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釀影評|那些電影裡避而不談的──《梅艷芳》販賣的虛假懷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在《胭脂扣》中,由梅艷芳飾演的女鬼如花最終在片場角落裡,找到晚年落魄的十二少。十二少曾因如花的引薦而開始學習粵劇,到了晚年,卻敵不過粵劇的衰落而淪為電影片廠的臨演,映照出香港娛樂產業的過渡性。文化研究者周蕾將《胭脂扣》視為一部懷舊電影,而這種懷戀的傾向,指向了無法確定其客體的「缺失感」,隱含身份危機的再思索。

與之相對的是,梅艷芳從小也是在戲班長大,成名後跨足了電影行業,正巧呼應《胭脂扣》中的娛樂產業轉型。她在「政治上面臨回歸焦慮」與「經濟上蓬勃發展」的八〇年代中成長為一代巨星,而她逝世的時間點,歷經香港回歸中國後的萎靡、張國榮逝世、反對《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23 條的七一遊行,當社會還陷於一片愁雲慘霧中,梅艷芳的逝世彷彿真印證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raw-image

香港的天后:再現八〇年代都市想像

在梅艷芳逝世十八年後,她的同名傳記電影終於在 2021 年上映。劇情改編自其真實經歷,刻劃其自出道、成名、戀愛以至於成為一代巨星的璀璨一生。回顧梅艷芳兩姐妹出道前的生活,每日奔波、趕場於不同的歌舞廳,鮮明的霓虹燈光,點亮了整個夜晚,盡顯香港城市的繁盛。即使如兩姐妹出身貧苦,他們在這裡也有著無盡的機遇:依麗娜姐妹的專屬秀場、每日周轉於不同夜場。此時的香港,前途未知,卻仍充滿活力。

電影特別描繪一段是在梅艷芳尚未出道時,醫生和她說,在動完聲帶手術後,她可能要放棄自己的歌唱事業。從診所中走出的梅艷芳,看著外頭牆上大大小小的招聘廣告,若有所思地盤算著自己的下一步。這時接著一個俯瞰鏡頭,當人們循序地往樓梯下走,她則在洶湧的人潮中逆流而上。這是故事中重要的一個節點,彷彿她的命運在這一刻就已決定好了,難以想像的是,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少女將在不久後大放異采。而後,當她被香港音樂人黎小田挖掘時,她說:「但我剛看醫生,他說我不能再唱歌……我就是想跟你說,我沒打算聽他的。」

在她甫出道沒多久後,她和當時還是新人的張國榮倚靠欄杆,對著燈火閃爍的尖東海旁發下自己的豪言壯語:自己未來將和張國榮攜手站在紅館舞台,擔當彼此的演唱會嘉賓。暗夜中絢爛的燈火,宛如演唱會現場觀眾手中搖晃的應援棒,支撐著兩人的夢想。

這是香港最絢麗的時代,也是允許人們可以勇敢做夢的年代。

raw-image

性別越界、性解放:越禁止越張揚的「壞女孩」

文化研究者李展鵬將梅艷芳的舞台形象定義為多元百變,其中一部份的靈感是繼承了瑪丹娜(Madonna)的叛逆並融合本土文化特色。梅艷芳在剛出道時,以溫柔婉約的長髮形象示人,心醉心碎地高歌〈心債〉;讓人難以想到的是,於 1985 年推出的〈壞女孩〉,她剪斷一頭長髮,英姿颯爽地戴上墨鏡、穿上帥氣的皮外套,大膽唱出女性情慾。電影輕描淡寫地帶過〈壞女孩〉引發的爭議,以及為本人的堅持演出套上一個「有情有義」的框架。

然梅艷芳所說的「要對歌曲有情有義」,不僅是一種義氣,還展現對傳統社會的反抗。片中未能進一步彰顯,她所抗爭的是「社會習以為常的男性凝視」、突破的是「過去女性未能明說的性慾望」。女性不只是有慾望的,她們的慾望更是能搬上舞台對外展演。

raw-image

尋找缺失的梅艷芳:隱而不談的政治性

除了去觀注電影裡再現的梅艷芳形象,更應該著重於梅艷芳的故事中,還缺失了什麼?為什麼電影要刻意地缺失了這樣的她?

在這部傳記電影中,避而不談梅艷芳的政治認同及當時候對社運的積極參與。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8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梅艷芳》是近年少見的本地傳記片,正如子華神宣傳語中的「香港史詩」,梅姐傳奇而短暫的一生其實是跟香港歷史掛勾;因此要全面分析和評論這套電影,必須要做足梅姐個人和香港歷史的功課,這並非易事;所以接下來僅僅是一個90後觀眾的觀後感,假如日後有更多時間和心力,便再執筆撰寫更有誠意的文章吧!
Thumbnail
《梅艷芳》是近年少見的本地傳記片,正如子華神宣傳語中的「香港史詩」,梅姐傳奇而短暫的一生其實是跟香港歷史掛勾;因此要全面分析和評論這套電影,必須要做足梅姐個人和香港歷史的功課,這並非易事;所以接下來僅僅是一個90後觀眾的觀後感,假如日後有更多時間和心力,便再執筆撰寫更有誠意的文章吧!
Thumbnail
看戲前,有兩個朋友說「as a movie,它不合格」我盡量壓抑期望,推想了很多不好看的成因;但還存有一種想法,覺得梅艷芳的一生精彩又跌宕,怎會處理得不好?怎想到問題出在最基本的電影法則。
Thumbnail
看戲前,有兩個朋友說「as a movie,它不合格」我盡量壓抑期望,推想了很多不好看的成因;但還存有一種想法,覺得梅艷芳的一生精彩又跌宕,怎會處理得不好?怎想到問題出在最基本的電影法則。
Thumbnail
一旦遇到生命的摯愛、若無法成全,你還願意拿生命來交換嗎?
Thumbnail
一旦遇到生命的摯愛、若無法成全,你還願意拿生命來交換嗎?
Thumbnail
以敘事而言,傳記電影可以分成兩類。其一,企圖講述人物一生起伏跌宕,可以讓人認識他的一生。其二,以特定事件為主軸,並讓觀眾專注於人物面對斯的心路歷程。近期上映的《梅艷芳》選擇了前者,後輩有機會走一回屬於她獨一無二的黃金年代。至於《史賓賽》則屬於後者,藉由一場節慶聚會,讓我們看到黛安娜的內心拉扯與抉擇。
Thumbnail
以敘事而言,傳記電影可以分成兩類。其一,企圖講述人物一生起伏跌宕,可以讓人認識他的一生。其二,以特定事件為主軸,並讓觀眾專注於人物面對斯的心路歷程。近期上映的《梅艷芳》選擇了前者,後輩有機會走一回屬於她獨一無二的黃金年代。至於《史賓賽》則屬於後者,藉由一場節慶聚會,讓我們看到黛安娜的內心拉扯與抉擇。
Thumbnail
電影裡非但不提「民主歌聲獻中華」、也沒有她所支持的「黃雀行動」,在片中聲稱愛港的梅艷芳,彷彿被抽去靈魂的空殼,徒留一個被政治閹割後的虛假形象。劇情相當斷裂地省略其社運經驗,又在九七大限將至時,重提梅艷芳誓死不離開香港的決心。然而,電影未曾言明,梅艷芳向眾人保證的「不離開」,背後反映了港人什麼樣的焦慮
Thumbnail
電影裡非但不提「民主歌聲獻中華」、也沒有她所支持的「黃雀行動」,在片中聲稱愛港的梅艷芳,彷彿被抽去靈魂的空殼,徒留一個被政治閹割後的虛假形象。劇情相當斷裂地省略其社運經驗,又在九七大限將至時,重提梅艷芳誓死不離開香港的決心。然而,電影未曾言明,梅艷芳向眾人保證的「不離開」,背後反映了港人什麼樣的焦慮
Thumbnail
梁樂民導演所執導的《梅艷芳》,就是一部以香港巨星梅艷芳的生平為本,所拍攝而成的傳記電影。電影裡圍繞在梅艷芳身邊的幾個耀眼身影:張國榮、鄭少秋、關錦鵬、草蜢、黃家駒、劉培基、蘇孝良等等,讓人一瞬間彷彿夢回香港娛樂產業繁華鼎盛的1980、90年代。
Thumbnail
梁樂民導演所執導的《梅艷芳》,就是一部以香港巨星梅艷芳的生平為本,所拍攝而成的傳記電影。電影裡圍繞在梅艷芳身邊的幾個耀眼身影:張國榮、鄭少秋、關錦鵬、草蜢、黃家駒、劉培基、蘇孝良等等,讓人一瞬間彷彿夢回香港娛樂產業繁華鼎盛的1980、90年代。
Thumbnail
關錦鵬近幾年若接受訪談或是映後座談,談起自己當年其實沒想要拍的《胭脂扣》,講起當年的幕後甘苦談,已經成一部精采幕後電影。
Thumbnail
關錦鵬近幾年若接受訪談或是映後座談,談起自己當年其實沒想要拍的《胭脂扣》,講起當年的幕後甘苦談,已經成一部精采幕後電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