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基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前情提要:北魏經歷孝文帝的漢化改革,轉型為大中華的帝國,由於部分鮮卑的貴族與既得利益者,在此改革中喪失了原本的社會地位與權利,特別是鎮守北方邊境的六鎮軍民,因而起兵叛變,雖然北魏鎮壓了此次的動亂,但於戰役中崛起的高歡,卻是北魏後期動盪不安的始作俑者!皇帝與權臣間的較量,導致北魏分裂為東魏與西魏,造就了宇文泰登上歷史的舞台。之後隋唐的開國君主,皆與宇文泰有間接的關係。


隋朝統一中國


隋王朝始於第一代文帝開皇元年(西元581年)消滅北周,終於第二代的煬帝,於大業十四年(西元618年)被部下所殺,前後兩代只有三十八年。西元589年,隋文帝結束了中國自漢末黃巾之亂以來長達四百年的分裂,重新讓中國成為統一的國家。隋朝統一中國後,緊接著進行了多項建設,包括開鑿貫穿南北的大運河這些建設不僅為唐朝奠定三百年基業,也給後世留下難以計數的影響

西元581年二月,北周靜帝將帝位禪讓給楊堅,楊堅改國號為「隋」,是為隋文帝,年號「開皇」,並且頒佈了治國的基本方針。這個基本方針是:「易周氏(北周)官儀,依漢魏之舊。」北周的制度如其國號所示,是以上古周代制度為根本,以《周禮》中「六官之制」為骨幹。六官是指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個行政組織。對來自北方少數民族的宇文氏來說,積極拉攏漢族是必要的,而被漢族視為理想的周代儀禮,自然是最理想的制度。曾經弱小的西魏(北周)能夠併吞強盛的東魏(北齊),還打敗了梁(南朝),其快速發展的原因,就在於這個六官制度,以及與六官之制互為表裡的軍事制度 -- 府兵制,這兩個制度整合了北方民族與漢族的能量。

內政改革

隋朝實施三省六部制,以這個制度取代六官之制。隋初三省分別由尚書省高熲(ㄐㄩㄥˇ),內史省李德林,門下省蘇威負責。這三省再加上負責軍事的楊惠,便是實施新制的四大支柱。六部則指尚書省下設的吏部、禮部、兵部、都官(後改刑部)、度支(後改戶部)、工部共六個朝政機構。內史、門下二省設在宮內,主管皇帝生活起居和宮廷保衛,其亦有諫諍及匡正皇帝過失之責。尚書省是朝政的總管,類似現在的行政院。此外還有十一寺作為朝廷事務的執行機構。隋唐以後各朝官制名稱雖有所變化,但基本上仍沿隋制。

同時開始制定新律令。律是刑罰的法規,令是行政與官僚、稅制等等的非刑罰法令,廣泛採用魏、晉、齊、梁各律的優點,「沿革輕重,取其折衷」,新律的制定幾經曲折,終於在開皇三年,誕生了總計十二卷,共五百條的法典。開皇律令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不僅被唐朝沿用,甚至還遠及東亞,成為律令制的典範。隋朝被唐代的光芒所掩蓋,一直以來總是被忽略。就像秦朝和漢朝一樣,唐朝前期的體制,基本上來自隋朝。

除了以上的改革,影響最為深遠的當屬建立科舉制,廢除九品中正制。建國開始,隋文帝命令各州每年推選三個有才能的人,到中央授官。後來,隋文帝又下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部管刺史,要由有德有才的舉人擔當。到隋煬帝時,定十科舉人,開設進士科,以考試詩賦為主,選擇「文才秀美」的人才生。科舉制度的創建,重才學而不重門第,削弱了門閥大族世襲的特權。這種「任人唯賢」的改革,影響世世代代的讀書人。隋文帝統治的後期,國家富足強盛,戶口大增,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呈現空前繁榮景象。


隋文帝身世

開啟隋唐時代序幕的隋文帝楊堅,依《隋書》所述,從出生開始便帶有濃厚佛教傳說色彩的人物。根據高祖本紀,楊堅於西魏大統七年(西元541年)六月癸丑之夜,誕生在馮翊(陝西省大荔)的般若寺,誕生時有紫色之氣充滿庭院。傳說就在此時,一位從河東郡來的比丘尼說道:「此兒所從來甚異,不可於俗間處之。」也就是說,嬰兒來自非比尋常的地方,所以不可處於俗世間,如此告知嬰兒的母親呂氏後,親自收養撫育於別館。《續高僧傳》道密傳也提到:有神尼者,名曰智仙,語太祖(楊堅的父親楊忠)曰:「兒,天佛所佑,勿憂。」智仙比丘尼便幫他取名名為卯羅延,期望能和梵天王諸神一般,擁有金剛不壞之軀。之後,楊堅到十三歲為止,接受智仙的照顧養育。七歲時,據聞智仙曾說:「兒當大貴,從東國來,佛法當滅,由兒興之。」預言不久之後的建德三年(西元574年)北周武帝滅佛,造成佛教法難,將由隋文帝復興。

此預言成真!文帝在即位後不久,便允許信徒出家,同意民間有抄經與鑄造佛像的自由,並且在首都或洛陽等地的重要佛寺和朝廷內,備置佛教經典。根據紀錄,文帝在位的時間裡,共「度僧23萬人,立寺3792所」。但是,文帝並沒有將國家大部分的財政用於興佛的事業上,他與梁武帝不同,雖然崇尚佛教,卻沒有忘了治理天下。

智者大師

開皇二十年(西元600年)十月,太子楊勇因事被廢,十一月,文帝的次子晉王楊廣被立為太子。文帝大興佛教,兒子楊廣也與創立天台宗的祖師智顗(ㄧˇ)法師關係密切。智顗出身於梁(南朝)的官宦世家,俗姓陳,出家後拜光州大蘇山(今河南省)的慧思(南嶽慧思)為師,後來前往陳朝的首都建康(今南京)弘法,並且受到陳朝皇帝與貴族們的推崇,是江南首屈一指的高僧。隋滅陳後,楊廣積極親近智顗,請智顗到自己管理的揚州授戒說法,並且贈以「智者」(大師)的稱號。

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

當慧思看到智顗的時候說:「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靈山就是佛陀說妙法蓮華經的地方靈鷲山,佛說法華經前,先說無量義經,說完後入無量義三昧(入定),之後出無量義三昧(出定),開始說法華經。慧思以前的某一生,曾與智顗的某一生同在靈山上聽世尊講法華經,因為當時的因緣,這輩子來相見。慧思禪師隨即根據《法華經 普賢菩薩勸發品》(或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為顗師開示普賢道場,並依《法華經 安樂行品》宣說「四安樂行」,「四安樂行」為:安樂行、安樂行、安樂行以及誓願安樂行。

智顗接著便開始精進用功,經過了十四天的時間,當誦到《法華經 藥王菩薩本事品》中的「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時,豁然開朗,心無雜念地入定,見靈山一席儼然未散。據說,顗師乃是藥王菩薩乘願而來娑婆世界,因此才會誦至此品時開悟。藥王菩薩,後號「淨眼如來」,其賜與人良藥,救治眾生身、心兩種病苦的菩薩,乃二十五大菩薩之一。另有藥上菩薩,號「淨藏如來」,原為藥王菩薩之弟。藥王,藥上兩菩薩,常作為藥師如來的兩脅侍一併供奉(另說為「日光菩薩」,「月光菩薩」)。

非汝不證,非我不知

顗師的一生有兩次開悟,第一次便是在這大蘇山的「大蘇妙悟」,顗師將自己所證的境界稟告慧思大師,慧思大師更進一步地為他開示演說經中妙義,經過了四天四夜後,顗師讚嘆這四天的成就,超過了修行一百年的時間(四夜進功,功逾百年)。慧思大師語帶鼓勵:「這種境界,如果不是你,別人是無法輕易證到的;如果不是我,其他人也難以判別。(非汝不證,非我不知)」得初旋陀羅尼,即辯才無礙,說法人中最為第一。

八年後,慧思大師準備要去其他地方弘化,便告訴智顗:「我一直希望到到南嶽衡山去,但因為找不到傳法之人而作罷,如今你已經找到修行之法了,應該開始去弘法利生,莫作最後斷種人也!」於是命智顗前往陳朝弘法。顗師於陳朝首都瓦官寺駐錫八年,因徒眾過多,事務繁雜,妨礙修行,後決定入山林修行。西元575年秋天,入天台山(今浙江省天台縣),建立寺院,即後來的國清寺。智顗在北峰上獨修頭陀行,證入一實諦法門

某天半夜顗師正在禪定中,忽然狂風大作,雷電交加,並且有無數妖魔鬼怪出現,不斷變化,極為恐怖。當這些境界出現時,顗師以止觀之法安住,不為一切外境所動,一心觀照自性清淨。當顗師如此觀照時,一切怖畏情景自然消散。「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魔境無法擾亂顗師的心神,隨即浮現的,便是顗師的父母、親屬及同參道友,或以頭枕膝,或以手抱身,哽咽地泣訴往日種種的情景。修道者對於恐怖凶惡的情境往往會防範,但對於世間私情的牽掛卻不易察覺,有時甚至會生執著之心。顗師仍不為境所動,不起於座,「深念實相,體達本無」。於是,這些境界也逐漸退散,不復存在。種種恐怖之境是「強緣」,父母師僧枕膝抱身是「軟緣」,這兩種境界都不能動搖顗師之禪定。非但了知逆緣是障礙,順緣亦是行者之妨礙,遇順逆皆能心不動搖,才能成就道業。此次的「華頂降魔」便是顗師的第二次證悟,又稱為「頭陀妙悟」。

開皇九年正月二十日(西元589年),隋朝軍隊攻入建康城,捉住陳後主叔寶,陳朝亡。陳朝的部分百姓因不願意歸順隋朝,進而在江南作亂,由晉王楊廣(後來的隋煬帝)所平定,因而被父皇命為揚州總管。平亂沒多久後,楊廣便派專使迎請智顗來揚州弘法,當時智顗因戰亂在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所駐錫的廬山(江西省)東林寺。開皇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楊廣於揚州總管的金城殿設千僧齋,顗師為楊廣授菩薩戒。在受菩薩戒時,顗師對晉王楊廣說:「大王紆遵聖禁,名曰「總持」。」楊廣也讚歎顗師:「大師傳佛法燈,稱為『智者』。」自此,智顗禪師從此便被尊稱為「智者大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海昇的沙龍
95會員
141內容數
過去在求學的過程中,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總是被極短的篇幅帶過,而介紹不外乎魏晉南北朝是個分裂又黑暗的時代,因此士大夫開始清談,結果導致亡國。直到後來接觸了魏晉南北朝史,才發現原來以前學的是那麼的偏頗。此系列文章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讓大家了解魏晉南北朝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一段歷史。
江海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6
1.則天皇帝禮遇高僧 2.禪宗五祖 3.神秀禪師
Thumbnail
2023/01/06
1.則天皇帝禮遇高僧 2.禪宗五祖 3.神秀禪師
Thumbnail
2022/12/23
1.為稱帝鋪路 2.文字改革 3.女身當王國土
Thumbnail
2022/12/23
1.為稱帝鋪路 2.文字改革 3.女身當王國土
Thumbnail
2022/12/09
1.巡幸東都 2.高宗駕崩 3.廢立兒皇
Thumbnail
2022/12/09
1.巡幸東都 2.高宗駕崩 3.廢立兒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政要》評其「亙古而來,未之有也」,《新唐書》讚嘆「至治之君,不世出也」。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任君主,但論者認為,太宗策動父親李淵叛隋自立,繼而策動政變登基,他才是真正的唐朝建國者。唐太宗在位廿三年,開創了貞觀之治,是隋唐盛世的展現者。 從民族角度,太宗的父系屬於漢族,母系有胡族背景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貞觀政要》評其「亙古而來,未之有也」,《新唐書》讚嘆「至治之君,不世出也」。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任君主,但論者認為,太宗策動父親李淵叛隋自立,繼而策動政變登基,他才是真正的唐朝建國者。唐太宗在位廿三年,開創了貞觀之治,是隋唐盛世的展現者。 從民族角度,太宗的父系屬於漢族,母系有胡族背景
Thumbnail
隋文帝楊堅,其父是北周的漢族權臣,其母是北周的鮮卑貴族。其女是北周宣帝皇后。楊堅雖然擁有龐大的政治籌碼,但更要步步為營,謹慎行事。至其外孫靜帝即位,楊堅才真正的集大權於一身,最終篡位自立,成為隋朝開國君主。 從倫理角度,楊堅是從外孫手中奪取權力,政治現實中難言對錯。從民族角度,楊堅是混血兒,但以父系
Thumbnail
隋文帝楊堅,其父是北周的漢族權臣,其母是北周的鮮卑貴族。其女是北周宣帝皇后。楊堅雖然擁有龐大的政治籌碼,但更要步步為營,謹慎行事。至其外孫靜帝即位,楊堅才真正的集大權於一身,最終篡位自立,成為隋朝開國君主。 從倫理角度,楊堅是從外孫手中奪取權力,政治現實中難言對錯。從民族角度,楊堅是混血兒,但以父系
Thumbnail
隋朝只有兩個正式皇帝,隋文帝楊堅更是出名專情,只立一后。難道楊廣敢改這「舊例」嗎?沒錯,隋朝也只有兩個皇后。 但史書上的事情,從來不像我們「常理推斷」那麼單純。 趁著這個皇后不多的時期,有些事情都是可以好好來說一說。 后,本意並非「帝王的配偶」。
Thumbnail
隋朝只有兩個正式皇帝,隋文帝楊堅更是出名專情,只立一后。難道楊廣敢改這「舊例」嗎?沒錯,隋朝也只有兩個皇后。 但史書上的事情,從來不像我們「常理推斷」那麼單純。 趁著這個皇后不多的時期,有些事情都是可以好好來說一說。 后,本意並非「帝王的配偶」。
Thumbnail
西元581年,陽曆3月4日。 北周丞相隋王楊堅,接受小皇帝的禪讓,成立隋朝。 改年號為「開皇」。 中國史上有許多所謂的「治世」。開皇也是其中一個。 在兒童歷史啟蒙書籍上,對於開皇之治一定會提到的,就是「科舉制度」開始。
Thumbnail
西元581年,陽曆3月4日。 北周丞相隋王楊堅,接受小皇帝的禪讓,成立隋朝。 改年號為「開皇」。 中國史上有許多所謂的「治世」。開皇也是其中一個。 在兒童歷史啟蒙書籍上,對於開皇之治一定會提到的,就是「科舉制度」開始。
Thumbnail
一登場就是隋國公,太子岳父。 參與滅北齊之戰,更領定州總管,與北周皇帝並肩的實權者,楊堅。 兩漢至今,多少皇帝起於草莽,出身低微,一路往上爬,成就不朽天子傳奇。就連王莽都要扮個幾十年模範生。 楊堅,免。 他的父親,是北周開國大將楊忠,東征西討,畢生志願就是統一天下。
Thumbnail
一登場就是隋國公,太子岳父。 參與滅北齊之戰,更領定州總管,與北周皇帝並肩的實權者,楊堅。 兩漢至今,多少皇帝起於草莽,出身低微,一路往上爬,成就不朽天子傳奇。就連王莽都要扮個幾十年模範生。 楊堅,免。 他的父親,是北周開國大將楊忠,東征西討,畢生志願就是統一天下。
Thumbnail
五胡亂華,晉室南渡,史稱東晉。 自秦始皇以來,「統一中國」的魔咒,就縈繞在每個權力者的心頭。 東晉一百多年來,不停的試圖北伐收復失土,恢復中華。 也因此產生了一個又一個北伐大將。 從一無所有的祖逖開始,後來每個北伐者,都必然成為東晉最大的權臣。 想驅動需要動員全國人力物力的大型戰爭,能不權臣嗎?
Thumbnail
五胡亂華,晉室南渡,史稱東晉。 自秦始皇以來,「統一中國」的魔咒,就縈繞在每個權力者的心頭。 東晉一百多年來,不停的試圖北伐收復失土,恢復中華。 也因此產生了一個又一個北伐大將。 從一無所有的祖逖開始,後來每個北伐者,都必然成為東晉最大的權臣。 想驅動需要動員全國人力物力的大型戰爭,能不權臣嗎?
Thumbnail
1. 隋文帝的功業 2. 三省六部、科舉制度 3. 南北大運河
Thumbnail
1. 隋文帝的功業 2. 三省六部、科舉制度 3. 南北大運河
Thumbnail
1. 東西魏與北齊北周 2. 北周統一華北 3. 佛教三武一宗法難
Thumbnail
1. 東西魏與北齊北周 2. 北周統一華北 3. 佛教三武一宗法難
Thumbnail
1. 孝文帝的改革 2. 北魏佛教的興盛 3. 達摩傳法慧可
Thumbnail
1. 孝文帝的改革 2. 北魏佛教的興盛 3. 達摩傳法慧可
Thumbnail
1.從安史之亂說起 2.五代十國簡史 3.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Thumbnail
1.從安史之亂說起 2.五代十國簡史 3.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