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成人內容即將進入的頁面,可能含暴力、血腥、色情等敏感內容

影評|《失控的審判》911後,掉漆的美國人權招牌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想像翻開一本書,字裡行間竟是滿滿的黑槓,甚至整頁塗黑。為什麼這麼做?難道底下隱藏著不能見光的秘密?

raw-image

沒錯,這本前所未見的書,正是電影《失控的審判》原著、茅利塔尼亞人穆罕莫杜薩拉希(Mohamedou Salahi)所寫的回憶錄——《我在關達那摩的日子》。刻意保留審查時被塗黑處,不但讓真相蒙上一層迷霧,更形同是一記沈重的控訴,控訴人權立國的美國,如何在九一一事件後假借「反恐戰爭」之名,放任國防部及中情局(CIA)在關達那摩灣監獄,對嫌犯遂行不人道不正義的刑求手段。

不像法庭片的法庭片

影片獨特的觀點,反映案件背後的荒謬與殘暴。主角穆罕莫杜(塔哈拉辛飾演)因為罪證薄弱,從未被正式起訴,故而片中不見一般司法電影常見的法庭激辯,轉而聚焦於他所遭受的不當酷刑。同時,以此為核心而旋繞出立場對立的角色:人權律師南西霍蘭德(茱蒂佛斯特飾)與助手特里鄧肯(雪琳伍德利),以及治罪方軍事檢察官斯圖亞特(班尼狄克康柏拜區)。隨著驚人證據一一浮現,三者也被迫在有罪無罪、善待虐待之間,重新檢視自己的預設立場,並面對艱難的道德抉擇。銀幕之外,這也不啻於對觀者質問:因愛國而泯滅人性的行為,是否正當?

raw-image


後九一一時代的「法」外之地

美國官方尤其軍方與情治單位的濫權,早已不是新聞。這些組織內以服從愛國為基調、寧可錯殺不能錯放的文化特徵,總會抑制異見、餵養偏見,讓死亡的恐懼轉為殺無赦的舉措。這樣的非理性暴力,一度在二戰與冷戰後失去立足點,卻在舉世震驚的九一一事件後,以更猛烈的力道回魂復生。其中一個根據地,就是被懷疑與主謀蓋達組織密切合作的穆罕莫杜,長期關押的關達那摩灣

這裡作為美國1903年以來唯一設於共產國家的軍事基地,2002年更在小布希執政下增建監獄,藉此規避美國憲法保障的人權,公然在境外對恐怖份子嫌犯進行秘密的「拘禁與偵訊計劃」。更令人不寒而慄的是,中情局曾委託不具反恐或偵訊經驗的心理學家,開發數種殘忍酷刑。穆罕莫杜兩個月經歷的逼供手段,從禁閉、低溫、噪音、水刑、剝奪睡眠、肢體傷害、威脅性侵,到關押摯愛母親的恐嚇,無所不用其極。

官方美其名為「強化版的偵訊技巧」,卻形同虐囚的本質,早已招致國內外關注與譴責。2004年起,國際紅十字會、國際特赦組織和聯合國,便陸續發表調查報告揭露或提出警示,成功施壓讓該計劃在2006年左右終止。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也從2009起積極介入調查。可惜的是,2014年6000多頁的原版報告只公布了500頁摘要,而共和黨與民主黨對關達那摩存廢的立場迥異,也讓此處隨著政權更迭而保留至今。

就連美國電影圈,也不曾避談這段黑歷史。2008年金獎紀錄片《計程車司機之死》(Taxi to the Drak Side),便透過無辜阿富汗司機被刑求致死的事件,揭發美軍境外虐囚暴行;而《酷刑報告》(The Report)則由參議院情報委員會首席調查官的角度,呈現調查中情局相關計畫時遭遇的層層阻礙。

然而,《失》片最大的不同,在於將主要話語權交給受虐者穆罕莫杜,講述他的故事、他的觀點。


raw-image


畫面緊迫逼人、人物刻畫細微

故事的始末和核心,都圍繞著穆罕莫杜。影片從他在婚禮中被警方帶走、與母親別過的戲拉開序幕(事實上,當時他是在家中接到電話才被警方帶走);劇情後半的受虐片段,更令人難忘。導演唯獨在基於他的自白所構思的片段中,採用近似正方形的畫面、特寫鏡頭、泛黃色調和粗糙顆粒,呈現出牢獄中逼仄、高壓而不安之感,更讓觀者近距離直面殘酷冷冽,難以作壁上觀。

精準視覺之外,暴力與血腥場面也是點到為止。或許是出於不忍和同情的基調,又或者是為了側重心理描繪,本片捨棄露骨爆漿的細節,反以蒙太奇手法,意象式地拼貼主角體驗到的種種精神與肉體折磨。其中一幕的偵訊過程,他開門走入旅居德國時的住所,空間幽暗彷彿黑暗夢境,唯有一盞燈光,隨著手持鏡頭交替遊走於主角、借住的九一一主嫌和審訊者之間...。虛與實、過去與現在並置,呈現出混搭超現實、表現主義和紀錄片影像風格,讓人宛如進入他受虐後意識混亂的腦袋。


raw-image

其他三位明星配角,個性鮮明又不失複雜人性,尤其影后茱蒂佛斯特飾演的南西霍蘭德。相對於單純而直率的特里鄧肯,她顯得老練而犀利:不但對穆罕莫杜的防備不動聲色,當其疑似隱瞞認罪事實時,卻也沒像特里輕易動搖,反而更沉著應對。即便如此,她冰冷專業的形象下仍舊充滿溫暖,並非鐵板一塊。在讀到主角受虐的自白信時,她鼻酸拭淚,甚至對穆罕莫杜時真情地說:「我只是不想讓你一個人」。不諱言,電影為了戲劇效果而適度改寫部分細節和時間軸(事實上,斯圖亞特2004便已退出訴訟、而南西2005才接觸接手此案)、虛構出尼爾巴克蘭的角色來象徵輿論對恐怖主義的恐懼和憤怒,演員們如茱蒂還加入了個人詮釋(她自陳,將和善的南西本人變得粗魯而直接)。而這些環節綜合起來,卻使影片更具有可看度和張力。

南西霍蘭德:

我不只是在為他辯護,我是在捍衛法治。



嗜血愛國主義者、偏差的道德魔人?

或許穆罕莫杜許多行為確實啟人疑竇,但欠缺具體證據、只憑刑求的自白便關押他長達十四年這點,同樣不太站得住腳。就像穆罕莫杜薩拉希在越洋影像中對法庭所說:「在我的家鄉,我們知道不能相信警察,法律是腐敗的,而政府用恐懼來控制我們。」揮舞愛國大旗的反恐戰爭,是否也是另一種維權手段?又或者,相對於蓋達與賓拉登,這不過是美國版的「聖戰」,一樣殘酷也一樣血腥?

影片中的穆罕莫杜,最後(看來是)選擇了原諒,他說:

在阿拉伯語中,「自由」和「寬恕」是同一個詞。

反觀愈益重視人權的台灣,又是否能悟出正義的真諦,在面對以牙還牙或以德報怨的選擇時,展現一絲絲人道的關懷呢?



*本文原發表於:中華電信mod粉絲專頁

*本專題也讓你跟著走心了嗎?歡迎「留言」「分享」「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藝術北飄者的沙龍
51會員
78內容數
身為非藝術背景、卻三天兩頭跑展覽的「美術館路人」,除了仰賴直覺定錨眼前作品,更愛問問自己是感覺激動、寧靜、或泫然?還要自虐地,連結當下的人生處境連結,才甘願返回紛擾的現世。於是決心用書寫,實踐艾倫狄波頓《藝術的慰藉》的唯心觀點,捨棄高冷論述、直探藝術所誘發的感觸。請準備好,跟著藝術一起「走心」吧!
2025/04/25
地震,是電影的本名。在我心上,它也餘震不斷。那震央,實非人們爭相挖掘的豐富政治意涵,或者超譯出「以小幸的名字呼喊悠多」、「小幸和悠多的盛夏光年」那樣的男男禁戀,反倒是源自中文名裡,普通並且普世的「青春」二字。
Thumbnail
2025/04/25
地震,是電影的本名。在我心上,它也餘震不斷。那震央,實非人們爭相挖掘的豐富政治意涵,或者超譯出「以小幸的名字呼喊悠多」、「小幸和悠多的盛夏光年」那樣的男男禁戀,反倒是源自中文名裡,普通並且普世的「青春」二字。
Thumbnail
2025/04/11
一部典型的奉氏電影,無誤。幽閉場域,蝕骨等級的黑色幽默,浮沉階級底層的主人翁,打勾打勾再打勾。《米奇17號》,架空於後地球時代,以交錯的時序鋪陳殖民星艦「消耗工」米奇遭遇的一連串荒謬事件,把領導者馬歇爾夫婦的冷血、體制的殘酷,毫無掩飾地攤開在觀者面前。但我想問,五年十年後,我們還會記得誰?
Thumbnail
2025/04/11
一部典型的奉氏電影,無誤。幽閉場域,蝕骨等級的黑色幽默,浮沉階級底層的主人翁,打勾打勾再打勾。《米奇17號》,架空於後地球時代,以交錯的時序鋪陳殖民星艦「消耗工」米奇遭遇的一連串荒謬事件,把領導者馬歇爾夫婦的冷血、體制的殘酷,毫無掩飾地攤開在觀者面前。但我想問,五年十年後,我們還會記得誰?
Thumbnail
2025/03/08
這部問鼎奧斯卡的大片,輕輕一推,便將我推落前塵怒海,捲入那段權當「夾心主管」專門戶的往日時光。而這跨越聖、俗藩籬的異樣共感,我稱之為——「副手的詛咒」。
Thumbnail
2025/03/08
這部問鼎奧斯卡的大片,輕輕一推,便將我推落前塵怒海,捲入那段權當「夾心主管」專門戶的往日時光。而這跨越聖、俗藩籬的異樣共感,我稱之為——「副手的詛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推特140:關於看電影的一些小感想【神鬼駭客:史諾登】2016【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2016【我出去一下】2015
Thumbnail
推特140:關於看電影的一些小感想【神鬼駭客:史諾登】2016【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2016【我出去一下】2015
Thumbnail
強求一個渴望的真相,用公權力壓迫手無寸鐵的人,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我認為用正義包裝的偽善,比真實的邪惡更為惡劣。 內容簡介 關於人權---Everybody is equal before justice. 關於原諒--自由與寬恕是同一個字 關於信仰--相信是去愛的理由
Thumbnail
強求一個渴望的真相,用公權力壓迫手無寸鐵的人,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我認為用正義包裝的偽善,比真實的邪惡更為惡劣。 內容簡介 關於人權---Everybody is equal before justice. 關於原諒--自由與寬恕是同一個字 關於信仰--相信是去愛的理由
Thumbnail
對於一部講述冤獄的電影,這部算是我還可以平心靜氣地看完的. 也許是因為最終的結局是冤獄平反,也許是因為主人翁(在影片中的描述)是以正面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對他的不公. 他,總共被拘禁了14年. 雖然這類型的影片並不是我的菜,但是這部電影我倒是蠻推薦觀賞的.
Thumbnail
對於一部講述冤獄的電影,這部算是我還可以平心靜氣地看完的. 也許是因為最終的結局是冤獄平反,也許是因為主人翁(在影片中的描述)是以正面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對他的不公. 他,總共被拘禁了14年. 雖然這類型的影片並不是我的菜,但是這部電影我倒是蠻推薦觀賞的.
Thumbnail
想像翻開一本書,字裡行間竟是滿滿的黑槓,甚至整頁塗黑。為什麼這麼做?難道底下隱藏著不能見光的秘密?這本前所未見的書,正是電影《失控的審判》原著、茅利塔尼亞人穆罕莫杜薩拉希的回憶錄,也是他對美國反恐戰爭,最沈重的控訴。
Thumbnail
想像翻開一本書,字裡行間竟是滿滿的黑槓,甚至整頁塗黑。為什麼這麼做?難道底下隱藏著不能見光的秘密?這本前所未見的書,正是電影《失控的審判》原著、茅利塔尼亞人穆罕莫杜薩拉希的回憶錄,也是他對美國反恐戰爭,最沈重的控訴。
Thumbnail
  看到板上對於算牌手這部電影普遍負評,我也來說說自己的看法,說不上是為這部片平反,但是提供幾個觀影的方向,和大家討論討論。    電影的劇情沒有太過明確的起承轉合,比起許多大場面的英雄動作片,很容易讓人感到沉悶,迷失在一些看似毫無意義的對話之中不明所以。    整部電影是由伊薩克. 奧斯卡飾演的威
Thumbnail
  看到板上對於算牌手這部電影普遍負評,我也來說說自己的看法,說不上是為這部片平反,但是提供幾個觀影的方向,和大家討論討論。    電影的劇情沒有太過明確的起承轉合,比起許多大場面的英雄動作片,很容易讓人感到沉悶,迷失在一些看似毫無意義的對話之中不明所以。    整部電影是由伊薩克. 奧斯卡飾演的威
Thumbnail
《逃出摩加迪休》 모가디슈 2021 導演:柳承完 演員: 金倫奭、趙寅成、許峻豪 主觀評分:8.5/10
Thumbnail
《逃出摩加迪休》 모가디슈 2021 導演:柳承完 演員: 金倫奭、趙寅成、許峻豪 主觀評分:8.5/10
Thumbnail
What's Been Done Here Is Reprehensible! 通常,我們看電影時總會見到一句「故事由真人真事『改編』」,不過近來一套以紐約時報暢銷回憶錄《我在關塔那摩的日子》(Guantanamo Diary)為本的電影《The Mauritanian》(港譯《誣罪審判》/台譯《失
Thumbnail
What's Been Done Here Is Reprehensible! 通常,我們看電影時總會見到一句「故事由真人真事『改編』」,不過近來一套以紐約時報暢銷回憶錄《我在關塔那摩的日子》(Guantanamo Diary)為本的電影《The Mauritanian》(港譯《誣罪審判》/台譯《失
Thumbnail
「我還記得被監控之前網絡是什麼樣子。」  然而,時至今日,大數據年代早已高速的運行,同時疫情當前,在閱讀《第四公民》背後的脈絡時,討論早已溢出了紀錄片的本身。在六年後的今日,到底史諾登連帶的事件帶給我們的討論空間和引發的價值判斷,還剩下多少?
Thumbnail
「我還記得被監控之前網絡是什麼樣子。」  然而,時至今日,大數據年代早已高速的運行,同時疫情當前,在閱讀《第四公民》背後的脈絡時,討論早已溢出了紀錄片的本身。在六年後的今日,到底史諾登連帶的事件帶給我們的討論空間和引發的價值判斷,還剩下多少?
Thumbnail
如果可以拯救幾千萬人的生命,為了找到恐怖份子隱藏的核彈地點,你能夠接受對拒不開口的恐怖份子施以酷刑嗎?如果只有用殺害恐怖份子的妻子和孩子,才能使他開口而使上千萬人得救,你將如何去做?美國反恐題材影片《戰略特勤組》直視人性的黑暗和人類的困境,讓觀眾直接面對一個兩難的道德選擇。 911事件從某種程度上改
Thumbnail
如果可以拯救幾千萬人的生命,為了找到恐怖份子隱藏的核彈地點,你能夠接受對拒不開口的恐怖份子施以酷刑嗎?如果只有用殺害恐怖份子的妻子和孩子,才能使他開口而使上千萬人得救,你將如何去做?美國反恐題材影片《戰略特勤組》直視人性的黑暗和人類的困境,讓觀眾直接面對一個兩難的道德選擇。 911事件從某種程度上改
Thumbnail
在台灣的我,面對婚姻平權公投的挫敗,即使結果並非出乎意料,事前也一再提醒自己不容過度天真,但看著七百萬反對對上三百萬贊成的懸殊比例,還是給震撼到對周遭來往的人群,浮現非理性的恨意。心平靜不下來,在島內找不到此時此刻能領航的智者,只能借助好萊塢這股焦慮下的影視產物,與自己對話、給自己冷卻、放自己一馬。
Thumbnail
在台灣的我,面對婚姻平權公投的挫敗,即使結果並非出乎意料,事前也一再提醒自己不容過度天真,但看著七百萬反對對上三百萬贊成的懸殊比例,還是給震撼到對周遭來往的人群,浮現非理性的恨意。心平靜不下來,在島內找不到此時此刻能領航的智者,只能借助好萊塢這股焦慮下的影視產物,與自己對話、給自己冷卻、放自己一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