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大節的晚上,來懷念芳華絕代的香港巨星──梅艷芳
《梅艷芳》是近年少見的本地傳記片,正如子華神宣傳語中的「香港史詩」,梅姐傳奇而短暫的一生其實是跟香港歷史掛勾;因此要全面分析和評論這套電影,必須要做足梅姐個人和香港歷史的功課,這並非易事;所以接下來僅僅是一個90後觀眾的觀後感,假如日後有更多時間和心力,便再執筆撰寫更有誠意的文章吧!
2003年,梅艷芳離開了我們。一代巨星殞落,標誌著香港一個光輝時代的終結。四歲在荔園登台的小歌手,唱到成為風靡亞洲的舞台女皇,梅姐短短40載人生,當中經歷幾多艱辛,付出多少犧牲?星光背後,她的感情生活,她對工作的熱愛,對朋友以至對香港的情義,也成就了她那「香港的女兒」無可替代的地位。為實現梅姐留下一部傳世電影的遺願,安樂影片聯同金像團隊籌備7年製作出《梅艷芳》,希望將她的傳奇一生,重現歌影迷眼前!
1.
就整體編導而言,這套電影的確普普通通,未能突顯梅姐芳華絕代的面貌;片中除了姊妹情深、梅姐跟知己好友Eddie的相知相識之外,其他如朋友、演藝界人物、徒弟、歌迷等等,甚至是兩段對梅姐來說應是刻骨銘心的愛情,亦如匆匆過客,缺乏深刻的感情交流
另一方面,電影缺少了許多「不能說的日子」,即使無奈,但也理解導演和片商迴避的理由;不過最令我不滿的是戲中將梅姐被賤男辜負的痴心錯付,改編成相愛小情侶被社長棒打鴛鴦,就算是為了戲劇效果和怕被起訴,也不必如此吧……
2.
作為一個90後,老實說,我對梅姐由小歌女、參選新秀奪冠然後大紅大紫的這段生平,僅僅是略知一二;所以在電影前段,我更多是欣賞製作團隊花費心力以CG重現的華麗舊香港
到97年打後,電影畫面驟然失色變得灰暗,這是暗示香港的輝煌已一去不復返嗎?
我認為,導演在呈現這幾年間的人和事之中,隱含著不少對香港人的寄意;譬如故事的敍事角度亦由描繪巨星風采,轉為強調梅姐「香港女兒」的身份,描述她放棄移民留在香港、與市民共同面對SARS、熱心慈善項目等等的事跡,突顯她的堅強和對香港的感情,鼓勵觀眾要對香港繼續懷有希望
3.
至於哥哥的殞落 + 梅姐在舞台上的最後道別這兩大催淚位,我當年年紀尚小,所以對他們離去均印象模糊;這兩段「劇情」會令我落淚的原因,也許不僅是對兩位巨星的婉惜,而是物轉星移,我不得不接受跟熟悉的人和事逐一道別,例如近年的智叔、達叔、竹內結子、三浦春馬、志村健等等……糟糕,這種對離別的傷感似乎是初老的徵兆?
4.
可能是世界最多人觀看傳記片前的重點問題:演員跟現實中的名人相像嗎?
戲中飾演梅姐的演員王丹妮算不上非常神似,不過新人首次擔正,已經要飾演一顰一笑仍無比熟悉的超級巨星,她在語氣、外形、表現對愛情的憧憬和幻滅的哀愁,已交出合格有餘的功課
雖然「哥哥」張國榮在《梅艷芳》是配角,但要飾演哥哥這個角色,比飾演梅姐更吃力不討好;飾演哥哥的劉俊謙是我很喜歡的演員,但終究沒有在我心中留下太深刻的魅力和印象
至於其他人物,由於多為襯托及回憶之用, 所以對於我而言是玩猜猜樂 (喂)
5.
《梅艷芳》最賞心悅目之處,是以經典金曲串連故事的脈絡:翻唱甄妮的《命運》明示梅姐的不屈、憑《風的季節》一炮而紅、再締造《壞女孩》、《烈焰紅唇》等等的反叛及經典形象、最後以《夕陽之歌》落幕,並以《歌之女》總結梅姐一生
其次就是舊時代的香港時裝,王丹妮本來就是模特,所以各種梅姐時髦甚至前衛的造型都carry得到,猶如fashion show一樣,不知道會否掀起懷舊熱潮呢?xdd
6.
「我只希望大家在某一晚,抬頭望向天上的星星時,見到其中一顆星的時候,你會想起有一個曾經好熟悉的名字」──看到結尾,加上出品人江志強不時在訪問強調要完成梅姐遺願,我更感這套電影是愛惜梅姐的朋友的一個回應與肯定──梅艷芳依然是香港人的一顆明星,香港人總會想起她、愛著她
編註:電影的「終極足本版」將於2月5日在Disney+以劇集形式上架播放,片商表示這個版本有超過一小時從未曝光的片段,希望會能更完整地呈現梅姐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