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一些心理學相關的書,包含了接下來要討論的這本「框架效應」。(其實本來是要讀消費者心理學,但意外看到這一本,然後就讀了起來...)
打破自己的認知侷限,看見問題的本質,告別慣性偏誤的心理學智慧
「框架」是由過去經驗所形成的認知,且會以此認知作為標準,去看待、抉擇、面對一件事。
書中大量的提到,人們是被什麼「框架」侷限住,藉此讓我們知道為什麼我們總是會有這樣的想法出現。
1.「自我」的框架:
很多時候會覺得自己已經很清楚的解釋一件事情,但接收資訊的人卻表現出沒有聽懂的樣子。
這就是一種自我的框架,因為每個人對於這件事的背景認知不同,接受資訊者可能比想像中的不了解事情背景,而造就不同的理解。
(寫文章也是,我表達的意思是A,但不同的人閱讀可能會理解出B、C甚至是D)
2.「當前」的框架:
人們會用現在的觀點去想像、規劃未來,例如寫計劃表時,會把時間規劃的很完美,幾點起床、做作業(做工作)、看書、做運動、掃廁所......等,安排的完美無缺,卻只有前1-3天有做到,接下來又擱置計劃好幾天。
這便是用「現在」去想像未來,但事實上的未來並不是「現在」可以完全預測的,人的意志力也不是每時每刻都如同「現在」一樣堅定,因此還是為自己的計劃留一點空白,以備不時之需。
3.「名稱」的框架
當你發票中了1000元時,你會如何對待這1000元?是去買東西犒賞自己,還是把錢花在刀口上?
據書上所說,人們很容易花掉這筆「意外之財」,「意外之財」成了這筆錢的名稱,也因此人們會因為本來沒有這筆錢,即便花掉了心裡也不會有太大的負擔。
用已有的框架看未來不好嗎?我憑著舊有的經驗去判斷事情不合理嗎?
合理,非常合理,只是希望能不被舊有的框架限制住,且不深陷在某些框架中。
(2020/11/20 於探路客發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