一,很多人以為肌少症就是代表老人要瘦瘦乾乾的,但事實上有需多看起來樣貌似乎都還很健壯的年長者,其實他的肌肉組織比例已經開始下滑,但是他的脂肪組織比列卻是提高,造成這樣的年長者外表看起來胖胖、肉肉的,但卻有肌少症的情況。而這種與老化相關
(文:家天使編輯團隊) 最近在臉書的中風社團,有人在詢問銀杏的療效。銀杏在網路上流傳號稱可以預防失智症,改善認知狀況,也是很多藥品的主成分。但,這是真的嗎? 答案是:沒有科學根據!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銀杏可以改善失智症及急性缺血性中風 其實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失智症預防指南中,很早就提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台灣老人家平均會住院12天,復原期間要有人細心照護。但醫院看護不好找。家天使整理客戶與看護的醫院照顧經驗談,列出醫院看護5大地雷,輕鬆找照顧,讓長輩快快復原! 一、服務費用要留意 醫院看護費用差距很大,但不是所有公司都會在名片上列出費用,可能只有印著電話,讓民眾打去詢問。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安寧療護和安樂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安寧療護著重於在生命末期提供全方位的照顧,讓病人舒適、有尊嚴地走完人生;而安樂死則是一種結束生命的手段,在倫理和法律上都存在許多爭議。我們來聊聊這兩件事有什麼不同。
Thumbnail
安寧照護的初衷,是讓人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舒適和尊嚴地走完最後一程。及早介入,家屬的理解、對醫護的信任、溝通與合作,都決定了安寧照護的過程和品質。
安寧緩和療護中,家屬需面對許多困難抉擇,如是否進行某些治療。每個決定需根據患者的「目標」與「目的」來衡量,既避免增加不必要的負擔,也確保不錯失重要機會。例如,延長患者時間以便見親友可能有意義,但僅延長痛苦則需考量。理解患者的願望,能幫助家屬更理性地陪伴他們走完最後一程。
Thumbnail
安寧療護專注於減輕患者的痛苦,提升生活質量,而非延長生命。本文介紹了安寧療護與一般醫療的不同,並深入解釋了「五全精神」,即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和全社會的支持系統,幫助患者在生命最後階段保持尊嚴和舒適。
Thumbnail
安寧緩和醫療是一種專注於提升重症或末期病患生活品質的醫療服務,目標在於緩解痛苦、控制症狀,並提供全方位的身心靈支持。此醫療不僅限於癌症末期患者,適用於多種嚴重疾病,如心臟衰竭、慢性肺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等。它強調尊重病人的選擇與意願,並透過多學科醫療團隊的合作,為病患及其家屬提供身心靈的關懷。
在醫院與大學的知識巨塔間,郭文華以專業經驗與學術訓練自然地跨域流動,隨著衛生政策的轉折穩步前行。不管是他參與過的臨床實務、還是正在推動的素養培養、亦或持續追蹤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修法,這段研究如何成就完整,沒有遺憾人生的修行之道,其實才剛啟程。 ⠀ 而未來都將離開人世、走向此生盡頭的你我,都在路上。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讓長輩在熟悉的家臨終,聽起來簡單,但執行起來卻不容易,更常聽到的,是在醫院嚥下最後一口氣;又或者是,從醫院返家的途中斷氣。而「在家離世」這件看似簡單不過的事情,變成許多長者遙不可及的夢想。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在安寧緩和療護病房的工作者分享每日的服務經歷,以及對於安寧護理的信念與價值,並推薦愛瑞克的「內在成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安寧療護和安樂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安寧療護著重於在生命末期提供全方位的照顧,讓病人舒適、有尊嚴地走完人生;而安樂死則是一種結束生命的手段,在倫理和法律上都存在許多爭議。我們來聊聊這兩件事有什麼不同。
Thumbnail
安寧照護的初衷,是讓人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舒適和尊嚴地走完最後一程。及早介入,家屬的理解、對醫護的信任、溝通與合作,都決定了安寧照護的過程和品質。
安寧緩和療護中,家屬需面對許多困難抉擇,如是否進行某些治療。每個決定需根據患者的「目標」與「目的」來衡量,既避免增加不必要的負擔,也確保不錯失重要機會。例如,延長患者時間以便見親友可能有意義,但僅延長痛苦則需考量。理解患者的願望,能幫助家屬更理性地陪伴他們走完最後一程。
Thumbnail
安寧療護專注於減輕患者的痛苦,提升生活質量,而非延長生命。本文介紹了安寧療護與一般醫療的不同,並深入解釋了「五全精神」,即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和全社會的支持系統,幫助患者在生命最後階段保持尊嚴和舒適。
Thumbnail
安寧緩和醫療是一種專注於提升重症或末期病患生活品質的醫療服務,目標在於緩解痛苦、控制症狀,並提供全方位的身心靈支持。此醫療不僅限於癌症末期患者,適用於多種嚴重疾病,如心臟衰竭、慢性肺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等。它強調尊重病人的選擇與意願,並透過多學科醫療團隊的合作,為病患及其家屬提供身心靈的關懷。
在醫院與大學的知識巨塔間,郭文華以專業經驗與學術訓練自然地跨域流動,隨著衛生政策的轉折穩步前行。不管是他參與過的臨床實務、還是正在推動的素養培養、亦或持續追蹤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修法,這段研究如何成就完整,沒有遺憾人生的修行之道,其實才剛啟程。 ⠀ 而未來都將離開人世、走向此生盡頭的你我,都在路上。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讓長輩在熟悉的家臨終,聽起來簡單,但執行起來卻不容易,更常聽到的,是在醫院嚥下最後一口氣;又或者是,從醫院返家的途中斷氣。而「在家離世」這件看似簡單不過的事情,變成許多長者遙不可及的夢想。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在安寧緩和療護病房的工作者分享每日的服務經歷,以及對於安寧護理的信念與價值,並推薦愛瑞克的「內在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