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學習之前,你是哪種海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在學習之前,先把你腦袋裡的東西,都收進小箱子裡吧

在學習之前,先把你腦袋裡的東西,都收進小箱子裡吧

你在上課之前會先預做準備嗎?

如果你懶得往下看,那麼結論就是這一小段而已。

在學習之前,除了需要準備材料、相關講義作業,其實最重要的,是先清空你腦袋裡的知識。

不要帶著既成的刻板知識去學習,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就像海綿,一塊吸飽水的海綿一塊全新的乾燥海綿,你覺得哪種海綿更能吸收呢?

當然,吸收到的東西有好有壞,不能來者不拒,但你完全可以先吸收,回家之後再慢慢精挑細選,將這些浮動的資訊整合成真正屬於你的深層知識,而不僅僅只是流於表面,過一陣子可能就全忘光了。


接著,來分享近期看到的一篇貼文感想和以前學習時曾碰過的事情。

如果有閒心再往下看,文章很長很長哦。
其實我一直覺得,有些現代人的自我意識過剩到非常誇張的地步,只會一昧地要求別人尊重自己,但卻從來不懂得去尊重別人。

之前偶然看到一篇抱怨文。

內容大抵是從來沒上過手作課程的人,第一次去實體教室上課,在上課前沒有仔細確認課程內容、不知道課程會提供什麼、不知道自己該帶什麼,就這麼開開心心,什麼也不知道地就去上課了。

到了現場才發現,他理所當然認為課程應該提供的紙型和講義,其實是沒有提供的。

同時,應該自備用來畫版型的膠板,也沒帶。

於是被說成是什麼都不懂的新人,因此而感到不太開心。

接著又抱怨為什麼畫版型一定要用膠板,他平常都是拿廣告紙或者廢紙來畫,覺得也很好用,根本不需要另外買膠板之類的。

我自己真的覺得,如果以一個從來沒上過課,只靠自學的人來說,不但這麼粗心大意,完全沒有做任何課前確認,甚至還以一種自以為是老鳥熟手的態度去上課,被說是新人真的只是剛好而已。

因為你真的就是從來沒有上過課的菜逼八啊。

菜逼八就菜逼八,為什麼不爽承認啊?
每個人都有很菜的時期,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自學不是一件壞事,現在賺錢是真的不容易,萬物齊漲但薪水卻不漲,在前期先依靠免費的網路資源學習,真的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還沒開始接觸之前,誰會知道自己到底只是三分鐘熱度還是真的有興趣,會想要一直學下去呢?

但網路上的資訊太零散,很多時候即使是付費課程,為了將課程費用降到足夠吸引人的地步,通常都會一砍再砍,不是砍課程費用,就是將原本完整漫長的課程切得七零八碎,就是為了薄利多銷,能多賣點課程。

因為一套有連貫性的完整訓練課程,不但需要連續上幾個月的課,甚至就連學費、材料費、各種林林總總的費用加起來,其實也是滿驚人的。

這樣的代價,對於一般有正職工作的人來說,即使出得起學費,也未必能夠騰出足夠的時間去上課。

例如我最近就對刺繡檢定有興趣,但教室只有平日周三下午才有開課
一上就是連續半年,如果只是一兩個月,我還能咬牙請假
連續半年....這我實在是.....(嘆氣)

說真的,既然都已經去上課,能夠開教室的老師,我相信至少也會有一定的教學能力,更何況,使用膠板或者指定厚度的牛皮紙來畫版型確實也是一般正規的教學方式。

每個人私底下的習慣其實比較適合私下交流,或者像是閒聊一般提上兩句,趁機觀察老師的態度和想法,但真的沒有必要公然拿到課堂上,逼著老師非得接受你的私人習慣不可。

除非你是花了一對一的學費,讓老師只教你一個人,這自然就另當別論,是老師配合學生來做課程設計和規劃。

可是一般的實體課程,老師一個人要對那麼多學生,假設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私人小習慣,那有幾個人就會有多少奇葩的神奇習慣,而這些習慣甚至可能是互相衝突的。

那你覺得,這個課,老師到底該怎麼進行下去?

或許你會覺得,老子花了錢,這是收錢的老師應該煩惱的問題,不是老子該煩惱的。
好吧,那我真的無話可說。

但是,這樣的學習,對你真的有幫助嗎?

執著於自己原本的習慣,不願意去學習別人的做法,不願意去思考不同做法彼此間的優缺點。

既然這樣,又何必花學費去上實體課呢?反正你也聽不進別人的話,不是嗎?


沒有接觸過手作的人大概不了解膠板的用途,我簡單介紹一下。

膠板固然是比隨手可得的廣告DM要貴,但膠板的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膠板優點一:方便對圖。

膠板通常都是霧面或透明的,在裁布時,可以透過膠板來調整裁布位置,布面圖案的方向性是否正確。

花花綠綠又不透明的廣告DM,即使你在放版型的時候有事先確認過,但在裁布時不小心讓布滑動跑位,但你沒發現,就可能出現布裁好才發現圖案歪了,這時候你也只能將錯就錯。

膠板優點二:經久耐用不易壞。

如果同樣版型的作品想重複做很多個,塑膠材質的膠板確實是比廣告DM或者普通厚紙板更適合的。

貼個標籤或者簽字筆在膠板版型上寫字,註明是哪個版型,方便重複取用,髒了也能用水洗一洗,曬乾再收起來。

我自己是比較懶,所以都用膠版畫版型,廣告DM畫的版型要是沾到水爛掉,或者髒了,那就只能重新再畫,不可能洗一洗,然後還能繼續用。

好啦,說了這麼多,但我沒有在賣膠板,不要找我。

幾年前,因為三年七萬的補助,我報了一期手縫課程。

不得不說,那期的老師真的滿可憐的,一個被投訴到爆炸的概念。

因為班上很多像這樣,喜歡用自己的習慣去逼老師接受的人,而且都不會在課堂上和老師反映,而是喜歡私底下去投訴。

這種行為真的滿像那些躲在背後偷拍各種照片,然後上網爆料公審的人
像是年輕人坐在博愛座沒讓座(但年輕人可能有不適的地方,只是你不知道)

或者火車上沒有讓座給老人孕婦等,自以為是在伸張正義的行為
火車票的座票是比站票貴的,也許有些人真的是因為買不到座票,所以只能買站票

但你怎麼知道
會不會有貪小便宜的人故意買站票,仗著自己懷孕或年齡,要求別人讓座呢?
大家的錢都是辛苦賺來的,不是大風颳來的,到底憑什麼這樣要求別人?

例如老師教了某些縫紉技巧,下次上課時,老師就說他被投訴了,因為她教授的技巧和學生以前學的不一樣,被要求改成學生慣用技法之類的。

老師簡直無言,我也真的是無言。

那次老師一來,很委屈又氣憤的說她已經是六十幾歲的人了,滿頭霧水被叫到辦公室去唸了一頓,後來才知道原來是有學生投訴不能接受她的教授方式,她真的覺得丟臉到極點。

然後老師洋洋灑灑地說了一通她的資歷,不得不說在幾十年前能靠手作混飯吃的人,真的都不是簡單角色,而且在那樣的年代,她已經擁有多項日本協會認證的講師資格,可以幫學員申請日本證書的那種。

現在這類具備講師資格的手作老師人數,雖然算不上普遍,但也已經比以前要多一些
至少在北中南各地都有具備類似講師資格的手作老師在開班授課

其實真的可以理解,一個資歷幾十年的超資深專家,忽然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被人質疑,甚至批判,真的會覺得丟臉到爆炸吧。

但說真的,老師一開始的教授方式,確實滿沒有規矩,又讓人覺得無言。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班上2.30個學生,當她要講解做法的時候,就是讓大家一窩蜂地擠到她的桌子前面去看她示範。

正常來說都會分組吧?至少也分個幾組,確保每個人都能看到老師的示範。

那就是一般普通的長桌,一次能擠多少人?

厚臉皮一點拼命往前擠,把別人推開大概就能擠到最前頭去吧。

我是直接放棄,想等老師有空閒時間的時候,再單獨去問。

和我一樣選擇放棄的人也是有,我們就看著大家像鯉魚池的魚一樣拼命往手中有餌食的人(老師)那邊擠。

那次我也真的是滿生氣的,但也沒有氣到要越階投訴的地步。

在被投訴過之後,下一次的上課方式就完全改變,變成由老師到同學們的長桌邊,逐桌講解。

一張長桌約坐2-3人,就算有沒聽清楚的同學靠過來,也不會像第一堂課那麼誇張。

之後的幾堂課幾乎每次都有不同的事情被投訴,也就是一開始提到的,學生們會的手縫技巧與習慣和老師所教的不同,但投訴的次數應該是有在陸續變少,因為之後就沒再聽老師抱怨被投訴的事情了。

大概學生和老師之間也是需要一段磨合期的吧。

但這還真是我第一次聽到老師竟然會因為被學生投訴,就被叫去罵的事情。

比這更爛的老師我也不是沒遇過。

例如上Linux的時候,老師照本宣科的念和示範操作,明顯感覺老師就是不會,因為連第一堂課的安裝操作遇到問題都無法快速解決,都要拖拖拉拉靠我們自己搞定,後來我就果斷地退了那門課。


哇哦,寫著寫著竟然超過三千字了啊。

那我們還是先聊到這裡吧。

就只是分享我自己對於學習的一些想法和在學習時曾經遇到的,各種光怪陸離的奇妙遭遇。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貓日宅夜的漫遊隨筆
21會員
51內容數
從手作、手作YTR、個人品牌,到最近的遊戲開發 我在各種出人意料的路上,越走越遠 我也不知道自己最後會走到哪裡,能走到哪裡 總之,人生短暫,既然有興趣,那就不如都試試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承接標題 , 學習真的不簡單 尤其是有效率的學習,更是我心嚮往 然而碎片化的資訊卻是帶來碎片化的焦慮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跟我感受的一樣 在窺見綠洲拼圖的一角時內心會產出一絲躁動 燃起想要持續探索的火苗 但好景不常 蔓延的過程總是會遇到..
Thumbnail
承接標題 , 學習真的不簡單 尤其是有效率的學習,更是我心嚮往 然而碎片化的資訊卻是帶來碎片化的焦慮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跟我感受的一樣 在窺見綠洲拼圖的一角時內心會產出一絲躁動 燃起想要持續探索的火苗 但好景不常 蔓延的過程總是會遇到..
Thumbnail
開始教課時,最容易遇到的挑戰之一就是「備課」。 備課有很多種,有3個小時的知識型課程,或是一對一的教練課;也有2個小時的實作型課程,或是1小時的手作互動型課程。每一個課程面對不同的受眾,備課就顯得更加重要。 前面的一兩次課程在課程前幾天對我來說是最痛苦的, 將教案從零到一,不是件容易且簡單的事。 但
Thumbnail
開始教課時,最容易遇到的挑戰之一就是「備課」。 備課有很多種,有3個小時的知識型課程,或是一對一的教練課;也有2個小時的實作型課程,或是1小時的手作互動型課程。每一個課程面對不同的受眾,備課就顯得更加重要。 前面的一兩次課程在課程前幾天對我來說是最痛苦的, 將教案從零到一,不是件容易且簡單的事。 但
Thumbnail
最近看到課程廣告,我會思考:這是我現在需要的嗎? 我終於理解:學習重點不在於學到多少知識、報名多少課程,而是面對實際場景,我能夠調用多少知識,也只有當知識被我使用,知識才真正變成我的,以下記錄我轉變的過程。
Thumbnail
最近看到課程廣告,我會思考:這是我現在需要的嗎? 我終於理解:學習重點不在於學到多少知識、報名多少課程,而是面對實際場景,我能夠調用多少知識,也只有當知識被我使用,知識才真正變成我的,以下記錄我轉變的過程。
Thumbnail
不要被書名給嚇跑了,這本書其實讀來很輕鬆有趣的。 同步發表於個人網站<在閱讀路上> 學習是什麼?能吃嗎? 很多人離開學校後,把書本都丟了,一點都不想再碰書,因為過去的回憶太痛苦,那是個沒有獎賞或懲罰就不想做的事。要翻轉這樣的印象確實不容易,為了特定目的學習總是讓人倒盡學習的胃口。 別吃掉自己的大腦
Thumbnail
不要被書名給嚇跑了,這本書其實讀來很輕鬆有趣的。 同步發表於個人網站<在閱讀路上> 學習是什麼?能吃嗎? 很多人離開學校後,把書本都丟了,一點都不想再碰書,因為過去的回憶太痛苦,那是個沒有獎賞或懲罰就不想做的事。要翻轉這樣的印象確實不容易,為了特定目的學習總是讓人倒盡學習的胃口。 別吃掉自己的大腦
Thumbnail
其實在 2021 年初我就有做過教學,那時候是關於探索自我相關的主題課程,那時候開始沒多久我就收起來了,因為對自己的東西沒特別信心。
Thumbnail
其實在 2021 年初我就有做過教學,那時候是關於探索自我相關的主題課程,那時候開始沒多久我就收起來了,因為對自己的東西沒特別信心。
Thumbnail
現在網路發達,資源遍布在網上,也算是資源共享的時代,因為這個原因,我的YouTUBE教學頻道,才會在沒有廣告的情況下,每天都有人觀看,每週都有人加入社團。​ ​ 很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喜愛。​ ​ 想跟大家探討一下,自學者需具備甚麼?才能學得又快又好。大家也一起來想想、一起來討論。​ ​ ​ ​ ​
Thumbnail
現在網路發達,資源遍布在網上,也算是資源共享的時代,因為這個原因,我的YouTUBE教學頻道,才會在沒有廣告的情況下,每天都有人觀看,每週都有人加入社團。​ ​ 很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喜愛。​ ​ 想跟大家探討一下,自學者需具備甚麼?才能學得又快又好。大家也一起來想想、一起來討論。​ ​ ​ ​ ​
Thumbnail
這四年,我從繪畫小白開始學素描、色鉛筆,慢慢進展到水彩,再過一年到油畫。我想要說:「如果有興趣,現在開始不嫌晚。」
Thumbnail
這四年,我從繪畫小白開始學素描、色鉛筆,慢慢進展到水彩,再過一年到油畫。我想要說:「如果有興趣,現在開始不嫌晚。」
Thumbnail
但過了好幾年後回想起這件事,仔細且深度的思考了許久,也藉由網路的便利查了非常大量的資訊,我開始想要慢慢找出這之間的端睨,究竟「先學起來再說」的這種教育模式真的沒問題嗎...
Thumbnail
但過了好幾年後回想起這件事,仔細且深度的思考了許久,也藉由網路的便利查了非常大量的資訊,我開始想要慢慢找出這之間的端睨,究竟「先學起來再說」的這種教育模式真的沒問題嗎...
Thumbnail
在學習之前,除了需要準備材料、相關講義作業,其實最重要的,是先清空你腦袋裡的知識。 不要帶著既成的刻板知識去學習,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就像海綿,一塊吸飽水的海綿和一塊全新的乾燥海綿,你覺得哪種海綿更能吸收呢?
Thumbnail
在學習之前,除了需要準備材料、相關講義作業,其實最重要的,是先清空你腦袋裡的知識。 不要帶著既成的刻板知識去學習,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就像海綿,一塊吸飽水的海綿和一塊全新的乾燥海綿,你覺得哪種海綿更能吸收呢?
Thumbnail
把自己的經驗記錄下來,分享出去。
Thumbnail
把自己的經驗記錄下來,分享出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