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用攝影見證生命循環,讀星野道夫《與時間的河約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出自《未来への地図》

圖片出自《未来への地図》

一個十九歲的日本少年,某天走進一家專門販售西洋原文書的古書店,他找到了一本關於阿拉斯加的攝影集,書中刊載的村落空拍照深深地吸引著他,他好想知道:在世界的盡頭、在攝影集之外,真實的阿拉斯加是什麼模樣?那裡住著什麼樣的人們?他們又過著怎樣的生活?

後來,少年決定提筆寫一封信,把信寄到在攝影集圖說中找到的那個村落名稱,他在信中向該村村長表達希望親自造訪的心意。信寄出半年後,有一天,少年收到了村長的回信,村長在信中語短情長表示竭誠的歡迎、並熱情地邀請少年住在自己家中。

星野道夫寫給村長的信,圖片出自《與時間的河約定》

星野道夫寫給村長的信,圖片出自《與時間的河約定》

這位少年就是日本知名的自然攝影師——星野道夫(ほしのみちお)。他在二十六歲(1978年)這年,進入阿拉斯加大學就讀野生動物管理學系,正式開啟與阿拉斯加的緣分,持續用自己的眼睛與相機,探索心目中對於生命的意義,建構起令人神往的「星野道夫的世界」。十六年後(1996年),星野道夫不幸在庫頁湖畔遭棕熊攻擊而逝世,令眾人不勝唏噓。


第一次讀星野道夫,是一本書名叫《熊啊》的繪本,書中收錄一張張阿拉斯加北美灰熊的親子照片,自然又溫馨。後來又到圖書館找了其他相關書籍,其中一本日文書《未来への地図》,日文出版社非常貼心的把書做成英日雙語版,即使日文不夠好,看英文也能看得懂內文。

raw-image

在所有關於星野道夫的書之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與時間的河約定:來自極地的永恆呼喚》,繁體中文版與日文原版書的圖文內容幾乎有九成五是相同的,唯一稍有不同的是在內文版心因中文字與日文字的不同而在設定上有所差異,此外封底挑選的照片也不同。但繁體版無論是在翻譯的水準、選用的紙質、印刷的品質上,都做得盡善盡美!

對我來說,書中一張張照片彷彿發著光似的散發著魔力,讓我不由得反覆翻看、愛不釋手,那些照片是會自然而然讓人肅然起敬的(是對大自然,而不是攝影者),同時在心中揚起了一個很強烈的疑問:攝影者究竟花了多少時間捕捉這些畫面,又是如何拍攝下這些讓人心中產生莫名感應、真心讚嘆的照片。

圖片出自《未来への地図》

圖片出自《未来への地図》

星野道夫在《與時間的河約定》書中寫道:

我認為每個人都擁有兩種不可取代的大自然,一種是日常生活中與我們共生共存的自然風景,可能是平凡無奇的小河、一小片森林,也可能是隨著微風搖擺、生長在路邊的小草光輝;另一種則是我們從未造訪過,位於遙遠國度的自然環境。我們知道它就在那裡,它的存在給了我們很大的想像空間。雖然看似與我們無關,但位於遙遠國度的自然環境依舊對我們相當重要。

他又寫到:

我們都是愛上某個風景,懷抱著獨特的心情,有時必須賭上自己的人生才能完成夢想……若夢想的風景是大自然,無論人類表現出多大的熱情,對方都不會回應,依然故我地存在著。季節只會在我們眼前不斷更迭,光陰緩緩流逝。

讀著讀著,我彷彿找到了心中疑問的答案。因為星野道夫是個對萬事萬物懷抱著溫情敬意的人吧!正因如此,才能拍攝下具有如此強大力量、卻又如此溫暖人心的作品。他是一個真正謙卑、熱愛一切生命的人。這本書值得我們仔細閱讀,向他致敬!


《時間的河約定:來自極地的永恆呼喚》,馬可孛羅出版

《時間的河約定:來自極地的永恆呼喚》,馬可孛羅出版


今日點播:貝多芬鋼琴奏鳴曲,Op.53,《華德斯坦》(Waldstei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從攝影師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其善良溫暖的本性,只是天妒英才,覺得好可惜啊!!! 感謝好書分享
誰說編輯不讀書-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1/07
謝謝凱樂蒂的回應,真的好可惜啊!
解璇玫-avatar-img
2021/11/05
我好愛你選的這兩句話。
誰說編輯不讀書-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1/06
心有靈犀!
avatar-img
誰說編輯不讀書 | reading & ______
310會員
178內容數
可能讀起來有點奇怪,但絕對少不了對書、音樂、電影滿滿的愛。
2024/12/31
許多人認為,我們的音色是高或低、聲音擁有怎樣的「個性」,是由天生的人體結構(例如聲帶和共鳴系統)所決定。然而想要擁有好聲音,不只關乎人體構造,更在於一種說話慣性。
Thumbnail
2024/12/31
許多人認為,我們的音色是高或低、聲音擁有怎樣的「個性」,是由天生的人體結構(例如聲帶和共鳴系統)所決定。然而想要擁有好聲音,不只關乎人體構造,更在於一種說話慣性。
Thumbnail
2024/03/30
齊邦媛教授是知名的學者、作家與譯者,也是早年將外國文學與學術思想著作引介進臺灣的重要推手。她在書中寫到:在文學面前,沒有「他們」、「你們」,只有「我們」啊!一字一句,至情至性,鏗鏘有力,對於後生晚輩更是一種警醒! 
Thumbnail
2024/03/30
齊邦媛教授是知名的學者、作家與譯者,也是早年將外國文學與學術思想著作引介進臺灣的重要推手。她在書中寫到:在文學面前,沒有「他們」、「你們」,只有「我們」啊!一字一句,至情至性,鏗鏘有力,對於後生晚輩更是一種警醒! 
Thumbnail
2023/09/03
讀完梨木香步的《家守綺譚》,實在愛不釋手,於是又讀了一次。遇到頻率對的書,就好像認識一個談得來的新朋友,忍不住想多聊個幾句。
Thumbnail
2023/09/03
讀完梨木香步的《家守綺譚》,實在愛不釋手,於是又讀了一次。遇到頻率對的書,就好像認識一個談得來的新朋友,忍不住想多聊個幾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其實注意到這本書很久了,畢竟書名蠻特別的。但我卻一直沒有翻開讀一讀,也許以為是自然文學類的書吧。直到前幾天翻開來看,就被吸進非洲的荒野動物世界裡。
Thumbnail
其實注意到這本書很久了,畢竟書名蠻特別的。但我卻一直沒有翻開讀一讀,也許以為是自然文學類的書吧。直到前幾天翻開來看,就被吸進非洲的荒野動物世界裡。
Thumbnail
#湖濱散記 #作者:享利•大衛•梭羅 http://gofile.me/6BLsh/4EcYBh2lQ 梭羅,或許是華爾騰湖畔的第一位移民,親手蓋的小木屋也會是最古老的建築。生活在這裡,沒有通往文明世界的路,卻有通往心靈世界的門 。 為什麼你們看起來走得很快,實際上卻慢得要死。當人們憐
Thumbnail
#湖濱散記 #作者:享利•大衛•梭羅 http://gofile.me/6BLsh/4EcYBh2lQ 梭羅,或許是華爾騰湖畔的第一位移民,親手蓋的小木屋也會是最古老的建築。生活在這裡,沒有通往文明世界的路,卻有通往心靈世界的門 。 為什麼你們看起來走得很快,實際上卻慢得要死。當人們憐
Thumbnail
1986年,位於美國緬因州(Maine),一名二十歲的年輕男子在一座森林前停下了車,把鑰匙扔在車上,走入了一座森林。當他再走出這座森林時,已相隔了二十七年。在這二十七年中,他幾乎從來沒和人說過一句話。 書名:The Stranger in the Woods (台譯:《森林裡的陌生人》) 作者:
Thumbnail
1986年,位於美國緬因州(Maine),一名二十歲的年輕男子在一座森林前停下了車,把鑰匙扔在車上,走入了一座森林。當他再走出這座森林時,已相隔了二十七年。在這二十七年中,他幾乎從來沒和人說過一句話。 書名:The Stranger in the Woods (台譯:《森林裡的陌生人》) 作者:
Thumbnail
[司馬庫斯與其他](2018),大自然真奇妙系列之三 (暫時完結篇)//無主題拙劣照片集。
Thumbnail
[司馬庫斯與其他](2018),大自然真奇妙系列之三 (暫時完結篇)//無主題拙劣照片集。
Thumbnail
2020/04/23雖沒有趕上過客收藏家的世界閱讀日跟風活動,但穎發下心願,要趁這一年把所有看過的、重新溫習的書籍PO上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0/04/23雖沒有趕上過客收藏家的世界閱讀日跟風活動,但穎發下心願,要趁這一年把所有看過的、重新溫習的書籍PO上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小獸吃書 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以一年時間觀察 #曼荼羅地-一處位於美國田納西州,作者隨意圈選的小塊林地,書中充滿科學探索與人文省思,從一片樹葉、一根枝枒、物種的播遷,乃至動物間的軍備競賽,作者代替大家走入林間,細緻的描繪森林各個角落在四季時發生的轉變。 《森林祕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
Thumbnail
#小獸吃書 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以一年時間觀察 #曼荼羅地-一處位於美國田納西州,作者隨意圈選的小塊林地,書中充滿科學探索與人文省思,從一片樹葉、一根枝枒、物種的播遷,乃至動物間的軍備競賽,作者代替大家走入林間,細緻的描繪森林各個角落在四季時發生的轉變。 《森林祕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