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踩雷的三種買保險方式

2022/03/1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買保險也是一種購買行為,然而買保險可不像是買衛生紙一樣。保險條款跟衛生紙後面的商品說明,在理解的難度上差異甚大。加上保險費用跟一包衛生紙的價格也是相距甚遠。
如果買錯衛生紙,可能再買一包。但是買錯保險要付出的代價,除了可能損失的保費,另外更糟糕的情況就是理賠的時候才發現當初買錯保險,然而這樣的地雷在現實中不斷上演。
我自身就是壽險從業人員,在從業十年的時間聽聞過許多朋友,買完保險的時候不小心「踩雷」,大多數情況都是買到跟「當初想像不同的保險」,而且大多都是事後經過分析才發現的。
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最容易踩雷的三種買保險方式

電話&電視銷售推薦】

保險銷售的管道越來越多元化,其中也包含了電視以及電話行銷。這兩種的行銷方式都會訴求商品許多的特點,所以行銷人員在過程中都會極力地訴說「優點」。然而保險商品跟一般實體商品具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在於保險是屬於「契約」
如果你有在銀行開戶的經驗,就可以知道在過程當中我們會簽署一堆密密麻麻文字的文件。然而問題在於「我們真的會認真把每個字仔細閱讀過,並了解當中的含意嗎?」,大多數的人根本不會去細讀所有文字,但是依然還是簽名。
同樣的,行銷人員在銷售過程當中也不可能把條款當中的文字逐一閱讀,甚至是解釋每一個細節。所以在這樣的行銷過程當中,就會容易產生雙邊認知上的落差,後續可能買到不適合的商品的機率也會提升。

【無法拒絕的人情而投保】

在台灣大多數的人買保險都會透過認識的親友協助規劃,因為我們還是喜歡找有信任感的人來規劃非常重要的保險,但反過來說,有些行銷人員會以人情的壓力作為銷售訴求,某種程度上我覺得有些類似「情緒勒索」
在這種情況下,行銷人員會忽略「客戶的需求」,反而會以「自己的需求」作為行銷的觀點。如果兩者的需求有所差異,當然就會演變成踩雷的經驗,而客戶端又礙於人情的壓力,有種不得不屈服的情況,也就是明知前方已經有地雷的情況,也只能含淚的踩下去
這種買保險的方式,不僅會喪失彼此之間的信任感,也會增加買保險的踩雷機率。還人情的方式很多種,但盡量避免用保險來還人情

【解除舊保單購買新保單】

每一份保險契約的內容都會有所差異,所以有些行銷人員會訴求「新的保單內容比較好,要求把舊保單解約」。而大多數的人並不具有保險相關專業,會相信行銷人員所言,認為新的保險條件比較好,進而解除舊保險契約。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每一份保險契約的內容都不相同,就跟律師審閱法律條文,分析條款保險內容也會需要專業,比較不同的保險內容是需要非常專業的分析才能得知。
分析之後還要能做出不同保險之間的對照,才能更加明確分辨出兩者的內容差異。然而無論是前面的分析或是對照,都會需要有相對專業與經驗才能做出來。更重要的一件事在於「事先能否理解客戶的需求」
所以如果遇到行銷人員只是單純表示新的保單內容比較好,但是卻無法提出具體的分析與對照,那麼極有可能這只是單純的話術來吸引客戶。

在我的從業經驗當中,約20%-30%左右的人都曾經有買保險的踩雷經驗,最多的就屬於這三種類型居多
買錯保險要付出的代價可不只單純的金錢,更虧的情況是理賠的時候才發現買錯,所以買保險需要謹慎選擇的。盡量尋找擁有以下特質的行銷人員
  • 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
  • 具有條款分析與說明能力
  • 願意溝通協調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把自己當實驗品的人生
    把自己當實驗品的人生
    Hi 你好,我是Leon,我把自己的部落格取名為「把自己當實驗品的人生」 因為我喜歡嘗試許多新事物,把自己的人生作為一種實驗,所以把人生所見所聞所想,整理成文字,寫下實驗心得。 也許某天你會做跟我一樣類似的事情,做之前不妨參考我的實驗心得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