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 | 我的【八分滿哲學】不追求追不到的完美,剛剛好就好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最近因為新家的裝潢即將開始啟動,隨之而來的是許多的「抉擇」。

吊燈的顏色和風格?
沙發要跟哪家買?
淨水器的牌子?
冷氣的噸數?
窗簾的樣式?

幾乎每個項目我們都不太熟悉,但又事關之後的生活,
這時候就顯現出我和男友在選擇物品上面有極大的差異。


男友 買完變專家型
raw-image

男友傾向「仔細查好查滿」,他會非常認真地在網路上google每個論壇、ptt、部落格、YouTuber開箱...等等,得到非常完整的各家商品情報,然後來思考要買哪一個。

可能因為是追求完美的處女座,男友非常害怕「做錯決定」。
所以做決定前,會很辛苦地將所有情報和功課做足,將做錯決定(後悔)的機率降到最低。

所以要買冷氣,他就會變成冷氣專家,連冷氣怎麼安裝都看過了。
要買淨水器,除了蒐集網路資料,還會特地去專櫃上探聽情報,和店員聊天。
最近則是迷上了看水電的YouTube頻道,因為他想裝智慧家庭的設備。

好處是每買一樣東西,男友等於擴展了一個新知,且從每樣物品的細節、專有名詞、比價,無一不明。
壞處就是真的很累人,且要花非常多時間比較和煩惱要買哪一個。


我 懶得選擇型
raw-image

我則是列出我的需求後,
請設計師推薦、朋友推薦、在我熟悉的品牌尋找,
然後符合需求和預算,頂多沙發去坐坐看,床墊去躺躺看,
覺得很好,就認為可以下手了,不再多去找更多來比較。

例如床墊,我們查了評價,然後前往躺了一次仙度瑞拉床墊後覺得滿意,就沒再特別去別的地方試躺。
例如沙發,朋友推薦小吳沙發,我們則喜歡無印的羽毛獨立筒沙發的外型,兩者都去試坐後,選了小吳沙發。

基於環保和精準購物,
我也希望在有一定情報(確認自己喜歡/適合)之後,才讓這些新的東西進入我的生活。

但我會刻意讓 比較的範圍縮小
不想從100種裡面選1種,而是3種裡面選1種。

好處是花的時間精力較低,
壞處是確實很可能真的還有更好的選擇,只是我沒看見。


我的八分滿哲學
raw-image

每天,世界上有太多東西推陳出新,
今天的"最好"可能變成明天的"還好",
所以我認為不太可能有"最好"的,頂多有"很適合"的。

所以我傾向找到"很適合的"就停手,不再追求一定要非常完美。

接觸極簡之後,我也知道我們一再想要買新的東西,
有一部分也是因為想要追求更好的。

這同時也意味著,我們永遠無法滿足於現狀,
手上拿著一個,卻擔心著外面還有更好的某一個。


無印良品的設計哲學:不是這個很好而是 “這個,就好”

之前看到PPAPER雜誌網站中,「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原研哉的專訪,有下面這一段話:

我想「無印良品」的商品給人的感覺不是「這個,很好」;而是「這個,就好」。要真正了解其中的差別可能有些困難,在前者的感覺中 隱約藏著些微的利己主義,像有些產品或是名牌往往就是以這種感覺為目標,希望人家會說「這個,很好」。但是「無印良品」就不是如此,而是後者;在這裡面已將那小小的不滿足與不安給完全消除,而充滿著自信的「這個,就好」,這就是無印良品。

"將那小小的不滿足與不安給完全消除,而充滿著自信的「這個,就好」"
這句話完全符合我想傳達的心境。

我想消除那對於"更好"的小小擔心,好好正視已經找到的、或已經進入我的生活中的 適合我的這些物品。

看這篇文章的你,屬於哪個類型的人呢?
我覺得無論哪一種,都是個人的選擇,沒有好壞,只有想追求什麼。

男友和我的兩極,我覺得其實也很互補,
他對查詢資料的熱忱和投入,讓我免於這些對我而言煩心的事情;
而我對於這些選擇沒那麼執著,也讓他獲得了這部分的主導權。
(意思是架可以少吵一點XD) (裝潢其實還蠻容易吵架的我覺得)

※ 本文於 2020-02-18 首發。

謝謝大家收看,也歡迎至主站 小坪數 ‧ 輕盈小日子 收看 其他文章

我是Aya,正在尋覓和實驗更多接近美好生活的方式,若喜歡我的分享,歡迎留言或按個愛心,給我點小鼓勵唷!(鞠躬)

自己架的主站:小坪數 ‧ 輕盈小日子 有更多文章喔!
也歡迎追蹤 fb粉絲專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ya's小坪數‧輕盈小日子的沙龍
24會員
6內容數
邁向極簡主義的我,在無印風小宅中的日常記事,有插花、打掃、送禮、收納、節慶裝飾...等等,生活各種面向的議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寫在開頭,開宗明義, 尋找完美伴侶的系統化做法就是「有效篩選」。 按照自己的生活習慣、價值觀、無法接受的點, 如同很多篩子般,一步步、多層次地從大量人群中篩選, 最後得到的,自然就是我們在尋找的「完美伴侶」了。
Thumbnail
寫在開頭,開宗明義, 尋找完美伴侶的系統化做法就是「有效篩選」。 按照自己的生活習慣、價值觀、無法接受的點, 如同很多篩子般,一步步、多層次地從大量人群中篩選, 最後得到的,自然就是我們在尋找的「完美伴侶」了。
Thumbnail
  我很喜歡極簡風格,努力把自己的生活方式改造成極簡的樣子,創造出我想要的極簡意義。極簡,對我而言,就是留白,就是不要在生活中努力創造出自己不想要,但非要創造出的意義,讓我反思,我們到底「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的那種概念。我曾經讀過一篇文章,說明台灣有一群人努力創造出「無印良品」的那種極簡風格,
Thumbnail
  我很喜歡極簡風格,努力把自己的生活方式改造成極簡的樣子,創造出我想要的極簡意義。極簡,對我而言,就是留白,就是不要在生活中努力創造出自己不想要,但非要創造出的意義,讓我反思,我們到底「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的那種概念。我曾經讀過一篇文章,說明台灣有一群人努力創造出「無印良品」的那種極簡風格,
Thumbnail
收納整理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一個特別有名的方法就是「一進一出法」。 顧名思義就是「每增加一樣物品,就捨去一樣物品」,如此一來家裡的生活空間或收納空間才不會愈來愈少。 也就是說,當我們有個更想要的新物品,我們就要捨棄一個舊有的物品。 換成相同顏色?例如,都換成白色或黑色? 換成更輕巧好摺疊款?
Thumbnail
收納整理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一個特別有名的方法就是「一進一出法」。 顧名思義就是「每增加一樣物品,就捨去一樣物品」,如此一來家裡的生活空間或收納空間才不會愈來愈少。 也就是說,當我們有個更想要的新物品,我們就要捨棄一個舊有的物品。 換成相同顏色?例如,都換成白色或黑色? 換成更輕巧好摺疊款?
Thumbnail
我很喜歡極簡生活讓我有很多機會學習如何思考,而極簡生活的核心也在這裡。 First stage: 慢慢地,我開始了解先從辨認自己「想要的生活」為何,同時釐清目前的自己「是否有能力」辦到,接著再去眾多產品中理性地找到「當前適合自己生活」的物品。 接著也就來到今日的MPO挑戰:
Thumbnail
我很喜歡極簡生活讓我有很多機會學習如何思考,而極簡生活的核心也在這裡。 First stage: 慢慢地,我開始了解先從辨認自己「想要的生活」為何,同時釐清目前的自己「是否有能力」辦到,接著再去眾多產品中理性地找到「當前適合自己生活」的物品。 接著也就來到今日的MPO挑戰:
Thumbnail
今年冬天,我在思索許久之後入手了無印良品的法蘭絨床包。 為什麼練習極簡生活的我會決定多一套床單與床包呢?
Thumbnail
今年冬天,我在思索許久之後入手了無印良品的法蘭絨床包。 為什麼練習極簡生活的我會決定多一套床單與床包呢?
Thumbnail
我想消除那對於「更好」的小小擔心,好好正視已經找到的、或已經進入我的生活中的 、適合我的這些物品。
Thumbnail
我想消除那對於「更好」的小小擔心,好好正視已經找到的、或已經進入我的生活中的 、適合我的這些物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