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寫遺書 2022年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動手寫遺書,邁入第三年!這個從2020年看到羅霈穎離世後開始在每年生日前後進行的小活動,我很喜歡。

寫遺書的好處:

  1. 更加清楚對當下的自己而言什麼是重要的
  2. 更加珍惜當下的自己所擁有的
  3. 可以讓臨終事宜依自己的心意處理
  4. 避免臨終時家人意見不合時的麻煩
  5. 順便將心裡擱著的事情處理掉

很多人認為死亡是一個禁忌話題,但當我們好好攤開來看,特別是在自己還相對健壯時,更能用更輕鬆自在的心態面對。我曾經上過佛陀原始正法中心的「死隨念」課程,課程中法師提到,利用每天睡前一兩分鐘的時間,去感覺一下如果我今天入睡後就不再醒來,我還有沒有什麼放不下的?這也是一個練習看見執著不錯的方式。

今年的遺書更接地氣

前兩年寫遺書比較是把自己想說的話整理清楚,今年「動手寫遺書」活動更具體落地,分成三個部分:

  1. 先把死前不做會後悔的事整理出來,然後去做。當你坐下來冷靜思考,很可能會發現可稱為「人生大事」的事也沒那麼多,我們到底是在瞎忙什麼?噗。以我自己為例,「好好把心裡的話說清楚」對我來說很重要。我寫了一封告白信給老媽,表達我的感謝、愛意、以及希望新職涯能獲得她支持的心願。(題外話:老媽聽完說:「我不知道我現在要說什麼。」...然後老爸在旁邊聽到眼眶全紅...)
  2. 具體想好「臨終前照護」、「死後遺體處理及告別式」、「遺產分配」之偏好,以及要由誰來當我的遺願執行人。若沒有特別說,在常規下,單身者的遺願執行人很可能是父母,已婚者的遺願執行人則是伴侶或是小孩,有時候遺願執行人並不見得能讀你的心,或不見得擅長執行別人的需求。想想看你身邊,懂你,尊重你,又能把遺願執行地最完整的人,是誰。另外想清楚臨終前的時光,如果已經失去意識了,你希望怎麼被照顧?你希望醫療行為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死後想要怎樣的遺體處理方式?要不要有告別式?有的話如何舉辦?還有遺產分配是否要照法律規定走?這些問題很可能你從來沒有自己想過,更別說要讓親人知道你在想什麼了。寫完之後,我也讓我的遺願執行人知道,我已經準備好了這份遺願企劃書,以及它放在哪裡。
  3. 遺言。這可能是這輩子大家最認真聽你說話的時候了!鎂光燈已經打下來,好好地表達清楚吧。:)我都是在生日前後寫的,我的習慣是也會把這當成是好好回顧過去這一年的機會,用這個機會更清楚現在的自己長成怎麼樣子,也給自己一個熱吻吧!

最後附上【我的遺言 - 2022年版】

嗨!謝佳吟,39歲生日快樂!這是今年寫給自己的情書,也是如果我不幸在39歲這一年離世的話,我的遺書。

過去半年因為家人的身體狀況,對於生老病死更有感觸,陪在一旁時有無法忽略的無力感,有很多時候必須面對自己再怎麼厲害,都有無法控制的事,以及永遠不可能知道什麼是最好的選擇,但仍須在當下作出決定的時候。我得讓那個身為任性老么,常想著逃避現實的自己死去,才能更幸福地走下去。

我無法騙自己這個過程是完全愉快的,但我覺得我做得還不錯!我沒有逃避,而是像個一家之主般,在爸爸跌倒後負責處理手術安排跟復健事宜。我不能控制媽媽的焦慮,但可以修煉自己的狀態,把平靜的空間帶進家裡。我無法替姊姊的病情提供具體協助,但可以在心裡傳遞滿滿的祝福。最重要的是,我也跟「身為女兒角色」的自己和解,寫了一封告白信給媽媽,把自己心裡的話都說出來。

今年最大的體悟是「我可以替自己感到驕傲。」即便這三年,我離開了過去職場勝利組的人設,嘗試創業但失敗收尾,嘗試在感情上立下承諾但未果,沒有從世俗觀點可以拿來說嘴的「成果」,但我對於工作和生活的熱情未減,甚至火更大了!以及在堅持不間斷的冥想練習中,體會到沒有什麼理由的內在喜悅、內在小宇宙意識層層深入的奧妙、發現各種悖論現象的荒謬。

恐懼仍然在,選擇走上職涯大轉彎,還是常常感到ㄘㄨㄚˋ賽,我接受這個膽小如鼠的自己(人沒事取什麼PTT ID叫mousequeen呢)。但我不接受自己再繼續傷害自己,不接受那些看見自己被傷害的故事重新上演。

我可以替這個帶著靈魂生活的自己感到驕傲。

我可以替這個想要成為頂尖生命教練與冥想老師的自己感到驕傲。

我可以替這個走在一條陌生的旅程上的自己感到驕傲。

我可以替這個永遠都在思考如何共好的自己感到驕傲。

我可以替這個努力把心打開、讓別人進來的自己感到驕傲。

我要讓自己在離世那一刻,也是替自己感到驕傲的。

如果你有來參加我的告別式,你可以和油條雙眼凝視,我們在彼此的眼中都丟進了無條件的愛,當你看著她的時候,不管眼神多雞八,都會收到我的愛,我保證。你也將會收到一朵白玫瑰,這朵白玫瑰代表我對你的耳語:謝謝這一世有緣相會,願你也允許自己替自己感到驕傲。

而在白玫瑰凋零的那一天,就是你一路玩到掛的第一天。(連死了都還想留下文案!)

我愛你,有著溫柔靈魂的瘋女人謝佳吟。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知秋-avatar-img
2022/03/31
在生日寫遺書,去檢視自己,很好的做法。
avatar-img
靈魂教練 莎賓的沙龍
27會員
38內容數
靈魂教練莎賓是生涯教練與講師,為美國最大國際教練組織 ICF 認證 ACC 教練,也是台灣第一位獲得心靈導師 Denise Linn Soul CoachingⓇ 靈魂教練認證的引導師,並有夢想卡高階帶領人認證與西藏與臼井雙靈氣大師階資格。
2024/08/21
在八月初的西藏臼井雙靈氣課上,我跟同學分享什麼是療癒的時候,用了這個公式: 療癒=意圖 x 頻率 意圖就是你的起心動念,你賦予你所言所行的意義,你的 WHY。 頻率就是能量品質,好的能量品質帶來好的療癒效果。各種療癒媒介就像是不同類型的能量品質,靈氣也是其中之一。 在課程中我特別提到...
Thumbnail
2024/08/21
在八月初的西藏臼井雙靈氣課上,我跟同學分享什麼是療癒的時候,用了這個公式: 療癒=意圖 x 頻率 意圖就是你的起心動念,你賦予你所言所行的意義,你的 WHY。 頻率就是能量品質,好的能量品質帶來好的療癒效果。各種療癒媒介就像是不同類型的能量品質,靈氣也是其中之一。 在課程中我特別提到...
Thumbnail
2024/08/11
今天是奧運的最後一天,我雖然沒有天天追比賽,也沒有買愛爾達頻道,但卻能深刻感覺到世界正因為這場賽事又再往前推進,向上提升。 法國對於開幕式的品味講究與創新,把我過去對巴黎的壞印象(臭味與鬧鬼的飯店)洗刷重來。美國體操女將 Simone Arianne Biles 的捲土重來,啟發大家對自我身心照顧
Thumbnail
2024/08/11
今天是奧運的最後一天,我雖然沒有天天追比賽,也沒有買愛爾達頻道,但卻能深刻感覺到世界正因為這場賽事又再往前推進,向上提升。 法國對於開幕式的品味講究與創新,把我過去對巴黎的壞印象(臭味與鬧鬼的飯店)洗刷重來。美國體操女將 Simone Arianne Biles 的捲土重來,啟發大家對自我身心照顧
Thumbnail
2023/08/12
【 老派少女的朝聖之路:終章 】 走完朝聖之路的隔天,我們轉換不同視角來認識聖雅各大教堂。 一早八點,我們便走到距離教堂步行約 10 分鐘的小山坡上,這是一個舒服的城市公園,在最佳瞭望點有一顆大樹,還有長板凳,我們靜靜坐在這裡欣賞舊城區的街景。我想像著身為這棵樹,每天可以看著雄偉神聖的大教堂起床
Thumbnail
2023/08/12
【 老派少女的朝聖之路:終章 】 走完朝聖之路的隔天,我們轉換不同視角來認識聖雅各大教堂。 一早八點,我們便走到距離教堂步行約 10 分鐘的小山坡上,這是一個舒服的城市公園,在最佳瞭望點有一顆大樹,還有長板凳,我們靜靜坐在這裡欣賞舊城區的街景。我想像著身為這棵樹,每天可以看著雄偉神聖的大教堂起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如果你接到朋友同事的電話,跟你邀約明天見面或聚餐,但下一個鐘頭從同一個電話號碼聽到卻是醫院的通知,當下心情的震撼會是什麼?」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無常,哪個會先來到,在你走之前有沒有什麼想體驗的事?有沒有話想要對誰說?」 「我自己有快樂過嗎?」 「現在的我快樂嗎?」
Thumbnail
「如果你接到朋友同事的電話,跟你邀約明天見面或聚餐,但下一個鐘頭從同一個電話號碼聽到卻是醫院的通知,當下心情的震撼會是什麼?」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與無常,哪個會先來到,在你走之前有沒有什麼想體驗的事?有沒有話想要對誰說?」 「我自己有快樂過嗎?」 「現在的我快樂嗎?」
Thumbnail
每個人一出生,就會經歷一段逐漸走向死亡的過程,它就像日出日落一般正常,但正因為他會如此「正常」的發生 (可能跟不小心揮到杯子摔破它一樣偶然),才需要好好的規劃,畢竟那是個不可逆的階段,我不想沒留下任何東西就默默的消失,對我而言,這樣實在太不酷了!
Thumbnail
每個人一出生,就會經歷一段逐漸走向死亡的過程,它就像日出日落一般正常,但正因為他會如此「正常」的發生 (可能跟不小心揮到杯子摔破它一樣偶然),才需要好好的規劃,畢竟那是個不可逆的階段,我不想沒留下任何東西就默默的消失,對我而言,這樣實在太不酷了!
Thumbnail
動手寫遺書,邁入第三年!這個從2020年看到羅霈穎離世後開始在每年生日前後進行的小活動,我很喜歡。 寫遺書的好處: 更加清楚對當下的自己而言什麼是重要的 更加珍惜當下的自己所擁有的 可以讓臨終事宜依自己的心意處理 避免臨終時家人意見不合時的麻煩 順便將心裡擱著的事情處理掉 今年的遺書更接地氣
Thumbnail
動手寫遺書,邁入第三年!這個從2020年看到羅霈穎離世後開始在每年生日前後進行的小活動,我很喜歡。 寫遺書的好處: 更加清楚對當下的自己而言什麼是重要的 更加珍惜當下的自己所擁有的 可以讓臨終事宜依自己的心意處理 避免臨終時家人意見不合時的麻煩 順便將心裡擱著的事情處理掉 今年的遺書更接地氣
Thumbnail
你害怕死亡嗎? - 今年的生日,除了親朋好友給的禮物,我也給自己一個關於「生命」的禮物,遺書。 在生日當天寫遺書,是我一直想嘗試的事情,寫遺書對我的意義是整合生命截至目前為止的狀態、感激生活的每一部份、給還在乎我的家人及朋友一段來不及說的話。 . - . 這裡只想分享自己的《遺書》內容: -
Thumbnail
你害怕死亡嗎? - 今年的生日,除了親朋好友給的禮物,我也給自己一個關於「生命」的禮物,遺書。 在生日當天寫遺書,是我一直想嘗試的事情,寫遺書對我的意義是整合生命截至目前為止的狀態、感激生活的每一部份、給還在乎我的家人及朋友一段來不及說的話。 . - . 這裡只想分享自己的《遺書》內容: -
Thumbnail
哪些事是自己死前一定得完成的?!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是整理遺物,包括照片、信件、文章、財產及交付信託;另一是好好告別,包括撰寫自傳、墓誌銘及遺書,舉辦告別會及設定紀念帳號。
Thumbnail
哪些事是自己死前一定得完成的?!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是整理遺物,包括照片、信件、文章、財產及交付信託;另一是好好告別,包括撰寫自傳、墓誌銘及遺書,舉辦告別會及設定紀念帳號。
Thumbnail
人生在世經歷過各種風風雨雨,最後逝去了什麼也沒留下,有的人認為塵歸塵、土歸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是非常正常的過程。 但我個人總認為我們應該要把自己的故事記錄下來,直到那一天到來時,你的故事才正式完結。
Thumbnail
人生在世經歷過各種風風雨雨,最後逝去了什麼也沒留下,有的人認為塵歸塵、土歸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是非常正常的過程。 但我個人總認為我們應該要把自己的故事記錄下來,直到那一天到來時,你的故事才正式完結。
Thumbnail
植葬、火化、要不要法會、大體捐贈、放棄急救、甚至器官捐贈不能捐哪裡?等我問了,我才知道同為家人,想法真的好不一樣。若趁活著的時候不好好問,到時候真的只能「問天」了。「好,那告別式的音樂就鐵達尼號囉」「不要不要不要」「你看吧 ,如果你不說我怎麼知道XD」
Thumbnail
植葬、火化、要不要法會、大體捐贈、放棄急救、甚至器官捐贈不能捐哪裡?等我問了,我才知道同為家人,想法真的好不一樣。若趁活著的時候不好好問,到時候真的只能「問天」了。「好,那告別式的音樂就鐵達尼號囉」「不要不要不要」「你看吧 ,如果你不說我怎麼知道XD」
Thumbnail
某日協助處理著小事情時,跟母親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天,說著說著講到了「死亡」的話題。 這是一個打從我們來到這世界就繞不開的話題。生老病死都是如此。當我們迎接著新生命的喜悅、討論著勞退保險制度、爭論著健康保險費率之時,這都是生老病死的一個部分,而死亡的話題傳統中較為避諱,卻也逐漸在近年來慢慢成為大家願
Thumbnail
某日協助處理著小事情時,跟母親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天,說著說著講到了「死亡」的話題。 這是一個打從我們來到這世界就繞不開的話題。生老病死都是如此。當我們迎接著新生命的喜悅、討論著勞退保險制度、爭論著健康保險費率之時,這都是生老病死的一個部分,而死亡的話題傳統中較為避諱,卻也逐漸在近年來慢慢成為大家願
Thumbnail
最近藝人羅霈穎意外猝死,讓人感到不勝唏噓及遺憾,人通常無法預料意外或死亡何時到來,且未來的社會結構,很可能不少人是獨居,所以個人建議過了50歲以後, 一定要做的四大規劃: 1.醫療善終的規劃 2.財務分配的規劃 3.情感歸屬的告白 4.生活減法的規畫
Thumbnail
最近藝人羅霈穎意外猝死,讓人感到不勝唏噓及遺憾,人通常無法預料意外或死亡何時到來,且未來的社會結構,很可能不少人是獨居,所以個人建議過了50歲以後, 一定要做的四大規劃: 1.醫療善終的規劃 2.財務分配的規劃 3.情感歸屬的告白 4.生活減法的規畫
Thumbnail
關於死亡這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其實不太談論,甚至避諱談論。但是,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是家人的離開,一個是自己的離開,怎麼面對這樣的離開,我們很容易陷入一段很長的沉默。
Thumbnail
關於死亡這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其實不太談論,甚至避諱談論。但是,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是家人的離開,一個是自己的離開,怎麼面對這樣的離開,我們很容易陷入一段很長的沉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