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311 IP--結業式的主題是「少女的IP學習歷程」,而「IP」是甚麼意思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IP


raw-image


2019.07.01我參加了一個安置機構的課業輔導結業式,結業式的主題是「少女的IP學習歷程」,而「IP」是甚麼意思呢?

在所有人的眼中,這是一群12-18歲的叛逆少女,因為違反法律而被強制安置在機構當中。當我第一次見到這些少女時,確實對於她們的高度社會化與直接有些招架不住,看著部分少女手上的刺青更是讓我感到不捨,我心裡想著的是:「是甚麼樣的家庭與環境讓少女必須被強迫長大,是甚麼樣的痛苦與經歷讓少女選擇在身上留下印記;說著不符合年齡的話語、做著不符合年齡的事情,而她們究竟在違反法律之前還有多少選擇呢?」

2018年我有幾次與這些少女一起上團體的機會,透過團體的活動慢慢了解少女們的背景與對未來的憧憬與想像,有一次我仿效之前在網路上看到的一項活動,請少女們列出她們最在乎的五個人,之後從最不重要的人一個一個刪除,很快的就聽到少女們無法取捨的哀嚎,越到最後越多人哀嚎,也聽到了不少人覺得我太殘忍了,為何要她們做這麼痛苦的事情呢?這個過程中我看到每個少女都皺著眉頭不停的思考著究竟要刪掉誰,要留下誰。少女們的反應與行為就是12-18歲的年紀該有的表現。我放眼望去,看見的不再是一個個身上長滿尖刺的刺蝟少女,不再是偽裝不屑一顧的眼神,不再是漫不經心的態度。我看到的是一群卸下武裝且受傷的折翼少女,充滿無助與無奈,顯露出脆弱的一面,因為少女們正在面對自己最真實且殘忍的生命,此刻的少女已經無法再繼續偽裝堅強了。

更多感人的故事在<添翼-培力與轉變的社工路>,訂購網址:https://reurl.cc/DZxA1e

  1. 幫忙點【愛心】如果覺得這篇文章不錯,請不吝點愛心,也就是按讚,這會讓我覺得開心。❤️在文章頂端或右方(手機版在最下方)
  2. 幫忙點【收藏】是你還想要細細品味文章,我的榮幸。收藏功能在文章頂端或右方(手機版在最下方)
  3. 【贊助】、【追蹤】與【訂閱】是給我的最大鼓勵,我將持續分享寫作。(手機版在文章最下方)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5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添翼-培力與轉變的社工路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文炎的沙龍
72會員
213內容數
社團法人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主任/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認證社工督導。社福界資深熟男,重度工作狂,喜歡自嘲有過動症,坐不住辦公桌。喜歡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問題,希望用故事讓社會大眾更容易認識社會工作,也希望這些社會工作的故事可以鼓舞需要被協助的個案與社工,努力在社福界裡不斷尋找新世界與新視野。
吳文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07
這個專題預計從2021年8月開始,每月預計至少2篇文章。 1999年8月退伍之後的我就在台中找工作,一開始本來沒有打算找社工的工作,但是經過三個多月的求職不順之後,最後還是認清自己其實是沒有賺大錢的能力與本事的,只好放棄了賺大錢的夢想,為求溫飽還是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這一趟旅程現在已經超過了20年
Thumbnail
2023/10/07
這個專題預計從2021年8月開始,每月預計至少2篇文章。 1999年8月退伍之後的我就在台中找工作,一開始本來沒有打算找社工的工作,但是經過三個多月的求職不順之後,最後還是認清自己其實是沒有賺大錢的能力與本事的,只好放棄了賺大錢的夢想,為求溫飽還是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這一趟旅程現在已經超過了20年
Thumbnail
2022/04/25
流動 前幾天(2018.10)參加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所舉辦的督導培訓交流座談會,討論的過程中觸發了我對社工專業累積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2022/04/25
流動 前幾天(2018.10)參加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所舉辦的督導培訓交流座談會,討論的過程中觸發了我對社工專業累積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2022/04/18
團督 什麼是決定社會工作者去留最大的因素呢? 團體督導是我擔任督導的過程中最常使用的督導方式,不論是內部督導或是外部督導皆然。 團體督導在內部督導的功能當中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因為這是整合內部意見、凝聚共識、確認目標、執行戰術、解決爭議與紛爭……等的重要時刻。
Thumbnail
2022/04/18
團督 什麼是決定社會工作者去留最大的因素呢? 團體督導是我擔任督導的過程中最常使用的督導方式,不論是內部督導或是外部督導皆然。 團體督導在內部督導的功能當中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因為這是整合內部意見、凝聚共識、確認目標、執行戰術、解決爭議與紛爭……等的重要時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她只不過是個被逼上絕路的普通人。
Thumbnail
她只不過是個被逼上絕路的普通人。
Thumbnail
被遺棄的絕望、隱隱躁動的希望和稚嫩的孩子們。
Thumbnail
被遺棄的絕望、隱隱躁動的希望和稚嫩的孩子們。
Thumbnail
IP 2019.07.01我參加了一個安置機構的課業輔導結業式,結業式的主題是「少女的IP學習歷程」,而「IP」是甚麼意思呢? 在所有人的眼中,這是一群12-18歲的叛逆少女,因為違反法律而被強制安置在機構當中。當我第一次見到這些少女時,確實對於她們的高度社會化與直接有些招架不住
Thumbnail
IP 2019.07.01我參加了一個安置機構的課業輔導結業式,結業式的主題是「少女的IP學習歷程」,而「IP」是甚麼意思呢? 在所有人的眼中,這是一群12-18歲的叛逆少女,因為違反法律而被強制安置在機構當中。當我第一次見到這些少女時,確實對於她們的高度社會化與直接有些招架不住
Thumbnail
無意間在微博上看到一組厭世少女照… 圖/微博@蛊兔 不知道是不是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會這樣?不過我清楚記得,年少那會兒的自己,確實挺厭世的;一部份原因是學習能力,一部份則是人際關係不理想。 o(〒﹏〒)o 看看現在的校園人際網,再比之從前我那時的交際圈;講真的,i世代的孩子心思好難猜呵…!是因為早早
Thumbnail
無意間在微博上看到一組厭世少女照… 圖/微博@蛊兔 不知道是不是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會這樣?不過我清楚記得,年少那會兒的自己,確實挺厭世的;一部份原因是學習能力,一部份則是人際關係不理想。 o(〒﹏〒)o 看看現在的校園人際網,再比之從前我那時的交際圈;講真的,i世代的孩子心思好難猜呵…!是因為早早
Thumbnail
自小很會解題的我,將自己訓練成看到題目的五秒內,就可以決定要用什麼公式跟背後的答題邏輯,這對我來講很容易,只要了解原理,即使變換題型,對我來說也不是問題。先看題目,再去看文章大綱,是在這個答題比賽中最基礎的重點之一。 但我好像不了解為什麼要逼小孩做功課、考試這件事。除了得到好成績以外,他好像沒有
Thumbnail
自小很會解題的我,將自己訓練成看到題目的五秒內,就可以決定要用什麼公式跟背後的答題邏輯,這對我來講很容易,只要了解原理,即使變換題型,對我來說也不是問題。先看題目,再去看文章大綱,是在這個答題比賽中最基礎的重點之一。 但我好像不了解為什麼要逼小孩做功課、考試這件事。除了得到好成績以外,他好像沒有
Thumbnail
若說,十五歲是從懵懂中蛻變,那麼二八年華就是一個經歷一翻淬鍊以後的轉捩點吧。我現如今十六,但是國中三年青澀的模樣,仍然繡在我那一件百褶裙上。 十三歲來到一個新班級,不再像過去那般需要父母的陪伴踏過這一個象徵著長大的門檻。我們毅然決然獨自跨過,與那些號稱「緣分」的生面孔擦身而過,永遠不會預料到,他或她
Thumbnail
若說,十五歲是從懵懂中蛻變,那麼二八年華就是一個經歷一翻淬鍊以後的轉捩點吧。我現如今十六,但是國中三年青澀的模樣,仍然繡在我那一件百褶裙上。 十三歲來到一個新班級,不再像過去那般需要父母的陪伴踏過這一個象徵著長大的門檻。我們毅然決然獨自跨過,與那些號稱「緣分」的生面孔擦身而過,永遠不會預料到,他或她
Thumbnail
由於幼兒園之前轉銜安置只拿到一學期資源,至於為何只有一學期我也不想再追究,趕快去拿醫生證明再申請吧!這次我們拿到二年資格了,到小三前都夠用了。 學校iep比較像是小型班親會,資源班老師、導師、家長的小組會議,小孩沒有地方可以丢包,所以一起帶去,他在後面操作組合玩具,時不時站起來想看我們在討論他什麼?
Thumbnail
由於幼兒園之前轉銜安置只拿到一學期資源,至於為何只有一學期我也不想再追究,趕快去拿醫生證明再申請吧!這次我們拿到二年資格了,到小三前都夠用了。 學校iep比較像是小型班親會,資源班老師、導師、家長的小組會議,小孩沒有地方可以丢包,所以一起帶去,他在後面操作組合玩具,時不時站起來想看我們在討論他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