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踩雷的三種買保險方式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買保險也是一種購買行為,然而買保險可不像是買衛生紙一樣。保險條款跟衛生紙後面的商品說明,在理解的難度上差異甚大。加上保險費用跟一包衛生紙的價格也是相距甚遠。

如果買錯衛生紙,可能再買一包。但是買錯保險要付出的代價,除了可能損失的保費,另外更糟糕的情況就是理賠的時候才發現當初買錯保險,然而這樣的地雷在現實中不斷上演。

我自身就是壽險從業人員,在從業十年的時間聽聞過許多朋友,買完保險的時候不小心「踩雷」,大多數情況都是買到跟「當初想像不同的保險」,而且大多都是事後經過分析才發現的。

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最容易踩雷的三種買保險方式

raw-image

電話&電視銷售推薦

保險銷售的管道越來越多元化,其中也包含了電視以及電話行銷。這兩種的行銷方式都會訴求商品許多的特點,所以行銷人員在過程中都會極力地訴說「優點」。然而保險商品跟一般實體商品具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在於保險是屬於「契約」

如果你有在銀行開戶的經驗,就可以知道在過程當中我們會簽署一堆密密麻麻文字的文件。然而問題在於「我們真的會認真把每個字仔細閱讀過,並了解當中的含意嗎?」,大多數的人根本不會去細讀所有文字,但是依然還是簽名。

同樣的,行銷人員在銷售過程當中也不可能把條款當中的文字逐一閱讀,甚至是解釋每一個細節。所以在這樣的行銷過程當中,就會容易產生雙邊認知上的落差,後續可能買到不適合的商品的機率也會提升。

raw-image

【無法拒絕的人情而投保】

在台灣大多數的人買保險都會透過認識的親友協助規劃,因為我們還是喜歡找有信任感的人來規劃非常重要的保險,但反過來說,有些行銷人員會以人情的壓力作為銷售訴求,某種程度上我覺得有些類似「情緒勒索」

在這種情況下,行銷人員會忽略「客戶的需求」,反而會以「自己的需求」作為行銷的觀點。如果兩者的需求有所差異,當然就會演變成踩雷的經驗,而客戶端又礙於人情的壓力,有種不得不屈服的情況,也就是明知前方已經有地雷的情況,也只能含淚的踩下去

這種買保險的方式,不僅會喪失彼此之間的信任感,也會增加買保險的踩雷機率。還人情的方式很多種,但盡量避免用保險來還人情

raw-image

【解除舊保單購買新保單】

每一份保險契約的內容都會有所差異,所以有些行銷人員會訴求「新的保單內容比較好,要求把舊保單解約」。而大多數的人並不具有保險相關專業,會相信行銷人員所言,認為新的保險條件比較好,進而解除舊保險契約。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每一份保險契約的內容都不相同,就跟律師審閱法律條文,分析條款保險內容也會需要專業,比較不同的保險內容是需要非常專業的分析才能得知。

分析之後還要能做出不同保險之間的對照,才能更加明確分辨出兩者的內容差異。然而無論是前面的分析或是對照,都會需要有相對專業與經驗才能做出來。更重要的一件事在於「事先能否理解客戶的需求」

所以如果遇到行銷人員只是單純表示新的保單內容比較好,但是卻無法提出具體的分析與對照,那麼極有可能這只是單純的話術來吸引客戶。


raw-image

在我的從業經驗當中,約20%-30%左右的人都曾經有買保險的踩雷經驗,最多的就屬於這三種類型居多

買錯保險要付出的代價可不只單純的金錢,更虧的情況是理賠的時候才發現買錯,所以買保險需要謹慎選擇的。盡量尋找擁有以下特質的行銷人員

  • 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
  • 具有條款分析與說明能力
  • 願意溝通協調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把自己當實驗品的人生的沙龍
12會員
68內容數
2023/01/15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這本書,我會用「真實」來形容,甚至真實到難以面對。雖然每篇文章都不常,但是許多都可以引起內心的共鳴。 也可說這本書包含了許多書籍的重點,比如說我很喜歡的「1月13日 - 小事精通,累積自信」,看到這個標題我腦袋想到好幾本書都有提到類似的概念,甚至許多的Podcast也有提到。 建立
Thumbnail
2023/01/15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這本書,我會用「真實」來形容,甚至真實到難以面對。雖然每篇文章都不常,但是許多都可以引起內心的共鳴。 也可說這本書包含了許多書籍的重點,比如說我很喜歡的「1月13日 - 小事精通,累積自信」,看到這個標題我腦袋想到好幾本書都有提到類似的概念,甚至許多的Podcast也有提到。 建立
Thumbnail
2023/01/08
無論是新鮮人求職或是職場老鳥,面對職涯心裡總是會有個盤據已久的疑問「我的興趣能不能變成工作?」,你覺得呢?興趣該不該變成工作呢? 那麼我們用一個情境來做思考,大多數的人都會喜歡出國旅遊,如果有一個人非常熱愛旅遊,於是他依照自己的興趣找了一份導遊的工作,是不是就非常符合興趣呢? 這是在真實的情況下,我
Thumbnail
2023/01/08
無論是新鮮人求職或是職場老鳥,面對職涯心裡總是會有個盤據已久的疑問「我的興趣能不能變成工作?」,你覺得呢?興趣該不該變成工作呢? 那麼我們用一個情境來做思考,大多數的人都會喜歡出國旅遊,如果有一個人非常熱愛旅遊,於是他依照自己的興趣找了一份導遊的工作,是不是就非常符合興趣呢? 這是在真實的情況下,我
Thumbnail
2023/01/02
閱讀對某些人來說只是一種「興趣」,但是能將書中的知識落地為實際的應用,甚至透過一連串的實驗之後,打造出專屬一個人的「夢幻工作」,這本書就是作者綜合了大量的閱讀以及實作之後,轉變自己人生的故事。 這本書是由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所寫的第一本書,作者本身沒有特別的背景,前份工作是台積電的高階工程師。而是
Thumbnail
2023/01/02
閱讀對某些人來說只是一種「興趣」,但是能將書中的知識落地為實際的應用,甚至透過一連串的實驗之後,打造出專屬一個人的「夢幻工作」,這本書就是作者綜合了大量的閱讀以及實作之後,轉變自己人生的故事。 這本書是由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所寫的第一本書,作者本身沒有特別的背景,前份工作是台積電的高階工程師。而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很喜歡把商品比喻成保養品,每樣商品都有不同功能,像是化妝水、精華液、乳液、乳霜等等,而且還有細分為美白、抗皺、滋潤等等的功效。另外,保養品買了當下不一定會立即見效,但是時間一久絕對會有差異性的。
Thumbnail
我很喜歡把商品比喻成保養品,每樣商品都有不同功能,像是化妝水、精華液、乳液、乳霜等等,而且還有細分為美白、抗皺、滋潤等等的功效。另外,保養品買了當下不一定會立即見效,但是時間一久絕對會有差異性的。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淺談保險觀念:最敢說真話的保險專家,告訴你條約背後的真相 作者:大仁 經營部落格FB 「淺談保險觀念」 選書原因:保險幾乎是人人必備 加上作者是我長期追蹤之創作者 平時分享文案皆能認同 若想了解保險 就打算從認同的人了解起 【前面就是精華】 我認為本書最重要的觀念在第18~22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淺談保險觀念:最敢說真話的保險專家,告訴你條約背後的真相 作者:大仁 經營部落格FB 「淺談保險觀念」 選書原因:保險幾乎是人人必備 加上作者是我長期追蹤之創作者 平時分享文案皆能認同 若想了解保險 就打算從認同的人了解起 【前面就是精華】 我認為本書最重要的觀念在第18~22
Thumbnail
溝通,是為了某種良善關係,而去做的互動。 談判,是為了某種目的,而去做的溝通。 一個談判專家必須是一個好的溝通者;但一個好的溝通者不一定是個厲害的談判專家。除非,"維持良善關係"是他的談判目的,這時候"溝通"才等於"談判"。 我們再從亞里斯多德溝通三大素來看這些原則:
Thumbnail
溝通,是為了某種良善關係,而去做的互動。 談判,是為了某種目的,而去做的溝通。 一個談判專家必須是一個好的溝通者;但一個好的溝通者不一定是個厲害的談判專家。除非,"維持良善關係"是他的談判目的,這時候"溝通"才等於"談判"。 我們再從亞里斯多德溝通三大素來看這些原則:
Thumbnail
買保險也是一種購買行為,然而買保險可不像是買衛生紙一樣。保險條款跟衛生紙後面的商品說明,在理解的難度上差異甚大。加上保險費用跟一包衛生紙的價格也是相距甚遠。 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最容易踩雷的三種買保險方式 【電話&電視銷售推薦】 【無法拒絕的人情而投保】 【解除舊保單購買新保單】
Thumbnail
買保險也是一種購買行為,然而買保險可不像是買衛生紙一樣。保險條款跟衛生紙後面的商品說明,在理解的難度上差異甚大。加上保險費用跟一包衛生紙的價格也是相距甚遠。 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最容易踩雷的三種買保險方式 【電話&電視銷售推薦】 【無法拒絕的人情而投保】 【解除舊保單購買新保單】
Thumbnail
我那時聽到這個的反應是蠻震驚的,居然聽到這麼活生生的例子。另一個想到的是:天啊,業務員責任真的重大,如果你沒有盡到該有的責任,去照顧到客戶的權益,你可能不是在替客戶解決問題,而是在製造他們的問題。
Thumbnail
我那時聽到這個的反應是蠻震驚的,居然聽到這麼活生生的例子。另一個想到的是:天啊,業務員責任真的重大,如果你沒有盡到該有的責任,去照顧到客戶的權益,你可能不是在替客戶解決問題,而是在製造他們的問題。
Thumbnail
pic from pexels 插播一下我最近發生的事,可能有別於之前普遍走勵志和鼓勵的路線,這次要寫的是比較灰暗一點的經驗。 不過我想,這不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嗎?身為存活在這一個被制定好許多遊戲規則,名為「社會」的環境下,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好自己? 不去為了利益傷害他人,也不要被他人所傷害。 先來
Thumbnail
pic from pexels 插播一下我最近發生的事,可能有別於之前普遍走勵志和鼓勵的路線,這次要寫的是比較灰暗一點的經驗。 不過我想,這不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嗎?身為存活在這一個被制定好許多遊戲規則,名為「社會」的環境下,我們究竟該如何保護好自己? 不去為了利益傷害他人,也不要被他人所傷害。 先來
Thumbnail
由於早期保險觀念尚未普及,很多保險業務員以不適當的推銷方式,賣出不那麼符合客戶需求的保險商品,導致許多人對於保險的想法容易跟詐騙、直銷產生掛鉤,直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對保險的觀念依然停留在負面的階段,直覺性地排斥。 其實恐懼源自於不了解,可以試著先拋開成見,敞開心胸了解一下保險的效益,只要觀念正確,妥
Thumbnail
由於早期保險觀念尚未普及,很多保險業務員以不適當的推銷方式,賣出不那麼符合客戶需求的保險商品,導致許多人對於保險的想法容易跟詐騙、直銷產生掛鉤,直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對保險的觀念依然停留在負面的階段,直覺性地排斥。 其實恐懼源自於不了解,可以試著先拋開成見,敞開心胸了解一下保險的效益,只要觀念正確,妥
Thumbnail
你有沒有後悔的事情,或是出現過早知道a就不會b的這種呢喃,顯然大家都清楚懊悔的感覺,人生嘛,總是要經歷些歷練才不會無味。 但是面對無法承擔的經濟危險,那些可能瞬間擊倒你一生追求的危險,就不要扛在已經超載的肩上了吧。
Thumbnail
你有沒有後悔的事情,或是出現過早知道a就不會b的這種呢喃,顯然大家都清楚懊悔的感覺,人生嘛,總是要經歷些歷練才不會無味。 但是面對無法承擔的經濟危險,那些可能瞬間擊倒你一生追求的危險,就不要扛在已經超載的肩上了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