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菜二:《梅艷芳》示範了一部傳記電影最不尊重演員的做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終於看了期待已久的《梅艷芳》期待是因為終於有一部關於香港巨星的傳記電影誕生,這證明香港文化沉澱的程度,足以釀造出一個人物,一個矚目而傳奇的故事。


raw-image


可是看戲前,有兩個朋友說「as a movie,它不合格」

我盡量壓抑期望,推想了很多不好看的成因;但還存有一種想法,覺得梅艷芳的一生精彩又跌宕,怎會處理得不好?看來朋友們要求太高吧。


怎想到問題出在最基本的電影法則

戲一開頭,由梅與姐姐自小賣唱說起。到長大後,二人已經略有名氣,音樂人黎小田更親自邀請她們參加新秀歌唱比賽。這段成名前的戲,很平穩地過渡,我也漸漸投入王丹妮所飾演的梅艷芳,有種年輕的傲氣,做得不錯。

梅憑實力,順利入圍決賽,並演唱徐小鳳《風的季節》。我當然預料到王丹妮唱歌時,會沿用梅艷芳的真聲,因為女中低音真的很難找嘛。可是,萬萬想不到,導演居然插入4:3的電視畫面,播出真實的梅艷芳在新秀比賽的片段!然後intercut王丹妮飾演的梅艷芳!


raw-image


我作為觀眾,覺得很出戲

之後我再投入不到,因為我在本能地比較:「梅艷芳果然別有風韻,王丹妮根本不到她一半。」同時我又覺得對王丹妮很不公平。王差不多用演技說服我,她就是梅艷芳之時,你就用真的梅艷芳來提醒我,王只是個演員。後來,這手法用了差不多六七次,我就在真與假、紀錄片與劇情片、驚嘆與比較之間不停徘徊,每次王快要說服我,導演就來提醒我。很累。


這種手法令我很不舒服

製片方好像真的當王丹妮是一個回憶的載體、一個沒有主體性,只是用來串連劇情的工具人,而不是尊重她作為演員的努力。製作方宣傳時說,她是經千挑萬選下,神韻最像梅艷芳。既然那麼珍貴,那為何不好好讓她以演技說服觀眾,製作方做法很虛偽,也很侮辱新進演員,如果梅姐在生,應該不會認同。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其他角色的選角與真實人物氣質相距甚遠。

例如古天樂飾演的時裝設計師劉培基,雖然他刻意做出女性化的蘭花指和擺出一絲不苟的模樣,暗示出劉是同性戀者,但下一刻就變回直男的語氣舉止。加上片頭就看到古生的天下一電影公司是投資方,更加令我聯想這是種圍內人選角的味道。「老細,落唔落場做返個角色呀?」(老闆,不如你親自做一個角色吧?)如果廖啟智(智叔)仍在生,他做劉培基的角色應該更適合了。


另一個位,基本上全戲院的人都笑了。

就是楊千嬅飾演金牌經理人陳淑芬。我第一個反應是「你老幾呀(你哪根蔥呀),楊千嬅根本沒有演技和份量去扮演另一個大人物。之後有一場楊千嬅向梅艷芳曉以大義,天呀,在我看來,竟像一個後輩鼓勵前輩,非常奇怪。如果是由實力派演員羅冠蘭做的話,效果會好百倍。只有林家棟飾演的唱片公司高層蘇生,是真的演到那一種持重和輩份。廖子妤演的梅愛芳也是恰到好處。


raw-image


以上種種,令我覺得這套戲除了不尊重王丹妮之外,其實是不尊重梅艷芳本人

她的一生被做成一套既不像紀錄片,又不像劇情片的「戲」,選角又奇怪,敘事手法又將立體變平面,更將梅人生中最重情重義的幾件大事提也不提。(很多影評也提到了,我就不詳述,就是梅媽媽、梅大哥、支援學運、辦演藝人協會、替劉家玲出聲、培養徒弟何韻詩等)

我批評了那麼多,其實有義務建議一套合格的傳記式電影來證明我的善意。梅艷芳演的《川島芳子》就是好例子,敍事與選角是中上。關於選角,查考起來,原來川島與梅的身世,竟有不少吻合之處,這也許是監製與導演找梅艷芳來演的原因。這些細心,才是對演員、對電影的尊重!

這篇太長了,下篇再談《川島芳子》!

歡迎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 https://liker.land/mylittlechuen/civic

我也在【Matters】哦!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梘液總是落不中我的掌心的沙龍
2會員
14內容數
詩,是醬,平淡的人生要它拌著吃。不定時更新,濃縮生活的醬料。
2022/01/29
所謂的創意搖籃,意思是一個收藏了很多有潛力作品的地方/業界/網絡,製作方可以擔任「影探」(類似星探),發掘可投資的文本,從而改編成能搬上大銀幕的劇本,同時找資方投資。當然作為編劇,想快一點吸收各地優秀作品的話,當然也要靠這些secret gardens。
Thumbnail
2022/01/29
所謂的創意搖籃,意思是一個收藏了很多有潛力作品的地方/業界/網絡,製作方可以擔任「影探」(類似星探),發掘可投資的文本,從而改編成能搬上大銀幕的劇本,同時找資方投資。當然作為編劇,想快一點吸收各地優秀作品的話,當然也要靠這些secret gardens。
Thumbnail
2022/01/17
「你說我犯了漢奸罪,我沒有這個榮幸,我最多是一個戰俘!」這個定調擲地有聲,因為川島是滿人,又不是漢人,所謂漢奸根本不成立?如她所說,她只是一個復辟不成功的戰俘。
Thumbnail
2022/01/17
「你說我犯了漢奸罪,我沒有這個榮幸,我最多是一個戰俘!」這個定調擲地有聲,因為川島是滿人,又不是漢人,所謂漢奸根本不成立?如她所說,她只是一個復辟不成功的戰俘。
Thumbnail
2022/01/17
電視台編劇這個身份,令我接觸到常人難以觸及的地方。例如有一次為劇集《警犬巴打》做資料蒐集,我和同事去了沙嶺警犬訓練學校深度參觀。
Thumbnail
2022/01/17
電視台編劇這個身份,令我接觸到常人難以觸及的地方。例如有一次為劇集《警犬巴打》做資料蒐集,我和同事去了沙嶺警犬訓練學校深度參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寫於2021年11月// 《梅艷芳》按照年份排程講述了梅艷芳的生平,整體的基調規矩且流暢,但這卻是個致命傷所在。其實,看得出來導梁樂民演努力想拍出梅艷芳的多面性,但可惜的是,因這種「貪心」而加了許多瑣碎、拖沓甚至是不重要的情節。並且,描寫愛情的部分就佔了幾乎一半以上,還都是一些意義不明的段
Thumbnail
//寫於2021年11月// 《梅艷芳》按照年份排程講述了梅艷芳的生平,整體的基調規矩且流暢,但這卻是個致命傷所在。其實,看得出來導梁樂民演努力想拍出梅艷芳的多面性,但可惜的是,因這種「貪心」而加了許多瑣碎、拖沓甚至是不重要的情節。並且,描寫愛情的部分就佔了幾乎一半以上,還都是一些意義不明的段
Thumbnail
其實許鞍華導演拍張愛玲的作品被嫌,《第一爐香》不是第一次,在電影《第一爐香》的專訪裡,她笑笑的說,她對得起觀眾、對得起張愛玲,即使張愛玲出現在她面前,她也可以很坦然的面對她,她對張愛玲,傾慕的成分愈來愈少,反而感覺跟張愛玲,有老姊妹的感覺。
Thumbnail
其實許鞍華導演拍張愛玲的作品被嫌,《第一爐香》不是第一次,在電影《第一爐香》的專訪裡,她笑笑的說,她對得起觀眾、對得起張愛玲,即使張愛玲出現在她面前,她也可以很坦然的面對她,她對張愛玲,傾慕的成分愈來愈少,反而感覺跟張愛玲,有老姊妹的感覺。
Thumbnail
《阮玲玉》是一部改編自同名演員真實故事的傳記電影。她是中國1920至1930年代的演員,從起初被視為「花瓶」到突破自我接演各類型角色,演繹出社會不同階層的女性,可以說是當時社會氣氛下新女性形象代表。當她25歲自殺過世,甚至有近30萬人替她送行。
Thumbnail
《阮玲玉》是一部改編自同名演員真實故事的傳記電影。她是中國1920至1930年代的演員,從起初被視為「花瓶」到突破自我接演各類型角色,演繹出社會不同階層的女性,可以說是當時社會氣氛下新女性形象代表。當她25歲自殺過世,甚至有近30萬人替她送行。
Thumbnail
《梅艷芳》是近年少見的本地傳記片,正如子華神宣傳語中的「香港史詩」,梅姐傳奇而短暫的一生其實是跟香港歷史掛勾;因此要全面分析和評論這套電影,必須要做足梅姐個人和香港歷史的功課,這並非易事;所以接下來僅僅是一個90後觀眾的觀後感,假如日後有更多時間和心力,便再執筆撰寫更有誠意的文章吧!
Thumbnail
《梅艷芳》是近年少見的本地傳記片,正如子華神宣傳語中的「香港史詩」,梅姐傳奇而短暫的一生其實是跟香港歷史掛勾;因此要全面分析和評論這套電影,必須要做足梅姐個人和香港歷史的功課,這並非易事;所以接下來僅僅是一個90後觀眾的觀後感,假如日後有更多時間和心力,便再執筆撰寫更有誠意的文章吧!
Thumbnail
看戲前,有兩個朋友說「as a movie,它不合格」我盡量壓抑期望,推想了很多不好看的成因;但還存有一種想法,覺得梅艷芳的一生精彩又跌宕,怎會處理得不好?怎想到問題出在最基本的電影法則。
Thumbnail
看戲前,有兩個朋友說「as a movie,它不合格」我盡量壓抑期望,推想了很多不好看的成因;但還存有一種想法,覺得梅艷芳的一生精彩又跌宕,怎會處理得不好?怎想到問題出在最基本的電影法則。
Thumbnail
以敘事而言,傳記電影可以分成兩類。其一,企圖講述人物一生起伏跌宕,可以讓人認識他的一生。其二,以特定事件為主軸,並讓觀眾專注於人物面對斯的心路歷程。近期上映的《梅艷芳》選擇了前者,後輩有機會走一回屬於她獨一無二的黃金年代。至於《史賓賽》則屬於後者,藉由一場節慶聚會,讓我們看到黛安娜的內心拉扯與抉擇。
Thumbnail
以敘事而言,傳記電影可以分成兩類。其一,企圖講述人物一生起伏跌宕,可以讓人認識他的一生。其二,以特定事件為主軸,並讓觀眾專注於人物面對斯的心路歷程。近期上映的《梅艷芳》選擇了前者,後輩有機會走一回屬於她獨一無二的黃金年代。至於《史賓賽》則屬於後者,藉由一場節慶聚會,讓我們看到黛安娜的內心拉扯與抉擇。
Thumbnail
電影裡非但不提「民主歌聲獻中華」、也沒有她所支持的「黃雀行動」,在片中聲稱愛港的梅艷芳,彷彿被抽去靈魂的空殼,徒留一個被政治閹割後的虛假形象。劇情相當斷裂地省略其社運經驗,又在九七大限將至時,重提梅艷芳誓死不離開香港的決心。然而,電影未曾言明,梅艷芳向眾人保證的「不離開」,背後反映了港人什麼樣的焦慮
Thumbnail
電影裡非但不提「民主歌聲獻中華」、也沒有她所支持的「黃雀行動」,在片中聲稱愛港的梅艷芳,彷彿被抽去靈魂的空殼,徒留一個被政治閹割後的虛假形象。劇情相當斷裂地省略其社運經驗,又在九七大限將至時,重提梅艷芳誓死不離開香港的決心。然而,電影未曾言明,梅艷芳向眾人保證的「不離開」,背後反映了港人什麼樣的焦慮
Thumbnail
梁樂民導演所執導的《梅艷芳》,就是一部以香港巨星梅艷芳的生平為本,所拍攝而成的傳記電影。電影裡圍繞在梅艷芳身邊的幾個耀眼身影:張國榮、鄭少秋、關錦鵬、草蜢、黃家駒、劉培基、蘇孝良等等,讓人一瞬間彷彿夢回香港娛樂產業繁華鼎盛的1980、90年代。
Thumbnail
梁樂民導演所執導的《梅艷芳》,就是一部以香港巨星梅艷芳的生平為本,所拍攝而成的傳記電影。電影裡圍繞在梅艷芳身邊的幾個耀眼身影:張國榮、鄭少秋、關錦鵬、草蜢、黃家駒、劉培基、蘇孝良等等,讓人一瞬間彷彿夢回香港娛樂產業繁華鼎盛的1980、90年代。
Thumbnail
關錦鵬近幾年若接受訪談或是映後座談,談起自己當年其實沒想要拍的《胭脂扣》,講起當年的幕後甘苦談,已經成一部精采幕後電影。
Thumbnail
關錦鵬近幾年若接受訪談或是映後座談,談起自己當年其實沒想要拍的《胭脂扣》,講起當年的幕後甘苦談,已經成一部精采幕後電影。
Thumbnail
無預期聽到久違的梅艷芳歌曲,結果就造成又一晚的老歌回顧。
Thumbnail
無預期聽到久違的梅艷芳歌曲,結果就造成又一晚的老歌回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