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型態­-華德福教育

2019/03/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華德福教育,始於1919年的德國。近百年來,它作為一種反對工業文明、流水線教育的思潮和運動,在世界範圍內開枝散葉。除去各國主流教育外,它是全球非宗教教育中最大的一支。

華德福起源

華德福(Waldorf)教育源於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他是奧地利的科學家、哲學家與藝術家,華德福的理念取自史代納博士的「人智學」理論。人智學的英文是 anthroposophy,由「人類學」(anthropo-logy)與「哲學」(philo-sophy)兩字組合而成,意指「人類智慧學」,簡稱人智學。核心理念為:以人為本,注重孩子的心、身及精神整體發展的全人教育系統。課程會因應兒童的不同階段,再配以孩子的個性而成有所調整。

華德福課程安排

華德福學校的課程安排為「週期性的課程」以每天早上兩個小時,進行完整主題的教學,持續三周到四周,使學生長時間全神貫注於某一主科的學習。華德福的課程有主副之分,主課程為地球學、幾何學、詩歌……。副課程,主要是美學的呈現,水彩畫、形線畫(form drawing)、蜜蠟、泥塑、音樂合奏、優律思美舞蹈(eurythmy)等藝術性的活動。
華德福學校沒有課本,上課時,老師要發揮創意與藝術能力,畫出美麗的黑板畫、編故事、唸歌謠或是丟沙包等,然後每個孩子在自己的工作本上,用繪畫及文字表達出不同科目知識的學習成果。這些學習、再創造的過程,包括了解與吸收知識的能力、繪畫及書寫的能力、配色及版面比例的美感體會。
華德福學校通常採取十二年一貫的完全中小學,1-8年級的學習, 都有固定導師負責班上各學習課程,每位教師有權利決定課程、教材及評量方式。8-12年級才漸有分科課程設計, 如物理、化學、音樂,由特別專長教師負責分科教學。另外,在高二升高三的暑假,華德福規定每一個孩子必須實際到外面的工作場域實習三周,以探索個人與世界的關係,為他們進入社會做準備。當其他一般高中的學生正在為了升大學考試惡補時,他們把時間花在體驗真實的職場。
因此,華德福的家長們收到的不是孩子的成績單,而是一疊疊孩子的學習紀錄,包含課堂上的工作本、製作的作品,以及老師對孩子的質性論述,充分幫助家長們了解孩子的上課狀況。
一般而言,小學階段無教科書,但是有主要的上課教材,由學生繪畫屬於自己的「課本」,華德福學校稱之為「工作本」,藉以紀錄其學習經驗。較高年級才有使用教科書以補充教材之不足。也因為課程與教學完全由教師自主決定,不受政府教育政策影響,教師的知識量跟資歷非常重要。在台灣,成為一個真正的華德福老師需要接受為期三年的師資培訓課程,課程內容包括華德福理論、幼兒發展心理、藝術治療等,還特別著重在繪畫、歌唱、舞蹈等藝術課程。

華德福困境與挑戰

筆者認為華德福教育可以使孩子適性發展,而且透過各方面的探索,孩子們可以找到自己的夢想。但因為台灣的主流制度為升學導向,因此許多華德福家長仍會擔憂高等教育的銜接問題,因此華德福教師如何在以升學主義為主的教育體制中,不因為家長的擔憂與顧慮就改變其教學方式,違背了回華德福本質的初衷,是華德福老師的課題,也是家長需要面對的問題。
責任編輯:邱麗庭 核稿編輯:曾晞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27會員
569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