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dge Ices Before Road_I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馬斯洛曾經評論佛洛伊德及其信徒:當你手上只有槌子,看到甚麼都會當作是釘子。
先前提到我因為駕駛常識不足導致理解交通告示 Bridge ices before road 有困難的經歷,還有如何類比這個經歷與當代閱讀理論的過程;坦白說,這大概是出自我對於語言的好奇,以及手上工具有限的緣故。我事後追想,這個例子還有很多其他巧妙之處,接下來會說明其一。
幾年前我和J一起到歐洲旅行,J的畢生願望之一就是可以在德國無速限公路上狂飆德國車;因此,他在出發之前除了備好國際駕照也針對當地交通規則好好的研究了一番。整個旅程J如魚得水,不僅無限讚嘆德國駕駛邏輯嚴謹且文化水準高,甚至在碰到非預期的挑戰時也發揮驚人的機動性順利過關。而我的任務則集中在搞清楚德文地名和各種方向指引預告,基本上擔任及時導航的角色。猜我回到美國之後是怎麼詮釋這次兩人的合作經驗? 當然是無數研究驗證的槌子本人:閱讀簡單觀點模式 (Simple View of Reading),也就是成功的閱讀理解 (Reading Comprehension, RC) 完全是基於解碼 (Decoding, D) 和語言理解 (Language Comprehension, LC) 兩大基本能力相互交乘 (D x LC = RC) 的結果。結合J對於普世駕駛文化的高度理解 (LC),以及我差強人意的外文認讀能力 (D),我們順利的完成了這趟跨國公路旅行,甚至完全沒有因為任何交通事件起爭執,堪稱史上最強夫妻旅行組!
前陣子我又在晚餐時間重溫我的交通告示小故事,J不解地針對一個小細節追問:「你怎麼可能一開始會把 Bridge ices before road 當作驚世警語? 去德國之前我發現各國的交通號誌多半都遵循極其相似的設計規則,你明明就看到整個牌子了,難道你不知道那是個交通告示嗎?」
大哉問。
先不說馬路邊的牌子是不是都可以算是交通標誌,Bridge ices before road 長得如下圖這樣,怎麼說我都不太可能把它誤認成什麼莫名其妙的告示牌阿?
後來我又認真想想,越發覺得這個槌子實在是太好用了。首先,我的英文閱讀能力當然不可能達到一目十行的程度;也就是說,當我一眼瞄到牌子上寫的句子並且不可抗拒的開始進行解碼時,因為工作記憶容量有限的關係,我在同時間忽略了所有其他的訊息,包括牌子的顏色、形狀等等,而只將我的注意力集中在認讀字句上,也才勉強地在瞬間完成了解碼的任務。那麼,我又怎麼會對這個句子產生一個驚世警語的印象呢? 這就要回到槌子的另一半:語言理解能力。一般來說,簡單現在式的使用僅限於幾種情況,特別常用於說明一種不變重複的真理,比方說,Jesus loves you。進一步說,Bridge ices before road一連省略了兩個冠詞 "the",亦是表達抽象概念的一種作法。也就是說,哪座橋或者哪條路都不重要了,要點是要強調一個不變的通則,橋是會比路先結冰的。
簡而言之,我在當時對這個交通告示的理解,是基於堪用的認讀能力 (D) 加乘上對於英文這個語言的句法 (LC) 的基本認識;換句話說,我之所以沒有能夠達到完整的閱讀理解,恰恰好是因為受限於還沒有自動化(automaticity)的解碼能力以及對「雪地駕駛」這個語境(context)的理解不足。而閱讀簡單觀點模式這個好槌子,則是清楚明白的解釋了我的閱讀理解 (RC) 的能與不能。
avatar-img
11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51cle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什麼它會莫名其妙地出現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荒野馬路邊呢?
為什麼它會莫名其妙地出現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荒野馬路邊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夢見我要開車出門,老公正好也要去別地方,所以我們決定開兩部車,他提醒我要遵守交通規則。 我們同時出發,上了高速公路。我很快要下交流道,所以靠外側右線走。右線沿著石頭山壁,很塞,反而左側內線不塞。 老公的車本來在我前面,我看到他切換內線開走了。我在想是不是我這條線前方有車禍,不然怎麼這麼慢。 當
可能每個人都需要一個霹靂包,就像在人生走向絕路時,如果有人可以為你搭一座橋。 在這幾次的諮商裡,我學到了一些重要的概念,也許再過幾個月就忘了,所以很值得記錄下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望著窗外飛速經過的電線桿電線,交織,重疊,偶爾匯聚成一條線,突然又跳開來分成三股,交織,重疊。以往飛奔向你的時候,這些都顯得不無聊了,那時候我總是會拿起前方座位後的手冊,一個字一個字的慢慢翻頁著看,但現在不同以往,我只想含了一口威士忌閉上眼,趁著剛離站不久的車速再睡上一會兒。 我有時會做這樣的夢。
Thumbnail
關於證據不足之處,有時人們會自行腦補其中的空白。 年輕時,也會騎車到山上當山道企鵝。總是不瞭解為什麼有人過彎可以那麼快,在被山壁遮擋之處都沒有反應時間,一個意外就成為山壁企鵝或山坡企鵝。 危! 現代人常常在找無敵星星,可能內化成自己道路行為的預設方式,在最後瞬間甚至可能成為攻防手段。戾氣太重。
考汽車駕照總共有三關 ①到監理站考筆試 ②在駕訓班場內考場考 ③實際上路的道駕 其中場考的部分是很制式的,教練會教很多口訣。一開始我不太習慣,以為是要學會開車的一種「fu」的技巧,教練噼哩啪啦倒了一堆什麼角度/轉圈/技巧下來我都愣住了,所以每次上完課都會做筆記。大概幾堂課之後就能上手了!
Thumbnail
上網看了一些律所徵人條件⋯趁律訓開始前去上了駕訓班,也很幸運考到汽車駕照🪪🚗! ⋯所以分享一些我打的筆記(口訣?)和經驗,如果能讓還在觀望的人有個粗淺的了解就太好了。 ⋯事前準備🌟🌟
Thumbnail
  本系列文推薦給非路工專業或是剛入門的土木夥伴,台灣的道路規範不同其他土木領域,很多內容十分簡化,在閱讀及引用的過程中,往往顧此失彼,筆者以目前約5年之路工設計經驗,就目前台灣之規範及相關設計手冊,逐步撰寫設計心得,並衷心期待各位先進指教。
這二個證照,前前後後考了三年。考導遊,考領隊,都是在陰錯陽差和自以為是發生的。但是,當時的起心動念,只是相當單純的念頭。只是,最終清楚~還是要看"機會" ...
也可以是成見。經驗是過去的累積,能夠帶來讓人少走兩步路,但也可能讓人忽略了路上的風景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道路。這也是為什麼理論重要、第一性原理重要,當我們將事情還原到最單純的狀態,我們更容易看見被我們忽略的東西。但要記得,理論也可能是錯的。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夢見我要開車出門,老公正好也要去別地方,所以我們決定開兩部車,他提醒我要遵守交通規則。 我們同時出發,上了高速公路。我很快要下交流道,所以靠外側右線走。右線沿著石頭山壁,很塞,反而左側內線不塞。 老公的車本來在我前面,我看到他切換內線開走了。我在想是不是我這條線前方有車禍,不然怎麼這麼慢。 當
可能每個人都需要一個霹靂包,就像在人生走向絕路時,如果有人可以為你搭一座橋。 在這幾次的諮商裡,我學到了一些重要的概念,也許再過幾個月就忘了,所以很值得記錄下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望著窗外飛速經過的電線桿電線,交織,重疊,偶爾匯聚成一條線,突然又跳開來分成三股,交織,重疊。以往飛奔向你的時候,這些都顯得不無聊了,那時候我總是會拿起前方座位後的手冊,一個字一個字的慢慢翻頁著看,但現在不同以往,我只想含了一口威士忌閉上眼,趁著剛離站不久的車速再睡上一會兒。 我有時會做這樣的夢。
Thumbnail
關於證據不足之處,有時人們會自行腦補其中的空白。 年輕時,也會騎車到山上當山道企鵝。總是不瞭解為什麼有人過彎可以那麼快,在被山壁遮擋之處都沒有反應時間,一個意外就成為山壁企鵝或山坡企鵝。 危! 現代人常常在找無敵星星,可能內化成自己道路行為的預設方式,在最後瞬間甚至可能成為攻防手段。戾氣太重。
考汽車駕照總共有三關 ①到監理站考筆試 ②在駕訓班場內考場考 ③實際上路的道駕 其中場考的部分是很制式的,教練會教很多口訣。一開始我不太習慣,以為是要學會開車的一種「fu」的技巧,教練噼哩啪啦倒了一堆什麼角度/轉圈/技巧下來我都愣住了,所以每次上完課都會做筆記。大概幾堂課之後就能上手了!
Thumbnail
上網看了一些律所徵人條件⋯趁律訓開始前去上了駕訓班,也很幸運考到汽車駕照🪪🚗! ⋯所以分享一些我打的筆記(口訣?)和經驗,如果能讓還在觀望的人有個粗淺的了解就太好了。 ⋯事前準備🌟🌟
Thumbnail
  本系列文推薦給非路工專業或是剛入門的土木夥伴,台灣的道路規範不同其他土木領域,很多內容十分簡化,在閱讀及引用的過程中,往往顧此失彼,筆者以目前約5年之路工設計經驗,就目前台灣之規範及相關設計手冊,逐步撰寫設計心得,並衷心期待各位先進指教。
這二個證照,前前後後考了三年。考導遊,考領隊,都是在陰錯陽差和自以為是發生的。但是,當時的起心動念,只是相當單純的念頭。只是,最終清楚~還是要看"機會" ...
也可以是成見。經驗是過去的累積,能夠帶來讓人少走兩步路,但也可能讓人忽略了路上的風景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道路。這也是為什麼理論重要、第一性原理重要,當我們將事情還原到最單純的狀態,我們更容易看見被我們忽略的東西。但要記得,理論也可能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