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抱願,不抱怨"(10.27)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奉獻我們自己,利益成就他人

隨緣順受(取自方格子)

前言

昨天提到:閱讀釋果東的《抱願,不抱怨》。釋果東曾任法鼓山的第二三四任方丈,此書是他學佛的心得。平平實實的把修行過程及修行期間的所思所感用樸實少文的文字書諸筆端。看其書,沒有佛法的精深廣博,只有平常人的誠懇叮嚀。心為之一靜。
然後底下講的都是自己無意間見識聖嚴的淡然生死,以及到法鼓山參拜觀音時的震憾,對《抱願,不抱怨》一書反沒多少着墨。現在可以來談談該書了。

果東法師

果東法師在序中提到出家前他對「和合」就有深切的盼望,希望人和人相處都能和合;因此遇到不順心,不會和人起衝突,但心裡卻會有些嘀咕;看到別人相處有問題,心裡也會有些罣礙,希望自己有能力協助排解。學佛後,秉持師父教誨,發現消解煩惱,最好的方法就是奉獻利他,遇到不會或不懂的,就去學習請益。因此出家後所做的主要就是:學習與奉獻。接任方丈後,此一心念仍未曾改變。之所以出此書,也因出版社認為他具有「無我」、「和合」、「歡喜」的特質。
聖嚴法師提倡「心靈環保」,果東法師說:
我個人受用最深的是轉念,即『正面解讀,逆向思考』。如果待人處世之間,都能採取正向、積極的角度,從心出發,盡責盡分、奉獻利他,個人的煩惱即會減少,面對他人及環境的應對,就能增加一分和諧。從心出發,對自己盡責,所以不抱怨;從心出發,為他人奉獻,所以經常抱願。」(9頁)
全書分三輯,輯一是學習的過程與成果,取名叫「和合歡喜心」;輯二輯講述追隨聖嚴法師的經過和所受到身教和說法,取名「師父和我們」;輯三是講演內容,取名「關懷在人間」。

和合歡喜心

和合歡喜心」是:在遇到困難,碰到挫折時,不要消極因應,以致受到悲苦情緒的影響;如果能正面解讀,逆向思考,想想發生這件事是要啟發我什麼?成就我什麼?可能一切也都因之而有了不同。也就是說,我們要放下過去,把握現在。情緒常隨外境而生,因而引起憂悲苦惱,調心之道在了解一切都是無常,好是暫時的,不好也是暫時的;好會過去,不好也會過去,不管好與不好,來時隨它來,去時任它去,心,自然就平和下來了。人人都會受情緒影響,但最少能做到把影響的時間縮短一點,一次縮短一點,就愈來愈不受情緒影響了。煩惱源自有我,有了「我」自然就有了「你」,就有了相互間的對立,縮小我,淡化我,看待任何事情,不比較,不計較,不評斷,不貼標,煩惱自然減少淡化。與人相處難免意見不同,用同理心,多關懷、傾聽、理解、包容,即令不同也能和睦相處。人離不開群體,每個人都希望能在團體中受人肯定,主動了解他人,關懷他人,放下個人,以團體為重,自然能受到尊重。
「和合歡喜心」的第二部份是聖嚴在面對死亡時,所展現的大師風範。病危,仍堅持不換腎,仍盡心於各種法務-演講、開示、會議、接客,仍盡力於為常住和三寶奉獻。2007年底書法展開幕時,雖病重,仍坐著輪椅出席,並在致詞中安慰大家:「我不怕死、不等死、也不尋死,但隨時準備著死亡。在死亡前,只要還能奉獻,我一定奉獻。」,之後,並在遺言中矚咐「在我身後,不發訃聞、不傳供、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勿檢堅固子。」對色身不執著,對身後事不著相。活得自在,病得健康,走得安詳,展現了宗教家的生命高度。令人不得不肅然起敬。

奉獻利他,成就眾生(取自方格子)

師父與我們

輯二的「師父與我們」,主要在說果東法師的出家因緣和經過,以及對聖嚴法師開示和身教的體會和心得,例如「奉獻我們自己,利益成就他人。」就令他獲益良多,深有所感;又例如:「推動佛化臨終關懷與奠祭」;「推動心靈環保,改善社會風氣」,都源自於聖嚴法師的理念。

關懷在人間

輯三的「關懷在人間」,則主要是演講集,內容是:修行不一定要遠離塵世避居山林,只要不執著,不自我中心,當下即淨土,即使在紅塵中也能奉獻自己,成就他人。其中的遣詞用字相當通俗,而且活潑生動,例如:
祝福大家:不計較,不比較,晚上就能好睡覺,天亮做事更有效,成就大家好歡笑!」(153頁)
轉念,就能帶來正面的能量。難過的時候,告訴自己『難,過!』跨過難關,超越困境。難行的事情,勉勵自己『難,行!』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心念轉個彎,前景無限寬。」(190頁)
我有十句話要與諸位共勉:『盡心盡力,隨緣努力。轉化壓力,成為助力。開發潛力,保持毅力。凝聚向心力,展現生命力。有願就有力,彼此共勉力。』」(195頁)

結語

整本書重復述說的是:
轉念--一切從調整或改變自己的觀念和心態做起。
正面解讀,逆向思考--不管橫逆或順境,都是為了啟發我們,成就我們的好事,例如遇到挫折,不必是抱怨和氣惱,如果因此因緣而自問:這是要教導我什麼?我能從中學到什麼?那麼你所得到的可能會超乎預料之外。原來的你除了抱怨,什麼也沒得到,但轉念一想,一切都將改觀。
用發願來取代欲望--,欲望為的是自己,容易產生抱怨心理;發願則是為眾生,利他奉獻自然歡喜幸福。這也是書名為何叫:「抱願,不抱怨。」抱著利他奉獻的心願,自然不會經常患得患失而心生怨氣了。
無意中借了此書,是因為封面嗎?是因為書名嗎?不論如何,借了就表示因緣具足,嗯,不管忙或閒,有時也應「慇勤自洗心」,誠如果東法師所叮矚的「轉念」…,只要是人,大概都免不了受到外境的影響,但卻可以不必陷溺在接踵而至的情緒中,轉個念,一切海濶天空…
釋果東(2012):抱願,不抱怨。台北:有鹿文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三談"減肥"(10.21)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談"睡眠"(10.22)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如何拜託別人幫忙?(10.24)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如何拜託別人幫忙(二)(10.25)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隨思雜想(10.26)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讀冊:流浪者之歌|生命是河流,奔湧如斯、而河流依舊「你可也曾向河流學到一個秘密:其實根本沒有時間?」 對這河而言只有當下,沒有過去的陰霾,沒有未來的遮掩。 初讀流浪者之歌時是高中尾聲,那個倒數著畢業的時刻,當時的我們有些早已因繁星上了科系而放鬆渡日或加入畢聯會,有些在準備著被審資料、練習面試,而有些還泡在書裡準備著指考。 記得當時我每日中午都會
    Thumbnail
    avatar
    Paz
    2024-06-19
    [讀書筆記、對照]<小王子>第六章~九章▓看夕陽   小王子在他的星球上,只要走幾步就可以看到夕陽,隨時都可以看,在地球的話,要等,他體會到在不同的地方有不一樣的情形,有時候會忘記,以為還在家裏。   ▓什麼才是「重要」的事情?   「我」忙著要鬆開一顆卡在引擎上的螺絲時,小王子正跟他講話,他表示那不重要,他「在忙重要的事」,
    Thumbnail
    avatar
    吳淑姿
    2024-06-19
    【讀書筆記】《向光植物》讀後感 會去讀《向光植物》這本書的理由滿好笑的,是在滑手機的日常中隨機看到一篇八卦新聞,是我覺得很有氣質的台灣演員連俞涵被拍到和女作家李屏瑤在路邊約會接送情。點進去看內文,"已出櫃女作家"頓時讓我覺得很好奇他到底寫了什麼書記者需要這樣下標,查完之後動心起念決定去圖書館借來讀讀XDD
    Thumbnail
    avatar
    巧克洋芋片
    2024-06-19
    [讀書筆記、對照]【似苦又甜間徘徊 Ch.6】在「渴求妒忌」與「妒忌他人」之間的孤獨感▓誇獎某個孩子,是在引起其他孩子的妒忌嗎?   這篇看到最後,我想到一件事情。小時候,還有我的孩子小的時候,會聽到老師或當爸媽的人誇獎某人,或是主張小孩是需要誇獎的。有的在班上公開誇獎某人,或選他為「模範生」,說他好,要大家跟他看齊、學習,或是在孩子群中誇獎某個小孩。大人以為這麼做,其他的孩子就
    Thumbnail
    avatar
    紀餘
    2024-06-19
    【八字 bazi】抱怨但不離職 問大家一個問題, 「工作之於你~會是一個甚麼樣的心態?」 只是餬口飯吃的工具? 還是只是你可有可無的生活敝屣? 抱怨工作辛苦、味同嚼蠟,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是你的日常嗎? 那你幹嘛還要到網路問工作運呢? 若不修正心態~到哪兒都一樣!   有人工作懷有抱負、理想與目標, 我們身處其旁~並明顯
    Thumbnail
    avatar
    張先生
    2021-10-14
    學著不抱怨的同時也學著發洩學著不抱怨的同時也學著發洩,為什麼要這樣呢?我真的做得到嗎? 相信自己,不要還沒嘗試就否定掉自己,人沒有絕對,如果一直因為別人累積自己的罪過,老實說,並沒有比較好,因為別人的過錯,自己造了業障,最後還是為了別人在償還業障,值得嗎?自己難受並不會改變他人的言行,人生充滿酸甜苦辣,但少了這些,卻又顯得平
    avatar
    一線曙光
    2021-09-17
    正確的抱怨與不正確的抱怨抱怨很好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某部分人覺得年輕人就是愛抱怨,抱怨是不好的,但我現在要說「抱怨很好啊」。「抱怨」他就像是一個情緒上的抒發,不管今天上司、主管有多不講理;家人講了什麼傷人的話,都可以把它講出來。如果一直放在心底,很多人無法自己消化,可能會生病喔!不把自己的想法說......
    avatar
    炙式化
    2021-07-11
    宅在家裡閱讀之 不抱怨的世界-感想與啟發(下篇) 我們的焦點一定是放在我們要的事情,而非我們不要的事情上。抱怨將意圖的焦點放在我們不想要發生的事情上。  〔本書第160頁 〕    當怨言漸漸取代日常的對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會日日疏遠。人們都不喜歡負能量,負能量來襲時大家的心情也會受到影響。
    Thumbnail
    avatar
    Wei試筆
    202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