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字太沉重(1)-救與不救?

2022/10/0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過去缺乏良好衛生環境及醫療條件的時代,人類壽命遠不如現代,而現代人普遍享有較高的壽命,因為我們擁有較多的資源,可輕易的攝取營養、普及的衛生教育、便利且廉價的醫療,但古今相比,現代人有因為壽命延長而更快樂嗎?有享受到人生下半場嗎?有實實在在的「生活」嗎?
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經之路,古代人的「老」、「病」、「死」往往不會相隔太久,年老活動力下降,各器官也經過幾十年的使用而耗損,很自然的從「老」到「病」,而在當下的環境,「病」時通常也沒有能力積極治療,慢慢的到「死」。這個過程雖然很令人不捨,尤其是面對至親時,但畢竟這就是大自然的循環,人類就如同自然界所有的動植物一樣,參與著這個大循環,只是不同的物種有各自不同的課題要面對。
先進國家的人們面臨的課題普遍不是「生存」問題(就算沒工作也不會餓死,相較於古代人有一餐沒一餐,是真的會餓死!)而是「生活」問題,如何過得更好?在各方面資源提升的同時,醫療更是重中之重,尤其台灣有著近乎萬能的健保,提供便利且廉價的醫療,大大提升人民的健康與生活品質;但事情總是一體兩面,便利且廉價的代價,就是醫療的浪費、無效醫療。相較於古代人的「老」、「病」、「死」往往不會相隔太久,現代部份台灣人的「老」、「病」、「死」往往可以拖很久,久到令人匪夷所思。如果是可控制的慢性病,透過藥物控制而讓病患可自主掌握生活,相信這就是一個好的且有效率的醫療,對社會有正面的意義;如果只是透過醫療行為而延長病患的壽命,而病患卻無法自主掌握生活,只能被動地接受治療,什麼事也不能做,甚至什麼事也不能想,對我來說,這就是一個無效的醫療,徒增龐大醫療資源的消耗與無奈且無力的家屬。
當然,我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無效的醫療是結果,但前面發生的事才是重點,是什麼原因造成後續的醫療行為?原因可能很多,大家也都有各自的考量,就我的觀察最常見的原因當屬「孝」字。如果做氣切管、鼻胃管、尿管(三管)可救活病患,但病患不論生理或心理層面都很痛苦,而且不是痛苦一下下,可能是痛苦好幾年,更不用說對病患家屬造成的影響了,「久病床前無孝子」我想是能夠體會的;如果決定不做三管,可能要被冠上「不孝」的罪名,兄弟姊妹彼此無法諒解,見死不救的標籤也許很難撕下來了。
相信很多人經歷過上述天人交戰的決定,這是個壓力極大的決定,而且不管做哪種決定,應該也不會讓所有人滿意。我認為當中的關鍵在於社會對於「孝」的定義。無論用什麼方式讓病患長命百歲,是「孝」嗎?或是讓病患在剩餘的日子裡,感受到家人的愛與陪伴,縱使剩下兩天的餘命,是「孝」嗎?家屬往往被「孝」字逼著做決定,而不是經過理性與感性兼具的審慎評估,得到的結果,可能就是往後大家心不甘情不願的延續著病患的生命,加劇兄弟姐妹間的嫌隙。
當機立斷很難,特別是情況緊急時,但『該斷不斷,反受其亂』,共勉之。
喜愛分享、提供價值。 分享創業、企業經營大小事;分享閱讀的感想及樂趣;分享生活中的面面觀。 邀請你一同參與,並從中獲得價值與樂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