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體雖向天地告別,心靈正朝宇宙飛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死前一定要完成的事

在「寫給十年後的自己:不改變就永遠不會改變」中,提出自己七十歲前,預期可完成的人生願望清單。願望,只是努力及追求的人生目標,未達成雖有遺憾,但因地制宜,並非不做不可。但,如考慮死前一定得做的事,則是非做不可,勢必與願望清單有所區別。

以台灣女性平均壽命八十五歲的角度,設想由現在到告別世界,哪些事是自己死前一定得完成的?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是整理遺物,包括照片、信件、文章、財產及交付信託;另一是好好告別,包括撰寫自傳、墓誌銘及遺書,舉辦告別會及設定紀念帳號。

壹、整理遺物

一、整理照片:年輕時,為了爬聖母峰基地營,開始學習單眼相機,累積很多正負片及沖印出來的相片。因為工作及求學忙碌,單眼丟在一邊,有了智慧型手機加上年紀漸長背不動單眼後,被束之高閣。這些相片,如有堪留的,就翻拍放上臉書及雲端硬碟,其他就丟棄。

二、整理信件:書櫃裡有整箱的紙本信件,是年輕時與同學、朋友或筆友通信所留下的信件,藏有許多往昔的回憶,即便搬家數次,都被慎重地保留下來。既然過去的情感已逝,友誼也不復存在,燒掉它,讓回憶化為塵埃。自此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不再記掛。

三、整理文章:我從小喜歡寫作,從「為何寫作,之一」及「之二」就可以知道。這些文章除發表在臉書、部落格、方格子及Matters外,有些還是手寫的紙本,代表我人生中不同階段的不同感受。我會重新檢視這些文章,去蕪存菁,留下幾篇堪看的作品,留在臉書或Matters。

四、處理遺產:身為一個不求名利,享受生活又提早退休老人,加上老後需要的安養費用,死前剩下的財產自然不多。不過,總要提早處理這些掛名的財產,如股票、房屋、定存等。其中,股票會逐漸收斂為保守穩當型,不會再為波動的指數神傷。

五、財產交付信託:當年事漸長,可能無力處理個人財產,因此,會在腦筋還清楚之時,及早規劃財產用途,並交付信託公司管理。此外,還得尋找一兩位值得信賴的親友作為代理人,由他們在我失去行為能力或瀕死之時代為看管。除了留下足夠我老公生活所需的金錢(如果我先走),小部分贈送給親近且善待我的晚輩,其他就捐給慈善團體或成立獎學金提供給有需要的孩子。

raw-image

貳、好好告別

六、寫自傳:要把自己淡淡平凡的一生,搭配不同時期的照片寫成一篇自傳。由幼年開始、二度求學及工作的歷程,直到退休後的生活,做完整的紀錄。自傳無需太長,但要充分展現我的特質及成長歷程,亦無須出版成書,放在臉書即可。

七、寫墓誌銘:死後花葬或樹葬,無需實體墓誌銘,但會放在臉書的個人介紹上:「她是位熱愛世界的旅者,肉體雖向天地告別,心靈正朝宇宙飛行。」或者是「親愛的你,請不必記得我」。暫先這樣,有空慢慢再來修改。

八、寫遺書:耳聞長輩在過世前,未清楚交代後事及遺產,種下插管不得好死或後代因爭產而反目成仇的遺憾。因此,死前會將遺產分配、瀕死及後事的處理方式,鉅細靡遺地用白紙黑字親筆寫好,交付公證並且告知家人。

九、舉辦告別會:當我的形體音容堪稱可看之時,找幾個至親好友聚聚聊聊,讓他們說說我的好或不好,也讓我表達對他們的謝意。如果有恨的,把恨放下,如果有愛的,讓愛延長;這些愛恨,此世一乾二淨,不帶到另一個世界。至於場地,就找我喜歡且長年居住的淡水,無須華麗的布置,只要溫馨安靜,可以對話即可。

十、設定臉書紀念帳號:臉書是我多年來與朋友互通訊息的橋樑,自2009年至今,存有很多我的生活紀錄及照片,也有不少的社團發文。為維持這個帳戶的內容,會提前設定紀念帳號,交付可信賴的親友管理,確保它不會隨著我的離世而消失,也讓朋友可以回來追憶。

*

最後,希望臉書改名為Meta,納入元宇宙的願景後,能經營得長久一點。否則我大半的人生與臉書有關,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風險未免也太大。不過,人走之後的世界難料,也不必太上心,人走茶涼,真正記得你的,大概就是那幾個人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腦老嫗小沙龍
23.1K會員
278內容數
這裡不做美髮不修指甲,開房間只做明的,不做暗的。朋友不嫌多,讀者不嫌少,無腦老嫗談談笑笑,大家隨意走走看看,坐坐聊聊。
無腦老嫗小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4
一般人想到「老」,就想到年老力衰、老而無用、老古板、老糊塗或老番顛等負面或歧視字眼。
Thumbnail
2025/03/04
一般人想到「老」,就想到年老力衰、老而無用、老古板、老糊塗或老番顛等負面或歧視字眼。
Thumbnail
2025/02/18
與其追求財富,不如追求一個合宜的退休宅,無論房宅或心宅,房宅不必大,心宅可寬廣。如可及早做好退休準備,坦然地接受變老的事實,退休將是一段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2/18
與其追求財富,不如追求一個合宜的退休宅,無論房宅或心宅,房宅不必大,心宅可寬廣。如可及早做好退休準備,坦然地接受變老的事實,退休將是一段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2/05
慶幸蛇年我還是有個紅包,無論裡面裝什麼,點滴在心,都很開心。
Thumbnail
2025/02/05
慶幸蛇年我還是有個紅包,無論裡面裝什麼,點滴在心,都很開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生的最後一刻,能舒適的躺臥在自家床上,向床邊親愛的家人摯友緩緩交代遺言,再安詳辭世。」 這是很常在電影劇集上演的臨終戲碼,應該也是許多人心中的理想辭世情境之一,但現實卻常常事與願違。
Thumbnail
「人生的最後一刻,能舒適的躺臥在自家床上,向床邊親愛的家人摯友緩緩交代遺言,再安詳辭世。」 這是很常在電影劇集上演的臨終戲碼,應該也是許多人心中的理想辭世情境之一,但現實卻常常事與願違。
Thumbnail
動手寫遺書,邁入第三年!這個從2020年看到羅霈穎離世後開始在每年生日前後進行的小活動,我很喜歡。 寫遺書的好處: 更加清楚對當下的自己而言什麼是重要的 更加珍惜當下的自己所擁有的 可以讓臨終事宜依自己的心意處理 避免臨終時家人意見不合時的麻煩 順便將心裡擱著的事情處理掉 今年的遺書更接地氣
Thumbnail
動手寫遺書,邁入第三年!這個從2020年看到羅霈穎離世後開始在每年生日前後進行的小活動,我很喜歡。 寫遺書的好處: 更加清楚對當下的自己而言什麼是重要的 更加珍惜當下的自己所擁有的 可以讓臨終事宜依自己的心意處理 避免臨終時家人意見不合時的麻煩 順便將心裡擱著的事情處理掉 今年的遺書更接地氣
Thumbnail
前言 每次看到這類問題,我也會想,為甚麼一定要是十呢? 因為十才圓滿?所以不能多一點或是少一點? 回答死前一定要完成的十件事情時,應該站在哪一個時間點? 是站在少不更事的年齡,在眺望未來時所定下的目標?那時候,我們可以對未來有許多憧憬啊。我想XX,我想XX,隨口就可以說到十個(甚至更多)覺得自
Thumbnail
前言 每次看到這類問題,我也會想,為甚麼一定要是十呢? 因為十才圓滿?所以不能多一點或是少一點? 回答死前一定要完成的十件事情時,應該站在哪一個時間點? 是站在少不更事的年齡,在眺望未來時所定下的目標?那時候,我們可以對未來有許多憧憬啊。我想XX,我想XX,隨口就可以說到十個(甚至更多)覺得自
Thumbnail
哪些事是自己死前一定得完成的?!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是整理遺物,包括照片、信件、文章、財產及交付信託;另一是好好告別,包括撰寫自傳、墓誌銘及遺書,舉辦告別會及設定紀念帳號。
Thumbnail
哪些事是自己死前一定得完成的?!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是整理遺物,包括照片、信件、文章、財產及交付信託;另一是好好告別,包括撰寫自傳、墓誌銘及遺書,舉辦告別會及設定紀念帳號。
Thumbnail
人生在世經歷過各種風風雨雨,最後逝去了什麼也沒留下,有的人認為塵歸塵、土歸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是非常正常的過程。 但我個人總認為我們應該要把自己的故事記錄下來,直到那一天到來時,你的故事才正式完結。
Thumbnail
人生在世經歷過各種風風雨雨,最後逝去了什麼也沒留下,有的人認為塵歸塵、土歸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是非常正常的過程。 但我個人總認為我們應該要把自己的故事記錄下來,直到那一天到來時,你的故事才正式完結。
Thumbnail
我的人生我決定 為生命的盡頭準備-我參加的人生第一場”生前”告別式   如果明天或是一個月後你將面臨生命的終點,你想來點什麼,我想我會清空我所有的東西,把我所有有殘餘利用價值的東西分送或是賣出去,我想我會細細地整理我的電腦把回憶留好,如果還有人想要看有資料可以閱讀,我想我會把帳號密碼交出來,給予可能
Thumbnail
我的人生我決定 為生命的盡頭準備-我參加的人生第一場”生前”告別式   如果明天或是一個月後你將面臨生命的終點,你想來點什麼,我想我會清空我所有的東西,把我所有有殘餘利用價值的東西分送或是賣出去,我想我會細細地整理我的電腦把回憶留好,如果還有人想要看有資料可以閱讀,我想我會把帳號密碼交出來,給予可能
Thumbnail
總會有那麼一天,我將閉上眼睛,正式登出我的人生,在那個人生終點,我想要用什麼方式跟家人,朋友告別? 我想,我會在登出前,先把堆積如山的「遺物」分批扔掉,自己決定哪些要一起陪葬,那些要扔掉,不要讓孩子覺得困擾。 我想,我會在登出前,先把遺產處理好,留下喪葬費,讓孩子可以在我登出後,不用有太多的金錢困擾
Thumbnail
總會有那麼一天,我將閉上眼睛,正式登出我的人生,在那個人生終點,我想要用什麼方式跟家人,朋友告別? 我想,我會在登出前,先把堆積如山的「遺物」分批扔掉,自己決定哪些要一起陪葬,那些要扔掉,不要讓孩子覺得困擾。 我想,我會在登出前,先把遺產處理好,留下喪葬費,讓孩子可以在我登出後,不用有太多的金錢困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