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戲在 Netflix 上架沒多久就衝進排行榜,劇中卡司超華麗,基本上都是一堆台劇老戲骨,也暗藏了許多彩蛋,像我最愛的當然就是賈靜雯跟江宏恩的飛龍在天梗!完全是我兒時的回憶啊~~~~
回到正題,這部戲的主軸圍繞在「陳光輝的寶貝們」上,也就是由王雪娥(飾王玫玫)、賈靜雯(飾陳如蓉)、柯佳嬿(飾陳若敏)等三人的母女互動,而劇情便是從「全家人的支柱」陳光輝意外離世後開始。
以下有劇情雷哦!
劇中的陳光輝是好丈夫、好爸爸,平時照顧全家人的食衣住行,在他走後,我看見三個失落的人,因著性格的不同用著自己的方式練習失落、適應無常、與丈夫/父親告別。
在吵吵鬧鬧、打打殺殺的家庭生活裡,如蓉真的就是從阿德勒家庭星座裡頭所說的那種老大性格,教科書典型範本那種。
一路以來表現非常優秀、照顧人、有責任感,顯得世故穩重也是理所當然。這是優點,也是缺點。在父親離世以後,如蓉身為家中長女,像是想要填補爸爸離去的空位一樣,活成了爸爸陳光輝。像是在小敏失戀時跟她說家永遠都在,結果被小敏吐槽說:「妳又不是爸爸!」或是媽媽玫玫也常常又是不耐煩、又是語重心長的跟蓉蓉說說:「妳不是妳爸!」
或許,這無可救藥的成熟穩重,讓作為老大的她理所當然的承擔了照顧家裡的責任,而媽媽跟妹妹卻不領情,讓她總是氣憤難平。但她忘記的是,在這段艱難的時刻,自己也只是一個突然失去爸爸的女兒,她也可以脆弱、可以悲傷、可以討拍、可以不用總是那麼堅強。
在這裡,蓉蓉使用了以不變應萬變的策略,而媽媽王玫玫呢,卻活出了一種完全相反的方式。在丈夫走後,一邊耳提面命女兒們的婚事,一邊自己親身示範勇敢追愛。整部戲劇來到最後,玫玫在夢中跟陳光輝告別的那場戲是最感人的,他們相擁著,陳光輝說:
最後…我給了你我的死亡。我給你地圖,我給你行囊…而我最想要的…是給你一雙翅膀,讓你從我的世界飛出去。
玫玫在陳光輝懷裡哭得像是小孩,我感受到玫玫不是不想念,而是在心理永遠為逝者保留了一個位置,同時也體認到生者仍有自己的生命路程要走完。
妹妹若敏呢,在整部戲中大部分時間都扮演末期聖母病患者,透過付出來確認自己的自我價值,整個角色性格也是活脫脫的老二哲學教科書。從小看著姊姊跑在前面,雖然沒能比姊姊優秀,但小敏卻能夠比姊姊更有彈性,也更能夠接受生活上的變動。像是羅伯的出現,妹妹小敏接受媽媽新男友的彈性明顯是很大的,對於羅伯也較為柔軟且願意釋出善意。
最後,小敏終於活出了「要贏,先要懂得輸」這句話。對比戲劇剛開始時,她疑惑的喃喃自語「到底什麼時先要懂得輸?」,我想,她體認到何謂認輸。她明白握在手裡的不代表擁有,放手也並非失去。在得與失之間,雖然有失落、有痛苦,但最終總算能負起自己的責任,不再「賴皮」的過著自己的生活。
我想,這是屬於劇中母女三人,練習在一個沒有丈夫/爸爸的世界的獨特方式。他們除了跟父親道別,也在跟生命中的許多人道別,像是玫玫的閨蜜小金癌症離世、前男友意外出現的蓉蓉、揮別渣男的小敏,這也呼應了研究失落哀傷多年Niemeyer 的說法:
大部分的人會將失落和「死亡」或是「失去所愛的人」聯想在一起,然而這算是狹義的失落。失落的廣義定義是:一個人在資源上的任何損失,無論是關於人的、物質的或象徵性的,只要是有情感依附的都包括在內。
在 Niemeyer 《走在失落的幽谷— — 悲傷因應指引手冊》這本書中,有一段話很適合為這部戲做詮釋:
有別於我們比較常聽到的悲傷五階段的理論,我更喜歡 Neimeyer 用「意義重建」的觀點看待失落的歷程,他認為「悲傷是一種個人歷程,一種感受到我是誰,既熟悉又錯綜複雜的獨特經驗。」如同他所說:
所有改變都會帶來失落,就如同所有失落都造成改變。
而我們最終還是要放下每一個摯深的關係。
最終,當我們開始整合失落的種種課題,並學會適應一個永遠令人感到貧乏的世界時,我們將會更加洞察痛苦的意義,而生命也更加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