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埤】如何打造更貼近孩子的土地課?

2021/11/1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當跟身邊的人分享自己帶著一、二年級的孩子一起走進田野上土地課時,許多朋友的回應都是:「他們年紀這麼小,真的學得到東西嗎?
一開始,這樣的擔心,也曾存在在自己的心裡。直到後來,孩子們用行動展現了學習的主動性。像是在走廊上遇到我,會告訴我:「老師,昨天我有回家問爸爸,他說秧苗上面黃黃的不一定是死掉,也有可能是風太大了。」還有陸續收到家長的訊息,「老師,昨天回家,小叡出了一些題目考我,他說是你們今天出去踏查的時候看到的。」或者是在課餘時間,帶著弟弟、妹妹一起去巡田,充當小老師,向他們介紹一些田間的小知識。
假日時間去巡田,看見學校的孩子們跟著家裡附近的哥哥姊姊,騎著腳踏車一起來看田裡的秧苗。
(照片由家長提供)家長假日帶著孩子到田裡巡田,有上土地課的姊姊細心地跟弟弟解說當時插秧的故事,還有插秧的小技巧。
說起來,比起我這個從小在都市裡長大的孩子,這群從小生活在田邊的小孩,學習起土地知識好像有種得天獨厚的優勢,經過這一輪土地課,紛紛發現自己身邊有著許多像是農夫爸爸一樣的土地知識寶庫。而我也在每一次幫孩子上課時,努力向孩子學習用最道地的語言,親近孩子的生活情境。

農田間最道地的語言

像是我們在課堂中講到了會在灌溉溝渠旁看到的塞子。再努力的跟孩子說明塞子的用途,還是會有很多小孩露出疑惑的表情。直到一位二年級的妹妹領悟後,「啊!老師,你是在說窒仔(that-á)嗎?」,突然多了幾個人露出了「哦,老師,妳早說嘛!」的表情。
又或者我們講到了農民補秧的動作,孩子也很難以領略,直到那位孩子又說出了「貼稻仔(thiap tiū-á)」,更多的孩子們,才理解了我在說的事情,並用孩子的語言分享給那些還不理解的同學知道。
田中出現一大欉的秧苗,其實就是為了日後「貼稻仔(thiap tiū-á)」而準備的。
「人類學田野工作強調學習貼近當地人的生活與思考方式,關鍵的工具就是語言。」這句話,就從種稻課的切身體驗中一一看見了。

故事留聲機,由兩個著迷於土地故事的女子所共同經營。 我們將一路搜集的故事錄成一張張的唱盤,有土地的芬芳、文化的香氣,還有產業的哀愁。這些聲音,都將透過留聲機播送到彼方。在古老的裝置裡,撥送出剛剛好的雜音,有些笑鬧,有些哀愁。就算不在場,你也能浸潤在故事之中,隨之搖擺。
更多故事,都在所在教育工作室的【故事留聲機】裡,歡迎追蹤我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nnie  Chou
Annie Chou
港都出產,教育與文化工作者。蹲點於雲林田間小學的期間,看見鄉村的美與愁。期間透過教育和鄉村的土地與人做朋友,喜歡抓著底片相機散策,與底片一起行光合作用,透過觀景窗,感受土地與人的關係,花期未定。有相關寫作計畫與稿件邀約,歡迎來信討論:[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