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是知識焦慮者,最近看到課程廣告,我會思考:這是我現在需要的嗎?
我終於理解:學習重點不在於學到多少知識、報名多少課程,而是面對實際場景,我能夠調用多少知識,也只有當知識被我使用,知識才真正變成我的。
以下記錄學習態度轉變的歷程。
01 最初:研究學習如何學習
學習如何學習,聽起來很好笑,畢竟從出生就開始學習了,學習吃飯、行走、說話。但這確實是我人生當中碰到的難題,去年我還曾報名學習《學習如何學習》的課程,也買了芭芭拉.奧克利(Barbara Oakley)的幾本學習書籍。
我畢業於護理科、經濟系、青少年兒童社會福利所,在企業間做企劃項目、網站類型的工作,也做一些商務開發,屬於跨領域工作者,有許多知識是在職場中主動學習獲得的。
在職場,往往是帶著問題去找答案,自然容易展現成果,從而掩蓋掉:我不知道如何有效學習,我就像三隻小豬的其中一隻小豬、可以很快地用稻草搭建房子,但若遇上大野狼來襲,將不堪一擊。
我上份工作是擔任ERP軟體導入顧問,我0經驗入行自學上手,8個月內可以獨立服務客戶、產出軟體導入步驟說明書、被稱讚有自學能力......我心知肚明,我只有一半的自學能力。
在我的理解中,所謂的自學能力,需要能夠界定問題範圍、鑑別必要知識、安排學習計畫、進行知識管理、最後將知識應用於實際場景。
我能夠界定問題範圍,但我不知道什麼是必要知識,導致我能夠快速搭草房,卻很難建高樓,因為我不知道哪個知識是可靠,可以拿來做基石,只有知道哪個知識是可靠的,才有辦法重點安排學習計畫。
簡單來說,我沒辦法區別知識與知識間的差異。
02 學習底層知識可提升學習效率
即使無法區別知識,我依然夢想要好好學習,所以我按照學習策略IPO(Input Process Output)的概念,想要藉著學習後製作知識圖卡、心智圖,將知識內化,結果,我發現有成千上萬的知識排著等製作。
是的,我又遇到一樣的問題,知識到底要該如何分類?學習的優先比重?後來,我閱讀到知識管理書籍《精準學習》、《精準思考》。
作者成甲提出,能夠改變思維與行為的才是知識,而知識通常通過模型在傳遞、流通,因此他更將知識模型分為四種層次,經驗技巧、方法流程、科學原理、哲學視角,其中哲學視角更具普遍性規律,被稱為:臨界知識(底層邏輯)。
作者指出,應該要花80%時間學習臨界知識,因為臨界知識是事物的底層規律,理解了,將能舉一反三,而臨界知識也能成為知識的基石,用於搭建體系。
當下我震撼了,原來知識與知識間真的是有差異的,我過去學習之所以低效,是因為,我通常學習的是知識表層經驗技巧、方法流程,這些恰巧會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變化成各種模型,說的誇張點,我跟100個老師學,會獲得100種方法。
但是,這100種方法,背後都可能是同一種臨界知識。
舉例來說,我曾看到一本書是講設計點子,它列出3000個,如果仔細去翻,會發現它遵守了排版原理及配色原理,換言之,如果沒有用原理原則去拆解、分解知識,大腦根本無法讀懂,更恍若實用了。
03 對知識點理解越清楚越能應用
現在我學習時,會注意將知識分層,套用《道德經》道法術模型,將知識分為道(自然法則)、法(原理原則)、術(操作方法)、器(工具產品)、例(實際案例)、勢(行業趨勢),去主動建構我的知識模型。
舉例來說,日前我寫了「之前我邊想東西邊走路,會感覺四周圍的景色像電影特效的走馬燈,模模糊糊的,沒有事物會真的進入我視線當中,看起來要使用五感,也要有意識的去運用…」這是實際案例,那麼它有原理原則嗎?
有的,來自認知心理學。
《打開心智》一書提到,由於演化關係,大腦具有「節能」傾向,節能會影響注意力的分配,當大腦預測周圍環境資訊對生存沒有影響,會自動攔截避免佔據寶貴的注意力資源,好騰出更多認知資源,處理更重要的問題。
這同時也能理解到,認知資源有限,如果要發揮大腦最大功效,最好是一次只做一件事。因為大腦無法同時處理要用前額葉皮質的任務(計畫、決策、判斷),若要同時做只可能是ㄧ些不用腦的任務(聽輕音樂、走路)。
04 學校教育的意義:拆解知識工具包
直到懂得「學習」,我才懂得,學校教育的重要性,學校所學的通識(國文、英文、數學、美術、歷史、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是拿來學習、拆解、分類其他類型的知識,協助我們建構知識體系的工具包。
為什麼有時會覺得學校所學的知識沒有很大用處,是因為累積的體驗或實踐不足,就好比,當真實的去營運社群,會發現使用的方法,背後是上述學科的原理原則,比如,個人品牌與社會學的符號消費概念。
待續...