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文學閱・影展】向海、狂舞、奮力地愛,他們「黑」地發亮 ──《我是黑人》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它讓我想起很小的時候,因為喜歡聽人說故事,而開始愛上電影、影像故事的感覺。

一部真實、自由、帶幽默和浪漫,卻同時犀利而殘酷地反映現實的電影,它的迷人之處不在劇情架構,凌駕於其上的,反而是真實的生活樣態和社會狀況。

I proposed that we make a film together.

導演(Jean Rouch)深入象牙海岸邊的 Treichville 區,和當地的尼日移民生活了六個多月,而後拍下他們的故事。拍攝者(導演)的主體介入了此影像故事,不再只是旁觀者與記錄者,而是活生生的「生活者」、參與者,是無法獨立於情節敘事的「有機」存在;而被攝者的客體則獲得了「主體性」,他們能說出自己的身世背景、生活模式、夢與理想、小小的喜悅和碎語抱怨,他們將內心情感投射於螢幕,是電影的演員,也是無紋飾的自我。因而從片段至片段;從畫面至畫外音;從攝影機後至鏡頭前的人,都彼此獨立,卻又有機而相連,共構此一完整的生活記事。

不同於現代描寫非洲民族的許多電影,本片沒有任何紋飾,沒有任何刻意塑造與外族的想像,背景音時而縈繞著高亢女聲,歌著無可知曉的語言,舞動著饒富情趣的步伐,他們不用宣示民族性,而只是在日常中自然流露,從本人口中道出的第一手故事,總是無比迷人。

raw-image


⟢「自由」的一天 ⟣

男主角 Ganda 訴說著自己的故事,現實中有理想與白日夢;工作奴役中有放縱歡愉;抱怨苦水中有愛與娛樂,社會現況艱苦,卻仍流淌希望,如象牙海岸的浪花拍打;如烈日炎炎,照耀在黝黑的皮膚上,仍晶瑩剔透,閃爍光亮。

一星期到了星期六晚上,勞動的移民終於能放下工作,他們去酒吧跳舞;開車出遊看海;在廣場聚集看表演;和心儀的女人告白,享受魚水之歡⋯⋯他們緊緊抓住「自由」的一天(seize the day)。我想起《兔嘲男孩》(Jojo Rabbit)中 Rosie 說的:

“Dancing is for people who are free.”

只有自由的人能舞出輕盈的步伐;而無垠的海亦是寬闊自在的象徵;娛樂表演則是一種脫離現實,無拘無束的快樂的表現;愛更是理想的最高境界。Ganda說:「除了星期六晚上,其他都是痛苦的」,於是此宵他們狂舞,他們向海,他們表演,他們奮力地愛。

或許我們慣以極度落後、悲苦艱困、黑暗不見天日去想像處於相對弱勢的群體,但我想導演欲傳達的,還有一種嚮往與期盼,一種苦中作樂, “Carpe Diem”(把握當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情趣,一種「黑」暗中,仍熠熠透亮的純淨光芒,唯有真正的「生活者」能體察並娓娓道來。

raw-image



生活擂台奮鬥的拳擊手

Ganda的夢想是成為拳擊手,並獲得世界冠軍,現實中是白日夢,但在電影裡是魔幻卻擲地有聲的,對現實的「回擊」。任何社會環境,都無法剝奪人做夢的權利,而只要一個人心中還懷揣夢與理想,就表示他並未完全認同現狀,他還有追求;還想奮鬥;還有悲憤與不滿;他還在找尋另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當我們在電影中看見Ganda的想像,配以畫外音激動地高談闊論夢想時,我們看見的不只是一個拳擊手試圖擊敗對手,而是一個佇立生活擂台,努力躲避每一次現實撞擊,並毅力且奮力揮拳的現實生活者。所以電影雖似虛實交錯地剪接著夢與現實,一切卻未曾真正「虛」化,無法實踐於現實的畫面仍反映真實的人生與人心,人物生命力拳拳到肉地穿透螢幕。

raw-image



⟢ 生命之聲真切赤裸的批判 ⟣

「上帝萬能,但我們的生活卻無法改變。」

他的畫外音帶著自嘲,卻又蘊含無限悲傷與無奈。

本片絕對不失批判性,這也正是它在影壇地位如此崇高的原因之一,但它的批判並非透過第三者,站在更高的角度「憐憫」人群而「發聲」,它只是把話筒遞給這些「黑人」,還予他們自己的聲音。如同《幸福的拉札洛》中的拉札洛,本片演出的幾個象牙海岸的勞工,他們或許沒有外界開放、進步的思潮,所以話語中未見所謂「剝削」、「種族歧視」等詞彙,沒有太多抗爭與碰撞,然抱怨工作之苦時,卻格外赤裸而真切。本片的批判即如此,是來自現況的如實呈現,來自個體的生命之聲。


▂▂▂▂▂▂▂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中道:

“In moonlight, black boys look blue.”

而於Rouch的鏡頭下,象牙海邊的黑人在艷陽下的黃褐色城市,顯得格外黑,黑地發亮,“moi, un noir”(片名:我是黑人),他們是他們的顏色,活在他們的身份中,在現實中掙扎著,有悲有喜;有海有天;有舞有樂;有痛有愛,他們的生活作為影像故事,就彌足珍貴和迷人。

raw-image


《我是黑人》於2021臺北文學•閱影展放映
◍ 剩餘場次:2021/10/28 (四) 19:50 光點台北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therine的沙龍
66會員
22內容數
Catherin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三年前,在泰坦廳看《何處》(2022)的經驗深深震動我的心和身體。在這之前,每一次我看「行者」系列作品,我總在等李康生的下一步、蔡明亮的下一顆鏡頭。玄奘即將從左邊走出景框,下一顆剪接,他會從哪裡進來?小小、鮮紅的身體越來越渺小,即將消逝在鏡頭深處的遠方,接下來呢?下一顆鏡頭的場景會在哪?
Thumbnail
2025/04/16
三年前,在泰坦廳看《何處》(2022)的經驗深深震動我的心和身體。在這之前,每一次我看「行者」系列作品,我總在等李康生的下一步、蔡明亮的下一顆鏡頭。玄奘即將從左邊走出景框,下一顆剪接,他會從哪裡進來?小小、鮮紅的身體越來越渺小,即將消逝在鏡頭深處的遠方,接下來呢?下一顆鏡頭的場景會在哪?
Thumbnail
2025/01/25
看著杜瓦知名的那張戴有長長下睫毛的照片,我看見的是某種拒絕被框架的女性銀幕形象,她尖叫、哭泣,以焦慮、恐懼與脆弱,予以自己逃脫的動能,她閃動雙眼,曼妙身體姿態換上一套又一套鮮豔奪目的衣著,成為不同的女人,在各式景/鏡框中釋放不同的女人,她既是鏡中那些女人,也都不是。
Thumbnail
2025/01/25
看著杜瓦知名的那張戴有長長下睫毛的照片,我看見的是某種拒絕被框架的女性銀幕形象,她尖叫、哭泣,以焦慮、恐懼與脆弱,予以自己逃脫的動能,她閃動雙眼,曼妙身體姿態換上一套又一套鮮豔奪目的衣著,成為不同的女人,在各式景/鏡框中釋放不同的女人,她既是鏡中那些女人,也都不是。
Thumbnail
2024/10/09
披頭四大概是最適合被用完整時長直接呈現錄音現場的樂隊了,他們抽菸、吵架、談戀愛,真正地「玩」音樂。在那因燈光而呈現紫粉色、湖水綠,與血橙色漸層的佈景中,在那些牆上蒼蠅式自由游移、靠近遠離的攝影機運動下,每一個音符與歌詞被任何人創造出來時,幾乎能感受到它魔幻地飄蕩在空間中,變形幻化著。
Thumbnail
2024/10/09
披頭四大概是最適合被用完整時長直接呈現錄音現場的樂隊了,他們抽菸、吵架、談戀愛,真正地「玩」音樂。在那因燈光而呈現紫粉色、湖水綠,與血橙色漸層的佈景中,在那些牆上蒼蠅式自由游移、靠近遠離的攝影機運動下,每一個音符與歌詞被任何人創造出來時,幾乎能感受到它魔幻地飄蕩在空間中,變形幻化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我想會與這部電影有直接連結,產生最大的憧憬和感動的人,大概心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憧憬著這樣的生活,這樣規律平靜的生活。而到了最後才發現,這也許是不得不的逃跑,不得不有的壓抑和溫柔,不帶批評的,這確實是一種遁逃,而就算那真是最終的美好,自己也還不是時候。這是個危險,才必須時刻提點,一個將他人生活去脈絡
Thumbnail
  我想會與這部電影有直接連結,產生最大的憧憬和感動的人,大概心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憧憬著這樣的生活,這樣規律平靜的生活。而到了最後才發現,這也許是不得不的逃跑,不得不有的壓抑和溫柔,不帶批評的,這確實是一種遁逃,而就算那真是最終的美好,自己也還不是時候。這是個危險,才必須時刻提點,一個將他人生活去脈絡
Thumbnail
在影院觀影,一邊回想起旁人津津樂道關於這導演的種種色彩。 你已然錯過那個時代,沒經歷沒感動。 直到此時走進推崇者的殿堂。 經過光影的洗禮,像是海浪拍打,一次一次。 感到海水的冰涼與戲劇性,感到悲哀與深情,感到憂愁與無奈。 日常的對話、日常的生活、日常的鏡頭,然後魂魄在鏡頭之外遠去。 「愛自己是很
Thumbnail
在影院觀影,一邊回想起旁人津津樂道關於這導演的種種色彩。 你已然錯過那個時代,沒經歷沒感動。 直到此時走進推崇者的殿堂。 經過光影的洗禮,像是海浪拍打,一次一次。 感到海水的冰涼與戲劇性,感到悲哀與深情,感到憂愁與無奈。 日常的對話、日常的生活、日常的鏡頭,然後魂魄在鏡頭之外遠去。 「愛自己是很
Thumbnail
這部電影讓我想要重新活著,沒有目的的活著,活在當下,允許做自己任何想要做的,其他隨之而來的並不重要,都是附加的,都是自然會伴隨來的。我想寫字、想單純的體驗、單純的紀錄,無論是所謂的黑與白,我覺得都好。
Thumbnail
這部電影讓我想要重新活著,沒有目的的活著,活在當下,允許做自己任何想要做的,其他隨之而來的並不重要,都是附加的,都是自然會伴隨來的。我想寫字、想單純的體驗、單純的紀錄,無論是所謂的黑與白,我覺得都好。
Thumbnail
2020 年的夏天Netflix發布這款“黑人是我”喜劇,用紀錄片的拍攝方式,讓你以為會很嚴肅的時候,原來是部偽紀錄片,光這一點就很鬧😂。 坦率地說,這部電影的敘事方式一開始會以為是真的。 主角Jean-Pascal Zadi的願望就是為黑人事業組織一次簡單的遊行,呼籲不要種族歧視。
Thumbnail
2020 年的夏天Netflix發布這款“黑人是我”喜劇,用紀錄片的拍攝方式,讓你以為會很嚴肅的時候,原來是部偽紀錄片,光這一點就很鬧😂。 坦率地說,這部電影的敘事方式一開始會以為是真的。 主角Jean-Pascal Zadi的願望就是為黑人事業組織一次簡單的遊行,呼籲不要種族歧視。
Thumbnail
工作以後第一次發摟到金馬奇幻影展,距離上次進場當影展觀眾可能有十年了,還記得當時買場刊排ibon取票,從影展釋出的蛛絲馬跡推斷哪一部買了絕不後悔。畢竟學生總是窮。 今年很幸運有跟到影展看了6部電影,雖然不多但也想記錄一下這份電影之愛。
Thumbnail
工作以後第一次發摟到金馬奇幻影展,距離上次進場當影展觀眾可能有十年了,還記得當時買場刊排ibon取票,從影展釋出的蛛絲馬跡推斷哪一部買了絕不後悔。畢竟學生總是窮。 今年很幸運有跟到影展看了6部電影,雖然不多但也想記錄一下這份電影之愛。
Thumbnail
身為重拍版本,本片有歌有舞、有唱跳狂想,說英語講西語、拍紐約實景,鏡頭更在史蒂芬史匹柏和賈努茲卡明斯基老搭檔的靈活調度下,宛如一縷自由的靈魂,飛天遁地,逡巡在舞台劇和電影之間、遊走於幻想和寫實的邊界。愛時,就愛到沈醉在粉紅泡泡,施展愛情魔法來扭曲現實;但恨時,也恨到非得亮傢伙爆粗口,一擊粉碎美國夢。
Thumbnail
身為重拍版本,本片有歌有舞、有唱跳狂想,說英語講西語、拍紐約實景,鏡頭更在史蒂芬史匹柏和賈努茲卡明斯基老搭檔的靈活調度下,宛如一縷自由的靈魂,飛天遁地,逡巡在舞台劇和電影之間、遊走於幻想和寫實的邊界。愛時,就愛到沈醉在粉紅泡泡,施展愛情魔法來扭曲現實;但恨時,也恨到非得亮傢伙爆粗口,一擊粉碎美國夢。
Thumbnail
它讓我想起很小的時候,因為喜歡聽人說故事,而開始愛上電影、影像故事的感覺。 一部真實、自由、帶幽默和浪漫,卻同時犀利而殘酷地反映現實的電影,它的迷人之處不在劇情架構,凌駕於其上的,反而是真實的生活樣態和社會狀況。
Thumbnail
它讓我想起很小的時候,因為喜歡聽人說故事,而開始愛上電影、影像故事的感覺。 一部真實、自由、帶幽默和浪漫,卻同時犀利而殘酷地反映現實的電影,它的迷人之處不在劇情架構,凌駕於其上的,反而是真實的生活樣態和社會狀況。
Thumbnail
平常總是以戲院、影展為家,至今也只能眼巴巴地望著眼前的那片螢幕,試圖假裝自己仍在偌大的、黑色的空間裡神遊⋯⋯
Thumbnail
平常總是以戲院、影展為家,至今也只能眼巴巴地望著眼前的那片螢幕,試圖假裝自己仍在偌大的、黑色的空間裡神遊⋯⋯
Thumbnail
只有在電影裡我才會感覺我是一個正在創造記憶的人。電影是熟成的光:日光,目光,時光。明明那已是寫定的文本,我卻因無比專注,而不斷陷落。向內,是唯一的路。
Thumbnail
只有在電影裡我才會感覺我是一個正在創造記憶的人。電影是熟成的光:日光,目光,時光。明明那已是寫定的文本,我卻因無比專注,而不斷陷落。向內,是唯一的路。
Thumbnail
觀點很特別,針對基層社運工作者拍攝紀錄片。以反抗威權的精神為底,往下卻討論「基層參與者是否被社會善待」,呈現被攝者揭露的社運傷害或冷酷片段;並以導演的自白,打破政治正確的美好光環,走進電影意圖呈現的「生活」,或也是一種反省。
Thumbnail
觀點很特別,針對基層社運工作者拍攝紀錄片。以反抗威權的精神為底,往下卻討論「基層參與者是否被社會善待」,呈現被攝者揭露的社運傷害或冷酷片段;並以導演的自白,打破政治正確的美好光環,走進電影意圖呈現的「生活」,或也是一種反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