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後記| 傳記人物報導 傾聽和觀察的重要

更新於 2021/09/2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上學期選了一堂服務學習課程:新聞編採與實務寫作,因而有幸獲得了額外一次人物採訪的機會😊(其實一整個學期下來滿辛苦的><)
這是我第二次嘗試較為深度的訪談,第一次是去年暑假,遠到台東技能換宿,當時自告奮勇替鹿野鄉瑞和村瑞和車站寫了一份報導,採訪人物是瑞和招呼站站長,整理了約3000字的內容,對當時的我而言算滿艱鉅的任務XD但那次經歷卻開啟了我對於深度訪談的著迷!提問、傾聽、梳理內容的過程間接體驗了受訪者的經驗與生命,它們是那麼珍貴的並且發人深省。
服學課程要求學生以勞動銀髮族為目標人物,進行深度式傳記訪談,並繳交18頁包含照片的成果,相比去年的8頁真是令人躍躍欲試!(必須樂觀)
《最終18頁訪談成果! :D(一部份 》
透過畢專指導教授幫忙,聯繫到高雄左營果貿社區一間老機車行-順樺機車行,和老闆李文川進行訪談與報導。過程中許多突發狀況和趣事,算是有笑有淚、辛苦卻收穫滿滿的一次經驗!成果反覆雕琢、潤飾數十次,雖然還是不夠滿意,每次看都有新的遺憾XD但我想這正是我下次能修正、進步的地方。

《順樺機車行與親切的李老闆!》
初次到順樺,內心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李老闆起初沉默寡言,神情嚴肅。穿著襯衫的我拉小椅子坐到正在修車的老闆身邊,他手上握著器具沾染上機油,用力的喬著客人的輪胎,畫面挺古怪失諧的!簡單自我介紹和開場後,我開始進入提問。
老闆今年已72歲了,因此剛開始溝通稍嫌吃力,我盡可能簡單化提問,並且專注聆聽他的陳述,再從陳述中一層一層問下去。
從他個人孩提時在台南生長背景、到嘉義當學徒、當兵、結婚、選擇到果貿落腳一路到開業的這50年、與果貿社區的情誼,每個部分都有好多令人驚訝、驚艷、感人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像手拉手般在連接成李老闆的一生。
即使是多麼平凡的人,也都藏著渺小中屬於他們自己的偉大。

| 我學到的事:提問很重要 而好的傾聽、觀察更不可少!

我初踏入新聞與記者這個領域,團隊裡老師便時常提點我們提問的重要性!一個好的提問能讓我們獲得最關鍵性、有亮點的回答,這也是我到現在還在努力學的部分,真的不容易呀!
但在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快新聞、資訊型新聞的採訪撰文中,我發現自己竟然陷於追求新聞點的窠臼,甚至,我發現自己常在採訪前就安排好「預期的亮點」,而導致在聆聽受訪者的回答時,只急著想聽到我原本就想、希望聽到的答案,而疏於好的傾聽甚至與更好的切點錯過。
我想,在深度式的訪談中是個很好的練習機會,我也為自己證明了:在我更專注、投入的聆聽時,更能理解受訪者的闡述脈絡以及挖掘更多事件。這是我去年進行瑞和那場報導時較為缺乏的,依稀記得我當時迫切從站長回答中抓取我認為的亮點,現在回想期起想必當時一定遺漏了許多細節的內容。

分享一個我很喜歡的TED演講:

10 ways to have a better conversation(營造良好談話的10 個有效原則),講者是Celeste Headlee,美國著名的廣播記者、節目主持人。
這場TED真的很值得學習,Celeste Headlee分享的十點原則裡有很多是我沒有做到的!(相信你也是XD)。
其中,他在第九點提到了「傾聽」的重要性!他說:“ most people don’t listen with the intent to understand, we listen with the intent to reply .” (多數人傾聽並非為了理解,我們傾聽是為了回答。)
這個觀點和我所想的,採訪時著墨於新聞點而疏於理解,真有異曲同工之妙呀!讓我真有感觸。
談到這,想題外話分享一個小觀點。常有許多人對於電視媒體上記者提問感到無腦、嗤之以鼻,比如說,記者詢問受難者家屬:「會難過嗎?」或者如我昨天看到的,記者詢問颱風過後淹水的家戶:「阿伯,雨一直下會擔心嗎?」可想而知這些答案一定是:對我很難過、會呀非常擔心。身為觀眾的我也常看到記者提問而會心一笑。但我想,他們之所以會提出看似低級的問題,目的可能只是想盡快得到他們想要的回覆吧!
當記者想做一篇受難者家屬悲慟的新聞,並希望新聞內有家屬說:「我很難過。」的片段,能最快得到這樣回復的方式就是直接問:「你會難過嗎?」這時受訪者幾乎只有會與不會的選擇,而記者就能快速取得他們想要的畫面。即時新聞的新聞框架明顯,採訪時自然疏於顧慮受訪者的感受與傾聽。
題外話結束XD
除了好的傾聽之外,觀察也很重要。
訪談時,我很認真地觀察了李老闆的衣著、說話的語調以及外貌,也在訪談結束後留下來在果貿繞了許久,希望能好好感受一番眷村氣息,以及眷村人們交流、環境,深入的觀察才能見微知著,我一直是這樣想的。當我真的慢下腳步,細細感受眷村味,更能了解李老闆口中說的:眷村人情味比其他社區更濃厚。
《在果貿眷村逛逛 隨處一隅紀錄》

| 感想

這次的訪談還是有很多遺憾的地方,比如事後覺得可以針對黑手產業變遷、老闆對於年輕世代入行黑手產業看法、對果貿的更多情感表達有更多琢磨。但大抵上還算是滿意這次的報導!這些美中不足一定會造就更好的下一次的。
訪談尾聲,我能逐漸感受老闆敞開心胸並且時常露出微笑,時不時請我喝紅茶XD而我也在後幾次到訪中印下拍攝的照片拿給他收藏,照片紀錄下了他工作的身影、笑容、他與客人緊密的互動與歷經半百稍顯滄桑的順樺機車行店面。
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平凡,李老闆也是。
平常,我們在好多平面媒體專訪、報導上看見功成名就的大人物們,聽他們談著如何從挫折中站起來、他們打拼的艱辛、成功的祕訣,然後我們羨慕著他們光鮮亮麗的事業、生活。那些在我們眼中成功的人,他們或許獲獎無數、自己創業、出書、上節目、走訪各地演講,他們的故事因為「被社會價值定義為成功」而有幸在大眾面前曝光、被記錄與報導。
但能被記錄下來的資格,從來都不由媒體、社會框架而定。想想你身邊,或許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父母、朋友、親戚,社區中不起眼的小吃攤、一位頂著烈日辛勤工作的工人、貨運司機、清潔員甚至一位街友,或許他們都有著令人動人的故事,能讓我們有所啟發的故事。但他們是世俗眼中的市井小民,更不是媒體眼中亮眼的大人物,鮮少人注意到、鮮少人想花心思去關心並且為他們記錄下精彩的人生、刻骨銘心的故事。我想,在這堂課中,其他同學們報導記錄中,都是這樣的小人物,卻都讓我有所學習與反思。
用Celeste Headlee在演講最後分享的觀點做結尾:當我們完全打開心胸,隨時準備好被驚艷,我們必不會感到失望。(always be prepared to be amazed. And I am never disappointed.)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精彩的地方,放下偏見,敞開心胸去理解、去傾聽他人的故事,一定都會是有所收穫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寫下這篇文章,單純因為對於前陣子新聞媒體「疫苗的新聞的設定與框架」不認同,相信身為理性閱聽眾的你/妳也是感同身受的。 電視新聞對於疫苗死亡日以繼夜的報導,某種程度上已引起閱聽人恐慌,而不諱言,我自身、周遭親友也不免因新聞各種重複、誇示性闡述而徒增擔憂。           
寫下這篇文章,單純因為對於前陣子新聞媒體「疫苗的新聞的設定與框架」不認同,相信身為理性閱聽眾的你/妳也是感同身受的。 電視新聞對於疫苗死亡日以繼夜的報導,某種程度上已引起閱聽人恐慌,而不諱言,我自身、周遭親友也不免因新聞各種重複、誇示性闡述而徒增擔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https://lnkd.in/gw2-vprY 「坐 Uber 比自己開車更污染」很驚訝的標題,這可能超果我們對於共享經濟的直覺或其初衷,此報導中指出兩點,而這兩點也的確是執行上造成的問題。 (1)平均而言,空車行駛占總駕駛時間 43%。過去,我們將自有車停在停車場,現在因為想要共享閒置時間,所以
Thumbnail
當法律所學經歷在如今室內設計現場派不上用場,這時如何堅持下去?這次,我們專訪了設計師的吳透,聽他如何走進設計,承載著一個人、一家公司的堅持。
Thumbnail
2020的春天,我們邀請到沒有才能和我們談談他們的故事,作為當年的電子專欄中的人物專訪。在這裡我們寫下了他們創作的故事,也許你會在這篇文章找到共通點、相異點,不論是什麼,我們希望可以給迷惘、不敢追求夢想的學生們一絲絲勇氣,也給自己機會嘗試的勇氣。 ──來自花蓮的Z世代純樸饒舌迷因團體──
Thumbnail
(聲明:在這個小天地中,不屬於任何公司、沒有任何立場,只是記錄採訪當下大家帶給我的感想,也歡迎大家跟我討論!) 兩岸、軍事新聞轟轟烈烈,尤其「鳳梨事件」更在近期佔據各大新聞版面。而這次的採訪,時間就在鳳梨新聞爆發之前。老實說,過去擔任社會線記者,跑的都是一些社會案件,對於這次兩岸的新聞,也是花了許多
Thumbnail
科學繪圖,源於繪者對自然生物的深刻觀察,達到辨識、鑑定生物的科學目的。策展人胡哲明(臺灣生物分類學會理事長)表示,科學目的是科學繪圖最為重要的目的及框架,,繪者立基於此進行繪製。相較於博物畫,科學繪圖有著明確地目的性,在表現上更為嚴謹。 台博館「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展至5/30,歡迎大家參觀。
Thumbnail
#林良爺爺  #林瑋 #瑋瑋  #小太陽 專訪》溫暖全台灣半世紀,小太陽之家林良與女兒林瑋近況報導 專訪:https://reurl.cc/R4yAd6 在專訪裡提到:「林良在《現代爸爸》裡提到,每個人有兩次童年,一次是自己的,一次陪孩子一起過。」 很認真的看完專訪,看到林良爺爺對孩子的寬容與陪伴,
Thumbnail
最近因為準備大學期中考,還沒有時間繼續寫《香菜人生》。 這其實是我在報導文學課的一項作業,分享一下,希望這是讓大家認識新聞系的機會。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https://lnkd.in/gw2-vprY 「坐 Uber 比自己開車更污染」很驚訝的標題,這可能超果我們對於共享經濟的直覺或其初衷,此報導中指出兩點,而這兩點也的確是執行上造成的問題。 (1)平均而言,空車行駛占總駕駛時間 43%。過去,我們將自有車停在停車場,現在因為想要共享閒置時間,所以
Thumbnail
當法律所學經歷在如今室內設計現場派不上用場,這時如何堅持下去?這次,我們專訪了設計師的吳透,聽他如何走進設計,承載著一個人、一家公司的堅持。
Thumbnail
2020的春天,我們邀請到沒有才能和我們談談他們的故事,作為當年的電子專欄中的人物專訪。在這裡我們寫下了他們創作的故事,也許你會在這篇文章找到共通點、相異點,不論是什麼,我們希望可以給迷惘、不敢追求夢想的學生們一絲絲勇氣,也給自己機會嘗試的勇氣。 ──來自花蓮的Z世代純樸饒舌迷因團體──
Thumbnail
(聲明:在這個小天地中,不屬於任何公司、沒有任何立場,只是記錄採訪當下大家帶給我的感想,也歡迎大家跟我討論!) 兩岸、軍事新聞轟轟烈烈,尤其「鳳梨事件」更在近期佔據各大新聞版面。而這次的採訪,時間就在鳳梨新聞爆發之前。老實說,過去擔任社會線記者,跑的都是一些社會案件,對於這次兩岸的新聞,也是花了許多
Thumbnail
科學繪圖,源於繪者對自然生物的深刻觀察,達到辨識、鑑定生物的科學目的。策展人胡哲明(臺灣生物分類學會理事長)表示,科學目的是科學繪圖最為重要的目的及框架,,繪者立基於此進行繪製。相較於博物畫,科學繪圖有著明確地目的性,在表現上更為嚴謹。 台博館「繪自然-博物畫裡的臺灣」展至5/30,歡迎大家參觀。
Thumbnail
#林良爺爺  #林瑋 #瑋瑋  #小太陽 專訪》溫暖全台灣半世紀,小太陽之家林良與女兒林瑋近況報導 專訪:https://reurl.cc/R4yAd6 在專訪裡提到:「林良在《現代爸爸》裡提到,每個人有兩次童年,一次是自己的,一次陪孩子一起過。」 很認真的看完專訪,看到林良爺爺對孩子的寬容與陪伴,
Thumbnail
最近因為準備大學期中考,還沒有時間繼續寫《香菜人生》。 這其實是我在報導文學課的一項作業,分享一下,希望這是讓大家認識新聞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