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採訪|如果不上學、不考試,孩子就會「壞掉」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者(葉瑞秋)按:隨著唐鳳的出名讓「自學」的討論度增加了不少,但仍舊不少台灣人聞所未聞這個行之二十年的自學選擇。這兩個月因正進行端傳媒的台灣自學相關報導,所以採訪了自學生、自學家長、實驗教育的推廣者等等來聊了聊台灣的自學發展和自學生的學習歷程,前前後後採訪了近十個人,錄音多達十幾個小時,逐字稿近兩三萬多字,其中實驗教育的前輩對於教育的理念、對於孩子的接納以及自學生的自學心得,都值得人們關注和思考,遂決定將其中幾篇的逐字稿整理成訪談文章發布。採訪對象以《實驗教育三法》裡「非學校型態」的個人、團體自學為主。

林睿育,臺灣瑟谷教育推廣協會發起人,曾參與創辦跑蛙自學團,曾任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TMS)主任, 中華民國自主學習促進會理事,實驗教育學生家長(兩個兒子)

此篇採訪為下部分,以林睿育作為兩個參與實驗教育兒子的家長,談談為什麼讓小孩參與體制外教育以及心路歷程。


體制就是一個保護傘,只要進去這個體制裡面,這些老師是被體制保護的。
為什麼會選擇讓孩子參與體制外教育?

我有兩個兒子,上小學之前有商量要不要找森林小學,但後來先生還是覺得我們也是這樣長大的(讀體制學校)為什麼他們不可以?

後來我們搬到花園新城,就讀這裡的體制小學。哥哥到中年級弟弟到一年級的時候遇到情況不理想的老師,(嚴重到)家長聯合起來跟學校抗議說這個老師不行,不要讓我的小孩被這個老師教到,可是體制就是一個保護傘,只要進去這個體制裡面,這些老師是被體制保護的,所以校長是無能為力,那個時候想要幫小孩找出路,看看能不能進種籽小學,弟弟很幸運進去了,但高年級名額很少(哥哥就沒進);弟弟進去種籽之後我發現這兩個狀態差太多了,家長進去也覺得非常療癒,平常坐在校園,從老師和學生怎麼講話就受到很多啟發跟接收到教育能量。

哥哥升國中的時候,我們參加社區有個很早期的自學團體成立(赤皮仔)。

弟弟上國中的時候我就跟幾個理念相近的家長辦了自學團體(跑蛙)。

他覺得自己想做的事和想學的事都不是一定要在大學才有的,而且他都有在做了,所以去讀大學除了為了那張學歷對他來說還有什麼意義呢?
你的小孩自學了之後呢?

大學不一定要考嘛,高中的話如果要回高中才需要考,繼續自學就不用。

我們家兩個小孩目前都不想上大學,哥哥高二申請個人自學,實驗教育個人自學久了自然都會發展出自己的方向,比如哥哥是烹飪、藝術、音樂這方面的,就比較沒有在讀英文數學,但是國文作文有在自己讀,但不是讀課本,是讀自己有興趣的書,英文有去上有興趣的課程,也不是學校的課和進度,我們討論過後,他覺得自己想做的事和想學的事都不是一定要在大學才有的,而且他都有在做了,所以去讀大學除了為了那張學歷對他來說還有什麼意義呢?他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他最後連高中的自學都沒有完成,他現在是高三的自學中輟生哈哈,他仔細想過之後就覺得他現在人生過得很好啊,他也不需要那個學歷,他到底為什麼要申請一直做成果報告什麼的,就沒有動力做這件事,我覺得也ok,等到有需要的時候他再自己去處理就好了。

我們有時候煩惱這些小孩都在某種保護傘下,那他們有辦法找到工作嗎?事實上他們會比一般小孩更早接觸到工作場域和就業機會。
大兒子(19歲)開始工作了嗎?在做什麼樣的工作?

對他有在接案子,他在教小孩烹飪,在高中自學過程中有去一個蠻有名的餐廳工作,他非常有興趣,學了不少,在專業領域知道別人怎麼做事情,回來就自己研究,後來有教小學生的實驗教育團體烹飪課,是之前自學團體老師找他合作的,他也有在玩音樂,在做錄音收音的工作,我們瑟谷的podcast就是他幫忙錄音的。

我們有時候煩惱這些小孩都在某種保護傘下,那他們有辦法找到工作嗎?事實上他們會比一般小孩更早接觸到工作場域和就業機會。

為什麼要限制使用網路,不讓他用就是阻絕他接近世界。
如果現在一個學生如果想自學,會面臨什麼困難?

最大的困難是家長認不認同,很多孩子自己想自學但是家長不認同,但是18歲之前一定要家長同意,很大的世代差異,就像用手機一樣,現在的小孩一出生就在3C時代,但家長不是這樣長大的,家長就會把自己的經驗套在小孩身上,我小時候也是這樣長大的為什麼你不可以?但是世代變化太大了不應該這樣類比。

自學這件事在網路時代真的是太方便了,以前去上台大國外的課都是不可能,現在網路一開都有,所以為什麼要限制使用網路,不讓他用就是阻絕他接近世界。


來自台灣瑟谷教育推廣協會粉專

來自台灣瑟谷教育推廣協會粉專

愛小孩滿足小孩他真正的需求而不是滿足你自己的投射,滿足你自己的投射就叫寵小孩。
有些父母認為給孩子「自由」就是寵小孩,是「放任」小孩,如何定義「自由」與「放任」的邊界?怎麼樣是寵小孩,怎麼樣是愛小孩?

可能有點類似愛小孩和寵小孩的差異,比如怎麼界定愛小孩和寵小孩,有人提出還不錯的概念是愛小孩滿足小孩他真正的需求而不是滿足你自己的投射,滿足你自己的投射就叫寵小孩。

在瑟谷裡我們好像給他們很多自由,也給了他很多的責任,他如果超越那個界線他就要上「法庭」,他要為自己做選擇,要不然他就沒事做很無聊,或者他會做他會後悔的事情,這其實滿嚴厲的, 自由和責任是很重要的平衡,但是這個自由是真正的選擇,而不是好像讓他有選擇但其實沒有,那他就不應該去面對那個責任,就像我們告訴小孩說讀書是學生的本分,國英數自社沒學好是你的責任,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小孩從沒自己選擇自己去哪個學校學哪個科目,這些都是我們為他們安排好的,這是社會讓他們做的,他從來都沒有自己選擇那他為什麼要付這個責任呢?他不知道他自己在哪裡,他的選擇是什麼,他就很難本能理解他到底在幹嘛,他要面對的責任是什麼,這是很微妙的事情。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用一杯☕️的價錢贊助我的創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支持思考除罪化/OVERTHINKER的沙龍
15會員
24內容數
數年間採訪的選輯
2024/01/04
近年流浪犬數量激增,農委會最新調查資料顯示,全台遊蕩犬隻已達159697隻,,立委邱志偉在今年五月質詢農委會指出,遊蕩犬的失控已對臺灣原生野生動物山羌、穿山甲、石虎等造成威脅,使野生動物族群數量、豐富性大幅降低,並指出壽山地區的山羌相較10年前減少逾90%,已出現區域性滅絕的可能,遊蕩犬是造成山羌數
Thumbnail
2024/01/04
近年流浪犬數量激增,農委會最新調查資料顯示,全台遊蕩犬隻已達159697隻,,立委邱志偉在今年五月質詢農委會指出,遊蕩犬的失控已對臺灣原生野生動物山羌、穿山甲、石虎等造成威脅,使野生動物族群數量、豐富性大幅降低,並指出壽山地區的山羌相較10年前減少逾90%,已出現區域性滅絕的可能,遊蕩犬是造成山羌數
Thumbnail
2024/01/04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
Thumbnail
2024/01/04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
Thumbnail
2024/01/04
烏俄戰爭之後,許多俄羅斯人尋找遠離戰爭的避風港,但由於烏俄戰爭導致西方國家限制俄羅斯人入境,甚至取消俄羅斯和歐洲之間的班機,泰國是少數歡迎俄國旅客的國家,也可以通過很多方式延長簽證,泰國旅遊及體育部的數據顯示,今年(2023年)上半年,泰國接待了791,574人次的俄羅斯遊客,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10
Thumbnail
2024/01/04
烏俄戰爭之後,許多俄羅斯人尋找遠離戰爭的避風港,但由於烏俄戰爭導致西方國家限制俄羅斯人入境,甚至取消俄羅斯和歐洲之間的班機,泰國是少數歡迎俄國旅客的國家,也可以通過很多方式延長簽證,泰國旅遊及體育部的數據顯示,今年(2023年)上半年,泰國接待了791,574人次的俄羅斯遊客,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10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體制外教育蓬勃發展,不管是國際學校、實驗學校、森林小學⋯⋯等等,都可以稱為體制外教育,很多有條件的家長會跟隨小孩的性格和自己的理念去選擇更適合的教育體制,當支持該教育體制的家庭到達一定數量,甚至能發展出一套有規模的體系,近來很有名的華德福實驗國中小就是這樣。   基於每套體制都有不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體制外教育蓬勃發展,不管是國際學校、實驗學校、森林小學⋯⋯等等,都可以稱為體制外教育,很多有條件的家長會跟隨小孩的性格和自己的理念去選擇更適合的教育體制,當支持該教育體制的家庭到達一定數量,甚至能發展出一套有規模的體系,近來很有名的華德福實驗國中小就是這樣。   基於每套體制都有不
Thumbnail
繼續整理一些當初打開我三觀的許多事情,首先就是當你有了孩子之後很自然的孩子長大到三歲,絕大多數的父母就開始抽公幼,開始找好的幼稚園,然後一路這樣往上,走一條平穩又大眾化的路,沒有任何風險是個好選擇,但當我接觸了體制外之後才知道。 原來小孩可以不用上幼稚園? 原來國小你不想讀都有其他條路可以走? 原來
Thumbnail
繼續整理一些當初打開我三觀的許多事情,首先就是當你有了孩子之後很自然的孩子長大到三歲,絕大多數的父母就開始抽公幼,開始找好的幼稚園,然後一路這樣往上,走一條平穩又大眾化的路,沒有任何風險是個好選擇,但當我接觸了體制外之後才知道。 原來小孩可以不用上幼稚園? 原來國小你不想讀都有其他條路可以走? 原來
Thumbnail
最大的困難是家長認不認同,很多孩子自己想自學但是家長不認同,但是18歲之前一定要家長同意,很大的世代差異,就像用手機一樣,現在的小孩一出生就在3C時代,但家長不是這樣長大的,家長就會把自己的經驗套在小孩身上,我小時候也是這樣長大的為什麼你不可以?但是世代變化太大了不應該這樣類比。
Thumbnail
最大的困難是家長認不認同,很多孩子自己想自學但是家長不認同,但是18歲之前一定要家長同意,很大的世代差異,就像用手機一樣,現在的小孩一出生就在3C時代,但家長不是這樣長大的,家長就會把自己的經驗套在小孩身上,我小時候也是這樣長大的為什麼你不可以?但是世代變化太大了不應該這樣類比。
Thumbnail
「自學就是一整個人生,每個人走出的道路也會不同。」睿育說道。 人生無常,起初自己是因為孩子才慢慢與自學連結奇妙的緣分,從自學法規修改完後與其他家長共同成立的自學團 赤皮仔,到如今 新北市臺灣瑟谷實驗教育機構 ,她坦言其實自己算是「非自願」的踏上這條非學教育之路。
Thumbnail
「自學就是一整個人生,每個人走出的道路也會不同。」睿育說道。 人生無常,起初自己是因為孩子才慢慢與自學連結奇妙的緣分,從自學法規修改完後與其他家長共同成立的自學團 赤皮仔,到如今 新北市臺灣瑟谷實驗教育機構 ,她坦言其實自己算是「非自願」的踏上這條非學教育之路。
Thumbnail
自由和責任是很重要的平衡,但是這個自由是真正的選擇,而不是好像讓他有選擇但其實沒有,那他就不應該去面對那個責任,就像我們告訴小孩說讀書是學生的本分,國英數自社沒學好是你的責任,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小孩從沒自己選擇自己去哪個學校學哪個科目,這些都是我們為他們安排好的,這是社會讓他們做的。
Thumbnail
自由和責任是很重要的平衡,但是這個自由是真正的選擇,而不是好像讓他有選擇但其實沒有,那他就不應該去面對那個責任,就像我們告訴小孩說讀書是學生的本分,國英數自社沒學好是你的責任,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小孩從沒自己選擇自己去哪個學校學哪個科目,這些都是我們為他們安排好的,這是社會讓他們做的。
Thumbnail
實驗三法通過後,自學學生及實驗學校都有大幅增加的趨勢,針對實驗孚校畢業生所進行的調查顯示他們對現況感到滿意,並且表示如有機會選擇仍會選讀實驗學校;研究也顯示實驗學校所遭遇的困難有三:師資,經費,校地。實驗學校因為與傳統學校的理念和運作差異極大,因此加入前應多方考量和比較,在家自學亦然。
Thumbnail
實驗三法通過後,自學學生及實驗學校都有大幅增加的趨勢,針對實驗孚校畢業生所進行的調查顯示他們對現況感到滿意,並且表示如有機會選擇仍會選讀實驗學校;研究也顯示實驗學校所遭遇的困難有三:師資,經費,校地。實驗學校因為與傳統學校的理念和運作差異極大,因此加入前應多方考量和比較,在家自學亦然。
Thumbnail
譬喻「自學」這件事。假如爸媽對教育的方式我不喜歡,所以我想改變方式,最後選擇了離家出走,自力更生。我不覺得家裡會在金援,而且金援也是有條件的。如果接受,就必須接受條件,拿就喪失原本離家自主的目的了。
Thumbnail
譬喻「自學」這件事。假如爸媽對教育的方式我不喜歡,所以我想改變方式,最後選擇了離家出走,自力更生。我不覺得家裡會在金援,而且金援也是有條件的。如果接受,就必須接受條件,拿就喪失原本離家自主的目的了。
Thumbnail
如果我們不去學校,學習會是什麼樣子? 臺灣就有這麼一群學生選擇離開體制,在家自學。你肯定冒出成千上萬個問號:自學生都閒閒的待在家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少了跟同儕互動的機會,人際會有困難嗎?他們可以上大學嗎?回到體制內跟不上別人怎麼辦?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這另類的學習樣貌,看自學生如何離開常軌航行。
Thumbnail
如果我們不去學校,學習會是什麼樣子? 臺灣就有這麼一群學生選擇離開體制,在家自學。你肯定冒出成千上萬個問號:自學生都閒閒的待在家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少了跟同儕互動的機會,人際會有困難嗎?他們可以上大學嗎?回到體制內跟不上別人怎麼辦?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這另類的學習樣貌,看自學生如何離開常軌航行。
Thumbnail
實驗教育做了五年之後,我們越來越體會到自學能力的重要! 但是小孩的自學能力不是從小就能夠自己發生,我們一開始也是從設計教案來教學,經歷慘痛的失敗,重新檢討、觀察小孩的行為,發現小孩會模仿大人的工作模式,來幫自己學習,才漸漸脫離教與學的苦海。
Thumbnail
實驗教育做了五年之後,我們越來越體會到自學能力的重要! 但是小孩的自學能力不是從小就能夠自己發生,我們一開始也是從設計教案來教學,經歷慘痛的失敗,重新檢討、觀察小孩的行為,發現小孩會模仿大人的工作模式,來幫自己學習,才漸漸脫離教與學的苦海。
Thumbnail
我們自在學堂服務2枚學生,1號小學生是弟弟,2號中學生是姊姊,ㄧ個什麼都想學,ㄧ個什麼都不想學,兩人的共通點,卻都是下意識的捍衛著自己的學習主導權--即使當下的他們,並不自覺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我們自在學堂服務2枚學生,1號小學生是弟弟,2號中學生是姊姊,ㄧ個什麼都想學,ㄧ個什麼都不想學,兩人的共通點,卻都是下意識的捍衛著自己的學習主導權--即使當下的他們,並不自覺發生了什麼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