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鍾孟宏導演的電影,不論是《失魂》、《陽光普照》還是最近的新作《瀑布》,從影像之中,彷彿總能察覺到其中些許突兀之處。像是《瀑布》裡,魏如萱半夜在走廊上唱歌,然後就這樣將整段曲子唱完;還有那場無預警的洩洪意外,都讓人不免心生疑惑,似乎有前後調性並不那麼一致的疑慮。
甚至在許瑋甯、陳以文、劉冠廷、黃信堯等人紛紛登場以後,更不知道這算不算得上是一種驚喜。但或許,也正因為如此,「斷裂感」才成為鍾孟宏導演獨特的敘事美學。至於好壞優劣,就全憑個人感受了。
支離破碎的日常
因應疫情時代而誕生的《瀑布》,著眼處理在人人自危的肆虐疫情中,一對母女的緊繃關係,如何從劍拔弩張走向彼此理解。顯然,保持社交距離和隔離是個很好的藉口,讓人得以更加疏離;品文(賈靜雯 飾)和小靜(王淨 飾)這對母女,就是如此。再加上,家中因為外牆防水拉皮工程的緣故,被罩上了一層藍色帆布,使得居家隔離的母女倆每日望向窗外,總只能看見一片藍色,心情自然也就跟著陰鬱了起來。
與自己離婚的丈夫,更是品文始終跨不過的一道魔障。尤其當女兒因班上同學確診必須居家隔離,而公司又順勢要求品文待在家中休養;那一刻品文的工作停擺了,整天只能待在家裡,她內心壓抑已久的問題,索性便爆發開來,一發不可收拾。接著,思覺失調病症找上了品文,幻覺、幻聽讓她徹底崩潰。而原本還想刻意與母親保持距離的小靜,也不得不開始照顧起生病的母親。好險後來品文逐漸有了病識感,在乖乖配合就醫和女兒的理解與陪伴下,才漸漸康復⋯⋯。
而鍾孟宏的斷裂感,也在《瀑布》的故事裡,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只是這次,電影講的是這對母女,生命裡支離破碎的日常。口罩、隔離、生病住院等等,在生理上、精神上形成了種種阻隔,切斷生活裡品文和小靜及他人交流、溝通的機會。鍾孟宏要傳達的也許只是再簡單不過的想法:在這個令人喘不過氣的世界裡,家人間需要溝通;生病了就要治療;加上多一點的理解和少一點的否定,那便是最好的了。
不要再問我你還好嗎
品文生病以後,小靜經常問母親「你還好嗎?」看似關心之語,實則是一種更加巨大的壓力。所以品文告訴小靜:「不要再問我你還好嗎。我會想辦法好起來,好好跟妳一起過下去。」就像品文說的「我會想辦法好起來」一樣,每個人都能找到自我療癒的方式。旁人可以關心或理解,然於此同時,多一點尊重和默默的陪伴,或許是更有力量的。
逐漸復原的品文,一天和小靜正吃著飯,小靜聊起了父親的往事,品文聽著,耳邊開始聽見轟轟轟的聲響,吞噬了小靜的聲音。經過了這麼長的時間後,品文才終於知道,這個掩蓋一切的聲響,原來是瀑布的聲音。傾瀉而下的瀑布除了象徵品文全盤崩潰的心緒,其實更是品文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與方法。
《陽光普照》裡許光漢飾演的阿豪,在來不及得到救贖以前便選擇獨自一人墜樓輕生;而這份遲來的救贖,在《瀑布》裡實現了。品文和小靜都是幸運的,她們終究活了下來,準備迎接嶄新人生。相信她們會好好一起過下去,就如同世界上所有正在努力生活的人們。這正是《瀑布》在一場無情大水以後,迎來最溫暖和動人的美好時分。
竇加的賽馬圖
至此,我還想再說一下,關於鍾孟宏的「斷裂感」。魏如萱除了半夜在醫院走廊上唱歌以外,她還對著品文不斷地講走廊牆上掛著的一幅賽馬圖。「竇加」、「竇加」、「竇加」,這個名字反覆出現,到底與電影產生何種連結?讓人實在好奇。於是我上網查詢了關於竇加與他的賽馬圖。
在「漫遊藝術史」網站上,讀到了曾少千發表的文章〈
竇加的賽馬圖有何魅力?〉。裡頭一段文字寫道:「竇加的賽馬圖雖不會令人腎上腺素升高,卻穿透參賽者的身心狀態,用同理心去揣摩馬匹的性情和步態。」左思右想以後,似乎可以感受到竇加的賽馬圖,存在某種隱隱的暗示,但卻無法精確指認,其與電影的連結何在。儘管有人認為這個片段顯得有些刻意,但它意義曖昧地就好像鍾孟宏電影裡光影明暗的漸層一般,模糊卻有它獨特的美感。
看過鍾孟宏的電影就會知道,他是個擅長營造氛圍的高手;許多細節,唯有當陽光普照、瀑布沖刷之後,才得以窺見。所以對我而言,《瀑布》雖然是好的,卻還不到最好。尤其是電影末尾,小靜遇上洩洪意外的那段,對我個人而言,絕非是錦上添花之舉。但至少,《瀑布》裡飾演母親品文一角的賈靜雯,在電影裡仍為我們奉上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