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金馬影展《風中的懺悔詩》:朝聖至大、行善免談?

2021/11/2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那裡的風,與「輕柔」無關。不絕於耳的呼嘯聲、布袋緞穗四面紛飛,就連鏡頭都彷彿被風吹動似的,由左到右,緩緩飄移,最終停格在務農的男主角哈山(Umut Karadag飾演)身上。這是土耳其導演森米・卡潘諾古(Semih Kaplanoğlu)《風中的懺悔詩》,開演後不久出現的畫面。而他所捕捉的風,不曾假塑膠袋之手,迴旋出中產生活的虛假(《美國心玫瑰情》),也沒有翻飛整畝大麥,鼓吹一場國族起義(《吹動大麥的風》),卻直接襲向繁盛千年的回教高塔、甚至是跨越宗教的人性劣根,劈頭直問:是行善重要,還是宗教科儀重要?

(有雷慎入)

風,上天的如常習作

作為本片的主要意象,「風」隱含著許多不同的含義。風,無孔不入、無所不在,恰似神性和真理。所以風最明顯的意義,是它所指涉的自然「運行法則」。在穆斯林眼中,一切自然現象,包含生死,不過是阿拉的慣行與旨意;而自己能做的,唯有欣然接受。因此,繼承田地的哈山與妻子,即便杵在狂風當中,哪次不是站得筆挺、站得堅毅?就算在哈山施以慣行農法的農藥肥料影響下,蟲鳥不生、景象寂寥,風,照樣像那不變的真理一般,使勁地吹。
既然是真主的信徒,又是堅忍的莊稼人,哪有什麼需要懺悔的?事實上,在兩人古意的外表下,暗藏著苛薄的個性。看看女方,在收貨時扯謊毀約,就為了壓低對方手工織品的賣價;丈夫呢,更絕了。滿園噴灑農藥的「毒」果不說,還趁友人破產危機低價收購田地;即使對老婆和哥哥,他照樣刻意欺瞞、斤斤計較,一點虧都不願吃。難怪每到夜裡,兩人總是裹在幽暗的藍黑色光裡頭,再溫暖的燈火也照不亮,他們的冷酷臉龐,烘不暖,他們的鐵石心腸。
主人翁哈山(Hasan)與哥哥土地上的大樹。圖片來源:www.commitmenthasan.com

風,考驗信仰的堅定

是環境、教育、還是個性使然?當我們揣想背後動機時,不免浮現出風的第二層意義——「試煉」。
從文化影響來說,回教原本就與猶太教、基督教一樣,向來視災禍為信仰的忠誠度考驗。那麼倘若因大風大雨而放肆行惡,不正是受到撒旦誘惑、背離真主了嗎?何況還有其他角色的寬厚,對照出主角夫婦的吝嗇。例如,經濟絕不寬裕的鞋店老闆,不僅允許哈山長期欠款,甚至在他難得還錢之際,再度以鞋相贈來聊表祝福之意。
不是環境所致,難道是兩人無知?不,恐怕他們不是對錯不分。妻子在透過書寫懺悔過錯時,潸然落淚;而哈山的夢境——卡潘諾古作品中標準的魔幻時刻,更恰恰反映出他潛意識裡的罪惡感。只見置身果園中的他,「叩!」一聲,被外表甜美卻飽嘗農藥的「毒蘋果」猛然擊中,然後,「叩、叩、叩叩、叩叩叩...,」一陣蘋果雨隨風襲捲而來,打得他不禁抱頭蜷縮於地面上。另一場夢中,長輩種下的大樹在風中轟然崩塌。事實上,他剛動用關係,讓電塔改設在比鄰的哥哥土地上,間接導致那棵樹連根拔除,也拔除了骨肉親情與家族記憶。取而代之的,是跟他的心一樣,高聳、霸道、冰冷的那座高壓電塔。
親人之間偶爾也會發生爭執,例如為了遺產。...這種情況下,人們往往會忘了,它們其實應該互相扶持。——Burkhard Weitz

片中哈山仰望的電塔,令人炫目同時感到恐懼。圖片來源:abcgazetesi.com

風,捎來神的訊息

風,也可看作是神的「信差」。作夢,在穆斯林眼中,一直是獲得「天啟」的重要管道。而哈山的夢,往往也因風而起,比如風中的蘋果雨、風中斷裂的樹...。只不過,這些充斥神諭的夢中異象,哈山不為所動。就連現實中降下大雨,洗去那滿園的農藥、滿溢的罪惡,他仍然不曾意識到,這或許是阿拉賜予的第二次機會。
乘著「機會之風」而來的,是片中最關鍵的事件——抽中麥加朝聖之旅。為了完成這伊斯蘭教徒畢生必須完成的功課,哈山夫婦足足等了三年。即使每人必須斥資三萬里拉(約新台幣八萬多元)旅費,他們仍然不願放棄,甚至願意以「朝聖前的身心準備」為名,檢視過去犯下的錯。諷刺的是他們的動機,仍舊是出於「自利」:希望獲得朝聖的祝福。難怪悔過的過程,他倆一邊揀選著輕鬆的方式、容易彌補的小錯(比方還鞋子的欠款),一邊還繼續佔別人的便宜。看來,虔信伊斯蘭教的五大支柱——信真主、禱告、齋戒、朝聖、行善佈施——當中,遵守前四項教規容易,最後一項行善,卻比登天還難。
影片最後的轉折,出現在哈山試圖解開與哥哥的心結之時。兩人因遺產分配問題,早已不相往來,當他登門「尋求祝福」,才發現為時已晚。再也認不出他的哥哥,最後背對著鏡頭走入蒼茫,隱沒在地平線的另一端,徒留哈山一人在原地崩潰啜泣。原來,懺悔的時機早已隨著狂風,遠颺而逝。
問問你的心,什麼是對的。 ——穆罕默德
本片導演森米・卡潘諾古(Semih Kaplanoğlu),曾以《蜜》奪下柏林金熊獎。圖片來源:www.haberturk.com
相較於卡潘諾古最知名的「約瑟夫三部曲」《卵》、《乳》、《蜜》,《風中的懺悔詩》批判立場鮮明,也許多少限縮了觀者詮釋的開放性。但同樣面臨轉變的主角、夢的啟示、節制對白、靈活的遠景與長鏡頭運用...,依舊是眾人熟悉的卡潘諾古、一部影像風格更臻成熟唯美的佳作。意義上來說,反觀台灣瘋搶頭香、但求靈驗的某些信仰現象,我們自然也能有所啟發吧!



*本專題也讓你跟著走心了嗎?歡迎「留言」「分享」「追蹤」!

41會員
71內容數
身為非藝術背景、卻三天兩頭跑展覽的「美術館路人」,除了仰賴直覺定錨眼前作品,更愛問問自己是感覺激動、寧靜、或泫然?還要自虐地,連結當下的人生處境連結,才甘願返回紛擾的現世。於是決心用書寫,實踐艾倫狄波頓《藝術的慰藉》的唯心觀點,捨棄高冷論述、直探藝術所誘發的感觸。請準備好,跟著藝術一起「走心」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