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在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他人溝通互動交流,不過你說話的內容對方真的聽得懂、也能清楚明白你的意思嗎?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從小因為念音樂班的關係,我們上台演出或考試的機會就非常的多,每一次的成績雖然重要,但對我來說最期待的,還是看見評審給予的評語表。因為在評語表中,才能看見自己在曲子中的演奏狀況,有哪邊是評審老師很欣賞的、有哪些是需要注意或是調整的地方,不僅是我很期待拿到評語表,甚至我們同學之間也都會互相觀看對方的內容,因為我們也想知道,從評審老師的角度來看,同學們的表現又是如何,當然,連我們自己的主修老師,也會更重視每次我們所拿到的評語了。
不過有趣的是,評語表的內容,我從以前就有很深的疑惑…就是我其實常常都看不太懂這些老師們寫的內容是什麼意思,比方說:
★手要站好→是我全部都沒有站好嗎?那我「手沒站好」的這件事情影響到音樂的什麼表現了呢?
★整體表現都不錯,但就是不夠穩定→這我就更看不懂了…所以我是不錯,還是不穩定呢…?
雖然如此,但我也能諒解評審們要在那麼短的考試時間之內,要專心傾聽、又要寫評語回饋、又要打分數,實在不容易!因此為了要更清楚明白評審們給的這些內容是什麼意思,我也都會找尋適當時機,直接上前詢問評審老師們自己剛剛的演奏有哪邊需要改進,畢竟口頭上的表達一定會比文字上的回饋來的完整。
後來當我在培訓口語表達及聲音表情訓練時,我自己就會很有意識的提醒自己,一定要在每次給學員回饋時,不要只有給上表象的評語,而是要更具體的告知對方「是哪邊的哪裡可以更如何」最好還要給上練習的小技巧,不然我的回饋一定也會變成無效的建議。
每一次我到校園授課時,也會詢問學生們,是否在上台發表完後,老師們會給予評語,以及反饋的內容是否對自己也有幫助呢?
經過調查,發現大部分的老師或是家長們給的回應,幾乎也都是很不具體:
★你內容很沒邏輯、連結詞不要一直用然後,記得要先想好再講!
★不錯!有進步!要保持下去!★怎麼會這樣畏畏縮縮的?要有自信一點!
以上這些反饋,你是否也有似曾相似的感覺呢?
那這樣的內容,你知道如何具體的調整嗎?
更重要的是,你知道其實每一個狀態的背後,都有著不同的成因嗎?如果沒有對症下藥的去找出關鍵原因,那麼在練習的路上就會很容易失去鍛鍊的信心唷!
那我們來試著拆解一下:
★如果一個人跟你說「你說話聲音太小聲了,可以大聲一點嗎」對你來說,其實你可能早已知道有這個狀況,但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你不知道如何讓自己的聲音變大聲一點」,又或者,當你說大聲一點時,你就會變成喉嚨很不舒服、聲音變得很扁又很尖,雖然你好像有比較大聲了,不過喉嚨卻受傷了…
同樣的狀況,當他們對你說「說話要有邏輯一點」對於說話沒邏輯的人來說,一定也是對於此狀況困擾許久,而你真正想要得到的,就是「那我該怎麼做才能更有邏輯的表達」,而不是只是跟你說「要先想好再講」,因為依然會停留在「知道」,但不知該如何「做到」。
★「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請再說一次!」這邊所謂「聽不懂」的關鍵,是出於你的「咬字發音不清晰」還是「聲音太小聲而導致聽不懂」又或是「內容邏輯混亂而聽不懂重點在哪邊」,如果當你收到這樣的反饋時,我會建議詢問一下評審們,協助你去聚焦這句話的核心,找到評審聽不懂的關鍵問題,這樣才會對你有幫助!
另外,當一個人說話沒有邏輯或是聲音太小聲、感覺沒自信時,也很有可能不是真的沒有準備,更重要的原因是「上台說話」造成了他們的心理壓力,不自信的緊張感已經大過於事前的準備了!
因此,我都會在培訓時跟學生們說,在訓練自己的演說表達路上,比起「知道自己講得如何」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搞清楚「為何會有這個狀況的背後原因」以及「解決這個原因的方法」這樣才會讓每一次的出場都有具體的收穫!
不具體的表達,是最常出現的誤會開端,往往以為我們表達得很清楚,其實是非常模糊的,甚至對於聽者來說,卻是一個自信心的打擊。尤其我們太常給予回饋時,只看見了對方的「不足面」,聽者也容易將這樣的「不足」放大往心裡去,反而變成「給回饋」這件事情會相當不容易,該如何在感性與理性之間拿捏、優點和問題之間轉為回饋內容,不僅讓聽者可以明白自己的想法,同時又給到正向鼓勵,儼然已成為一門說話的藝術了。
若能提升「將抽象的感覺具體化」的練習,我們在表達時就能更清楚地把想法告知對方,並促進溝通共識與聚焦訴求,讓每一次的反饋都能有良好收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