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遠見雜誌實習心得:從學生到記者,我在遠見兩個月的新聞實戰歷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猶記來遠見報到的第四天,我連公司的座椅都還沒坐熱,就和建興哥一同坐上彰化縣長王惠美的餐桌,共餐訪談。這對在校園跑新聞三年的我,是從未想像過的新奇體驗……。而,這只是兩個月實習的序幕!

若要說遠見實習帶給我的最大收穫,莫過於「大展眼界」和「快速成長」。

那時,我與建興哥、珮萱姐一同協作企業接班專題。短短兩個月間,我便走訪不同產業的六間企業,遍及工具機、鋼鐵、羽絨、餐飲、機油、糖廠。

除了當下倍感新鮮外,收穫豐碩在於,對各產業的認識、對企業接班議題從無到有深耕瞭解。這些,都是我大學三年來未嘗接觸過的難得體驗。所謂的「見世面」,大概就是如此吧!

幸運的是,過程中,我們還能實際參與採訪、寫稿等工作,擁有自己掛名的作品。老實說,以我們大三生的功力,要因應遠見這樣的大型財經雜誌月刊,還遠遠不及。但也正是在前輩引領下,一次次的實作、修正、產出,我們才得以逐步積累經驗並成長。

好比有回,我寫企業接班的文稿,其實寫得有些卡頓、重點也抓得不甚精準。結果建興哥便一通電話打來,循循善誘地和我聊了半小時該如何切、如何寫、如何修正寫稿盲點。

雖然不敢說最終成品寫得多好,但能在實作中,收穫前輩記者們多年的經驗分享和指引,絕對是這兩個月快速成長的關鍵養分!

最後想說,我覺得遠見實習最珍貴的價值在於「人」。

兩個月內,之所以能見世面、有所進步,其實都仰賴前輩記者們的無私分享和提攜。尤其,遠見記者們各個身經百戰,絕對都是值得實習生挖掘、請益的經驗寶庫。我想,這未必是在每間媒體都能幸運遇見的!

那,我從這些經驗寶庫中收穫什麼呢?其實族繁不及備載:

建興哥帶我跑遍南北,看見記者應對進退的公關力、親傳訪問寫稿心法

珮萱姐帶我一天實戰,快速產製雜誌即時稿

鳳琪姐耐心與我釐清一篇專題的邏輯核心,她常問:你想告訴讀者什麼?

杏珠姐在百忙中,和我來回討論每周的題目和稿件

某次向明彧哥請益教育相關的題目,收受許多珍貴建議……。

還有很多很多,或許短短一篇心得難以道盡。不過,這些都是遠見實習的迷人之處,才讓我毫不猶豫地留下來長期實習吧!

很感謝2019年的暑假能在遠見度過,也敦促自己在新聞的路上,繼續努力前行!

raw-image

最後,放上一張前輩記者們的帥氣背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18會員
116內容數
嗨,我是羊羽,一名財經文字工作者,主要關注投資研究、自我成長、職場工作議題。過去在財經雜誌任傳產記者三年,有許多拜訪產業的經驗與故事,後來轉入金融業工作,考取高業證照。擅長將複雜議題化繁為簡,期許成為投資與大眾間,說故事的人。工作之餘,寫下觀察投資學習的備忘錄。連絡信箱:devinwang17@gmail.com
2025/03/16
上次發文才說,如果大盤跌破前方支撐、市場持續釋出新利空,可能就會轉保守看待。 而說實在,這波回檔真的有點出乎意料,從 2 月中開始一路大跌,不只跌破前低支撐,中間甚至沒有連續超過 2 天的反彈。與此同時,川普的不確定性也持續發酵。 簡單整理目前看法,包括 AI 增速、經濟衰退、通膨復燃,以及回檔反思
Thumbnail
2025/03/16
上次發文才說,如果大盤跌破前方支撐、市場持續釋出新利空,可能就會轉保守看待。 而說實在,這波回檔真的有點出乎意料,從 2 月中開始一路大跌,不只跌破前低支撐,中間甚至沒有連續超過 2 天的反彈。與此同時,川普的不確定性也持續發酵。 簡單整理目前看法,包括 AI 增速、經濟衰退、通膨復燃,以及回檔反思
Thumbnail
2025/03/02
過去一週,美股經歷一波,以 AI 股為首的大血洗。美股的 CNN 恐懼貪婪指數,最低跌到 18.65,進入極度恐懼區間。 市場也傳出,微軟取消資料中心租約、輝達對台積電砍單傳言。 到底,現在美股大逃殺,是撿便宜機會?還是逃命的開始?本文簡單分享看法!
Thumbnail
2025/03/02
過去一週,美股經歷一波,以 AI 股為首的大血洗。美股的 CNN 恐懼貪婪指數,最低跌到 18.65,進入極度恐懼區間。 市場也傳出,微軟取消資料中心租約、輝達對台積電砍單傳言。 到底,現在美股大逃殺,是撿便宜機會?還是逃命的開始?本文簡單分享看法!
Thumbnail
2025/02/15
自從川普上任以來,不只提到台灣搶走美國與晶片生意,更放話課徵 100% 晶片關稅。 目前,市場盛傳,美國政府可能要求台積電技術入股 Intel,或合資成立新公司,確保晶片製造回流美國。 假如事情確立成真,肯定對台積電會短期利空。 我們該如何去思考台積電的後續發展?台股還能續抱嗎?投資思維是否要轉變?
Thumbnail
2025/02/15
自從川普上任以來,不只提到台灣搶走美國與晶片生意,更放話課徵 100% 晶片關稅。 目前,市場盛傳,美國政府可能要求台積電技術入股 Intel,或合資成立新公司,確保晶片製造回流美國。 假如事情確立成真,肯定對台積電會短期利空。 我們該如何去思考台積電的後續發展?台股還能續抱嗎?投資思維是否要轉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雖然這樣講很老套,但往往回過頭來看,每段經歷、每個選擇、每一份累積,都有意義,儘管很多時候,這些選擇和你一開始所想差異非常大,當下也不知道它代表什麼。 誠實地說,跨入財經記者,一開始從來不是我的選項。 記得大一上紀實採寫課時,當時的老師海蘭,就說,當記者後,必須選一條專精的線路,並養成知識和人脈。
Thumbnail
雖然這樣講很老套,但往往回過頭來看,每段經歷、每個選擇、每一份累積,都有意義,儘管很多時候,這些選擇和你一開始所想差異非常大,當下也不知道它代表什麼。 誠實地說,跨入財經記者,一開始從來不是我的選項。 記得大一上紀實採寫課時,當時的老師海蘭,就說,當記者後,必須選一條專精的線路,並養成知識和人脈。
Thumbnail
之前,一位從事業務的厲害姐姐,在得知我過去三年都在當記者後,很疑惑問我,究竟為什麼要做記者?這行不是超累嗎? 確實是啊,有無數週末、夜晚,我得在咖啡廳趕稿度過;有無數清晨,得拖著根本還沒甦醒的身子,搭上第一班前往東部或南部的列車。 但也是這份工作,帶我到了許多從未想過的地方,與從未想像的人對談。
Thumbnail
之前,一位從事業務的厲害姐姐,在得知我過去三年都在當記者後,很疑惑問我,究竟為什麼要做記者?這行不是超累嗎? 確實是啊,有無數週末、夜晚,我得在咖啡廳趕稿度過;有無數清晨,得拖著根本還沒甦醒的身子,搭上第一班前往東部或南部的列車。 但也是這份工作,帶我到了許多從未想過的地方,與從未想像的人對談。
Thumbnail
去年底,我剛離開工作,聯合新聞網的橘世代來找我,談到一個專案,想找人合作,問我有沒有興趣,專案內容是替別人寫自傳及回憶錄,這本來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之一,但是當時我才離開工作,還沒有喘口氣,而且即將要面對令我焦頭爛額的碩士論文撰寫期,但是幾經思考,還是答應接下籌備的工作。 接下來要找剛從記者工作退役的
Thumbnail
去年底,我剛離開工作,聯合新聞網的橘世代來找我,談到一個專案,想找人合作,問我有沒有興趣,專案內容是替別人寫自傳及回憶錄,這本來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之一,但是當時我才離開工作,還沒有喘口氣,而且即將要面對令我焦頭爛額的碩士論文撰寫期,但是幾經思考,還是答應接下籌備的工作。 接下來要找剛從記者工作退役的
Thumbnail
『又到了放暑假、畢業季,應該很多人正在找實習或正職,而我剛好在今年從實習生身分在緯創轉成正職,不過主要還是分享在科技業當AM實習生心得。。』這是緯寶最近收到實習生-Anjung 與我們分享的故事,讓我們來看看他每天在緯創的工作趣事及分享吧! ……………………………………………………………………………
Thumbnail
『又到了放暑假、畢業季,應該很多人正在找實習或正職,而我剛好在今年從實習生身分在緯創轉成正職,不過主要還是分享在科技業當AM實習生心得。。』這是緯寶最近收到實習生-Anjung 與我們分享的故事,讓我們來看看他每天在緯創的工作趣事及分享吧! ……………………………………………………………………………
Thumbnail
實習分享
Thumbnail
實習分享
Thumbnail
近期緊鑼密鼓的準備履歷、自傳、推薦信、作品等,也陸陸續續開始收到面試通知,目前一周平均接三場左右,多的部分就會在往隔周安排。 花時間翻了許多塵封已久的檔案,在自傳的部分,發現自己對於自傳中的描述,每個時期的落差可以這麼大。 這篇文章,就來分享當研究所時期,準備應徵暑期實習的自傳內容。
Thumbnail
近期緊鑼密鼓的準備履歷、自傳、推薦信、作品等,也陸陸續續開始收到面試通知,目前一周平均接三場左右,多的部分就會在往隔周安排。 花時間翻了許多塵封已久的檔案,在自傳的部分,發現自己對於自傳中的描述,每個時期的落差可以這麼大。 這篇文章,就來分享當研究所時期,準備應徵暑期實習的自傳內容。
Thumbnail
透過新聞編採課程,有幸獲得人物採訪機會😊 第二次嘗試深度採訪,身為初踏入記者、新聞領域的小菜鳥,深度訪談的魅力不容小覷!提問、傾聽、梳理內容的過程間接體驗了受訪者的經驗與生命,如此珍貴且發人深省。 而我想,提問力固然重要,傾聽與觀察更是一個好的報導者、傾聽者、說故事的人不可或缺的能力。
Thumbnail
透過新聞編採課程,有幸獲得人物採訪機會😊 第二次嘗試深度採訪,身為初踏入記者、新聞領域的小菜鳥,深度訪談的魅力不容小覷!提問、傾聽、梳理內容的過程間接體驗了受訪者的經驗與生命,如此珍貴且發人深省。 而我想,提問力固然重要,傾聽與觀察更是一個好的報導者、傾聽者、說故事的人不可或缺的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