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試解(12.1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到圖書館借了《當下的力量》裡面所詮釋的似與《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相通且相互補充之處。我們先看<法鼓山>是如何解釋這句經文的?
「住」是執著之意,執著於自我中心及自我價值的判斷。
「無所住」,就是「不在乎」,不在乎自我的利害得失;
不在一個念頭或任何現象上產生執著,牢牢不放。
比如受了打擊,被心外的事物所困擾,那就叫心有所住了。
「生其心」,就是以無私無我的智慧,處理一切事物。
可是這樣的解釋似乎有點僵硬,例如「自我中心及自我價值的判斷」,這個判斷從何而來?源於何處?「不在一個念頭或任何現象上產生執著,牢牢不放。」這兒的念頭或任何現象又是什麼?從何而來?源於何處?執著,不放的又是什麼?如何做到?<「生其心」,就是以無私無我的智慧,處理一切事物。>這句話又是什麼?無私無我智慧是什麼?如何使用?
釋性華(2020)針對此句經文的解釋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註解記》:「是故須菩提,菩蕟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應生無所住心,心無所住即能住菩提,若心有住則非任佛道矣。」依據上述的解釋,《金剛經》中說:「應生無所住心。」是指應當生起不安住於貪著諸法的心。
法鼓文化(2021)把「住」解釋為「在乎」,意思是遇到外界的不管什麼刺激之後,我們會「在乎」,如果我們…不在乎利害得失,不在乎自己好不好,這就叫作「無住而生心」,但這個心已不是煩惱的心了。有住而生心,生的是有我的心,是煩惱心;無住而生心,生的是慈悲心,是智慧的表現。
法鼓山的<金剛經講記>則認為:
「應無所住」就是「不執著」,不在乎自我的利害得失;
住的意思是:心裡有罣礙、很在乎,
如果心中不牽不掛,就叫「無所住」。
「生其心」,就是以無私、無我的智慧,處理一切事物。
菩薩在行布施、做好事的時候,不能起執著,
如此便能降伏煩惱心,就可以達到「心無所住」的目的。

當我們的六根接觸外境時便會產生種種反應,
面對這些反應,心中不受影響,不留下任何痕跡,就是「無住」
在《當下的力量》一書中,有針對「有所住」部份的說明和解讀(當然他不是用此名詞):感官碰到了外界的刺激,不管是看到,聞到,聽到,觸到,都會引起我們的思考與情緒,而且我們無法控制這些思考和情緒,例如看到垃圾,聽到喇叭,聞到油漆味,碰觸到樹枝,甚至想到有事待辦,都會引起我們的思考和情緒。以看到垃圾為例,你一看到垃圾就想到是什麼人那麼不守規矩,竟然把垃圾就丟在那裡?有沒有公德心啊?聽到喇叭聲,馬上想到市區也在按喇叭,而且還按那麼大聲按那麼久,煩不煩啊?…這些想法和情緒是立即出現在腦海中的,很難控制,結果呢?你被影響了…,你的情緒開始起伏波動了…,又因為你舉目所見,傾耳所聽…都會刺激到你,換句話說:你的感官隨時隨處都會受到外界的刺激,於是你的心也就一直受到那些感官所刺激到的東西的影響;一直上上下下的起伏波動著,這些起伏波動,往好的積極的方向的不多,往壞的消極的方向的不少。除非你察覺到此點-你的心受到外界刺激的影響-,所以正在生氣,不安,焦慮,煩躁…,你察覺到這種狀況了,你注意到你了你的情緒和想法了,然後你才能沈靜下來,你才能注視著它,與它相處在一起,浸澗、臣服於這個情緒中,然後呢?這個情緒就因為你的察覺而慢慢的平和下來,漸漸的淡了消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講的就是你不在乎,你不執著於這種外界刺激所帶來的情緒,可是《金剛經》的這段經文並沒有告訴你要如何不在乎,不執著?
再者,「而生其心」,法鼓山似乎將「有所住而生其心」,與「無所住而生其心」做對比了,把「有所住而生其心」為煩惱心;而「無所住而生其心」為慈悲心;或者
「生什麼心?生清淨心,清淨心就是般若智慧。
生智慧心,是以智慧心行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解讀似乎還有小問題,既然「無所住」了,那麼心應該是回復原來的面貌,平靜,安詳,空靈的狀況,因為你在「無所住」的情況下生其他的心,你的情緒,或者你的心又受到波動了,例如你生了慈悲心了,那麼你要把這個心化為實際的動作,可是你生的心,你的化為實際都會牽扯到思想和情緒,你又「有所住」了,不是嗎?可是一昧的追求無思無慮,讓心不受波動,又似乎太過空寂,太過消極,人生也太無意義了。因此佛家似乎有意克服此侷限。
那要如何解讀呢?「應無所住」應該是如古德所言:「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憂。」但心的主人翁是誰?這心的本來面目又是如何?六祖大師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不思善、不思惡的當下這念心才是真正的自己,才是心的本來面目。「生其心」應咳是要回復這個本來面目。
可是佛家重視的不止是那個本來面目,它還有六個得度的法門,也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得度的第一個法門就是<布施>。換句話說:我們平時不僅要觀照自心-回復本來面目-,還要學會作主,時時刻刻都起善念去利人-如佛光山提倡的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而且是有機會就盡力的去做-;但起了善念後,連善念也不執著;做了善事後,連善事也不執著-,既然已經盡力了,那麼是非成敗就不掛在心頭,做完就放下了,連要放下的那個心,都放下-,這就達到了絕對的境界。
《當下的力量》將「應無所住」解釋得淺顯易懂,告訴我們如何保持心靈的平靜和安和,佛家則是在《應無所住》的平靜和安和的本來面目之外,還要「生其心」,超越平靜和安和,走向六個得度的法門,而且是從利人的布施入手,只是既然進行了就會費盡全力,但又不在乎其結果如何,不因結果而使心境受到影響。因為不管是自己是主動的布施或被動的受感官刺激,都「應無所住」。
註:法鼓山關於這句經文的解釋在不同的網路上有不同的出處和說法,可參考網路上的此句關鍵字。
釋性華(2020):《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要生什麼心?與「應生無所住心」有何不同。2021.12.10摘取自https://www.amrtf.org/zh-hant/%E3%80%8A%E9%87%91%E5%89%9B%E7%B6%93%E3%80%8B%E3%80%8C%E6%87%89%E7%84%A1%E6%89%80%E4%BD%8F%E8%80%8C%E7%94%9F%E5%85%B6%E5%BF%83%E3%80%8D%E6%98%AF%E8%A6%81%E7%94%9F%E4%BB%80%E9%BA%BC%E5%BF%83%EF%BC%9F/(大慈恩譯經基金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兒赴美工作,開始新的生活,結果剛到美國其遭遇就有點出乎意料之外。因為之前赴美當交換學者時,曾在網上先行租房,結果去了之後才發現不如人意,但已悔之莫及,因此此次再赴美,他先在網上找了出租房,但說好到了當地後,他要先看過房子再簽約。結果竟然歷盡艱辛
2017年11月23日大紀元>刊出一篇名為《美國交換生到中國人家裡住了7天 讓這家人震驚了6次》的文章,內容是作者的女兒就讀的學校與美國的一所中學互相交換學生, 結果有一名美國學生住到他家,這名美國學生的表現讓作者感到震驚。這些震驚包括:她會道謝,並稱讚作者做菜好吃;會主動想幫忙做家事;
乃翁依舊管些兒,管山管水管竹   早上六點多載小兒去機場,準備赴異鄉工作,重新開始全新的人生。小兒取得博士學位後,博後研究了好幾年,期間亦曾多次尋找國內的大學教職,然而,據他說,投了履歷就聽到內定的消息,讓他很不服氣,認為那些內定者的引用次數根本沒他多,有一個甚至只有5個引用次數也能上;
能夠第一,為何滿足於第二? 簡短比較當然不能成為定論,可是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應該是父母的職責之一,這兒的獨立自主首先當然是生活的獨立自主,甚次是觀念上的獨立自主,再來是經濟上的獨立自主。從孫永康的例子,可以看到生活的獨立自主是多麼的重要
可以第一,為何第二? 已經過了九年多了,可是人們似乎仍未忘記虎媽和她那兩個似乎受盡虐待的混血女兒,因而隔段時間就有人想了解一下她女兒的近況,有沒有像多數人所預期的:出現嚴重的心理疾病,與母親的關係疏離,甚至怨恨母親。 這一切都源自2011年
我是虎媽養大的,她的方法是成功的。lulu 兒女幼小,還不懂好壞優缺時,我們應該給予一定的要求和指導,培養其心志和觀念;但在他有能力做出選擇時,我們也應調整自己做法,給予適當的尊重和支持。太早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和機會,有時反而害了孩子;然而當孩子有了選擇的能力時,則應適度放權,讓孩子為自己負責。
  小兒赴美工作,開始新的生活,結果剛到美國其遭遇就有點出乎意料之外。因為之前赴美當交換學者時,曾在網上先行租房,結果去了之後才發現不如人意,但已悔之莫及,因此此次再赴美,他先在網上找了出租房,但說好到了當地後,他要先看過房子再簽約。結果竟然歷盡艱辛
2017年11月23日大紀元>刊出一篇名為《美國交換生到中國人家裡住了7天 讓這家人震驚了6次》的文章,內容是作者的女兒就讀的學校與美國的一所中學互相交換學生, 結果有一名美國學生住到他家,這名美國學生的表現讓作者感到震驚。這些震驚包括:她會道謝,並稱讚作者做菜好吃;會主動想幫忙做家事;
乃翁依舊管些兒,管山管水管竹   早上六點多載小兒去機場,準備赴異鄉工作,重新開始全新的人生。小兒取得博士學位後,博後研究了好幾年,期間亦曾多次尋找國內的大學教職,然而,據他說,投了履歷就聽到內定的消息,讓他很不服氣,認為那些內定者的引用次數根本沒他多,有一個甚至只有5個引用次數也能上;
能夠第一,為何滿足於第二? 簡短比較當然不能成為定論,可是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應該是父母的職責之一,這兒的獨立自主首先當然是生活的獨立自主,甚次是觀念上的獨立自主,再來是經濟上的獨立自主。從孫永康的例子,可以看到生活的獨立自主是多麼的重要
可以第一,為何第二? 已經過了九年多了,可是人們似乎仍未忘記虎媽和她那兩個似乎受盡虐待的混血女兒,因而隔段時間就有人想了解一下她女兒的近況,有沒有像多數人所預期的:出現嚴重的心理疾病,與母親的關係疏離,甚至怨恨母親。 這一切都源自2011年
我是虎媽養大的,她的方法是成功的。lulu 兒女幼小,還不懂好壞優缺時,我們應該給予一定的要求和指導,培養其心志和觀念;但在他有能力做出選擇時,我們也應調整自己做法,給予適當的尊重和支持。太早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和機會,有時反而害了孩子;然而當孩子有了選擇的能力時,則應適度放權,讓孩子為自己負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心經》是佛教經典,核心主題為「般若」智慧,指出一切事物的本質都是空的,提醒人們放下執著以獲得內心的解脫與平靜。適合佛學初學者及尋求內心安寧的人,文章中提供深入的翻譯和分析,幫助理解無常與慈悲心的重要性。透過具體的實踐建議,讀者可更好地體驗生活的每一刻,培養同理心與感恩之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連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導讀:   【如來所得法】:如來於法實無所得,以無所得心,悟真空無相之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法無實無虛】:真空無相之理,不可取及說,唯假以文字之方便,以心傳心,傳佛心印。如來所得法,此法即此心,心外更無別法
Thumbnail
※經文:「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經文導讀: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不執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作有佛果可取之念想,心不取相,不著有無,離卻二邊,於念而無念,則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心經》是佛教經典,核心主題為「般若」智慧,指出一切事物的本質都是空的,提醒人們放下執著以獲得內心的解脫與平靜。適合佛學初學者及尋求內心安寧的人,文章中提供深入的翻譯和分析,幫助理解無常與慈悲心的重要性。透過具體的實踐建議,讀者可更好地體驗生活的每一刻,培養同理心與感恩之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連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導讀:   【如來所得法】:如來於法實無所得,以無所得心,悟真空無相之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法無實無虛】:真空無相之理,不可取及說,唯假以文字之方便,以心傳心,傳佛心印。如來所得法,此法即此心,心外更無別法
Thumbnail
※經文:「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經文導讀: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不執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作有佛果可取之念想,心不取相,不著有無,離卻二邊,於念而無念,則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