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柿舍-一夜風雨,柿子掉了滿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0.11.25
「小心柿子掉下」入口門框上的小提醒,使人會心一笑。
俳人向井去來的草庵,舍內靜寂雅僕。他的先生是有「俳聖」美譽的松尾芭蕉,三次造訪落柿舍,1691年(元祿4年)初夏盤桓最長十七天,芭蕉瀏覽嵐山風光,執筆寫下≪嵯峨日記≫。落柿舍諸多俳人來去吟詠俳句,以「俳諧道場」聞名。
「小心柿子掉下」入口門框上的小提醒,使人會心一笑。
古時門口簑衣斗笠不在,代表主人外出,現在落柿舍長年門口掛著簑衣,象徵主人在家,很能呈現古時光景的特色。 無縫銜接時空、參觀者造訪也會都湧起「去來先生在家。」的喜悅,也是我百看不厭的造景。
舍名由來≪落柿舎ノ記≫提及,庭內種滿四十多株柿子樹,1689年(元祿2年)有個從京城來的年邁商人前來,出一貫錢購買庭中柿子,去來也答應而收了款項。
沒想到商人隔天來時看著眼前景象都呆了。原來一夜風雨,柿子全被打落掉了滿園,去來也沒想到會這樣,很不好意思退還款項致歉。他後來在給朋友寫信時自嘲「落柿舍的去來」。
各種草木名稱的迷你立牌
「五月雨や 色紙べきたる 壁の後」
現在的落柿舍,是在1770年(明和7年)由俳人井上重厚(嵯峨出身、來去的親戚)重建。此地本是弘源寺遺跡,庵的裡邊有向井去來的墓所。
舍內十三處舍碑文林立,芭蕉在≪嵯峨日記≫結尾寫的俳句,1691年造訪弟子家時,盤桓期間4月18日到5月4日。即將要離開落柿舍了,他環視打量庵內,看到景象寫下寂寥心境,「五月雨や 色紙べきたる 壁の後」(長雨色紙落,牆上斑剝痕。」
落柿舍保存會執事、櫻井博表示:「當時障子破損,土壁坍垮,是現在無法想像的破敗,但對芭蕉來說,那是別具風雅吧!」
「落柿舎制札」
熱衷俳句的人應該會很愛這裡,設有投句箱,每年會有評選,當選詩句會在落柿舍的季刊登出。去來著書的≪去來抄≫作為後世研究芭蕉俳論的重要文獻,他深得俳句精髓,溫厚品行也深得芭蕉信任,戲稱去還是「西三十三ケ国の俳諧奉行」。
去來也很接梗,奉行高掛的「落柿舎制札」匾額,五條守則,「日夜精進,不羨飛鳥。不急撢煙灰,吞雲吐霧樂融融。就等鄰居拿來送菜,不必升灶忌火燭。歪躺臥眠齊酣睡,不怕鼾聲如雷響。」
字裡行間幾分胡鬧戲謔,特別能感受他的悠閒自娛。
室內無法進入
距離太遠看不清字lll

繪畫想像是芭蕉和門徒愉快的交流~
眺望室內每樣小物擺設,書繪特別可愛而心情愉悅。

落柿舍的票根無敵美!
御朱印的樸紙紙質、散壓金箔,更是呈現用心,樸質符合由來淵源,票和御朱印的設計都深得我心。
說起第一眼看到仁和寺為首紛紛推出花俏誇張的紙雕朱印,心中只覺得競爭太白熱化,之後不會要搞成立體的吧?
……雖然一臉語重心長,然後看到漂亮實物可能又乖乖掏錢的可能性很大。
但最終還是要符合是了有和寺院神社由來相符,喧嘩取寵席捲的商業風潮,也不能怪人們忘記起源,僅僅當成是收集印章的刷照片新感覺。
只怕終將也如一夜風雨吹過,打落而成諸多遺憾。像是腳邊那顆軟爛不成形的柿子,幾隻螞蟻爬著舔食,我沈默地將它從路中移到花圃泥中。
落柿舍是我非常喜歡的地方,走一圈五分鐘就能走完,但細看俳句,逗留不知不覺一小時。次庵庭中芒草、嵯峨菊,迎接深秋詫寂的枝椏,掛滿顆顆黃澄澄柿子,明亮滿頭陰雲及蕭條山景。
柿主(かきぬし)や 梢(こずえ)はちかき あらし山
「柿主(かきぬし)や 梢(こずえ)はちかき あらし山」(有柿落下時,方為嵐山景。)
庵主去來所吟的俳句、為洛中最古老的句碑,幾經風雨字跡難讀,如今有拓文供人們參觀。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芭蕉和去來師徒,秉持逍遙自適的情懷。
旁邊是嵯峨天皇皇女有智子內親王墓

2021.12.15
六角形竹花燈
再訪時是冬夜點燈,從未想過嵐山花燈路會有結束的一天,一直以來視為理所當然的存在。落柿舍內的六角形竹花燈特別精美。
那株柿子樹一如既往結實累累,仰望舊舊曆十二的月色、過於耀眼明亮。
飄單形狀窗戶
那個酒瓶、超想要XD
舍內和室不能入內,旁邊的廚房可以。飄單形狀窗戶,樹影綽綽於障子,上方茅草屋內部構造。保存西行、去來使用過的井戶,廚房造景很還原,古時灶爐、薪火、酒壺。
門框架上幾個竹簍
竹天井
門框架上幾個竹簍,抬頭可見迷人的竹天井。
芭蕉和去來師徒舉杯對飲,酣眠到晚間,月色灑落睜眼醒來,即興對歌。花燈路期間,夜間參拜抹去時空、湧動闖入俳人生活的真實感。
個別時依依不捨,就好像芭蕉即將告別的心情。掛著的斗笠蓑衣,去來先生還在酣眠。柿子結實累累、沒有被風雨吹落,長得很好,想推醒他說一聲,明日氣象預報下雨,得趕緊收成。但轉念一想,有些人,無論有無風雨,都不影響生平處世的開懷吧!
今夜長空無雲,雖已十二月,不冷不熱剛入秋的奇怪氣溫。月光清耀照落野外,連半點蟲鳴聲也未能聽聞的緘默,好像牠們也知曉離別的不捨,知曉了孤寂。
落柿舎官網http://www.rakushisha.jp
參考資料:
相關延伸閱讀:
【嵐山系列】
*造訪務必遵守參拜禮儀,嚴禁喧嘩及飲食,卡位以及拉扯摘取花木*
*照片文章皆是筆者攝影、撰寫及統整所學,如要轉載請註明專頁名稱連結*
avatar-img
75會員
394內容數
京都的底蘊不只是有文化美學,更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以文人視角走訪神社寺院,在歷史、文學、小說中與古都的靈魂問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泉 燈行的書齋 的其他內容
直指庵,喻為保有本心之意。
藤原定家小倉山莊舊址,他在此處編纂著名的「百人一首」和歌集,往後幾經荒廢,江戸中期由冷泉家重建,靈元法皇賜名「厭離庵」。
鹿王院還是最為鍾愛,在悉知歷史由來之前是日劇「鴨、京都へ行く」出現的場景。
「太平記」記載釋迦入滅時,捷疾鬼搶走釋迦的一顆牙齒逃走,飛毛腿韋駝天立刻疾馳追上奪回。
時代劇明星大河內傳次郎為追求永恆不變之美,1931年(昭和6年)34歲時購入土地,64歲離世前,耗費半生三十餘年打造的低調奢華回遊式庭。
雪月花三名庭,其中的雪之庭就是指妙滿寺。
直指庵,喻為保有本心之意。
藤原定家小倉山莊舊址,他在此處編纂著名的「百人一首」和歌集,往後幾經荒廢,江戸中期由冷泉家重建,靈元法皇賜名「厭離庵」。
鹿王院還是最為鍾愛,在悉知歷史由來之前是日劇「鴨、京都へ行く」出現的場景。
「太平記」記載釋迦入滅時,捷疾鬼搶走釋迦的一顆牙齒逃走,飛毛腿韋駝天立刻疾馳追上奪回。
時代劇明星大河內傳次郎為追求永恆不變之美,1931年(昭和6年)34歲時購入土地,64歲離世前,耗費半生三十餘年打造的低調奢華回遊式庭。
雪月花三名庭,其中的雪之庭就是指妙滿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很奇怪的,每到颱風天,我的腦海裡,都會浮現以前三合院老家廚房後的那棵芭樂樹。 以前土芭樂樹可以長得蠻大棵的,果實口感不怎麼好,但成熟了可以隨意吃,是鄉下孩子的樂趣。芭樂樹上面掛著秋千,已經不記得是哪位長輩的手筆,只記得小時候擺盪玩樂的記憶。
Thumbnail
脫下鞋子,悄然穿行木造迴廊,坐在面朝白砂庭園的台階上,我們暫時卸下旅行時間,嘗試放空自己,細細觀看白砂上迴旋有致,富於韻律的波紋。 京都龍安寺的枯山水庭園,百聞不如一見,沒想到親身造訪後,才發現這ㄧ座長方形庭院,並不是僅用肉眼可以看出所以然。 庭園裡,五堆平凡無奇的石塊,由幾世紀前的無名造園師,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春雨方歇,在晚春的晨起暖日下,空氣中透著一股淡淡的濕意。街道兩旁的花樹下,尚餘下作夜風雨的殘紅,仿若處子新破,在脂香的白絹上散落的朱斑,看來多少有些香艷。花樹的主人竟也捨不得把它掃掉。天曉後不久,但已依稀有絲竹吹彈聲、歌女輕唱聲從樓閣裡頭傳出。由於那些精美的閣子大都籠罩在如煙的楊柳間,所以霏霏的音樂
Thumbnail
卷一.久相逢 第一章 春日乍暖,梨花壓白。 江陵府昨夜落了一場雨,打透了各家各戶門前的抱鼓墩兒。 天方微亮,長干巷路當間的罅隙裡儲著一汪汪靈澤甘露,清風一吹,朝暉潑灑,馬頭牆內的玉樹梨花紛紛揚揚,混著淡淡清香,掉進了石板路上的淺水窪中。 「踏踏」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穿著黑靴藍褂的小廝踩著水路
Thumbnail
寫在三月某周日,高雄春天藝術節系列活動。 這周日,招了妹妹一家,前往一處未曾造訪的景點「逍遙園」,在一個城市鬧區點,存在一棟被修復的古蹟,其實地方不大,但深究該建築的由來與歷史,還是讓人花不少時間細細咀嚼這棟建築的故事。 逍遙園,1940年建成開園,為日本人大谷光瑞於1939年取得取得台灣製糖株
Thumbnail
在山居門前的老梅樹,精心照料,共同見證了三年的生命與自然的交融。在梅花盛開之際,以茶會友,賞梅談詩,將閒適與美好凝固成永恆。透過文字,彷彿置身於雲霧繚繞的詩意之境,感受自然之美與生命的流轉。這場茶席,不僅是對梅花的賞識,更是對生命中美好時刻的珍惜與感慨。
Thumbnail
更漏子·柳絲長 宋代晏幾道 柳絲長,桃葉小。深院斷無人到。紅日淡,綠煙晴。流鶯三兩聲。雪香濃,檀暈少。枕上臥枝花好。春思重,曉妝遲。尋思殘夢時。 這段詩描述了一幅幽靜優美的春日景象,透露著深沉的情感與淡淡的哀愁。這段詩意豐富的文字,不僅勾勒了一幅幽靜美麗的春日風景,更是透露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情
Thumbnail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寒山,即寒冷的山野。隨著寒氣的加重,山林間樹木的顏色,也轉為一片深綠了;秋天的溪水,整日潺潺的流動著。詩人拄著手杖站在柴門外;在陣陣的涼風裡,悠閒的聽著傍晚的
Thumbnail
這次回台灣,也把我的油畫工具帶回來了!我有一個木盒子,裡面放了幾支畫筆和可能會用到的油畫顏料。到台灣的第一件事,就是請二姊載我去美術社買油畫的畫布,於是我就可以繼續畫畫啦! 這幅畫的緣起,是因為大姊很喜歡柿子,她想要我畫一幅「柿柿如意」的畫給她掛在她陶藝文創的店裡。最初是大姊傳了一張柿子的照片
落花草堂多一秋 松木攬江斷客行 問君何處覓芳蹤 三七胡同五戶居 學庸71.05.03 作品號03-0036-03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很奇怪的,每到颱風天,我的腦海裡,都會浮現以前三合院老家廚房後的那棵芭樂樹。 以前土芭樂樹可以長得蠻大棵的,果實口感不怎麼好,但成熟了可以隨意吃,是鄉下孩子的樂趣。芭樂樹上面掛著秋千,已經不記得是哪位長輩的手筆,只記得小時候擺盪玩樂的記憶。
Thumbnail
脫下鞋子,悄然穿行木造迴廊,坐在面朝白砂庭園的台階上,我們暫時卸下旅行時間,嘗試放空自己,細細觀看白砂上迴旋有致,富於韻律的波紋。 京都龍安寺的枯山水庭園,百聞不如一見,沒想到親身造訪後,才發現這ㄧ座長方形庭院,並不是僅用肉眼可以看出所以然。 庭園裡,五堆平凡無奇的石塊,由幾世紀前的無名造園師,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春雨方歇,在晚春的晨起暖日下,空氣中透著一股淡淡的濕意。街道兩旁的花樹下,尚餘下作夜風雨的殘紅,仿若處子新破,在脂香的白絹上散落的朱斑,看來多少有些香艷。花樹的主人竟也捨不得把它掃掉。天曉後不久,但已依稀有絲竹吹彈聲、歌女輕唱聲從樓閣裡頭傳出。由於那些精美的閣子大都籠罩在如煙的楊柳間,所以霏霏的音樂
Thumbnail
卷一.久相逢 第一章 春日乍暖,梨花壓白。 江陵府昨夜落了一場雨,打透了各家各戶門前的抱鼓墩兒。 天方微亮,長干巷路當間的罅隙裡儲著一汪汪靈澤甘露,清風一吹,朝暉潑灑,馬頭牆內的玉樹梨花紛紛揚揚,混著淡淡清香,掉進了石板路上的淺水窪中。 「踏踏」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穿著黑靴藍褂的小廝踩著水路
Thumbnail
寫在三月某周日,高雄春天藝術節系列活動。 這周日,招了妹妹一家,前往一處未曾造訪的景點「逍遙園」,在一個城市鬧區點,存在一棟被修復的古蹟,其實地方不大,但深究該建築的由來與歷史,還是讓人花不少時間細細咀嚼這棟建築的故事。 逍遙園,1940年建成開園,為日本人大谷光瑞於1939年取得取得台灣製糖株
Thumbnail
在山居門前的老梅樹,精心照料,共同見證了三年的生命與自然的交融。在梅花盛開之際,以茶會友,賞梅談詩,將閒適與美好凝固成永恆。透過文字,彷彿置身於雲霧繚繞的詩意之境,感受自然之美與生命的流轉。這場茶席,不僅是對梅花的賞識,更是對生命中美好時刻的珍惜與感慨。
Thumbnail
更漏子·柳絲長 宋代晏幾道 柳絲長,桃葉小。深院斷無人到。紅日淡,綠煙晴。流鶯三兩聲。雪香濃,檀暈少。枕上臥枝花好。春思重,曉妝遲。尋思殘夢時。 這段詩描述了一幅幽靜優美的春日景象,透露著深沉的情感與淡淡的哀愁。這段詩意豐富的文字,不僅勾勒了一幅幽靜美麗的春日風景,更是透露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情
Thumbnail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寒山,即寒冷的山野。隨著寒氣的加重,山林間樹木的顏色,也轉為一片深綠了;秋天的溪水,整日潺潺的流動著。詩人拄著手杖站在柴門外;在陣陣的涼風裡,悠閒的聽著傍晚的
Thumbnail
這次回台灣,也把我的油畫工具帶回來了!我有一個木盒子,裡面放了幾支畫筆和可能會用到的油畫顏料。到台灣的第一件事,就是請二姊載我去美術社買油畫的畫布,於是我就可以繼續畫畫啦! 這幅畫的緣起,是因為大姊很喜歡柿子,她想要我畫一幅「柿柿如意」的畫給她掛在她陶藝文創的店裡。最初是大姊傳了一張柿子的照片
落花草堂多一秋 松木攬江斷客行 問君何處覓芳蹤 三七胡同五戶居 學庸71.05.03 作品號03-00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