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民國八十六年四月十二日(農曆三月十六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我現在問你們,「有念無念,無念有念」這個道理、你們清楚嗎?
學員答:
有念無念,是二乘人,從假入空;無念有念,就是菩薩,從空入假。
院長開示:
不是在理論上說,而是要你們在修行當中,知道怎麼來修?要從哪裡下手?
學員答:
有念,就是有關懷。無念,是有關懷、有責任去行,但不執著。如院長常說:有想無相。
院長開示:
你們要先瞭解什麼是「念」?念,是否停留在哪個地方一直在念呢?譬如說有人問你事情的時候,你一直在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回答對方,那這樣對嗎?那這樣你是不是要一直在那裏念佛?當正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就沒有在念佛,那為什麼會說「無念有念」?
譬如我在為你們開示,我若不清楚要講什麼,那我在說法當中,是用什麼在說法呢 ? 如果是清淨的心,就是自性,那清淨的自性就是佛。所以,我們這個心不要跑到外面去,雖然你這時沒有在念佛,但你的心還是保持清淨,具足智慧的,這就是「無念有念」,這就是「止觀」。止觀,就是止惡行善。
所以說修行人在二六時中,都要建立這種工夫。這種工夫建立起來,那你還會有妄想及瞋恚心嗎?這樣就是無相。無相,時時刻刻都可以開顯智慧,可以容納一切。所以,在我們還沒有達到那種境界之前,一定要恆常串習佛號,念茲在茲。
你們沒事有在念佛嗎?有沒有呢?還是都在打妄想、抱怨,修行怎麼這樣辛苦?若是要論苦,以菩薩來說,如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或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他們從因地修行,成等覺菩薩。他們每天都發願修行要度眾生,但是眾生的執著,其個性剛強難調難伏,菩薩卻是不辭辛勞,時時刻刻都在憐愍眾生。
例如觀世音菩薩的大悲願心,是「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在法界中,隨時隨地,無時不在尋聲救苦的。
所以,我們真正要修行就不要怕苦,而且必須要多聽經,藉由聽經、聞法讓我們知道,如何對治自己的習氣,能把自己的習氣探討出來,這樣才能真正受益。要知道,修行就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當中。
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提昇自己,滅除自己的習氣,這樣才叫修行。假如你認為在聽經、上課,或在大殿拜佛才是修行,那其他五堂功課,或沒有在上課的時候,你的心就收攝不住,那這樣你就不自在了。
修行,是一層一層的工夫,對事情的理解判斷,要一天比一天清楚,對利益眾生的事情,也要一天比一天更加強才好,就好像我們在社會上,每天要存錢一樣,一直努力地賺錢,也要一直努力地存錢。
而我們出家修行,就是為了成就佛道。那你就要不斷地發菩提心,濟拔有情、利益眾生,這就是我們修行的資糧。你有所分別、就會有不甘願的心,這種心是無形的,你只要把分別心捨棄,就能馬上轉為清淨心。
修行,你若不捨棄你的分別心,當無常來臨時,能不能克制自己不再造業呢?這就是修苦行,苦行真正的涵義也就是這個,你在折服妄想習氣時,當下的那個覺知,就是修苦行,能理解嗎?
我們出家要行「菩薩道」,發「菩提心」,就是這個道理,這一點很重要一定要了解。所以,你在做常住的工作也是相同的,當下可以行持「有念無念,無念有念」的工夫。這就是《維摩詰經》說的「心淨國土淨」,「我心清淨即是道場」。
蕅益大師那本《大般若經知津》,你們看過了嗎?
學員答:
《大般若經知津》大約翻過,但沒有全部看完。
院長開示:
譬如經中善現問佛,一切法無色,就是一切法體性沒有自色,即沒有色相。既然無色,那為什麼還要學般若波羅蜜多呢?這一點我們就需要去了解,我們之所以能開顯智慧,就是說:一方面,我們要充實自己;另一方面,我們要接引眾生,要作利益眾生的事業,以眾生做為我們修行成就無上佛道的津梁。
所以,我們在修行菩薩道,做利益眾生的事,事實上是在利益我們自己。例如十地菩薩,從初地至七地,乃至十地菩薩,為什麼要修六種波羅蜜多、十種波羅蜜多呢?這些都是菩薩成佛的資糧。
尤其在接引眾生的修行過程中,菩薩面對一百人,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尊重我們的,對於我們所講的道理,也不一定每個人,都能相應契機。所以,我們接引眾生,一切都要「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你若能做到「不變隨緣」,「則妙而明」。
你若是能「隨緣不變」,「則明妙之覺性」。這兩句話要怎麼解釋?你若要達到「隨緣不變」,即是隨順於當下這個處所,你要智慧分明,能夠不被境界所轉才行啊!
因明白當下這個境界,都是虛妄不實的,我們不能被它所轉,所以說「隨緣不變」,則是明妙覺性提昇。
譬如出國朝聖,你要到尼泊爾、印度去朝聖,你必須要先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一定要達到朝聖的目的才能去的,並不是口頭上說我要朝聖,那信徒就為你出旅費的。
譬如二十年前,我去日本,當時是要去看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品質,以及探討他們的公共設施。看到他們在都市內的水溝,都挖了至少三公尺深,太陽曬不到,水就不會塞住、不會臭、也不會長蚊蟲。
他們設施的水溝源頭,與出口處都有相當的深度,譬如中間三公尺,水溝尾就四公尺半,源頭只有一公尺半,都有一定的坡度,這樣就不會有泥土淤積在水溝內,溝水流暢,水溝就不會臭。
你看,我們台灣現在的社區水溝,有的都是暗溝,而且深度最多三尺就很多了,但挖三尺深的水溝,太陽一照射就到溝底了,又沒有坡度,即使有坡度也只有一點點,這樣水都無法流動。
所以,我們要明白這個原理,為什麼我們會受報在這個地方?這就是我們宿生所修的福報不夠,才會投生在這種不殊勝的環境。又日本國家,他們的國民為什麼都有公德心?而我們的百姓,為何沒有那份共同的公德心?這是我們彼此都要去探討的,不要老是去說別人怎麼樣,一定要好好檢討自己,探尋我們自己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裏。
在淨律寺,早期佛七有四十多人參加,那時最小的寮房都睡五個人,洗碗都在路邊,只有一個水龍頭,水槽是用一塊鐵片做成的,生活環境是相當克難的。參加的學員都非常用功,有的從早上第一支香拜佛、繞佛完,就靜坐下來念佛,一直坐到第三支香完,還沒有要起來,一直坐下去,心中念佛無間斷;不隨著大眾,一支香、一支香地起來拜佛、繞佛、念佛的,你們現在有這個功夫嗎?若沒有這個功夫,這樣參加佛七是很辛苦的。
以前性梵長老有一位徒弟,他每天早課完就站禪,一站就兩、三個小時都在站。他在淨律寺時,不知道為什麼常被師父打;只要講一句話不對,性梵長老就打下去了,他比性梵長老的年紀還要大,也不曾聽他抱怨過什麼?後來他離開淨律寺之後,就自己一個人到新竹靜修,還經常帶信徒回來淨律寺參拜供養。
還有一位文介老法師的徒弟,他也是住過淨律寺,當他離開淨律寺之後,也都會經常回來護持。他們都是很有修行的。我曾帶淨信、淨恩等人,去文介長老的常住學法器,那位法師看到我們就是頂禮,非常有禮貌的。
我們去的那天,剛好他準備去梨山住,因為要回去了,沒有向他師父頂禮告假而已,他師父就拿著拐杖,追前追後的要打他,連中午都沒有看他來吃飯。
你們現在過得太好了,每個人都感覺自己高高在上的,什麼都不能講,這其實是自己沒有福報。以前的人都很有道心,都能依教奉行,修行都很有成就。
例如現在有成就的人,都是被師父嚴格管教過,也都被師父拐杖或香板打過的。所以古人說:「嚴師出高徒,嚴父出孝子。」現在都沒有這種情景了,你說要有所得,要怎麼得?現在末法時代,都是自己在障礙自己。
去年,台中有位信徒帶一位年輕人來,他長得很莊嚴,讀過大學是受過高等教育。當時我問他,你為什麼會與老爸爭吵?他說:講道理啊!他不講理就罵我,我當然罵他,他打我,我也打他。
從外表長相來看,他長得很莊嚴,你完全看不出來,這個孩子的個性是這樣子的。所以,你們要知道,其實他這種行為並不聰明,而是自己害了自己。
各位!我們要好好的探討一下,只要我們有不甘願的心,心裏就會憂愁的,心安住不下來,就會一直向外跑。」《金剛對卷》中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現在大家修行都向外求,那有什麼辦法?有的去親近居士,認為居士他修得很好,都有什麼神通感應的。
如有位居士住在台北市的台大附近,他修得不錯,還教人禪坐、研究經教。但是,研究經教的人,有時經教講得是很好,但是行為舉止不能契合於經旨,這就變成違背經意。所謂「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就是只能講而做不到,這就沒有作用。
從前的開悟祖師,都是徹底實修,能說也能做,會做也會說的,所以古德都是「依教奉行」。你看,像以前道源老和尚在講經的時候,都提早坐在講堂裡等人,年輕人看到老和尚在等待,他就會提早進講堂,不需要別人指導他,或開示他什麼,可是現在的人,多半對法的恭敬已經不同以往了。
既然對法不恭敬,對人更談不上尊重,那對師長的教導,還能「依教奉行」嗎?更何況談論修行了,什麼叫做「有念無念,無念有念」的工夫呢?好啦!大家好好去思惟吧!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