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鄉村地區面臨的教育不平等,地方創生如何解?

2021/02/0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資本主義的市場運作成為主流,除了產業結構的轉變之外,也間接影響臺灣社會的人口結構,大量的青壯年人口來到了都市地區工作、求學,造成鄉村地區人口快速凋零、老年化問題越發嚴重,時間久了更加劇了城鄉落差與資源分配不均所造成的教育不平等的局面。

何為「教育不平等」?

在「教育不平等」這個命題之下,可以將其拆解成「教育」、「不平等」兩個面向,簡單來說就是每位孩子即使在臺灣施行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政策的保障下,仍然面臨著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不平等。
舉凡教室內的硬體設備、操場的跑道、課程的多樣性等,甚至到校內每位老師所需共同分擔的行政角色職,都構成了資源分配不均,這種情況在偏鄉地區可說是見怪不怪,可能因為學齡孩童少、地處偏僻、區域生活機能不便等,而讓投身其中的老師其意願遠比都會區低上許多。因為師資不足及流動率高的問題,偏鄉地區的老師們除了課堂上需扮演教育者的角色外,小校的老師還必須兼顧校內的其他行政職,行政事務的繁瑣讓平日備課、改作業就已耗盡心力的老師們更加心力交瘁,進而拉低了教學品質,形成教育不平等隊伍中的其中一個環節。

是什麼造就了教育不平等?

資源往多數集中是普遍認知的道理,套用到青壯年人口為了謀生而離鄉背井去到大城市成家、立業,或是政府因應學校規模、校內學生人數所配置的經費、師生比,都讓都會區、鄉村地區的孩子平均每人所分配到的資源產生落差,而每一個環節的微小落差都將讓惡性循環持續運作著。
區域因缺乏工作機會導致青壯年人口外移,造成鄉村地區的家庭模式以隔代教養為多數,照顧者的經濟狀況、教育程度、文化差異等因素,都使得家庭無法提供還在探索這個世界的孩童足夠的支持。而當青年人口出走打拼,擁有一定的社經地位後,許多人選擇的是將父母、孩子接到他所習慣的生活圈一起生活,此舉也惡化了鄉村地區凋零的情形,讓鄉村地區不管在社會、經濟、教育等多面向都朝向衰敗發展。

地方創生有可能解決教育不平等的局面嗎?

1994年,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希望藉由社區居民的觀點,重新詮釋地域特色。
人潮跟錢潮這兩項指標不一定是地方人口成長的必要條件,地方創生指的是透過創新、創業的方式為地方找出永續性的發展目標,也就是區域特色,藉由創造就業機會提升青年返鄉的意願,而在社會、經濟成穩定運作後,人潮與錢潮可望成為正向循環下的環節。
其實人口外流並非完全是壞事,人們在故鄉生長,都必須到外地學習生存,去看看不同於眼前的世界它擁有的秩序為何,這些養份也都將造就我們成為更獨特的個人,回過頭來說,「故鄉」所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是,它有沒有足夠的特色讓在外打拼的青年、遊子回到這片土地後得以療癒。

讓地方創生向下扎根

地方有問題就必須用地方的方法解決,而不是一直用都市的優點去檢視鄉村的缺點,而地方要創生就必須從基礎的教育做起,帶孩子從小開始認識自己的家鄉,讓孩子長大離鄉背井後,仍惦記著故鄉、不忘本。
我們應該將地方、社區再次定位為一個「支持系統」,找回從前傳統社會的社區價值。臺灣傳統社會裡,家家戶戶的街坊都彼此熟識,在物資不富裕的時空背景下,地方很自然的發展互助模式,而到了七零年代國家以加工出口為導向後,產業升級及工作模式的轉變,使臺灣社會移動人口逐漸往都會區集中,越來越多的遷移人口,也讓從前夜不閉戶的景象轉為水泥叢林外加鐵鋁窗的城市容貌。

大學社會責任的落實

大學的存在為不管是鄉村或是都會區,都在短時間內拉進了許多勞動力與活力,而大學的責任是Work with Community(local),藉由大學的硬體資源、人才資源,除了讓大學生刻畫更多生命經驗外,也讓鄉村地區的孩子有機會與大學生做對話。
除了有大學生的活力舉辦營隊,讓孩子們參與之外,家教或是免費課輔班的團體也補足了鄉村地區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隸屬行政院下的農委會水土保持局也舉辦了《洄遊農村》體驗活動,藉由大學生參與體驗農事補足人力缺稀問題外,也讓大學生得以暸解社區網絡的運作與社區如何透過合作社銷售農產品、分配利潤,《洄游農村》計畫更是鼓勵返鄉青年擬出提案,向政府申請經費,除了優化社區的生產工具,也用在辦體驗農事活動上,既帶來人潮,也帶來錢潮,可為一舉多得的正向循環。
208會員
184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